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八四章 改稅制

關於稅收這一塊,實際上是相當有意思的一門學問,而這一門學問,在當下整個的漢代所有高級知識分子當中,斐潛那些三腳貓的經濟知識,卻有着超出這個世界的領先性質。

漢代末期,也就是現在這個時間點,爲什麼農戶會越來越活不下去,土地會越來越集中在士族豪右的手中,其中的一個重要的推手,就是朝廷徵收的所有屬於人頭方面的稅收。

土地稅太少,人頭稅太高,導致整個社會的稅收結構極度不合理。漢代不僅僅是口賦,還有攤派到每個人身上的這些徭役,導致普通農戶的負擔日益增加,最終被壓垮。

而這些東西,在大廳之內的諸位,所能瞭解掌握的,其實都不多。

賈詡看着斐潛,縱然是一項平穩的他,也是很驚訝,除了張遼、黃旭等偏向於武將類別的人,賈詡和其他人比較起來,實際上屬於對普通百姓的生活更加有切身感受的一部分人,甚至比棗祗還要更加的基層一些……

賈詡雖然說是賈誼之後,但是遷往西涼也就等於是敗家了。就像是後世裡面但凡有京都的戶口,估計沒有多少人會自發自願的主動將戶口遷移到西域去吧?正是如此,賈詡也很深知這一塊人口的稅收,對於中等或是貧困的家庭而言,是一個多麼沉重的負擔,聽聞斐潛有欲取消關於人頭的稅收的想法之後,便是最先反應過來,也是最爲驚訝,甚至還有一些不知道從何而生的敬佩感。

這個斐潛,還真是膽大啊……

不過賈詡畢竟還是初來乍到,因此在最初的幾秒之後,便漸漸的收了驚訝的表情,重新恢復了一副淡然的模樣,只是低下頭之後在細長的眼睛當中不斷轉動的眼珠子,多少泄露出其內心當中並不平靜的心情。

杜遠有些遲疑的重複了一下說道:“君侯此言……從今之後,只收田稅,不收丁稅?”

斐潛再次點點頭。

“……這個,恐怕有些難啊……”杜遠下意識的喃喃說了一句,看到斐潛的目光投射而來,連忙解釋道,“……夫稅也,予則喜,奪則怒,此乃民性,衆皆如此……雖說除丁稅,百姓固喜之,然開支用度又從何而出?”

斐潛點點頭,表示有聽到杜遠的意見,然後又轉頭看向其他的人,說道:“各位不必顧慮,儘可暢所欲言。”

荀諶在一旁拱拱手說道:“相地而衰徵,地均以實數,此乃管子云焉,善之善也……然以地求徵,上下有別,邊、角、薄、瘠,各有偏差,難以品定,若蠹吏從中漁利,一則難以察覺,二則禍國殃民,終究善政反成惡策也,望君侯三思。”

令狐邵點點頭,贊同荀諶的說法,也是出言稱是。

棗祗倒是很希望能夠見面百姓的稅收的,不過聽了衆人的說法,不由得皺起眉頭,琢磨了一會兒之後,發現自己也沒有什麼辦法,只能是默默的擡頭看向了斐潛。

斐潛又等了一會兒,看到大家議論的都差不多了,所說的也都說了,便笑了笑,心中多少還是有一些意外。

看起來漢代的這些士族,還沒有貪婪頑固到完全不可救藥的地步啊……

斐潛一直以爲,或許會有人提出,什麼祖宗之法不可變,一法可法萬世之類的純粹理論上的東西,完全不談具體的事務,但是現在看來,至少廳堂之內這些人,並不是這樣,不論是杜遠還是荀諶,都是以很實際的問題出發,而不是隻是爲了反對而反對。

斐潛沉聲,繼續說道:“稅,禾兌之,斂谷以足食,賦,貝武之,聚財以足兵,此乃稅賦本意,然先秦之後,便多有弊,何也?”

