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 接親

雲妙禮貌地一笑,“兩位堂嫂何出此言?瀾弟課業繁重,爹孃都吩咐過了閒雜人等不得過來打擾,免得他分心,兩位堂嫂好意帶着四個侄兒侄女過來,可惜瀾弟卻要專心讀書,無法相陪。堂嫂若是嫌悶,不如我命人領路,堂嫂們儘可以帶着侄兒們在京城裡好好逛逛。”

又回頭朝雲瀾瞧了一眼,“還不快去溫書?”

雲瀾點點頭,“姐姐說得是。”便進了書房,找了本書,大聲唸了起來。那書房門卻還是關得嚴實。

看這陣勢,兩個堂嫂也知道是再也不能繼續佔便宜的了,板着臉,倒像是自己受了多大委屈一般,帶着四個孩子氣鼓鼓地走了。

待這些人走遠,雲瀾又從書房裡跑出來,拉住雲妙的胳膊,淚眼汪汪地叫了聲,“姐。”

雲妙一看雲瀾這院裡就跟被土匪掃蕩過一般,瞧着也是氣悶,遂拉着弟弟道,“這回可得了教訓吧。你若是一開始便直說,正在溫書不好玩鬧,就不讓他們進院,哪來的這禍事?”

雲瀾低下頭,吶吶道,“我怕得罪了堂嫂。”

“不得罪她們,你的院子就要受罪,兩相權衡,你選哪一個?”

雲妙點着弟弟的額頭,心想瀾弟的性子也不知是隨了誰?

雲瀾點點頭,“我知道了。”

瞧着滿院狼藉,真是欲哭無淚啊!

雲妙摸摸他的頭,安慰了幾句,院裡的下人們也開始收拾整理,終於看着象個樣了。

離了雲瀾的小院,心想雲濤那邊不知情況如何了,他的院子早一個月前瑞娘就命人佈置收拾好當新房的,可不能也跟這邊似的給禍害了。

到了雲濤院門口,卻見院門緊閉,門內悄然無聲。

雲妙心裡暗笑,敲敲大門,好一會兒纔有個小廝將門開了一線,探頭出來看到是大小姐,這才換了笑容,將雲妙迎了進來。

“公子呢?”

看這院子里布置的花團錦簇,卻是不聞人聲,想來雲濤也不在。

“兩位堂少爺來找公子,公子就領着兩位少爺出去了,好象聽着說去什麼樓喝酒去。”

雲妙不由得微笑,還是雲濤能耐啊。

原來那兩位堂兄,心裡想着雲濤就要成爲裴將軍的女婿了,自然是要好好的巴結一番,順便也過來看看,雲濤的新房裡都有些什麼好東西,也好瞧瞧二叔家在京裡的家底如何。

雲濤見他們一進來,眼珠子就滴溜溜地亂轉,便知道他們的鬼心思,忙親熱地一手摟一個,道堂兄們好久不見,他要做東,帶他們去京城逛逛,嚐嚐京中的好酒。

那兩個正嫌在雲府這麼小的地方拘束呢,自然樂得跟着去了。雲濤也沒帶他們去什麼高檔酒樓,只是撿着那外觀瞧着氣派,周圍又有好些遊藝之所的酒樓,進去置了桌二十兩銀子的席面,跟兩個堂兄推杯換盞,天南地北,古往今來的胡侃一通,也套得了他們不少話。

最後兩堂兄喝得大醉,雲濤讓小廝們把他們扛回了客院,自己卻是到正堂來尋瑞娘。

卻見雲妙和瑞娘正坐在那兒不知討論着什麼,面上表情都說不上愉快。

“孃親,小妙,你們在說什麼悄悄話呢?”

瑞娘見兒子來了,便把手中的一本帳丟給他看,“濤兒也瞧瞧。”

雲濤一看,上面寫着什麼茶具三,字畫二,花瓶四,碗盤五,牀帳二,不由得摸摸頭,納悶不已,“這是什麼?”怎麼跟天書一般難懂。

瑞娘沒好氣地道,“這是這兩天你大伯一家子人在客院裡弄壞的東西。”她就納了悶了,這家人難道在碧柳城也是這麼過日子的麼,又或是到了別人家裡,弄壞東西不心疼是吧。

雲濤看着好氣又好笑,“這茶具什麼的也就罷了,怎地還有牀帳?”

