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5章依依似與騷人語

吳懿知道自己要成爲一把刀。

可是刀也有架在堂上的,也有放在屠夫肉案上的。

刀沾染到了血,就不能稱之爲一把乾淨的刀了,想要再回到堂上,自然不是那麼容易了。

只不過現在,由不得吳懿了。

他必須要按照徐庶的要求,動起來,去砍向某個地方。

吳懿坐在馬背上,回想起之前拜見徐庶的情形,回想起自己說過的那些話。

楊氏和波氏顯然是自取其辱,但是要牽扯到了其他的人身上麼……

更重要的是,如果真的牽扯過大,那麼徐庶又會怎麼處理?哦,錯了,徐庶多半就是會讓自己背上這口黑鍋。所以他現在重要的不是說真的就立刻殺多少人,抄多少家,而是要先想好應付的辦法,否則就是自掘墳墓。

一行人就算是走得再慢,也有終點。

吳懿雷銅很快就到了成都西南角。

這裡有成都的司法機構,『南獄』。在華夏傳統觀念當中,以北爲尊,東西次之,南爲卑,所以帝王往往『南面稱孤』,通常是坐北而朝南,皇宮或是重要的政治建築,往往都是建在城中心靠北的位置。所以大多數城市當中的監獄,一般都建在更南邊的位置,故而稱其爲『南獄』。

吳懿自從得了徐庶臨時加派的執法職位之後,並沒有來過此地。

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上感覺,吳懿就覺得這裡陰森森的,似乎連腳下的石板都在冒着寒氣。

雷銅倒是一副無所謂的態度,邁着八字步,跟在吳懿身後,擺明了一切都是以吳懿爲主的態度,又像是在赤裸裸的表示自己就是來監視,或是來督促吳懿的。

在南獄之中的小吏,皁衣什麼的,早就得到了消息,齊齊到了院內恭候,見吳懿進門,就是齊聲拱手見禮,『參見吳賊曹!』

賊曹……

從今天開始,他不再是從曹了。

吳懿面無表情的點了點頭,昂首穿過院子,走入大廳。

雷銅笑呵呵的在他後面,不停的和這個人點點頭,和那個人揚揚眉毛。

相比較於吳懿,雷銅似乎顯得更爲輕鬆,倒不是他不知道其中的厲害關係,而是他更覺得是一個撈錢的好機會。大頭交給上面,自己怎麼也能撈到些油水,不是麼?

至於將來會不會有什麼問題,雷銅根本不太在意。他原本就是氐人出身,並不會被川蜀的士族所接納,之前不會,難道自己手下留情,這些士族鄉紳就會感激他麼?

所以雷銅一點心理負擔都沒有,而且還暗中準備看吳懿的笑話。

大廳之中,倒是沒有懸掛什麼『明鏡高懸』,亦或是『青天白日』等的牌匾,僅僅是在正中桌案上有雕刻獬豸的圖案。在桌案後面也有紅黑色的屏風,屏風之上也同樣有獬豸的紋飾。

整個大廳是以紅色和黑色爲主,沒有什麼特別華貴的花紋,其他的顏色也幾乎不存在。就連腳底下的木板,也是被漆成了黑色。

吳懿每走一步,都覺得很是沉重。

真的從此就和斐潛捆綁在一起,登上這輛戰車……

不,他當下甚至連登上車的資格都暫時沒有,只能是先豁出命去拉車,期待有一天能夠從拉車的,變成坐車的……

之前還可以自欺欺人掩耳盜鈴,而今後麼……

『賊曹請上座。』

原先南獄的佐官伸手相請,打斷了吳懿的思緒。

吳懿沉吟了片刻,腳步就像是被泥水粘粘了一般。

這一步,邁出去,或許就真的永遠都收不回來了……

可是已經走到了這裡,又能奈何?