人頭稅這個玩意,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有了,到了秦朝的時候成爲了一種慣例,保存了下來,並且一直沿用至今,甚至在歷史上一直會持續下去,直到明清時期纔有所變動。

這樣一個稅種,爲何能夠一直得以延續,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計算稅收簡便易行,只要任何一個統治階級控制了戶籍,便可以輕而易舉的按照戶籍收取人口稅,不管是從計算方式,甚至是徵收渠道上,都很簡單,而成爲流民或是亡戶,對於普通民衆來說,代價是十分高昂的,不到萬不得已,普通百姓是不會做這樣的舉動,因此人口稅便成爲了歷朝歷代的一個重要的斂財手段。

華夏統治階級對於民衆的剝削,或者說普通百姓的對於這些制度的忍耐程度,基本上來說都是很高的,就像是後世一再調高對於通脹的寬容度,然而對於普通民衆在銀行的存款利率卻遲遲並不隨着通脹進行調整,或者遠低於通脹的程度,從某個方面來說,這種負利率運作就是額外的一種全民的隱形性質的人頭稅。

爲何現代社會大都取消了明面上的人頭稅,因爲這種稅收雖然效率高,但是最不公平。從經濟學上來說,人頭稅的徵收,只能使貧富差距加大。

但是其實不僅僅是在漢代,甚至一直到後世的現代社會,關於稅收方面,也就是從明面上的不公平,轉換成爲了隱形的不公平罷了,從明面上的口賦,變成了其他名目的稅收,比如個人的……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商品課稅一般採用比例稅率,直觀地看,對一般消費品課稅,消費數量大者稅負亦大,消費數量少者稅負亦少,這似乎符合公平課稅的原則。

但是,進一步分析,個人消費品的數量多寡與個人收入並不是成比例的。個人收入高於他人數倍、數十倍、甚至數百倍的個人,其消費品支出絕不可能比他人多數倍、數十倍、數百倍。

在這種邊際消費傾向遞減的情況下,商品課稅就具有累退性,收入愈少,消費性開支佔其收入的比重愈大,稅負就相對愈重,導致事實上的稅負不公。

其次,對全部消費品都課稅時,由於需求彈性大小不同,課稅所引起的提價速度也不同,往往是生活必需品最快,日用品次之,奢侈品最慢。因此,商品課稅的稅負將更多地落在廣大低收入者的身上。

再次,任何國家的富有階級和階層的人數總是少數,相對貧窮的階級和階層總是多數。就總體而言,商品課稅的稅負必然主要由居多數的相對貧窮的階級和階層負擔。

規則,永遠是制定者得利。

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只不過剝削狠的,很快就會被推翻,而懂得小刀子凌遲的,自然會存活的長久一些,而現在,斐潛就只能是做到將原本的大刀子,儘可能的換成是小刀子……

“欲改前弊,如今則須……”斐潛停頓了一下,然後說道,“攤丁入畝,胡漢分稅,重立算緡。”

斐潛說完這十二個字,然後不免的心中默唸一下,後世的某個人的棺材板可不要掀起來,不過麼,按照現在的時間線,這個應該算是後人纔是,還不知道存在於何處呢,反正,有點亂……

廳堂之內,衆人聽了這十二個字之後,也有些亂。

對於漢代的這些人來說,這個絕對是火熱出爐,熱辣無比的新鮮概念。

“攤丁入畝,胡漢分稅,重立算緡?”棗祗偏着頭,喃喃的唸叨着。

杜遠則是在一旁羅有所思的扒拉着手指頭,似乎是在如果真的這樣做的話,這個稅率會有什麼影響,又或是要怎樣制定纔會比較的合適……

衛留則是看了看斐潛,然後下意識的往廳堂之外的南面天空望了一眼,轉動着眼珠子,不知道想到了一些什麼。

荀諶則是捻着鬍鬚,微微偏着頭,眼中閃爍不定。

賈詡從斐潛說出“攤丁入畝,胡漢分稅,重立算緡”之後,便一改之前木然的模樣,目光炯炯的看着斐潛,似乎是期待着斐潛能夠繼續說出一些什麼來。

斐潛朗聲說道:“上古之國,城不過十數,土不過百里,車不過千乘,口不過萬餘,如今大漢,疆土百倍,人口萬倍,時過境遷,豈能一成不變?更何況,此時賦稅之制,已是不可不改!”

