第1785章 人言,人望

紛紛擾擾,煩心憂慮的一年,終將過去,或許讓一些人覺得高興,或許讓一些人悲傷,但是在面對新年的時候,往往都會多少有些希望。

就像是孔融。

打仗,不是孔融的本行,但清談是。

這一天,在臨近新年的黃昏,孔融邀請了留在了許縣的王粲吃飯。

前些時日,曹操同學又將他在冀州的戰事傳到了許縣來,無他,就是一方面炫耀曹操自己打了一場大勝仗,另外一方面自然是在新年之際,起一個安穩人心的作用,表示曹操自己雖然人不在許縣,可是依舊很關心這裡。

當然,也有隱含着『都別亂動啊,老子馬上回來』的意思……

說起來,曹操同學在冀州的戰事進行得還是非常順利的,主要原因還是袁氏三兄弟實在是太那啥了一些,讓很多冀州的士族豪強都很失望,於是曹操兵臨城下的時候,往往都是半推半就就從了,反正如果從某個角度來說,曹操也算是袁紹的兄弟。

胡人不是有兄死弟及的規矩麼?

放到曹操這裡,是不是也算是合適呢?

於是乎,很多人臉上帶着諂媚的笑,然後偷偷腹誹着,嘲笑着,鄙視着曹操。

經過一兩個月的時間,曹操已經將勢力擴充到了冀州南部的大部分地區,並且抓緊時間在大河兩岸架設浮橋,修葺渡口等等,目的就是加強兗州和冀州的聯繫,同時也在重點位置囤扎兵馬,時時刻刻密切監視着河洛和上黨的兵馬動向。

袁譚在曹操動手取冀州之後,基本上就是架空了,不過暫時應該還沒有多少生命危險,畢竟曹操也需要一個幌子來遮住帶毛嘴,別問爲什麼。

而北面的幽州因爲鮮卑的關係,所以一直也沒有影響到曹操的軍事行動,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很順利……

恐龍,呃,孔融對於曹操麼,也不見得多看好,但是奈何自己丟了北海相之後,順便丟了老婆之後,左右看看,似乎都是曹操的地盤,也只好到了許縣。

孔融原以爲自己應該會得到曹操的重用,然後多少也會有些排面,喝酒吃飯什麼的也可以排出五枚大錢什麼的來抖個威風,但是沒有想到曹操根本就沒有多搭理他,不冷不熱,不上不下。

原因其實很簡單,老曹同學還是很懂得分辨的,要是真正的人才自然是會破格重用,然而孔融這個人麼,老曹同學表示只有兩個字,呵呵。

當然,這是表象。

但凡是人,總有長處短處,那麼自然可以找到用途,就算是腦袋簡單的也還可以搬磚不是麼,像是孔融這樣,拿來純粹當一個學士來用,難道不可以麼?

所以,曹操不用孔融,還有一個非常重要,但是曹操不便於宣揚於公堂之上的原因,故而只好說孔融此志大才疏,不堪重用。

孔融作爲孔子的二十世孫,是東漢末年的大名士,董卓擅權後先後任北海相、青州刺史,屢敗屢戰,屢戰屢敗,早年就有『負其高氣,志在靖難』之言語志向,到了許縣之後發現其實漢帝在曹操手下,似乎也不比當年在董卓之下好上多少,不免就有些不滿,多少有些言語流露了出來,比如像是諷刺曹操如董卓一般,把持朝堂等等,自然讓曹操心中恨死。

