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2章 虎頭蛇尾

第2772章 虎頭蛇尾

錢。

或者說利益。

雖然這個詞有些爛大街,但是對於任何封建王朝來說,其實都不過時。

而且利益是多方面的,體現在國家經濟上就越發的明顯。

漢天子劉協想要辦慶典,這本身沒有什麼問題,但是不管是什麼類型的慶典,都是需要花錢的。那麼這些錢又是怎麼而來?

天上不可能掉錢下來,這些錢當然是從土地裡面刨出來的,畢竟漢代直至後續的封建王朝,在一個相當長的時間之內,都是以農業爲基礎的國家經濟體系。

劉協覺得慶典的錢花得值,一方面是可以展現大漢當下依舊還有實力,亦或是表示大漢已經從董卓之亂的窘迫之中恢復了出來,另外一方面不花錢辦慶典,又怎麼能吸引更多的士族鄉紳聚集到許縣來,又怎麼有理由展開自己的計劃呢?

因此劉協很執着的要辦這個獻捷慶典,甚至不惜暫時隱忍一些讓他不舒服的問題。

但是這樣的隱忍,辦了這個獻捷慶典之後,就能達成了劉協的目標了?

王昶有個預感,覺得這一次的慶典估計有些變化……

在禮官出現了小紕漏之後,似乎一切又重新迴歸了正常。

天子劉協按部就班的讓黃門宦官宣讀了嘉獎封賞,對於曹純夏侯尚等幽北將士,進行了表彰,並且給與了升職和獎金,這也是應有之意。

隨後夏侯尚代表受賞的將校,叩謝並表忠心,這些流程也沒有出現什麼問題。

反正這些都是已經事前就安排好的,不管是黃門宦官宣讀的表彰,還是夏侯尚的回稟謝恩,都是事前確定好的內容,真要是連這個都能出錯,那就真的是丟人現眼了。

而獻捷之後,就是農業大典。

農業大典自然就不是在崇德門前展開了,而是移步到了祭祀天地的北郊壇。

若是在雒陽,祭祀壇應該是有兩處,一處是祭祀天神的南郊壇,一處則是祭祀土地的北郊壇。祭祀祖先在宗廟,祭天享祖在明堂,此外與祭祀有關的,還有靈臺和辟雍。

只不過在許縣,像是明堂什麼的,自然都是沒有,就連天地祭祀都合併在了一起,只有一個北郊壇。

畢竟許縣也是劉協來了之後,這些設施才陸續修建的,所以大家也都能理解。

所謂大家,就是包括天子劉協,文武百官,還有特邀來參加農業大典的地方鄉老,各地鄉紳士族,還有一些農工學士,工匠代表等等。

農工學士和工匠代表這些人,基本上都是隻是帶了眼睛耳朵,沒有嘴巴的。

發言權在官吏手中,這些人只是表示一個見證而已。

當然這些人也沒想到,他們來見證的不僅是一個大典,而且還是一場笑話。

在笑話最開始的時候,呃,農業大典最開始的時候,一切都很正常。

現是劉曄代表天子,對於董遇的巡風錄進行了講解,特別是對關中農業和山東的區別,進行重點闡述。

對於這些內容,山東的這些士族鄉紳還是比較感興趣的,一邊聽,一邊低聲交頭接耳。

劉協瞄了瞄曹操,目光之中隱隱有探尋之意。

王昶覺察到的在崇德門上出現的禮官流程紕漏,劉協也同樣感受到了,但是隨後又顯得正常了起來,使得劉協也不太能夠確定是什麼問題……

眼下農業大典之中,似乎曹操也沒有什麼表示,這讓劉協心中既感覺到了不安,又似乎有些竊喜。

難不成,自己的謀劃就能成了?