衆目睽睽之下,吳懿悄無聲息的嘆了一口氣,然後走了上去,坐了下來。

等吳懿坐定,其餘的人又是再次拜見,走了一遍流程,纔在兩側各自落座。

吳懿環視一週。

雷銅也將掛在臉上的嬉笑收了起來,正襟危坐。

『在座諸位,皆通明司法,直正秉公。近日川中賊逆攪擾,民衆不安,乃你我之所職也。前些時日使君召我,委我以重任,深感肩責重大……』

吳懿說一些場面話,當然是沒什麼問題的。

下首之人都是靜靜低頭,默默聆聽。

吳懿說着,聲音漸漸的變大,『川蜀之中,有不法之輩,與江東賊交往,欲行謀逆之事,絕非僅有楊氏波氏之人!』

吳懿站起身來,雷銅在內的其他人也是一統起身,垂手聽令。

『前番與江東賊交厚,若有不得已之緣由者,着五日之內,自奉條陳罪供,至南獄待查,或可免其責。若有癡心不改者,頑冥不化之輩……』

吳懿停頓了一下。

周邊的紅黑色,就像是凝固的血。

『依律抄家滅族!』

『勿怪言之不預!』

……

……

河東之地,飛雪稀疏了很多,但是視線依舊有些朦朧。

兵卒將領依照號令展開,有序的間隔呼應着軍校的指令。他們的腳步聲和鎧甲刀槍的碰撞聲,混合着呼喝之聲,形成了戰場之上的交響樂。

這是一種巧妙的戰術佈局,也是最具變化性的陣法之一。

偃月陣是將兵卒排列成爲類似於彎曲的月牙的形狀,將全軍分爲左右兩翼和中間主力,形成一種前窄後寬的弧形陣型。可以利用兩翼的彎曲進行敵人的包圍和夾擊,同時也可以利用中間主力進行突破和支援。

就像是一輪上弦之月懸掛在戰場之上。

曹洪站在高處。

在曹洪身後,是各色的令旗。

曹軍陣列慢慢而來,看着曹軍的旗號方位變化,司馬懿就知道他們的攻擊將分爲三個方向,緩緩的吐出了三個字,『偃月陣。』

那緩緩而來的曹軍兵卒,讓整個空氣都似乎顯得讓人窒息與氣悶。

司馬懿左右看看,忽然笑了笑,『這陣列本是陰符八陣之中,最擅長變化的陣列……現在卻被用來進攻……』

在華夏戰爭歷史之中,似乎陣列成爲了各家不傳之密……

實際上麼,還真沒有什麼辦法『傳』。

至於後世許多什麼古代陣列的圖紙,其實都像是南宋時期文官給武將的『鬼畫符』,屬於在後方臆想的產物。

其實陣列麼,就是那麼一回事。

只會一味的根據圖紙列陣,是沒有什麼好下場的。

因爲戰場不像是圖紙,不是平的,或許在某些地方剛好是低窪地,亦或是水塘,難不成就讓兵卒進入其中,還沒有開戰就先獻祭一批?

據傳黃帝有五陣,然後姜太公有八陣,接着孫子就有十二陣……

但是實際上,萬變不離其宗,陣列的目的,就是局部形成『以多打少』。利用陣列局部上的優勢,對於敵軍的視野進行遮蔽,讓陷入陣列之中的敵軍同時間承受多方位的打擊,減少自身的損失,從而進一步的擴大優勢。

『玩這種花樣……』司馬懿冷笑道,『殊不知,古今之陣,大道至簡……』

他大聲喝令:『傳令!結圓陣!』

在司馬懿身旁旗手頓時就將手中的令旗高高揚起,向四方展示。

緊盯着他旗號的各部分的軍校士官立時此起彼伏傳出了號令,兵卒也依照號令迴應和變陣。

隨着中軍的旗鼓號令,原本呈現出五花形狀的小型方陣快速合攏,隨後又慢慢向四周擴展,最後變成一個內空外圓的大陣。

張陽池左近,除了一側的沼澤地之外,相對來說比較平坦,丘陵土坡並不多,沒有什麼特別好的地方可以作爲防守的依託,就算是司馬懿有軍寨,也不可能像是固定城池一樣,抗住曹軍的撲擊。而且守軍寨並不是一個好主意,因爲那樣會使得自己一方失去了主動權。

在野外,沒有任何的前後左右之分,對方可以圍困軍寨,而沒有戰略縱深的軍寨,就只能陷入慢慢等死的局面之中。只要對方想,只要能找到機會,側翼,後方,都將會是對手攻擊的目標。