同時孔融也是一個堅定的保皇黨。

這並不奇怪,畢竟孔子尊周,孔融尊漢,對於『正統』這兩個字,向來就是儒家思想當中重要的一個部分,因此引申出來的『君臣父子』,甚至更爲苛刻的律令……

酒過三巡,孔融說道:『仲宣賢弟,不知驃騎將軍將軍可願向東……』

孔融問得很坦然,就像是問今天晚宴吃烤肉還是吃麻辣燙一樣。但是坦然並不代表不會讓人覺得奇怪,就像是暴露狂也經常坦蛋蛋。

王粲就覺得有些錯愕,不過片刻之後也恍然了,於是乎微微搖了搖頭說道:『孔公,非將軍不肯也,乃不能也……』

孔融聞言,長長吸了一口氣,嘆息道:『今國有難,卻不得君臣上下一心,致使百姓倒懸,如水火也,某實心痛之!』

王粲嘿然。

兩個人沉默了一會兒,孔融忽然問道:『若賢弟爲驃騎將軍,又會如何部署?』

王粲眉頭微皺,說道:『孔公此言何意?某非驃騎,亦不通戰陣,實不知當如何也……』

孔融擺了擺手說道:『如此,便不論當下……便談昔日董卓之事,某若當時手握兵馬,自當保陛下,出兵以御董卓,或令別部過河東西渡,騷擾其後也……』

孔融大方的表示,自己雖然也不是很懂軍事,但是談一談還是可以的,就算是當下不好說,但是說討伐董卓就沒有問題了吧?我們一同退回去當年的時間,研討一下當年的形勢,這總可以說了吧?

當年董卓纔剛剛掌握朝堂不久,各地諸侯也是不服,也組織了軍隊在酸棗集結,但是最走依舊是不了了之,這對於孔融來說,有些費解,也很是遺憾,總是覺得但是如果各地諸侯再給力一些,便將是另外一番的景象。

『先帝崩,權柄落於何屠之手,奈何其不通民政,不知兵事,反求於外,至董卓擁雒陽……』談及當年的情形,王粲也不免有些黯然神傷,『可憐陛下……哎……雒陽北軍更是一時間俱滅之,內外所不能相援,雒陽遂破,朝堂逐闇也……』

孔融按着酒爵,點了點頭。

兩個人雖然說的都是董卓,其實又都不是在說董卓。

『袁本初雖出身三公,然無忠心,領兵於外,逡巡不進……』王粲繼續說道,『董賊焚燒雒陽,退往關中,百姓哭號,百官悲慼,陛下惶惶,實乃大漢之悲也!至此,董賊居觀衆,袁本初侵吞河內冀北,袁公路盤踞豫州揚州,若二袁和睦,頓成東西之態也……』

站在歷史的長河之上,居高臨下看着的時候,馬後炮麼,自然用起來很不錯。現在自然什麼都看得清楚,講起來也是頭頭是道,可是在當時身處其中的時候,又有誰能看得清,說的明?

『袁氏……』孔融也是有些感嘆,『先有二袁不睦,後有三袁反目……呵呵,這真是……』

袁氏好傳統啊!

想當年袁氏四世三公,多大的一份家產,多好的一片形式,天下人望,土地富庶,幾乎是無人抗爭,只要一條,兄弟和睦就可以了……

王粲點頭說道:『所謂兄弟相爭,便是如此,正所謂上行而下效……當年聽聞有冀州士子,規勸袁本初,迎天子至鄴,然亦不果也……』

『可惜啊……』孔融感嘆道,『若是袁本初忠心社稷。心懷陛下,又如何有如此多事端?』

兩人不約而同都有些唏噓。

恆靈在世的時候,雖然說天下也不能說多麼太平,但終歸還算是一個基本上統一,相對穩固的王朝,而中央的力量明顯比外軍要強大一些,而在漢靈帝后期,黃巾之亂之後,中央的力量就基本上消耗殆盡了……

『是故,天子蒙塵,社稷崩亂!』孔融拍了一下桌案,使得桌案之上的豆盤都跳了一下,『乾坤敗壞!朝綱蕩然無存!』

王粲默然。

一時間兩個人都沒有說話。

孔融一開始也不知道曹操是爲了將天子捏在手中作爲權柄的,還以爲老曹同學和董卓應該不同,所以當時來許縣的時候,多少還指望着曹操能接過輔佐天子的重要責任,幫助天子重新規整漢室,重現大漢榮光,當時很遺憾,直至董承之事爆發,才讓孔融徹底的明白,其實在某些方面上,曹操和董卓也沒有多少的區別。