曹操自然是也注意到了劉協的小動作,但是他不動聲色。

對於劉協的心思,其實曹操心知肚明。

或者說,任何封建王朝之中,皇帝都防着權臣,同樣權臣也是會防着皇帝。

誰控制誰,誰強誰弱,就是看各自的手段而已。

很明顯,在這個方面上,劉協還是稚嫩了一些。

曹操想要告訴劉協,天子不是那麼好當的。

身爲天子,心中應該裝着天下,而不僅僅是有『裝』着。

至於曹操所謂的展示野心麼,可能略有一點,但是當下有關中斐潛壓制着,曹操還不至於真做出如此的愚蠢行爲來,因此曹操更重要的是要向劉協表示,沒有老夫,你啥玩意也不是。

這一點,農業大典的後續環節之中,就暴露了出來……

農業大典上,原本是劉協想要正式向外展示的一個大好日子,爲此他準備了許多,不僅是下令召集了衆多的農業方面的官吏,還邀請了潁川左近的一些鄉老參加大典。

這些鄉老在面對天子劉協的時候,自然是各個都神態恭敬,沒有絲毫的輕視和傲慢。

這種來自於民間鄉老的恭敬,使得劉協心中感慨良多,並且也感覺到了一絲的榮耀,畢竟自從董卓之亂後,他似乎就沒能感受到幾次來自於鄉野之中對於他的崇拜和尊重了。

雖然說當下這種恭敬,和當年大漢強盛時期的恭敬,自然不能相比,但是也至少讓劉協獲得了一些自信,也頗爲感慨。

只不過劉協的這個自信和感慨,很快就遭受了打擊……

當劉曄表示,要根據董遇的巡風錄,對於山東的農業進行提升和改良的時候,也就是劉協暗中謀劃的最爲重要的一個環節的時候,就出現了他無法控制的問題。

就在衆鄉老表示天子賢明,猶如堯舜之詞的時候,纔剛剛舉孝廉不久的,郎中劉放慨然而出,表示比修訂農業書典更重要的事情,是先解決編戶不足的問題!

郎中劉放此言,頓時引起一陣騷亂!

隱戶!

這幾乎等同於是鄉紳士族大戶的兜襠布!

沒想到劉放竟然動手去掀!

劉放認爲,此次董遇之巡風錄,雖然說很好,但是實際上對於田畝收穫並不能起到最爲直接的作用,大漢農業最爲關鍵的問題不是在改良器具上,而是在各地鄉紳士族隱瞞的戶籍上!

戶籍數目嚴重不足,佔據原本人口少則二三成,多則五六成,甚至有七八成的人口全數成爲了各地鄉紳士族大戶的隱戶。這些隱戶使得朝廷的賦稅根本落不到實處,即便是改良了農業器具,亦或是進行農業科技的發展,也根本無濟於事,對於大漢朝廷來說,只有先解決了隱戶的問題才能真正的獲得農業上的發展。

正好大典之上,各地鄉老都來了,那麼就表個態罷?

劉放的言辭很犀利,甚至可以說是很不客氣,讓來參加劉協農業大典的這些鄉老一個個都是兩眼發紅,臉色發綠。

劉放所言,有理有據,因爲從光武開始,大漢朝堂就有專門的法律,嚴禁買賣和殘害奴隸,嚴禁將農戶變成奴隸,也就是所謂的隱戶。孝光武在任的時候,前後一共九次下詔,要求各地釋放奴隸……

當然,從這個角度來說,也說明光武的詔令其實也就那麼一回事,當年光武九次詔令都未必能夠解決的問題,到現在劉協能夠解決麼?

顯然不可能。

劉放跳將出來,將劉協和地方鄉老頓時就架在火上。

地方鄉紳原本前來,是聽聞說天子劉協要給『好處』,要有『政策』的,所以他們興沖沖都來了,結果到了當下一聽,頓時覺得不對勁起來,這哪裡是好處,這簡直就是要人命啊!

一時之間,場面就立刻尷尬無比。

土地莊園問題,是一個大問題。

大漢麼,在華夏曆史上,確實是有一個非常獨特的地位,因爲是這個王朝徹底的統一了華夏,創建了一個維持了相當長時間的王朝,建立了一個大一統的盛世。

秦始皇一開始不滿意了,在一旁嘀嘀咕咕,但是一聽到『長』字就沒辦法了,轉回身去打他孩子去了。

無論是西漢的強盛,還是東漢的中興,這個王朝都給華夏曆史增添了一抹獨特的色彩。大漢實施了“休養生息”的政策,減輕了農民的負擔,鼓勵了民生的發展,推行了“獨尊儒術”的思想,強化了禮教思想,促進了儒學的繁榮;開闢了『絲綢之路』的方向,擴大了商品市場,推動了經濟的活躍,設置了“三公九卿”制度,加強了集權統治……

可以說,秦朝想做但是沒能做到的事情,漢代做了,秦朝沒能想到的事情,漢代也做了,而且做得都不錯,從政治、經濟、思想文化到民生保障,大漢王朝做的都算是可圈可點。

但是大漢也同樣產生了新的頑疾,土地問題越發的明顯。

大漢可以說是華夏大一統之後,第一個繁榮的王朝,但在這個繁榮的背後也有着百姓的心酸與血淚,農民起義不斷,社會動盪持續。大漢的建立,拯救了春秋戰國一來百姓苦於戰亂,民不聊生的局面,但是在他衰老的時候,同樣也給百姓帶來了這樣的痛苦,甚至還比春秋戰國更慘烈。