“月爲更卒,已復爲正,一歲屯戍,一歲力役,三十倍於古。田租口賦,鹽鐵之利,二十倍於古……”斐潛繼續緩緩地說道,“此言諸位應知矣……”

在座的基本上都有讀過一些書籍,所以對於這一段話也並不陌生,就連張遼也多少知道一些,看見一旁的黃成表現的有些茫然,便靠近一些低聲解釋了一下。

“漢初,輕田賦,乃鼓勵農桑也,此乃上善之舉……”斐潛環視衆人,繼續說着,“然如今天下,田賦依舊,並無加賦,而流民甚衆,無心禾莊,何也?此乃田賦之過乎?先秦兵甲皆盛,律法具嚴,然何以頹?”

這些問題一出,衆人都是默默的思索着。

“勞役傷民!故而需攤丁入畝,以田賦取代徭役!勞役之事,有流民可使,有叛胡可驅,何必強迫自家百姓?”

斐潛斬釘截鐵的下了第一個結論。

也只能是下這個結論,總不能說是士族的土地吞併導致的,然後矛頭直指士族,要求士族將幾百年積攢下來的家底無償捐獻出來,爲廣大的勞苦大衆謀福利?

所以,這是一個不管是上層,還是中層,亦或是下層都可以接受的一個結論。

“其二,吾等之地,羌胡雜居,或叛或降,反覆不定,乃吾等卒不強,士不勇乎?”斐潛繼續加強語氣說道,“此乃胡漢賦稅不分而致!胡人追逐水草,居無所定,然吾等不思變通,使其同納田賦更徭,甚有倍之,焉得不反?故而需胡漢兩分,漢人繳納田賦,胡人繳納畜稅,以部落爲計,二十取一,廿下者可免。”

聽到此處,賈詡緩緩的閉上雙眼,然後微微嘆息一聲,又重新睜開雙眼,鄭重的朝着斐潛拱手說道:“君侯真知灼見,可惜君侯不能早登朝堂……若得此舉,羌胡何叛耶?若推而廣之,雍並二州,便落君侯之手矣!”

賈詡久居西涼,在這個方面的見到羌胡的事情,確實比在座的任何人都要多,自然也是知道很多時候並非羌胡天性就喜歡反叛,而是有時候確實難以忍受漢人官吏的欺壓。

讓一個胡人去繳納糧草莊稼是如何痛苦繁瑣的一件事情,就拿芻稾稅來說,要先將牛羊皮等一切可以貿易的去換取錢幣,然後再用錢幣去買芻稾再去繳納稅,這樣一來,相差何止一點半點……

賈詡話音一落,衆人的目光都不由得了熱切了起來,相互交換着眼神,越是琢磨斐潛的話語,便越是覺得有些道理。

“其三,有田必有戶,有戶必有田。有戶無田者,遷戶至田處;有田無戶者,即沒爲公田。無故亡田者,輕者充軍,重者徭役。再立軍爵,庶人半頃,公士一頃,上造頃半,依據爵位,各有授田,授田賦半,民田倍之,若爵輕田重,致田倍於爵者,則賦稅再倍之,以此類推。免車船等算緡,另設商戶,三代以內,不得爲官,其下田畝,皆倍稅之。增交割稅,得幣者付其稅,與胡相同,二十取一。”

最後,斐潛才拋出了最爲重要的殺手鐗。

階梯式的田地稅收制度。

授田,也就是軍功田,可以享受最低等的稅收,普通民田,則是需要繳納正常賦稅和田租,如果名下的田地超過了自己的軍功爵位一倍,那就需要繳納加倍的賦稅,以此類推上不封頂……

只要這一條正式頒佈,也就提高了土地兼併的成本。想要買賣田地,可以,不攔着,但是從授田變成民田,賦稅就變化了,如果說民田達到了一定規模,那麼賦稅又再次的會提升,這樣一來,買賣田地的產生的利潤效應就會遞減,從而讓土地不至於過度集中到某一個人,或者是某一個家族的手中。

衛留愣了一下,然後有些遲疑的說道:“……這個,君侯,若是家中無爵,豈非重稅?”