“這誰知道哩?”

瑞娘恨聲恨氣,這家子人再多住幾天,雲府就要被吃挎了,再有多的銀子也不夠這麼遭踏的。

雲濤道,“這些東西娘也不必急着去添,就添也添些次等的碗盤,看他們還怎麼禍害。”

卻是想起自己聽兩個堂兄所說的那些事,忙接着道,“原來大伯父他們一家來京城,是打算在京里長住的。”

瑞娘和雲妙都吃了一驚,“啊?”

“二堂兄在碧柳城和白家一位少爺因細故起了爭執,將白家少爺打成重傷,那白家不依不饒,兩家在城守府裡打起了官司,大伯父花了好些銀子才勉強平息了這事,但和白家已經結了仇,那白家少爺揚言要買二堂兄的一條腿,再加上聽說爹升了官,我又要娶裴小姐,大伯一家想着有利可圖,順便避禍,這才全家都進了京,想在京裡買屋長住。”

好一攤爛事,瑞娘懷疑道,“你大伯家身爲長子,來了京裡,那老太爺老夫人那邊?”

雲濤道,“咳,娘有所不知,聽堂兄們說,這兩年老太爺都不怎麼待見大房,侄兒侄女都不許進他老人家住的院呢。只跟三叔和三叔家的兒女親近。”

這話一說,瑞娘和雲妙都十分能理解老太爺的做法,換了誰,誰也受不了那土匪般的孩子鬧騰。

雲妙出主意道,“既是這般,哥你就幫着他們儘快找好房子,搬了省事。”

瑞娘也點頭,“可不,這買房子也不是說買就能買到的,現在就預備起來,等濤兒的婚事一過,也就差不多了。”

把這一家瘟神送走,日子也就清靜了。

雲濤果然每日拉着兩個堂兄去看房子,跑前跑後的,很是熱心。

給他們一家住的三處院子,大伯雲昴住的那處也還好點,頂多是趙姨娘成天跑到廚房去嘮叨着要給老爺補身子,要點這個補湯那個補藥的。

那給兩堂兄住的院子,已經快被禍害得成豬圈了。花草樹木是遭了災,古董字畫也都毀得差不多了,碗盤茶具從上好的幾兩銀子一個的換成兩三文的,反正瑞娘掌着家,花木毀了就命人拔掉。古董字畫破了,就扔了,也不再換新的過去白給糟蹋。

不過幾天工夫,那兩處院子,已經成雪洞一般了。

兩個堂嫂和朱氏沒少在瑞娘面前明裡暗裡的抱怨,瑞娘只做不理,聽煩了就說些京城米貴,居家不易,雲晨俸祿太少,家中辦喜事正不知該從哪裡借一注銀子呢。

那朱氏和堂嫂們果然一聽借銀子頓時溜得飛快。

就這麼跟大伯父一家周旋着,總算到了雲晨要娶親的吉日,瑞娘雲晨一大早便起來,將各處都檢視一番,又換了吉服正裝,一團喜氣地站在大門處迎接到訪的賀客。

因雲晨升了職,結親的又是裴家,這回來的客人比上回雲妍出嫁的人還要多。

因來的客人也有不少閨中小姐,雲妙再不情願,也得當好主人招待着。

其實她是一心想去陪着雲濤迎親的花轎上路,以免路上出什麼狀況。

想了想,便叫出小雪來,叮囑了幾句,小雪身爲二階靈獸,江湖上一流的武者也不是它的對手,有這小傢伙幫忙,那楊家想出什麼妖蛾子,估計也能對付。

“小雪,那就要靠你了哦。”

雲妙摸摸小雪的小腦門,小雪點了點頭,吱地一聲人立而起,兩爪拍拍胸口,顯得很是胸有成竹,一副包在本靈獸身上的自大模樣。

望着小雪一溜煙飛奔而去的身影,雲妙分出一縷神識跟着它,見小雪飛竄到了正要帶着喜轎出大門的雲濤身邊,故意在雲濤面前晃了一下,雲濤身邊的伴郎們都沒有瞧見,倒是雲濤眼力好,認出了那是小雪,卻見小雪悄無聲息地鑽進了花轎底。