孔融以爲王粲是代表着驃騎將軍,而驃騎將軍也是想要拱衛漢室,所以纔派遣王粲來許縣,而在交談的過程當中,也聽出來了其實驃騎將軍也並非堅定的保皇派,或許會比曹操要好一些,但是好到什麼程度,王粲也說不準。

很明顯,驃騎將軍趁着山東攪亂,然後憋着勁在關中發展,明顯是更好的舉措,甚至也是更加符合整個山西政治集團的需求。自從光武帝開始,山東就一直壓制着山西,而現在山西集團好不容易爬起來了,又怎麼會巴巴的跑過來重新在山東腳下跪舔?

所以,很自然的,驃騎將軍表現出這種矛盾的,有些曖昧,模糊不清的態度,也就是一種必然,兩個人都大體上可以理解……

但依舊是那句老話,理解歸理解,支持歸支持。

最爲關鍵的地方是,雖然現在驃騎將軍目前爲止的表現還算是尊王的,是忠心的,但是人終究是會變的,萬一哪一天驃騎將軍想不開,或者說是想開了呢?

『昔日前秦於關中,閉函谷而拒山東……』孔融低聲感嘆道,『今驃騎得漢中,又納川蜀,幾近於此也……』

關中那個地方確實是易守難攻,再加上原本應該是治安大問題的胡人,現在都被驅趕歸化得差不多了,原本時叛時降的氐、羌部族,如今也大多是服服帖帖,南匈奴基本內化,而北面的鮮卑也是無暇南顧,幾乎就是處於一個相對安全穩定的大環境之下。

同時戰略上也是如此,秦朝和趙、魏不斷的相爭,主要就是爲了上黨區域,因爲誰控制了上黨,誰就佔據了側翼進攻的主動權。春秋戰國時期,秦朝多次大規模戰鬥之下,終於是取了河東,進而佔據了上黨,等於是將側面的大門給封上了,導致之後六國再怎麼努力,終究是突破不了函谷關……

唯一和前秦相比,有些不足的地方就是時間短了一些。

畢竟秦朝也是經過了好幾代的秦王持續努力積累,而驃騎將軍入關中也不過是這兩三年的時間而已。

孔融長吟道:『國家多難兮悲聲蔓,朝臣齷齪兮相離見!昔日周公兮挽乾坤,今朝何人兮開太平!』

王粲聞言,沉默了很久,起身向孔融拜了拜,說道:『今日見孔公,當知仲尼不死也!』

孔融連忙正了衣冠,向王粲還禮,說道:『仲宣賢弟謬讚!今日得見賢弟,以如顏回復生之!』

(作者菌注)

……(._.)_(._.)……

『仲尼不死?顏回復生?』

王粲在許縣的一舉一動自然是讓人牽掛,尤其是荀彧,所以當王粲和孔融的言語,也很快的被整理了出來,然後遞送到了荀彧的桌案之上。

嚴格來說,這兩句話,似乎有些問題的,但是正是因爲有問題,所以才更耐人尋味。

讚賞孔融的『仲尼不死』,似乎聽起來像是不錯,但是因爲孔融是孔仲尼的正牌的子孫,在宗譜之中是有名次的,所以這一句話就有些怪異了,正好像我們不會說『你就像是你祖宗沒死一樣』……

