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未來之眼

年初二,紀佑國在王元慶的陪同下離開元首府,前往空軍基

“飛機已經準備好了,隨時可以起飛。”

紀佑國對前來接待的潘雲生點了點頭。“抓緊時間吧,上飛機再談。”

一行人登上了準備就緒的軍用運機,離開空軍基地,朝西面飛去。

“基地那邊已經聯繫好了。”潘雲生把一份文件遞給了紀佑國,“這是你要的資料。按照規定,四分之一的研究人員輪番休假,回家過年了。”

“對科研有影響嗎?”

“基本上沒有影響,從去年開始,研究人員的數量就比額定的多出了三分之一。”

紀佑國點了點頭,翻開了手上的文件。

潘雲生沒再羅嗦,拿出香菸,把王元慶叫到了一邊。

6年多,紀佑國第一次前往被稱爲“共和國未來之眼”、位於大西北的國家物理實驗中心。

潘雲生交給紀佑國文件正是物理實驗中心發展研究報告。

第四次印巴戰爭前。潘雲生在物理實驗中心主持工作。全程監督第一階段地研究工作。隨後才被紀佑國調回來。繼續主持軍情局地工作。

外界所知地。第一階段研究成果有兩項。即複合蓄電池與超導電動機。

實際上。第一階段研究成果只有一項:金屬氫催化生成技術。

不管是複合蓄電池。還是超導電動機。乃至正在試運行地聚變核電站。核心都是能夠在“常溫常態”下存在地催化金屬氫。

所謂地“常溫常態”。只是與無催化情況地比較值。

即便使用了複合催化劑,金屬氫也只能在15萬個大氣壓下存在,正常工作的最高溫度爲85氏度。

關鍵是作爲催化劑地“多元態特種合金”。

全世界知道這種合金具體成分的人只有二個,即物理實驗中心主任羅憶祖與項目負責人紀小吉。

按照西方國家研究複合蓄電池後得出的結論,“催化合金”由78元素構成,每種元素所佔比例、元素的分佈情況、元素的結合方式只有共和國的科學家才知道。因爲特殊的比例、分佈情況與結合方式,所以仿製複合蓄電池變成了不可能的事情。拿元素所佔比例來講,每一種元素所佔比例在50到百億分之幾之間,78元素有數億億種搭配方式,不可能通過實驗方式得出具體情況。

一種催化劑決定了整個世界的未來。

通過催化生成的金屬氫必將徹底改變世界地面貌。

使金屬此神奇的原因只有一個:超導性。

作爲理想的超導材料,金屬氫儲備電能的能力是普通蓄電材料地數百倍,是製造超導電動機的理想材料。超導體又是超磁體,微小地電流就能形成強大的磁場,實現可控聚變核反應的關鍵條件就是足以約束電子與質子的超強磁場。

由此不難理解複合蓄電池、超導電動機與聚變核電站爲什麼首先在共和國誕生了。

所有的一切,都來自6年半前從非洲帶回來的那塊“特殊物質”。

第一階段屬於“基礎性”研究,第二階段屬於“應用性”研究。

按照羅憶祖與紀小吉制訂地規劃,第二階段研究主要攻克兩項關鍵技術,一是特種合金,二是高分子複合材料。

特種合金按照性能,主要分爲高強度合金、耐磨合金、可塑合金等多個品種。高強度合金是製造裝甲的理想材料,如果用來製造坦克,不但能使坦克地重量減輕一半,還能使坦克的防護性能提高一倍以上。耐磨合金是製造電磁炮地必須材料,還可以廣泛應用在各種特種領域。可塑合金能在航空航天領域得到非常廣泛的應用,爲今後開發宇宙空間,探索其他星球打下了基礎。

軍事領域地應用大多都能轉化爲工業生產力。拿高強度合金來說,除了用來製造裝甲,還能用在機械加工、醫療、建築等各行各業。耐磨合金可以用來製造鑽頭、車軸、銑刀等等特種設備或者工具。可塑合金則能廣泛應用在醫療、建築、設備製造等等領域。

高分子複合材料也分成了好多種,在軍民領域都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由此可見,第二階段的主要研究項目都與國防、工業生產有着密切關係。

經過一年多的努力,物理實驗中心的科研人員已經取得了幾項非常重要的成果。

20166年初,第一種耐磨合金問世,雖然性能沒有達到制訂的目標,但是爲後期研究找準了方向。經過數個月的努力,先後有三種耐磨合金在實驗室誕生。最後一種耐磨合金的性能已經達到研究目標,研究人員正在做最後一項工作:尋找工業生產的

