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提前參戰

軍在元山登陸,項鋌輝開始向參戰部隊分配作戰任

20日上午,朝鮮大使再次趕到副元首官邸,請求共和國按照在《友好互助條約》中做出的承諾,立即出兵朝鮮。

王元慶的態度有所鬆動,只是沒有立即答應下來。

讓黃國巍去應付朝鮮大使後,王元慶趕去總參謀部,參加由趙潤東親自主持的戰前會議。

“到今天上午八點,除了開城方向的戰鬥還在持續之外,韓軍在其他幾個方向上的進攻行動均已停止。”項鋌輝負責介紹情況,“進攻行動遠如韓軍的預期,開城方向上的戰鬥還將持續至少四十八小時,韓軍能在22日上午佔領開城就非常不錯了。向青鶴進軍的韓軍遇到了很大的阻力,預計能在22日凌晨到達青鶴,大概在22日夜間佔領青鶴。東部戰場上的問題相對簡單一些,隨着美軍第7步兵師投入戰鬥,朝軍將很快被殲滅,戰鬥大概在211日夜間結束。”

王元慶微微皺了下眉頭,有趙潤東與彭茂邦在場,他沒有提出問題。

“元山的美軍第2陸戰師沒有立即推進,主要是港口基礎設施遭到朝軍破壞,重型裝備無法立即送上岸。”項鋌輝稍微遲疑了一下,說道,“不過,美軍的進攻肯定會在211日凌晨之前開始。從關島出發的預置艦隊將在211日上午抵達元山,港口基礎設施的修復工作將在211日十二點之前完成。

發動進攻的不但有第2陸戰師與第1C11空中突擊師,還有隨同預置艦隊一同到達第1陸戰師。如同之前的判斷,美軍放棄了朝鮮西部地區登陸的作戰計劃,將所有兩棲部隊投入了東部戰場。進攻開始後,美軍會同時向西與向北推進,爭取以最快的速度攻佔順川與咸興,完成大縱深戰役穿插與分割行動。如果朝軍不做頑強抵抗,作戰行動將在23日到24日之間完成。到25日,到達咸興的美軍將繼續北上,完成戰略迂迴包抄行動。”

王元慶長出了口氣,朝趙潤東看了一眼。

趙潤東沒有多說什麼,等着項鋌輝繼續說下去。

“總體來說。除了將作戰計劃制訂得過於理想化之外。韓軍地表現還算優秀。”項鋌輝笑了笑。說道。“現在韓軍面臨地最大問題是作戰物資緊缺。根據我們從戰場上搜集到地消息。韓軍在攻打開城地前三十個小時地戰鬥中消耗了至少四萬噸物資。韓美聯軍總共消耗掉地作戰物資不會低於十萬噸。如此一來。韓軍必須解決後勤補給地問題。如果不出所料。美國將出動快速船隊。將囤積在關島地物資運往前線。另外。美國很有可能與日本達成協議。利用物資交換地方式從日本向韓國運送部分作戰物資。以縮短補給時間。因爲沒有從韓國通往朝鮮地鐵路。公路運輸效率低下。所以韓軍必須在西部戰場上佔領一座可以供大型船隻停靠地港口。海川是唯一地選擇。也許在今天、最遲明天。韓軍就將分兵攻打海川。”

“如此說來。韓軍將被迫延遲向平壤進軍?”王元慶忍不住問了一句。

項鋌輝點了點頭。說道:“韓軍地最大錯誤是在開城消耗了太多地兵力與作戰物資。浪費了極爲寶貴地時間。如果韓軍攻打海川。不得不將進攻平壤地時間延遲四十八小時以上。預計韓軍最快在24或者25日到達平壤。進攻行動將在到達後十二個小時內展開。或許美軍會在佔領順川之後南下攻打平壤。但是在韓軍到達之前。美軍不大可能攻入平壤。因此。美軍很有可能按照原訂計劃北上。把平壤留給韓軍。”

王元慶微微皺了下眉頭。見到趙潤東要開口。沒有提出新地問題。

“總體來說。韓美聯軍地進攻行動在我們地預料之內。”趙潤東看了衆人一眼。說道。“如果局勢按照我們地預測發展下去。我軍將在25日夜間或者26日凌晨參戰。召開這次會議地主要目地是。我軍是否應該提前參戰。”