而『顏回復生』也有問題。孔融稱呼王粲爲賢弟,兩個人相互並沒有什麼師徒關係,頂多就算是朋友,但是在朋友誇耀自己像老祖宗不死一樣,然後就迴應說你像我祖宗的徒弟……

這輩分上就差了一輩呢……

如果說是旁人,還有可能是開玩笑,抑或是說漏了嘴,沒注意到,但是對於孔融,還有王粲兩個人來說,很顯然不是故意這麼說,抑或是說錯了的。

『奉孝,你覺得如何?』荀彧問郭嘉道。

郭嘉卻嘿嘿笑了兩聲,說道:『不是我認爲如何,而是你……也不是,是主公要認爲如何了……』

荀彧沉默着,很長時間都沒有說話。

『仲尼,顏回啊……』郭嘉甩了甩袖子,『都是已經做古的人啊……你就別想瞞着了,該是什麼就報什麼上去罷……』

荀彧依舊沒有說話。

郭嘉皺起了眉頭,說道:『他們兩個是孔仲尼,顏子淵,可沒你什麼事情啊,別當自己是冉伯牛了……你還真想着冉伯牛不成?這事情,就算是你不上報,也有人上報的,你信不信?』

荀彧將寫着孔融和王粲言辭記錄丟在了一旁,長長的嘆了一口氣,聲音不大,卻有些堅決:『不過是相互吹噓爾,不值一提……』

『你!』郭嘉有些急,但最終也是嘆息了一聲,『你可想好了……』

荀彧垂眉,『我只說這兩句話是相互吹噓,令人作嘔……』

郭嘉愣了愣,說道:『或許這樣也行,但是萬一……算了,由你罷……』

第2772章 虎頭蛇尾第3417章 兵荒馬亂第四一三章 旁支的夢想第2963章道口相揮手,出沒風波里第1061章 權衡利弊的問題第二八三章 防第3408章 這不公平第2190章看口袋第四五九章 降人的問題第2284章不同的地方相同的節奏第二六八章 殺機弟2177章雞與猴第1982章西域發酵,漣漪飄蕩第2061章襄陽隕落,荊棘擋道第三二四章 造勢第1949章漢家定西,王子復仇第2994章流程決定前程第1956章冀州風雲,亂中求穩第八五一章 風雅頌(四)第1981章改錢繳徵,清河之死第1638章 經章何爲本第3319章 城中有人一聲嚎第2797章 勞役仍需衣食飽,西域不可無日安第1394章 焦慮第3251章 民望第2573章人才濟濟第四零八章 人在漢代飄第3406章 商人逐利第1889章 制詔拜將,分陝而治第七七八章 有得必有失第六七六章 漢人的道理第1584章 何肉不登俎第2413章各有秘密第2854章一言第1625章 戰局的轉變第1992章舊時舊路,新年新途第1128章 忽悠進行時第六三七章 不能退讓第八十五章 再上旅程第二五三章 多吐兩次就習慣了第六一七章 對陣!便宜要盡佔!第五五八章 絕世的黃忠箭術第八三三章 活着不容易(一)第五八三章 鮮卑軍的戰術第八八零章 不速之客(五)第2136章策略有變第1209章 祁山之戰的終話第3146章 當思路遇到歧路第四四三章 怎麼辦怎麼選第2186章下雪天飲小酒第2246章混亂的根源,生死的瘋狂第2536章這你知我也知大家都知第六零五章 危機的降臨第2551章雁字回時終不悔第2010章小勝大敗,小船大船第3231章 耕第2732章 最蠢的將領第2670章山川洪澤瘟疫起第2149章四憂第九零三章 任重而道遠(三)第六六八章 武裝遊行第七四五章 個人的想法和策略第1075章 漢家的文武之道第2479章情激昂第3416章 言行一致第3055章憂心,憂慮第八六一章 叩長安(八)第1205章 正確的選擇未必有正確的結果第3260章 我說我說我什麼都說第3241章 兵魂銷盡國魂空第3357章 戰術的變化第1949章漢家定西,王子復仇第一零三章 司馬說黃第3193章 官吏往來亂如麻第1740章老調子新手段第2083章秭歸獻城,粗中有細第3083章 貧第九七一章 怒火第2602章取經,唯一真經第2293章這一次不太一樣第六三零章 扯蛋第三九八章 攻城第1720章 衆口難調第1087章 殺殺人和翻翻臉第七五三章 莫名帶感的戰號第一四七章 那一縷剪去的長髮第1890章直尹監院,女官制度第3196章 一家恩怨兩人心第1606章 夢想和現實第六一七章 對陣!