“然也!爵田可蔭三代,若是三代之後仍無新功,便轉民田……”斐潛掃了一眼衛留,將聲音提高了些,“諸位!麒麟閣上音尤在,雲臺諸將氣長存!漢兒自當提七尺,無功何言蔭子孫!”

張遼聞言猛然一擊掌,朗聲說道:“君侯此言大善!”

黃成也是連連點頭,說道:“此乃天地正理也!”

就連一旁的棗祗、令狐邵等人也是紛紛表示贊同。

漢代此時大部分的士族子弟,依舊還是傾向於開拓進取的,並沒有像宋朝之後那樣的死氣沉沉,因此斐潛的話語也激發起在座衆人的豪情,一時間都紛紛點頭讚歎,覺得很有道理。

想要有福利,那就去拼搏,去取軍功!

“此乃吉時也,此亦兇時也。此間矇昧之,此間智慧之。此亦可光明,此亦可閽黯。此或篤信之,此或大惑之。此有多麗之陽春,亦有絕念之窮冬……”斐潛朗聲說道,然後環視衆人一圈,“……願與諸位共勉……”

廳堂之內的衆人,相互之間看了看,然後不約而同的拱手向着斐潛齊聲道:“唯!願與君侯共進退!”

第一一七章 第二種選擇第2475章紛囂起第七三二章 寒門崛起路第二零四章 對於野望的追逐第四二一章 條件和憑證第1797章 後營,後腰第2508章調一下第1741章 假密函真陷阱第1682章 謀算第五四四章 尷尬的斐潛心願第十三章 各下各的棋第1506章 被征服的第2737章 人多事衆第1700章 錯亂第1571章 擊鼓第1711章 一個大計劃第九九二章 翻盤被翻盤第三七三章 談茶談酒談交易第2933章難得有情人,愛錢不要命第2745章 都很美第2891章底牌,相互的試探第2069章來日方長,子承父業第2589章人來客往第2828章西域治理衆人議,功過是非全推脫第1198章 祁山之戰的開端第三零九章 大道獨行第六十八章 再會呂布第2942章求學無止境,好客見當時第2573章人才濟濟第2519章爲什麼不能戰第2883章叛徒,幽北的波動第六十六章 氣節第3440章 胡不萬年第四十六章 和呂布的第一次第2536章這你知我也知大家都知第七六八章 烈火中戰鬥第2466章臣子的謀略第七九四章 生死間的搖擺第2580章人非木石第1546章 徵西之賊第2723章一切皆有理第1264章 聰明還是不聰明第2795章 漢中二事慎思量,羌氐胡人各肚腸第2362章誰聽誰的聲音第2432章真假之間的生死第1178章 缺失的拼圖第2834章試驗田計劃第1546章 徵西之賊第3222章 你以爲的我以爲的他以爲第3098章 搶東垣第六八一章 詩和遠方第五四一章 鹿山腳下,一座孤墳第3104章 觀光團第2010章小勝大敗,小船大船第1056章 初步改良飲食結構第3404章 最遠端第六三八章 形勢比人強第1705章 計劃和猜想第1027章 熊孩子的成長史第1745章 第二天第2211章日月星辰第3285章 施行和試行第2395章瘋了?瘋了!第二七三章 火炎焱燚第3203章 山第3180章 開弓難射回頭箭第1180章 李鬼和李逵第3157章 當危機遇到良機第1235章 臨陣感悟第3421章 水和火第3072章 舊日涼州有三明第六四八章 拿不起放不下第1376章 解疑(加更)第2347章相似的問題第1614章 一本書的事情(加更還債)第3187章 山東子弟多才俊第2022章明探暗探,明棋暗棋第七九一張 狼王牙的戰刀第1621章 陣前和陣後第五六一章 死中求活的孫堅第2983章難統合第1873章 人心肚皮,忠義休論第2465章臣子的憂慮第三九九章 轉折點第2349章戰法的傳遞第1678章 誰立風中第2402章服從測試第3182章 氣力登山較先後第1435章 難得糊塗第1086章 寫寫信和殺殺人第1463章 流局第3229章 民第七一五章 進攻的終奏第1371章 狄道第3052章 火油,火藥第六八八章 渾水摸魚第2780章 荀彧失查自請罪,曹操假慰起疑心第2243章真實與虛幻,看書和讀書第3430章 生死存亡第2228章人在做,做在人