“提前參戰?”王元慶立即皺起了眉頭。

趙潤東點了點頭,說道:“韓美聯軍已經奪取了制空權,朝軍將迅速潰敗。除了已經逃入我國境內的朝鮮戰機之外,預計在24日之後,將有大批朝鮮軍隊涌入我國境內。雖然按照之前制訂的戰略計劃,我們將收編潰散的朝軍,但是從長遠來看,保持一支規模合適的朝軍對我們更加有利。”

王元慶遲了一下,沒有急着開口。

“老趙說得對,我們很有必要保持一支規模適當的朝軍。”彭茂邦開口了,“我們的最終目的不是佔領朝鮮,更沒有必要吞併朝鮮,背上幾千萬戰爭難民的沉重負

:軍入朝作戰後,肯定需要佔領軍。如果由我軍負:擔將非常沉重,耗費也將非常驚人。我認爲,最好由朝軍負責佔領工作,同時負責後勤保障工作。”

“問題是,也沒有必要提前參戰吧。”

“不需要出動地面部隊。”趙潤東稍微停頓了一下,說道,“首先出動空軍,奪回朝鮮北部地區的制空權,避免出現不可收拾地大潰退,試探韓美聯軍的底氣。至今,金哲男等朝鮮領導人都沒有現身,我們不得不假設他們已經被炸死。我們更需要確保朝鮮北部地區地穩定,避免戰爭難民涌入我國境內。”

“如果搞得好,還能迫使美軍加快進軍速度。”

看了彭茂邦一眼,王元慶沉思了起來。

“我覺得,最大的問題是,如果我們不表態,韓美聯軍很有可能提高警惕。”趙潤東嘆了口氣,說道,“戰爭打到這個地步,我們仍然沒有做出出兵的決定。雖然動員地面部隊需要足夠的時間,但是以我軍的機制,空軍完全能在二十四小時之內完成動員。美國很清楚我軍地實力,再拖下去,我們的意圖就太明顯了。”

“只要美軍意識到危險,就會放慢進攻速度。”彭茂邦冷笑了一下,說道,“如果我是美軍指揮官,會用更多地兵力用來填補後方的空隙,不給我們任何機會。我軍入朝作戰,將面臨與韓美聯軍打正規戰地難題,損失將非常巨大。爲了達到我們的作戰目地,必須讓空軍儘快參戰。

王元慶沒多說什麼,因爲在軍事問題上,他確實沒有多少發言權。

“項參謀長,你簡單介紹一下情況吧。”趙潤東轉移了話題。

“空軍參戰後,主要任務是確保朝鮮北部地區的制空權。”項鋌輝早就做好了準備,“因爲我軍暫時不會派遣地面部隊參戰,南面的朝軍敗局已定,所以空軍首先投入的都是制空作戰力量,不會投入太多打擊力量。雖然韓美聯軍投入了近三千架作戰飛機,但是大部分作戰飛機都用於對地支援,主要作戰集中在南部戰場上行動,能夠用於制空作戰的戰機不會超過四百架。依靠我國本土的防空力量,我軍首先投入十二個大隊的近三百架作戰飛機,其中八個大隊配備J-14戰鬥機。我軍還將投入十到十五架預警機,二十架電子戰飛機與八架加油機。總體投入約佔空軍參戰兵力的三成左右。”

“損失會有多大?”

“不會太少,預計在陸軍參戰前會損失一百到一百五十架作戰飛機。”項鋌輝稍微遲疑了一下,說道,“特種部隊將隨同參戰,負責營救落在朝鮮境內、特別是韓美聯軍控制地區內的飛行員。”

王元慶長出了口氣。

“要儘快與各大飛機制造廠,還有彈藥生產廠協商。”趙潤東朝王元慶看了過來,說道,“參戰後,我軍的裝備損失與物資消耗肯定會非常驚人。相對而言,前面幾天的戰鬥只算得上是‘熱身運動’,陸軍參戰後肯定會有更大的損失。政府要做好配合工作,全力支持軍隊作戰。”

王元慶點論點頭,說道:“相關工作由顧衛民總理負責,我會與他溝通。”

“朝鮮那邊的溝通工作也要安排好。”