想起雲妙也曾經說過,打算讓小雪跟着,萬一路上遇見什麼事,這小東西卻是能幫上忙。

雲濤見妹妹一片好意,也不好拒絕,不過想着小雪一個小猴,應該也幫不了什麼的吧。反正小雪一向乖巧,就算被裴小姐看見,應該也嚇不着她的吧…

去的時候一路順利,在裴家前廳同裴小姐拜別了長輩親戚們,裴將軍看着興致不算太高,對雲濤這個偏宜女婿也不假以辭色,倒是裴小姐的舅舅路大人對着雲濤很是和顏悅色,滿意地說了些祝福勉勵的話。

裴老夫人卻是稱病沒有露面,雲濤和裴小姐兩人到裴老夫人住的院子外磕了頭算是拜別。

將蒙着蓋頭的新娘子送入花轎,雲濤瞧着擡轎子的八位健夫,個個精神抖擻,擡着一個輕飄飄的轎子如無物,走得既快且穩。

這八個人是他從府裡衆僕中挑出來的,訓練了十來天,都是雲家的人,自然可靠,他倒不信今兒路上會有人真敢找碴兒。

從裴家所住的西城到東城有一段路,且依禮俗,這花轎出門,爲了顯示新娘的陪嫁,就算是路近的,也要特意地在大街上繞一圈,裴將軍雖然不怎麼滿意這頭親事,但裴小姐的嫁妝還真是不少,六十四擡嫁妝滿滿當當的,兩人一擡都有些吃力,光是擡嫁妝的隊伍就排成了長龍。

六九 雲遊二二 路遇二三 暗爭二 混靈四十 地圖五六 作客雲小喵年表四七 生變八七 試練二 婢女七五 初臨三九 內衛三五 偷賣八六 會合七一 荒墳三十 俠影九三 醜蛇二十 提點九七 駐顏五七 回門二五 明志五五 進宮二三 郡府四四 佳人二三 暗爭一 逆轉二三 暗爭三二 天衣四七 生變十七 風寒四 共話八十 青風五 獸羣五九 診病九二 血仇六 螻蟻十七 風寒六一 棲霞五六 作客四九 聖旨七八 妖獸二八 亂起十三 醉歌七三 雙修三一 深谷三五 偷賣二 貪念十七 胎息九 於氏二九 中秋七五 初臨七十 仙人八十 長鞭三六 訪舊七九 和解二九 強人八八 虛境七二 瑣事十四 退親九 於氏九四 幽谷四 學道八八 打怪六二 重逢二十 出世六 救美十五 玉石六二 重逢八七 試練二 混靈七二 瑣事七三 雙修七五 再見四九 羣毆六十四 孕事三十 夜會五四 賀禮八一 霜鬢三六 訪舊六一 驚喜十四 退親八二 尋蹤八四 喜事七 裴家八四 莫家十九 警覺六五 來訪五四 回春七一 百年二三 靈絲三三 驚喜六五 門第四二 懸寨二二 路遇四二 懸寨四六 問情七四 傳送五七 回門九 於氏
六九 雲遊二二 路遇二三 暗爭二 混靈四十 地圖五六 作客雲小喵年表四七 生變八七 試練二 婢女七五 初臨三九 內衛三五 偷賣八六 會合七一 荒墳三十 俠影九三 醜蛇二十 提點九七 駐顏五七 回門二五 明志五五 進宮二三 郡府四四 佳人二三 暗爭一 逆轉二三 暗爭三二 天衣四七 生變十七 風寒四 共話八十 青風五 獸羣五九 診病九二 血仇六 螻蟻十七 風寒六一 棲霞五六 作客四九 聖旨七八 妖獸二八 亂起十三 醉歌七三 雙修三一 深谷三五 偷賣二 貪念十七 胎息九 於氏二九 中秋七五 初臨七十 仙人八十 長鞭三六 訪舊七九 和解二九 強人八八 虛境七二 瑣事十四 退親九 於氏九四 幽谷四 學道八八 打怪六二 重逢二十 出世六 救美十五 玉石六二 重逢八七 試練二 混靈七二 瑣事七三 雙修七五 再見四九 羣毆六十四 孕事三十 夜會五四 賀禮八一 霜鬢三六 訪舊六一 驚喜十四 退親八二 尋蹤八四 喜事七 裴家八四 莫家十九 警覺六五 來訪五四 回春七一 百年二三 靈絲三三 驚喜六五 門第四二 懸寨二二 路遇四二 懸寨四六 問情七四 傳送五七 回門九 於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