第一一七章 第二種選擇第2475章紛囂起第七三二章 寒門崛起路第二零四章 對於野望的追逐第四二一章 條件和憑證第1797章 後營,後腰第2508章調一下第1741章 假密函真陷阱第1682章 謀算第五四四章 尷尬的斐潛心願第十三章 各下各的棋第1506章 被征服的第2737章 人多事衆第1700章 錯亂第1571章 擊鼓第1711章 一個大計劃第九九二章 翻盤被翻盤第三七三章 談茶談酒談交易第2933章難得有情人,愛錢不要命第2745章 都很美第2891章底牌,相互的試探第2069章來日方長,子承父業第2589章人來客往第2828章西域治理衆人議,功過是非全推脫第1198章 祁山之戰的開端第三零九章 大道獨行第六十八章 再會呂布第2942章求學無止境,好客見當時第2573章人才濟濟第2519章爲什麼不能戰第2883章叛徒,幽北的波動第六十六章 氣節第3440章 胡不萬年第四十六章 和呂布的第一次第2536章這你知我也知大家都知第七六八章 烈火中戰鬥第2466章臣子的謀略第七九四章 生死間的搖擺第2580章人非木石第1546章 徵西之賊第2723章一切皆有理第1264章 聰明還是不聰明第2795章 漢中二事慎思量,羌氐胡人各肚腸第2362章誰聽誰的聲音第2432章真假之間的生死第1178章 缺失的拼圖第2834章試驗田計劃第1546章 徵西之賊第3222章 你以爲的我以爲的他以爲第3098章 搶東垣第六八一章 詩和遠方第五四一章 鹿山腳下,一座孤墳第3104章 觀光團第2010章小勝大敗,小船大船第1056章 初步改良飲食結構第3404章 最遠端第六三八章 形勢比人強第1705章 計劃和猜想第1027章 熊孩子的成長史第1745章 第二天第2211章日月星辰第3285章 施行和試行第2395章瘋了?瘋了!第二七三章 火炎焱燚第3203章 山第3180章 開弓難射回頭箭第1180章 李鬼和李逵第3157章 當危機遇到良機第1235章 臨陣感悟第3421章 水和火第3072章 舊日涼州有三明第六四八章 拿不起放不下第1376章 解疑(加更)第2347章相似的問題第1614章 一本書的事情(加更還債)第3187章 山東子弟多才俊第2022章明探暗探,明棋暗棋第七九一張 狼王牙的戰刀第1621章 陣前和陣後第五六一章 死中求活的孫堅第2983章難統合第1873章 人心肚皮,忠義休論第2465章臣子的憂慮第三九九章 轉折點第2349章戰法的傳遞第1678章 誰立風中第2402章服從測試第3182章 氣力登山較先後第1435章 難得糊塗第1086章 寫寫信和殺殺人第1463章 流局第3229章 民第七一五章 進攻的終奏第1371章 狄道第3052章 火油,火藥第六八八章 渾水摸魚第2780章 荀彧失查自請罪,曹操假慰起疑心第2243章真實與虛幻,看書和讀書第3430章 生死存亡第2228章人在做,做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