因此,司馬懿必須要迎戰,依託着軍寨主動迎戰。

佈下圓陣,則是最適合不過了。

在野地中,圓陣更節省兵力,更有利於防守。

而且只要戰局得力,圓陣只要稍稍展開,又可以成爲進攻型的其他陣型。

司馬懿準備先防守,等大挫曹軍銳氣後,再轉守爲攻,給那個賣弄陣型的曹洪一點顏色看看。

……

……

『曹軍急攻張陽池?』

斐潛站在沙盤之前,看着在沙盤上堆放在一起的藍色小人。

『曹軍這是要奪取蒲阪津?』張繡問道。

從當下曹軍的兵鋒指向來說,確實是如此。

在張陽池的西面就是蒲阪縣城,然後過了蒲阪縣城往西,就是蒲阪津。

『蒲阪津冰多厚了?』斐潛問一旁的荀諶。

荀諶說道:『據斥候回報,冰厚三寸。』

『三寸……』斐潛捏着鬍子,『至少要有五寸,方可試着行軍……』

三寸以下的冰層,是難以承受人馬的重量的,三寸則是堪堪可以行人了。要到五寸纔可以承受多人的重量,可即便如此,在冰面上走一個人和走一支軍隊,那可是完全不一樣的。

嚴格上來說,至少要一尺以上的冰層,纔算是相對安全的。

曹操不可能不知道這一點。

那麼曹操進攻張陽池,真的就是爲了蒲阪津?

『曹孟德……是爲了勝利……』斐潛笑了笑,說道,『曹孟德看起來像是孤注一擲,但實際上……這是準備做一次官渡再現……』

荀諶在一旁點頭說道:『主公英明。』

張繡撓頭。

斐潛擺擺手,示意荀諶給張繡解釋一下。

荀諶向斐潛拱拱手,然後往前站了一步,靠近了沙盤,一手攬着袖子,一手指點着說道:『曹軍戰至此時,上下皆疲,加之河東之處,又陷大將……此事已經無法隱瞞,故而曹軍必然士氣受挫,若不可勝戰之,恐怕就是如川河之崩,非人力所能御。』

荀諶停頓了一下。

張繡似乎聽懂了,又像是沒有完全聽懂,所以他只能是哦哦哦,卻提不出什麼問題來。

荀諶沒回頭,但是他卻能感覺到斐潛的目光似乎在他的身上掠過。

斐潛的當下的思緒,確實和荀諶相關。

荀諶繼續向張繡講述着。

張繡武藝不差,但是文化底子比較差。

對於張繡來說,重要的不是上陣殺敵,而是如何在龐大的戰爭當中去理解在戰爭背後的政治含義。

否則張繡的成長將止步於此。

斐潛大概能猜出了一點曹操的想法。

曹操想要引誘斐潛進攻……

就像是當年曹操也讓袁紹主動進攻。

在這種天氣之下,斐潛所領先的那些科技,會被大幅度的拉平到了和曹操同樣的水準線上,所以……

但是斐潛所更爲關心的問題,卻並不在眼前的戰事上。

可以說,曹操沒能在斐潛離開長安的這一段空檔期內,串聯起關中河東的士族鄉紳反撲,就已經是註定了曹操進軍的失敗結局。

同時,這也在另外一個角度證明了斐潛在關中以及河東推行的新政策,其實已經是獲得了一定的根基。

流浪農戶,寒門旁支,邊疆士族,並涼武夫等等這些原本被排擠在大漢體系之外的人,在斐潛這裡尋找到了一個新的空間,一個和原先大漢完全不同的發展方向。

那麼現在關鍵的點,就是原本的那些大漢子民,是怎麼想,又會怎麼選?

比如,斐潛現在也想要知道,荀諶這個大漢山東土着,當他再一次面對選擇的時候,會怎麼選……

司馬懿已經用他的行動來證明了,所以斐潛自然是會放心的讓司馬懿再次帶着軍隊單獨領軍作戰。

但是斐潛並不敢讓荀諶單獨領軍。

並不說荀諶就沒有單獨領軍的本事,而是荀諶依舊還不足於讓斐潛能夠完全的放心。

倒不是說斐潛疑心太重,而是山東士族的確實給未來的封建王朝帶了一個『好頭』。

春秋戰國時期,同樣也有王公士卿,可那個時候的王公士卿,和國家之間捆綁得比較緊密。雖然說一些公卿即便是在自己國家滅亡之後,依舊能得到不錯的待遇,可大多數的這一類的公卿,都是表現出哀痛和悲傷的,甚至是企圖舉兵復辟。當然這種復辟不是什麼好事,可也證明了這些士族公卿對於自己原本國家的那份情感,不僅僅是存在於嘴皮上。

可是大漢的士族……

沒了這一份的情感。

之前董卓廢帝的時候,還可以用反正都是肉爛在鍋裡,不是這個姓劉就是那個姓劉,天子依舊是天子,大漢依舊是大漢來掩飾,可是到了後期劉協禪讓的時候,山東士族在做什麼?

他們沉默着。

對於那些明顯不合理的牽強附會,巧言詭辯,他們都沉默着。

他們歡欣着。

爲了迎接新的統治者,他們想盡了一切的辦法,從一切的故紙堆裡面尋找名頭。

司馬氏將家族已經遷移到了河東,所以司馬懿也可以說是爲了保衛自己的家在作戰,但是荀諶呢?