法。如果研究順利完成,工業生產出的第一批耐磨造“共和國”號航母的電磁彈射器,隨後還將用來製造共和國第一門軌道電磁炮的身管。

20166年5月,第一種高強度複合材料誕生。物理實驗中心在年底前完成了工業生產研究,於今年年初正式投產。按照計劃,共和國自行研製的第一種載重30/載客150人的大型支線飛機,就將用高強度複合材料製造機翼主承力骨架。今後,高強度複合材料還將在其他大型飛機與軍用飛機上得到廣泛應用。

第三項成果,即第一種高強度合金在20166年年底問世。因爲性能離預定目標有一些差距,工業生產工藝也非常複雜,所以物理實驗中心正在進行深入研究,不打算將得到的成果投入工業生產,文件裡沒做過多的介紹。

看完文件,紀佑國長出了口氣。

“怎麼樣,還比較滿意吧?”

“進度比我預料的快得多。”紀佑國放下文件,接過潘雲生遞來的香菸,說道,“如此看來,‘共和國’號按時服役是沒有問題了,拖了四年的大飛機項目也該有成果了。”

“昨天我專門問了一下,爲‘共和國’號研製的電磁彈射器在上月底開始製造,半年之內就能交付使用。第一架支線客機將在今年下半年交付給航空公司。上飛向實驗中心提供了75的額外科研經費,要求物理實驗中心儘快完成複合蓄電池的整形設計,準備在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年初讓第一架原形機試飛,在兩年內向市場推出第一架全電動支線客機。現在已經有二十四家航空公司與上飛簽署了全電動支線客機的採購合同,訂單總量超過五百架。還有五十多家航空公司與上飛簽署了購買意向合同,訂單總量將超過一千五百架。如果全電動支線客機能夠順利研製成功,二十年之內,總產量將超過‘波音737’系列,成爲世界上產量最大的支線客機。”

“上飛的胃口不小嘛,想一棍子打死波音與空客。”

“支線客機只是開頭,上飛一直在呼籲儘快向民用市場投放更高級別的複合蓄電池。”潘雲生呵呵一笑,說道,“按照上飛提交的報告,如果向民用市場投放軍用級別的複合蓄電池,就能研製出航程超過一萬四千千米的幹線大型客機。全電動幹線大型客機投放市場,波音與空客的日子就難過了。”

“現在還不是時候,在研製出性能更好的複合蓄電池之前,不能放開軍用型號。”

“我覺得,至少應該放開一部分。”

“什麼意思?”紀佑國看了眼潘雲生。

“我們出售的AIP常規潛艇上,使用的複合蓄電池就比投放民用市場的好一些。既然軍品能賣,爲什麼不能拿來做民品?”

紀佑國摸了摸下巴,說道:“你回去後好好研究一下,搞清楚情況再做決定。”

“沒問題,我儘快給你詳細報告。”

“不用給我,直接給老趙就行了。”

潘雲生愣了一下,隨即苦笑着搖了搖頭。“行,直接給老趙。我那裡還有一些軍品開發項目,你要感興趣,最好在離任前調閱。”

“爲什麼?”

“老紀,你不會違反自己制訂的規矩吧?”

這次輪到紀佑國愣了一下,隨即他也苦笑着搖了搖頭。

早在六年半之前,紀佑國就定下規矩,除了國家元首與軍情局局長之外,其他國家領導人只有在得到國家元首授權的情況下才能接觸與“炎黃計劃”有關的所有絕密資料。基於“炎黃計劃”的軍品研製也屬於此範疇。

紀佑國離任後不但不是國家元首,連國家領導人都算不上,自然無權過問。

“這樣吧,回去後我就把資料送到元首府去,你抽時間看看。”

紀佑國點了點頭。“也好,離任前心裡有個底,免得以後睡不安穩。”

潘雲生笑着搖了搖頭。他知道,紀佑國根本不想走,卻不得不走。爲國家服務數十年,讓他丟下工作,回去過田園生活,要不了幾天就會憋出病來。

飛機微微震動了幾下,開始緩緩降低高度。

目的地就要到了,紀佑國的心情也平靜了下來。

6年多來,紀佑國一直想到物理實驗中心看看,慰問那些爲國家、民族利益燃燒青春、犧牲自我的科研人員,卻一直抽不出時間。

如果不是王元慶在年前無意中提到這件事情,也不會有今天的特殊行程安排。

繼續求月票啊,月中了,兄弟們,砸啊!

