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9章三通西域,兵進河西

長安。

一封突如其來的軍情彙報,讓斐潛原本感覺有些放鬆的心情又是重新開始有些煩惱了起來。

龐統看了之後,也是搖了搖頭,然後說道:『此事……既然李長史請兵,必有其用……莎車,嗯,莎車之後……便是康居……然後便是疏勒,疏勒之後……算了,某也有些頭暈,裴文行知曉西域事,不如叫他過來詢問一二?』

沒錯,西域出問題了。

西域現在就像是火候到了的稀粥一般,噗噗的往外冒,不僅有熱氣,還有水,米粒等等,混在一處,當然也不排除裡面還有老鼠屎,亦或是碎石頭爛玻璃什麼的……

呂布擊敗了沮渠費鄆王之後,近一步拓展了在西域的地盤,也將漢家的名頭和旗幟,再一次的在西域當中豎立起來,但是隨着而來的變化,就讓李儒都有些應接不暇。

斐潛也想過西域會亂,但是沒有想到會這麼亂。

這一場西域混亂的開端,李儒表示從莎車國和小月氏開始……

斐潛看着西域地圖,也是頭疼。小月氏麼,斐潛大體知道,但是莎車國麼……孫猴子有七十二變,而豬八戒有三十六變化,那麼西域剛好就是屬豬的,三十六種變化搖來晃去,斐潛已經是很努力的去捋順其中的關係了,但是依舊有些迷茫。

很快,裴喜裴文行就趕到了,上前拜見。裴喜原本的名字,也是單名一個『潛』,但是因爲不是有斐潛這個人擋在前頭麼,所以也就默默的將名字改成了『喜』。

『聞文行知曉西域事,不知願引述一二否?以解某之惑也……』斐潛讓裴喜坐下,便開門見山的問道。

『謹遵驃騎之令……』裴喜恭敬的回答道。對於西域,裴氏多少算是大漢之中較爲精通且保持關注的士族世家了。當然,如果說大漢第一西域外交家,自然還是班氏,可惜班超班固之後,班氏要麼死在了西域,要麼死在了自己人手中,然後班氏也就沒落了,徹底的退出了大漢朝堂。

裴氏先輩之中,曾經有兩任敦煌太守,而敦煌無疑西域的關鍵節點,所以對於西域衆國也都有一些記載傳留了下來,成爲了當下裴喜的優勢。

『光武之初,朝廷無暇西顧,南道莎車王,延及其子康,首率兵卒,擁漢家旗幟。』裴喜果然比較熟悉,說起剎車,嗯,莎車國來,只是稍加思索,便是侃侃而談,『延死後,其子康即位,時與河西大將軍竇有舊,便請其代爲上奏朝堂,立爲西域都護……』

這麼說來,莎車國,其實是親漢的?那麼現在爲什麼又變成了反對大漢的勢力呢?

斐潛雖然有疑問,但是並沒有打斷裴喜,而是讓他繼續說。

『光武言內地初定,不遑外顧,未允所請。後莎車康死,其弟賢即位。』裴喜繼續說道,『賢又請。時竇周公表其忠,言莎車數世不渝,忠心大漢,光武方允之,後賜賢西域都護印緩,車旗錦繡若干……』

龐統在一旁撫掌而笑道:『是了,而後便是「夷狄不可以假以大權」!』這可是裴氏的高光時刻,難怪裴喜這麼熟悉。

裴喜有些尷尬的點頭道:『龐令君所言甚是……』

龐統呵呵笑了笑,然後擺擺手,示意裴喜繼續說。

龐統之前所說的那一句話,其實就是當年在敦煌擔任太守的裴遵說的。當時的裴遵非常反對莎車王擔任西域都護,甚至不惜公然抗命,不僅是扣押了莎車使者,還要剝奪光武賜予莎車國的印綬和那些車旗錦繡。

裴喜講到了這裡,拿眼偷偷瞄了一下斐潛。

斐潛臉上卻沒有顯示出什麼特別的神色,怎麼,是裴喜你覺得我應該說什麼或是表現什麼?

見斐潛不動如山,裴喜只能繼續往下敘述。

莎車國從此就徹底的走向了大漢的對立面。莎車王賢登上王位的過程並不光彩,甚至有傳聞是他害死了莎車王康,然後又對原本康的附庸部落拘彌和西夜動手,不斷殺略鄰國人衆,重求賦稅,野心勃勃,暴虐驕橫。

從這個角度來說,裴遵持反對態度,也是有一定的正確性的,只不過麼……

斐潛眯着眼,揉了揉下巴上的鬍子。

當然,這個鍋,還是劉秀要背。

劉秀不知道是因爲年老了,還是說覺得西域遙遠,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等到莎車王賢開始報復性的進攻西域一些比較親和於大漢的部落和國家的時候,部善、車師等等十八國派遣了使者到了雒陽,覲見光武,表示莎車王賢橫暴,懇求朝廷派遣都護,然後光武帝表示說,『今使者大兵未能得出,如諸國力不從心,東西南北自在也……』