便宜要盡佔!第3064章或許是千百年相同的執念第四五一章 坐而相商第1312章 對答第1828章 各自都有自己的想法第三七二章 身處亂局之中第二一二章 究竟要如何勸說第2441章差異的多少第八二一章 人心見人心(三)第2096章想藏多久能藏多久要藏多久第3276章 似乎都有理
第2772章 虎頭蛇尾第3417章 兵荒馬亂第四一三章 旁支的夢想第2963章道口相揮手,出沒風波里第1061章 權衡利弊的問題第二八三章 防第3408章 這不公平第2190章看口袋第四五九章 降人的問題第2284章不同的地方相同的節奏第二六八章 殺機弟2177章雞與猴第1982章西域發酵,漣漪飄蕩第2061章襄陽隕落,荊棘擋道第三二四章 造勢第1949章漢家定西,王子復仇第2994章流程決定前程第1956章冀州風雲,亂中求穩第八五一章 風雅頌(四)第1981章改錢繳徵,清河之死第1638章 經章何爲本第3319章 城中有人一聲嚎第2797章 勞役仍需衣食飽,西域不可無日安第1394章 焦慮第3251章 民望第2573章人才濟濟第四零八章 人在漢代飄第3406章 商人逐利第1889章 制詔拜將,分陝而治第七七八章 有得必有失第六七六章 漢人的道理第1584章 何肉不登俎第2413章各有秘密第2854章一言第1625章 戰局的轉變第1992章舊時舊路,新年新途第1128章 忽悠進行時第六三七章 不能退讓第八十五章 再上旅程第二五三章 多吐兩次就習慣了第六一七章 對陣!便宜要盡佔!第五五八章 絕世的黃忠箭術第八三三章 活着不容易(一)第五八三章 鮮卑軍的戰術第八八零章 不速之客(五)第2136章策略有變第1209章 祁山之戰的終話第3146章 當思路遇到歧路第四四三章 怎麼辦怎麼選第2186章下雪天飲小酒第2246章混亂的根源,生死的瘋狂第2536章這你知我也知大家都知第六零五章 危機的降臨第2551章雁字回時終不悔第2010章小勝大敗,小船大船第3231章 耕第2732章 最蠢的將領第2670章山川洪澤瘟疫起第2149章四憂第九零三章 任重而道遠(三)第六六八章 武裝遊行第七四五章 個人的想法和策略第1075章 漢家的文武之道第2479章情激昂第3416章 言行一致第3055章憂心,憂慮第八六一章 叩長安(八)第1205章 正確的選擇未必有正確的結果第3260章 我說我說我什麼都說第3241章 兵魂銷盡國魂空第3357章 戰術的變化第1949章漢家定西,王子復仇第一零三章 司馬說黃第3193章 官吏往來亂如麻第1740章老調子新手段第2083章秭歸獻城,粗中有細第3083章 貧第九七一章 怒火第2602章取經,唯一真經第2293章這一次不太一樣第六三零章 扯蛋第三九八章 攻城第1720章 衆口難調第1087章 殺殺人和翻翻臉第七五三章 莫名帶感的戰號第一四七章 那一縷剪去的長髮第1890章直尹監院,女官制度第3196章 一家恩怨兩人心第1606章 夢想和現實第六一七章 對陣!便宜要盡佔!第3064章或許是千百年相同的執念第四五一章 坐而相商第1312章 對答第1828章 各自都有自己的想法第三七二章 身處亂局之中第二一二章 究竟要如何勸說第2441章差異的多少第八二一章 人心見人心(三)第2096章想藏多久能藏多久要藏多久第3276章 似乎都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