第160章 不可模仿的將軍第70章 眼中釘肉中刺第15章 論爭第45章 風雨飄搖第157章 再起硝煙第43章 重逢第33章 雄辯第99章 安慰性決議第21章 見招拆招第19章 奔向目的地第15章 智者千慮第110章 添油加醋第112章 戰略大迂迴第30章 布控第86章 海軍在行動第25章 邁向戰爭第60章 關鍵點第114章 停火談判第17章 多事之秋第12章 實力第41章 光復第111章 新風向第107章 走向決戰第112章 由守轉攻第39章 正中下懷第45章 鬥氣第68章 文化第160章 不可模仿的將軍第85章 打就打第40章 天降奇兵第168章 軟硬結合第22章 移民潮第52章 一挑三第86章 奔赴戰場第58章 聲東擊西第84章 內訌第42章 幫倒忙第49章 大蕭條第80章 扯皮第25章 加速第71章 全面爆發第52章 制空王牌第25章 變臉第100章 雷厲風行第171章 趕盡殺絕第125章 毀滅炮擊第54章 外交鬥爭第58章 聲東擊西第70章 眼中釘肉中刺第74章 軍控協議第17章 大戰在即第18章 漁翁之利第127章 討價還價第73章 涌而上第158章 軍長的擔憂第45章 外強中乾第66章 來龍去脈第21章 動盪的根源第65章 軍備競賽第13章 聯合火力支援第43章 萬事俱備第48章 痛殲美軍第84章 王牌軍的實力第54章 對策第123章 遊戲規則制定者第117章 蓄意挑釁第11章 落網第9章 頭號盟友第135章 持久消耗戰第32章 考察第64章 重量級說客第35章 絕路第23章 戰略屏障第82章 靠山與替罪羊第3章 血淚史第168章 軟硬結合第26章 領袖第96章 爭分奪秒第66章 人選第26章 殲滅戰第85章 爭奪第一第46章 隔岸觀火第3章 餘熱第43章 返回中央第4章 秘密接頭第24章 撲朔迷離第4章 秘密接頭第38章 頭號威脅第53章 高起點第5章 軍火貿易第40章 空天戰機第101章 爛攤子第8章 緊急歸隊第1章 強國夢第55章 冷遇第99章 繳械投降第102章 全面升級的擔憂第55章 外太空作戰第116章 危險重重第65章 正式宣戰
第160章 不可模仿的將軍第70章 眼中釘肉中刺第15章 論爭第45章 風雨飄搖第157章 再起硝煙第43章 重逢第33章 雄辯第99章 安慰性決議第21章 見招拆招第19章 奔向目的地第15章 智者千慮第110章 添油加醋第112章 戰略大迂迴第30章 布控第86章 海軍在行動第25章 邁向戰爭第60章 關鍵點第114章 停火談判第17章 多事之秋第12章 實力第41章 光復第111章 新風向第107章 走向決戰第112章 由守轉攻第39章 正中下懷第45章 鬥氣第68章 文化第160章 不可模仿的將軍第85章 打就打第40章 天降奇兵第168章 軟硬結合第22章 移民潮第52章 一挑三第86章 奔赴戰場第58章 聲東擊西第84章 內訌第42章 幫倒忙第49章 大蕭條第80章 扯皮第25章 加速第71章 全面爆發第52章 制空王牌第25章 變臉第100章 雷厲風行第171章 趕盡殺絕第125章 毀滅炮擊第54章 外交鬥爭第58章 聲東擊西第70章 眼中釘肉中刺第74章 軍控協議第17章 大戰在即第18章 漁翁之利第127章 討價還價第73章 涌而上第158章 軍長的擔憂第45章 外強中乾第66章 來龍去脈第21章 動盪的根源第65章 軍備競賽第13章 聯合火力支援第43章 萬事俱備第48章 痛殲美軍第84章 王牌軍的實力第54章 對策第123章 遊戲規則制定者第117章 蓄意挑釁第11章 落網第9章 頭號盟友第135章 持久消耗戰第32章 考察第64章 重量級說客第35章 絕路第23章 戰略屏障第82章 靠山與替罪羊第3章 血淚史第168章 軟硬結合第26章 領袖第96章 爭分奪秒第66章 人選第26章 殲滅戰第85章 爭奪第一第46章 隔岸觀火第3章 餘熱第43章 返回中央第4章 秘密接頭第24章 撲朔迷離第4章 秘密接頭第38章 頭號威脅第53章 高起點第5章 軍火貿易第40章 空天戰機第101章 爛攤子第8章 緊急歸隊第1章 強國夢第55章 冷遇第99章 繳械投降第102章 全面升級的擔憂第55章 外太空作戰第116章 危險重重第65章 正式宣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