『後雖有定遠侯再通西域,然……』裴喜不由得輕輕嘆息了一聲,『定遠侯忠於漢室,使大漢三通西域,只可惜……』

班氏一家,就是個悲劇。

這一點,斐潛大體上還是知道一些的。

出爾反爾導致了大漢威信降低,然後面對求援也權當做沒聽見,使得西域親漢的這一波人受到了沉重的打擊,從這個角度來說,光武做的不怎樣。

後來,到了明帝時期,南匈奴已經歸降於漢,西域莎車勢力也已經衰落,各國之間更加混亂,當時謁者僕射耿秉上書建議出兵恢復對西域的控制,明帝採納了這個建議,派大兵四路出擊。

前三路軍麼,戰績平平,但是最後一路由竇固率領的一路軍隊到達東部天山,擊破駐守伊吾的匈奴南呼衍王,將其追趕至蒲類海,在伊吾地區設立宜禾都尉,留吏士屯田伊吾城,打開了大漢與西域的新的聯繫通道。

同時,因爲有了大漢的軍威支撐,班超在西域當中的活動,也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往來於西域諸國之間,輕易的斬殺了北匈奴的使者,迫使許多西域諸國不得不重新投向了大漢……

這邊是班超的聯繫大漢和西域的第一通。

班超的成功固然是其個人的智慧和勇氣,但是同樣也再一次證明了,『弱國無外交』的道理,但是很遺憾的是,明帝一死,山東之人又開始鼓吹西域勞民傷財的論調,表示『北征匈奴,西開卅六國,頻年服役,轉輸煩費,又遠屯伊吾、樓蘭、車師戊己,民懷土思,怨結邊城』,自此朝廷『聽還徙者,悉罷邊屯』,再一次將好不容易獲取的西域權限,拱手相讓。

隨後班超對於這樣的情況痛心不已,違背了章帝的指令,和親善大漢的疏勒部落聯手,針對當時還在西域的北匈奴勢力進行打擊,又率領疏勒、康居、于闐、拘彌等部落和國衆,攻取下了故墨,驅逐了北匈奴在西域的大部分力量……

在這個過程當中,班超並沒有得到漢章帝的多少支持。

而見到西域重新變得有利,山東士族又開始表示說西域諸國『倚漢同於倚天』云云,如此重新纔有了增援……

這個增援,班超足足等了十五年。

這是第二通。

雖然表面上給與了班超許多榮耀,但是班超違背朝堂詔令的事情,一直都被記在小本本上,以至於班超年老病重,請求回到雒陽,在上表之中泣言,『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願生入玉門關……』

結果班超上書三年,依舊得不到批准。

後來是其妹班昭親自上殿,當面上書和帝,在衆目睽睽之下,纔得到和帝應允。之後班超終於回到雒陽,當年就去世了。

隨後第三通,則是由班超之子,班勇來完成。

在新派遣的西域都護殘暴管理之下,西域又陷入了混亂,少數有識之士,堅持主張維護漢武開創大業,統一西域,但是大多數山東之人,反對出兵,又將勞民傷財拿出來在皇帝面前晃悠。這兩派鬥爭時有起落,朝廷的決策也反反覆覆,由於朝堂最終大部分被山東士族所控制,再加上內部政權腐朽越來越嚴重,上下階層之間矛盾也越發的尖銳,國力衰弱,所以放棄西域退守玉門的主張,也就越來越佔上風。

後來雖然有班超之子班勇出任西域長史,但是隻給了五百人……

以這樣一支微弱的兵力,要走出玉門,重新打開西域的局面,不僅持反對意見的權貴搖頭嗤笑,班勇自己也是抱着死志,勇敢的踏出國門。

或許是班超英靈庇護,或許是班勇身上有一半的疏勒王氏的血脈,形勢的發展,遠遠超出他的估計,第二年鄯善就率先表示歸附,然後龜茲負荊投首,旋即獲得了三個國家的支持之下,班勇再次擊敗北匈奴伊蠡王,順利打開西域的局面。

在此基礎上,班勇再接再厲,召集各國人馬數萬,徹底搗毀北匈奴在西域的老巢,北匈奴呼衍王逃亡,其衆二萬餘人皆降,北匈奴單于領軍前來,又被班勇殺退……

西域再次在班氏大旗之下,重新和大漢駁接在了一起。但是就是這樣的勇士,班勇也走向了和其父親幾乎一樣的道路。

班勇和敦煌太守張朗,分兩路進擊焉耆。班勇從南道走,張朗從北道走,約定日期到焉耆城下會師,但是張朗因先前有罪,急於求功,所以就提前趕到,並且沒有等班勇,率軍提前進攻,結果打贏了,斬首二千餘人。焉耆人害怕,於是派使者請求投降。張朗便直接進入焉耆城,受降而回。