西漢、東漢的發展好像一個怪圈,國家越是繁榮,普通百姓的生活越是匱乏。

大漢的富足,其實是一個假象,因爲這樣的富足只是屬於漢代的少部分的羣體,大部分的百姓依舊是在被壓榨的狀態之下生存。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就像是漢代表示一石糧食數十錢的盛世,就在西漢曇花一現,之後就再也沒有了。

漢代極度重視農業的發展,但也就同樣的給士族鄉紳進行土地兼併創造出一個好的藉口,豪強民族仗着自己的權力,不斷吞食百姓的土地。造成了豪富吏民可以訾數鉅萬,而貧弱愈加的貧困的局面。

光武中興,不過是短時間的反彈,世家大族對土地的控制權甚至比西漢之時還要更甚,因爲在東漢,不僅是擁有了土地,這些世家大族同時還控制了農民,開啓了士族世家的新模式,有專屬自己的武裝部隊,進而演化成爲了地方諸侯。

東漢時期的經濟繁榮背後的助推者,地方上的豪強大族,也同樣是東漢滅亡的助推手。他們兼併土地,他們割據一方,他們組織武裝,地方勢力擴大,中央集權衰弱,這也是東漢滅亡的一個重要的原因。大漢國力的昌盛,不是每個人都享有了果實。貧民子弟依舊貧困,寒門與士族的對抗,農民與權貴的爭鬥,都在使得大漢衰敗,一步步走向滅亡。

這其中,所謂那些磚家大儒提出來的小農經濟,自給自足的莊園體系,就是其中最大的一個弊病,甚至影響到了後續的封建王朝。

在天子劉協還沒想出來要怎麼進行處理的時候,丞相曹操就表示這個問題需要進一步的廷議,結果劉放則是不依不饒,直言進諫表示現在就是各地鄉老最好的表態機會,而天子劉協應該如同孝光武一般的下達詔令,清查各地隱戶云云……

頓時在場的許多人心態就崩了,尤其是天子劉協。

天子劉協也不傻啊,他知道這個詔令不能下。

雖然說這個詔令確實是對於大漢有利,並且隱戶問題也是影響了大漢的經濟,可如果劉協真的像是劉放所諫言的那樣下達了詔令,那麼劉協原先計劃着繞過曹操,在鄉野之中取得聲名,和這些在野黨勾兌的計劃豈不是全面落空?

可問題是劉協還不好說一些什麼,甚至連呵斥劉放都做不了。一方面劉放也是老劉家的人,另外一方面則是劉協自詡要成爲光武第二,再次中興大漢,而現在劉放表示說光武都這麼做了,下達了詔令要摒除惡習什麼的,難道劉協有臉反對?

在場面極度尷尬的情況下,曹操站了出來,沉着臉呵斥劉放。

讓人將劉放拖了下去,然後劉協精心準備的農業大典,就這麼草草收場……

一路都是在作爲看客的王昶回到了驛館,多少是有些啼笑皆非。

什麼是虎頭蛇尾,這恐怕就是精彩的體現了。

王昶沒想到曹操竟然如此的輕貓淡寫,又像是精心策劃,然後一棍子敲到了劉協最爲薄弱的環節上……

這就像是在準備啓程的車輛車軸之中卡住了一根棍子,雖然棍子並不大,也不能起到什麼十足的破壞性,但是就讓整個車子無法動彈。

就算是劉協去處理那個劉放,又能如何呢?

一個舉孝廉的郎中而已,說的又是堂皇之詞,難不成劉協還能去扇光武的臉?

王昶甚至覺得,這說不得還將會成爲曹操後手制約鄉紳的一個藉口!

雖然說當下曹操沒有支持劉放的言論,但是若是這些鄉紳不知深淺,不識好歹,會不會就被曹操藉着這個名頭搞些事情?

哎呀,曹丞相不愧是老謀深算啊!