在河東,在平陽,是否有值得荀諶去保護,去堅守的東西?

對於一個普通的大漢百姓來說,國很遠,家很近。

當一個封建王朝的國家的主要賦稅,財政收入都是依靠剝削本國普通百姓的時候……

嗯,或者叫做保護費,或是什麼其他的名詞,但是其本質是一樣的。

封建王朝之中,窮人所繳納的賦稅佔比,遠遠超出了富人。

這一點毫無疑問。

所以在封建王朝之中,每一次對於普通百姓加大剝削的力度,收刮民間的財富,不斷的徵調增加賦稅,就等於是透支封建王朝其自身的生命。

而在這個過程當中,擁有更多資源,更多信息的富人在選擇什麼,就很有意思了。

士族。

是先有士,還是先有族?

家國呢?

對於一個大漢的普通百姓來說,他們沒有足夠的知識量去理解家和國之間的關係,也不清楚門口的那條路是不是應該年年挖年年修,但是士族們知道這些事情,他們甚至知道官道河堤不僅是要年年修,而且還要年年都修不好。

是不是所有士族都是卑鄙貪婪,只顧自己的呢?

並不是,也有很多士族子弟擁有崇高的人格,有浩然的正氣,可偏偏這樣的士族子弟容易死去,導致剩下來的那些士族子弟在若干年後,竟然會連那些死去的士族子弟的名字都不能提及。

山東的這些士族,以爲他們有戰略的縱深,有富庶的底蘊,但是實際上他們沒有縱深,也沒有底蘊。他們的一切都是建立在愚弄和欺瞞山東百姓的基礎上的,只需要將這一層的遮羞布揭開,山東士族所構建出來的架構體系,就會轟然崩塌。