結果,張朗因爲這一戰的功勳抵消了之前的罪名,而班勇卻因爲所謂的『遲軍』被徵回京都雒陽,下獄免官。雖然不久之後班勇得到赦免,但是也從此再也沒登上朝堂,後來老死於家中。

這還不算是班氏最爲悲劇的,班氏的悲哀,一直延續到了第三代。

班超的孫子班始,雖然娶了陰城公主,表面上看起來風光,但是這個陰城公主,也是歷史上有名的綠帽批發商,就連什麼做頭髮的藉口都不提,當着班始的面就召喚她寵幸的打樁機,最終班始忍無可忍,腰斬了陰城公主,卻也因此而被漢順帝判了腰斬,順便還殺了班家老小一族。

斐潛摸了摸下巴上的鬍鬚,然後看了看裴喜,終覺得裴喜特別強調班超的這些事情,尤其是班氏三代人的被山東士族的不公待遇,似乎是在表示一些什麼額外的意思……

是在說西域向來就是平了復叛,叛了復平?

還是在說現在斐潛爲了西域縱然做得再多,依舊不會得到大漢士族,尤其是山東那一棒子人的認可?

還是說就算是打通了西域,斐潛縱然功成名就,也難免最終像是定遠侯一樣,被朝廷所忌憚,最終連累子孫?

亦或是……

裴喜隱藏的這些意思,確實可圈可點。

畢竟斐潛現在拿到了西京尚書檯,在政治層面上也算是一個里程碑式的機構。雖然說現在還不是完全體,還有一些東西受到了限制,只不過在裴喜等人的眼中,這些限制即便是有,也猜測會在不遠的將來消除乾淨……

斐潛考慮的問題,和裴喜所想的並不太一樣。

對於西域,在聽了裴喜的介紹之後,斐潛心中模模糊糊的出現了一個大題的構思框架……

班超父子三通西域,雖然突出展現了班超父子的武勇精神,但是同樣也說明了其實即便是班超,亦或是整個的大漢,對於外界的東西採取的舉措,都是非常粗糙的。

同時,班超父子做到了三通西域,可是山東士族就看不見其中的奧妙?要知道不管是班超還是班勇,在最初的時候人手都不多,根本就不像是山東士族天天唸叨着會『勞民傷財,敗壞根本』,就算是真的勞民傷財,三百五百兵能做到的事情,能勞傷到哪裡去?所以大漢朝廷所爭論的重點並非真的是勞不勞民,而是在這些背後的東西。

不過現在的斐潛,對於西域的諸國,則是有了一種新的想法,甚至還可以摻雜進去一些個人的私貨,推動以及解決之前的一些問題。

『傳令賈文和!於隴西籌備軍糧物資!』斐潛最終下令道,『不日兵進河西!』不管如何說,西域不能放棄,而且這一次,將按照斐潛的想法,來收拾西域!