對此,王昶確實有些佩服。

在這一段時間來,王昶在許縣,陸陸續續的也是接觸了不少的山東士族,但是王昶發現這些山東士族的思想上,確實存在了很大的問題,而在這一場慶典之中似乎就展現得更加的明顯了。

這些山東士族,似乎總是搖擺不定。

如果這些士族鄉紳,能夠徹底的團結起來,不管是支持哪一方,天子也好,丞相也行,都會成爲驃騎的最強的對手,最大的威脅,可問題就是團結不起來,始終搖擺不定。

那麼曹丞相是不是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所以這一段時間就在不斷的進行整合?

王昶忽然覺得這個矛盾,纔是他這一次來許縣所得到的的最大收穫。

至於這一次慶典的活動,整體上來說,無疑是老曹同學撈到了最大的便宜,而天子劉協想要的東西幾乎沒有一項能夠順利達成的。

對於這一次天子要舉辦獻捷慶典,有一部分人在之前就表示了不滿,認爲對於山東來說,不應該在邊疆幽北投入太多,這樣就可以集中精力對付關中,只要平定了關中,自然就可以挽回局面,社稷也就安定了。

其實這就是個笑話,關鍵是這樣的笑話,竟然還能有不少的支持者!

因爲當下幽北,亦或是說大漠一帶,遊牧民族已經被打得七零八落了,根本就沒有多少戰力,各個遊牧民族老實得很,甚至都害怕漢軍進軍……

再加上去年白災黑災,大漠裡面很多部落都是自身難保,那些想要南下劫掠的又打不過趙雲等精銳漢軍,剩下的也就只能和曹軍掰掰手腕,因此整體上來說,並沒有像是之前西羌戰爭那樣耗費錢糧,徒增傷亡。

所以其實山東國庫空虛,錢財窘迫,其實和大漠幽北沒有什麼關係。

而且若是真的曹軍放棄了大漠幽北地區,那麼山東就等於只有中原一帶,雖然說確實將曹純這些人撤回來,明面上看起來似乎軍隊更集中了,中原的兵卒增加了,但是接下來的問題是曹操要用什麼去對抗斐潛的騎兵?

就算是可以攻步卒方陣去推,然後消耗的人口和錢糧呢?

要進攻長安,別說三五萬,就算是有十萬精兵,也未必能攻克函谷潼關,而這十萬,或是更多的兵卒民夫,每日吃喝開銷,就是一個驚人的數值,這些糧草又要從那邊出來?