趙儼前兩天被送到了平陽。

這個人同樣也會成爲斐潛觀察的對象。

斐潛身處於平陽此處,又像是抽離了這裡,在這一方蒼穹之上俯視着這一片的大地。

現在,河東這裡,就成爲了一個巨大的車禍現場。

這裡有河東人,也有山東人。

這裡有西涼人,也有東都人。

這裡有關中人,也有關外人。

這裡有漢人,同樣也有胡人。

有貧窮的百姓,有貪婪的士人。

每個人都架着車。

碰碰車。

相互嚎叫着,述說着,哭泣着,狂笑着,碰撞在一起。

凜冬之下,春風潛生。

碰撞,湮滅,生長。

第3461章 假象第四四八章 君臣對第七十五章 荀家別館第1194章 到底是怎麼回事第1427章 戰場見真章第二三八章 獻策(爲憤怒的六一盟主加更3/3)第四九六章 道友請啓程第1623章 天元(加更還欠賬)第2311章鮮血和交換,謀劃和策略第2895章可惜,就差那一點第2901章求之於上,得之於中第3184章 上有寒風似剪刀第五八八章 平陽戰略儲備第一六一章 墨家傳承第1541章 叔可忍否第1119章 這一場風花雪夜第1878章窘迫行爲,突發事件第二七九章 生存的危機第八八七章 反客爲主(二)第2037章都是老總,都有安排第1069章 摻雜而來的煩惱第三九六章 在小樹林裡面的勾當第2872章相愛,相守難白頭第3094章 白眼狼第六七零章 學宮之試卷第2706章諸侯世家一脈承第七十三章 夜話第四九九章 看看第六零八章 襲擊平定的漢騎第2902章小人之腹,君子之心第2314章自己人的刀,一鍋端的人(加更)第2545章獨一無貳長安城第3094章 白眼狼第二十五章 與蔡琰的第一次第3071章 尷尬的站隊人,分不清的雍涼州第1677章 誰於彀中第3134章 不同之道第3418章 不會不然第四五一章 坐而相商第九七七章 欲求中興的中興劍第1611章 一道猜測題第3341章 將將將兵第一四五章 那隻粗糙溫暖的手第2251章所謂禮尚往來第1970章傾動三國,獨衆胖胖第3396章 真第七零四章 素手爲羹湯第3261章 我沒我沒我什麼都沒第七零一章 亂糟糟開篇第3381章 私密馬賽第2103章城是雞肋,人也是雞肋第1875章虎癡比武,不情之請第1131章 長生天之咒第2901章求之於上,得之於中第九四一章 混亂的局面第1692章 貌論第1983章隴右前因,賈詡遠慮第3194章 百戰沙場碎鐵衣第一二二章 工匠的傳承第1536章 趕上來了第2024章山林之中,五方真人第2541章找個工具麼第2489章闇與光第1079章 書信引發的問題第1518章 先手刺第1187章 慣性思維的誤區第三九八章 攻城第3307章 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第1421章 背刺有加成的第1825章 講武堂演化出來的新進化第2891章底牌,相互的試探第3107章 老收穫第1677章 誰於彀中第2936章各家商賈事,誰與問東流第1276章 掩蓋在通寶下的新策略第3083章 貧第一四八章 困頓的武人第八七九章 不速之客(四)第3115章 新的憂慮第二九四章 人在漢朝身不由己第2180章睡覺和吃飯第三九二章 請出示底牌第2139章黃氏遷徙第三九八章 攻城第五九二章 鮮卑的小心思第2264章非常之事的非常之功第2781章 楊氏無奈立牆頭,黃忠一箭破軍障第3355章 改變的陣法第2433章商用軍用的區別第1160章 試煉場第2401章沒有選擇第三一八章 怎麼選啊第一九五章 溫泉夜客第六十一章 四大富豪第九二八章 戰長安(完)第2805章 各說各話江東兵,各走各路武陵蠻第3143章 當野心遇到雄心第2609章走私,細微變化第十三章 各下各的棋第三七一章 有點麻煩了
第3461章 假象第四四八章 君臣對第七十五章 荀家別館第1194章 到底是怎麼回事第1427章 戰場見真章第二三八章 獻策(爲憤怒的六一盟主加更3/3)第四九六章 道友請啓程第1623章 天元(加更還欠賬)第2311章鮮血和交換,謀劃和策略第2895章可惜,就差那一點第2901章求之於上,得之於中第3184章 上有寒風似剪刀第五八八章 平陽戰略儲備第一六一章 墨家傳承第1541章 叔可忍否第1119章 這一場風花雪夜第1878章窘迫行爲,突發事件第二七九章 生存的危機第八八七章 反客爲主(二)第2037章都是老總,都有安排第1069章 摻雜而來的煩惱第三九六章 在小樹林裡面的勾當第2872章相愛,相守難白頭第3094章 白眼狼第六七零章 學宮之試卷第2706章諸侯世家一脈承第七十三章 夜話第四九九章 看看第六零八章 襲擊平定的漢騎第2902章小人之腹,君子之心第2314章自己人的刀,一鍋端的人(加更)第2545章獨一無貳長安城第3094章 白眼狼第二十五章 與蔡琰的第一次第3071章 尷尬的站隊人,分不清的雍涼州第1677章 誰於彀中第3134章 不同之道第3418章 不會不然第四五一章 坐而相商第九七七章 欲求中興的中興劍第1611章 一道猜測題第3341章 將將將兵第一四五章 那隻粗糙溫暖的手第2251章所謂禮尚往來第1970章傾動三國,獨衆胖胖第3396章 真第七零四章 素手爲羹湯第3261章 我沒我沒我什麼都沒第七零一章 亂糟糟開篇第3381章 私密馬賽第2103章城是雞肋,人也是雞肋第1875章虎癡比武,不情之請第1131章 長生天之咒第2901章求之於上,得之於中第九四一章 混亂的局面第1692章 貌論第1983章隴右前因,賈詡遠慮第3194章 百戰沙場碎鐵衣第一二二章 工匠的傳承第1536章 趕上來了第2024章山林之中,五方真人第2541章找個工具麼第2489章闇與光第1079章 書信引發的問題第1518章 先手刺第1187章 慣性思維的誤區第三九八章 攻城第3307章 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第1421章 背刺有加成的第1825章 講武堂演化出來的新進化第2891章底牌,相互的試探第3107章 老收穫第1677章 誰於彀中第2936章各家商賈事,誰與問東流第1276章 掩蓋在通寶下的新策略第3083章 貧第一四八章 困頓的武人第八七九章 不速之客(四)第3115章 新的憂慮第二九四章 人在漢朝身不由己第2180章睡覺和吃飯第三九二章 請出示底牌第2139章黃氏遷徙第三九八章 攻城第五九二章 鮮卑的小心思第2264章非常之事的非常之功第2781章 楊氏無奈立牆頭,黃忠一箭破軍障第3355章 改變的陣法第2433章商用軍用的區別第1160章 試煉場第2401章沒有選擇第三一八章 怎麼選啊第一九五章 溫泉夜客第六十一章 四大富豪第九二八章 戰長安(完)第2805章 各說各話江東兵,各走各路武陵蠻第3143章 當野心遇到雄心第2609章走私,細微變化第十三章 各下各的棋第三七一章 有點麻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