第2230章家裡人,家外人第1279章 漸行漸遠漸無書第九零八章 亂長安(三)第五五七章 狂飆的漢華蓋車第2641章生命之中承重第2535章這個我懂真的懂全都懂第3149章 當無能遇到無奈第1379章 祭壇第2041章三得三失,行臺三論第3034章莫須有之中的莫須有第2664章誰輸誰贏第1801章 一個時代的終結第九七三章 潼關第2879章水土,老套的延續第2261章按不按規矩,講不講道理第2625章刺殺,究竟是什麼殺第2086章攻!第2032章蔡氏計劃,劉氏後手第2003章心念通達,意外之禮(加更)第2564章上古軼事小議論第八二九章 草原上的風(五)第六三五章 舊事件第1779章 絕境,絕殺第四二八章 約定第3194章 百戰沙場碎鐵衣第1564章 雪茫茫第1262章 志不強者智不達第1417章 落石計第二三零章 絞殺之局第2701章竹籃打水夢一場第1676章 誰於案上第1014章 形勢突轉第1925章旋渦之中,替天行道第2989章一個全新的名字第3011章假做真時錯真假第2950章卿卿何計算,遭此兩重陽第二三二章 欲拒還迎第2806章 堅壁清野多屠戮,意欲何爲少思量第五十五章 扯平了第八二二章 人心見人心(四)第2881章教化,陽謀的延續第五四三章 人心人性人情第2228章人在做,做在人第2588章人存政舉第1341章 清野第1668章 斐潛的笑第1632章 既平隴何望蜀第3128章 見招拆招第2932章世間雙標狗,更上一層樓第1639章 陽光之下第1404章 攻心計第1193章 永不停息消耗戰第1659章 繼承者第九四四章 是勝戰還是敗戰第2387章立言傳千古第1400章 山雨急(加更)第八五八章 叩長安(五)第1877章算術演化,各自肚腸第一二零章 跑腿的龐統第2820章佛陀笑人間苦痛,惡鬼貪世上錢財第2522章河裡的石頭第九九八章 陰山披棘路第2839章可以詩賦者第1594章 一碗舊麥飯第2294章當中的問題和當衆的問題第2062章不令之令,不選之選第八六八章 叩長安(十五)第1618章 一幫人的事情第1274章 韭菜割了一茬又是一茬第3467章 何以至此第九零八章 亂長安(三)第七六七章 城門中推斷第3051章二郎,六娘第八五五章 叩長安(二)第1203章 約定時效有多長第3202章 圓機珠活走盤中第1124章 餓第1215章 刀殺人人亦殺人第2042章諫官之職,中正平和第五三七章 升官之宴第1853章 包圍和反包圍第2401章沒有選擇第2216章一個開始第1907章污垢需清,負荊需請第八九七章 君子當弘毅(二)第1415章 亂軍計第1319章 師道第八四一章 活着不容易(完)第1126章 傷第2632章上帝,究竟是什麼帝第1976章青龍一遊,百幣主講第2560章國富民強小奧秘第1158章 頂天立地第一八五章 全部亂來第2030章肉食者鄙,江陵淪陷第3035章老一套之中的新一套第二四四章 古經今經第2449章作文以會友第1775章 王庭第一三零章 黃氏的底蘊
第2230章家裡人,家外人第1279章 漸行漸遠漸無書第九零八章 亂長安(三)第五五七章 狂飆的漢華蓋車第2641章生命之中承重第2535章這個我懂真的懂全都懂第3149章 當無能遇到無奈第1379章 祭壇第2041章三得三失,行臺三論第3034章莫須有之中的莫須有第2664章誰輸誰贏第1801章 一個時代的終結第九七三章 潼關第2879章水土,老套的延續第2261章按不按規矩,講不講道理第2625章刺殺,究竟是什麼殺第2086章攻!第2032章蔡氏計劃,劉氏後手第2003章心念通達,意外之禮(加更)第2564章上古軼事小議論第八二九章 草原上的風(五)第六三五章 舊事件第1779章 絕境,絕殺第四二八章 約定第3194章 百戰沙場碎鐵衣第1564章 雪茫茫第1262章 志不強者智不達第1417章 落石計第二三零章 絞殺之局第2701章竹籃打水夢一場第1676章 誰於案上第1014章 形勢突轉第1925章旋渦之中,替天行道第2989章一個全新的名字第3011章假做真時錯真假第2950章卿卿何計算,遭此兩重陽第二三二章 欲拒還迎第2806章 堅壁清野多屠戮,意欲何爲少思量第五十五章 扯平了第八二二章 人心見人心(四)第2881章教化,陽謀的延續第五四三章 人心人性人情第2228章人在做,做在人第2588章人存政舉第1341章 清野第1668章 斐潛的笑第1632章 既平隴何望蜀第3128章 見招拆招第2932章世間雙標狗,更上一層樓第1639章 陽光之下第1404章 攻心計第1193章 永不停息消耗戰第1659章 繼承者第九四四章 是勝戰還是敗戰第2387章立言傳千古第1400章 山雨急(加更)第八五八章 叩長安(五)第1877章算術演化,各自肚腸第一二零章 跑腿的龐統第2820章佛陀笑人間苦痛,惡鬼貪世上錢財第2522章河裡的石頭第九九八章 陰山披棘路第2839章可以詩賦者第1594章 一碗舊麥飯第2294章當中的問題和當衆的問題第2062章不令之令,不選之選第八六八章 叩長安(十五)第1618章 一幫人的事情第1274章 韭菜割了一茬又是一茬第3467章 何以至此第九零八章 亂長安(三)第七六七章 城門中推斷第3051章二郎,六娘第八五五章 叩長安(二)第1203章 約定時效有多長第3202章 圓機珠活走盤中第1124章 餓第1215章 刀殺人人亦殺人第2042章諫官之職,中正平和第五三七章 升官之宴第1853章 包圍和反包圍第2401章沒有選擇第2216章一個開始第1907章污垢需清,負荊需請第八九七章 君子當弘毅(二)第1415章 亂軍計第1319章 師道第八四一章 活着不容易(完)第1126章 傷第2632章上帝,究竟是什麼帝第1976章青龍一遊,百幣主講第2560章國富民強小奧秘第1158章 頂天立地第一八五章 全部亂來第2030章肉食者鄙,江陵淪陷第3035章老一套之中的新一套第二四四章 古經今經第2449章作文以會友第1775章 王庭第一三零章 黃氏的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