因此曹操借幽北訓練騎兵,以騎兵制騎兵的策略,纔是最節省費用的方式,但是卻被山東很多士族子弟亂噴一氣……

現在好了,曹操藉着這個機會,不僅是打壓了劉協,順帶還刷了一波鄉紳的好感度,簡直是賺翻了。

第七三一章 遼東的來客第1121章 歷史是個花枝招展的小姑娘第2784章 涇渭難分清與濁,古今皆爲正經解第九五六章 戰場上的反擊第1599章 三處着手點第三八六章 仁德君子第1431章 破朔迷離第八零二章 獨孤餘歡的兩難題第2836章可利天下者第二八四章 夜襲第八零五章 黃泉路奔出的惡鬼第2822章兵卒上下三等差,他地山道前後分第2878章水火,老套的策略第3213章 窗昏愁細字第一零八章 被打劫的龐統第1451章 設局第1034章 鮮卑人的坑第二七五章 雀盲第2840章可謂上大夫第1620章 真的和假的第2702章各有所圖三盧書第三三一章 馬氏後人第2253章不同的選擇不同的結果第2539章有人揚首有人低尋第六零二章 八百人的狙擊第一二一章 黃家的隱患第3105章 抓兩手第1346章 看法 (加更)第3156章 當投降遇到投資第1653章 罪己詔第2301章一碗雕胡第2613章進化,非我族類第六一七章 對陣!便宜要盡佔!第2889章答案,自發和自動第八二五章 草原上的風(一)第3059章這是常見的疏忽第2128章風起火焰烈第1379章 祭壇第七六七章 城門中推斷第2847章進退第2821章車師後國他地道,高順遇襲小騰挪第1130章 大膽的想法第3063章或許是千百年相同的詐敗第2222章真不一樣第1660章 造謠者第2358章難題的決斷第1720章 衆口難調第1703章 信仰和刀槍第2602章取經,唯一真經第3060章這是難纏的對手第3004章建立有效的溝通第二六七章 陷阱第1786章 打獵,打人第2966章大家一起抄作業第1680章 湖亭第2053章兵戰危兇,當陽橋敗第3446章 人間鬼蜮第九十二章 作秀(紀念歷史上偉大的先行者老王)第1446章 父子之問第2627章自明,究竟是什麼明第六一四章 堅守之後的轉機第2771章 好戲連臺第1762章 下沉第1195章 誰對誰錯誰能說清第1103章 傳承第2786章 羌煮圍爐話東西,南北謀略風波起第2733章 最初的接戰第3055章憂心,憂慮第2308章留着和叛徒,喝酒和喝茶第2234章解決事,解決人第四九八章 道友你我有緣第九四七章 是祭天還是祭人第七零九章 林中的窺視第3352章 面臨的轉機第1344章 疑問第二八一章 進第3169章 以爲有得選其實沒得選第八二一章 人心見人心(三)第2662章文章明面第2165章名人高士第2148章六勝第2269章好手段好方法好朋友好戰友第1954章金牛攻勢,五丁開道第1830章 何人做何事第2640章黎明之中黑暗第1706章 猜想和情報第2330章莫須有的正義第3290章 愛乾乾不幹滾第2558章欺上瞞下小招式第1450章 破局第三零七章 態度堅決的蔡邕第2273章老問題遇上了老手段第1478章 劉景升的煩憂第四四五章 桃枝第二四二章 向前便是正前方第二六四章 鼓動第九九九章 截殺糧道第三七四章 勝兵第七八五章 於夫羅的誓言第1872章 怎麼動手,都是心思
第七三一章 遼東的來客第1121章 歷史是個花枝招展的小姑娘第2784章 涇渭難分清與濁,古今皆爲正經解第九五六章 戰場上的反擊第1599章 三處着手點第三八六章 仁德君子第1431章 破朔迷離第八零二章 獨孤餘歡的兩難題第2836章可利天下者第二八四章 夜襲第八零五章 黃泉路奔出的惡鬼第2822章兵卒上下三等差,他地山道前後分第2878章水火,老套的策略第3213章 窗昏愁細字第一零八章 被打劫的龐統第1451章 設局第1034章 鮮卑人的坑第二七五章 雀盲第2840章可謂上大夫第1620章 真的和假的第2702章各有所圖三盧書第三三一章 馬氏後人第2253章不同的選擇不同的結果第2539章有人揚首有人低尋第六零二章 八百人的狙擊第一二一章 黃家的隱患第3105章 抓兩手第1346章 看法 (加更)第3156章 當投降遇到投資第1653章 罪己詔第2301章一碗雕胡第2613章進化,非我族類第六一七章 對陣!便宜要盡佔!第2889章答案,自發和自動第八二五章 草原上的風(一)第3059章這是常見的疏忽第2128章風起火焰烈第1379章 祭壇第七六七章 城門中推斷第2847章進退第2821章車師後國他地道,高順遇襲小騰挪第1130章 大膽的想法第3063章或許是千百年相同的詐敗第2222章真不一樣第1660章 造謠者第2358章難題的決斷第1720章 衆口難調第1703章 信仰和刀槍第2602章取經,唯一真經第3060章這是難纏的對手第3004章建立有效的溝通第二六七章 陷阱第1786章 打獵,打人第2966章大家一起抄作業第1680章 湖亭第2053章兵戰危兇,當陽橋敗第3446章 人間鬼蜮第九十二章 作秀(紀念歷史上偉大的先行者老王)第1446章 父子之問第2627章自明,究竟是什麼明第六一四章 堅守之後的轉機第2771章 好戲連臺第1762章 下沉第1195章 誰對誰錯誰能說清第1103章 傳承第2786章 羌煮圍爐話東西,南北謀略風波起第2733章 最初的接戰第3055章憂心,憂慮第2308章留着和叛徒,喝酒和喝茶第2234章解決事,解決人第四九八章 道友你我有緣第九四七章 是祭天還是祭人第七零九章 林中的窺視第3352章 面臨的轉機第1344章 疑問第二八一章 進第3169章 以爲有得選其實沒得選第八二一章 人心見人心(三)第2662章文章明面第2165章名人高士第2148章六勝第2269章好手段好方法好朋友好戰友第1954章金牛攻勢,五丁開道第1830章 何人做何事第2640章黎明之中黑暗第1706章 猜想和情報第2330章莫須有的正義第3290章 愛乾乾不幹滾第2558章欺上瞞下小招式第1450章 破局第三零七章 態度堅決的蔡邕第2273章老問題遇上了老手段第1478章 劉景升的煩憂第四四五章 桃枝第二四二章 向前便是正前方第二六四章 鼓動第九九九章 截殺糧道第三七四章 勝兵第七八五章 於夫羅的誓言第1872章 怎麼動手,都是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