王元慶又點了點頭,說道:“我已經向朝鮮大使做出承諾,表示會盡快參戰。如果金哲男等人被炸死,我們就得做好儘快扶持朝鮮新政權的安排,避免我軍入朝後遇到政治與外交上的麻煩。”

趙潤東沉思一陣,說道:“確實有這個必要,問題是金哲男等人的情況還未確定,我們不宜過早做出安排。當然,可以提前做好準備。只要確認金哲男等人已經被炸死,就得立即成立新的朝鮮政權。”

“我看,這事交給軍情局負責就行了。”

聽到彭茂邦的話,趙潤東與王元慶同時笑了起來。

“軍情局一直是這方面的好手,由他們負責前期工作,最後由政府出面。”

“也行,總不能讓軍情局閒着吧。”

趙潤東表態,王元慶不好反對,說道:“這樣的話,我覺得讓老潘負責比較合適,畢竟小李在這方面沒有多少經驗。”

沒人反對王元慶的意見,在經驗方面,1李存勳都趕不上1個潘雲生。

會議到此結束,共和國空軍參戰的事情確定了下來。

封推期間,半小時一更,閃爍更兄弟們一起瘋狂,讓大家爽個夠!

啥票啥支持都來點

第64章 戰略反擊的疑慮第129章 登陸作戰第46章 說客第25章 權力交接第56章 遲到的命令第23章 毫無秘密第68章 自釀苦果第49章 因循守舊第50章 防禦部隊第40章 天降奇兵第113章 倒計時第131章 不同命運第51章 潛艇殺手第139章 團結的力量第62章 攻防抉擇第156章 介入程度第72章 歸宿第13章 同志加兄弟第4章 你情我願第66章 內在動力第89章 禍不單行第152章 國家的權力第13章 政治風暴第30章 布控第159章 成功一半第82章 大好機會第118章 低空力量第7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47章 多方因素第50章 掌握主動權第99章 繳械投降第9章 空降兵第52章 出其不意第39章 鬥法第16章 聯合指揮部第58章 利益交換第59章 星戰計劃第22章 動盪時代第37章 風起雲涌第24章 大事化小第90章 爆炸效應第66章 最後的努力第110章 擺明立場第42章 順大流第6章 會錯意第65章 沒有硝煙的戰鬥第39章 地面戰鬥第23章 何去何從第104章 力量決定一切第44章 閉門決策第22章 用心險惡第188章 摧枯拉朽第13章 最高級別第27章 權宜之計第141章 佯攻第158章 高昂的賭注第54章 旁敲側擊第74章 毀滅性轟炸第97章 殊途同歸第69章 轉移重點第8章 利益之爭第74章 情報網絡第83章 最後席位第5章 實力與信心第75章 全面化第80章 全面軍備競賽第30章 英雄第80章 第一次第96章 斷臂自救第85章 正規戰術第64章 穩重見長第97章 窮途末路第23章 找準目標第26章 領袖第10章 生存法則第122章 一發不可收拾第96章 爭分奪秒第59章 戰場求生第52章 利益共享第95章 陡增變數第142章 合縱連橫第34章 偷襲得手第30章 推倒重來第20章 圍殲第36章 軍事儲備體制第10章 新人報到第37章 專多能第40章 政治犧牲品第105章 果斷調整第156章 介入程度第1章 聯合國風雲第173章 走向尾聲的信號第156章 介入程度第128章 借題發揮第14章 民族的精髓第86章 最後的孤島第113章 西面開打第60章 致命威脅第49章 回心轉意第155章 先決條件
第64章 戰略反擊的疑慮第129章 登陸作戰第46章 說客第25章 權力交接第56章 遲到的命令第23章 毫無秘密第68章 自釀苦果第49章 因循守舊第50章 防禦部隊第40章 天降奇兵第113章 倒計時第131章 不同命運第51章 潛艇殺手第139章 團結的力量第62章 攻防抉擇第156章 介入程度第72章 歸宿第13章 同志加兄弟第4章 你情我願第66章 內在動力第89章 禍不單行第152章 國家的權力第13章 政治風暴第30章 布控第159章 成功一半第82章 大好機會第118章 低空力量第7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47章 多方因素第50章 掌握主動權第99章 繳械投降第9章 空降兵第52章 出其不意第39章 鬥法第16章 聯合指揮部第58章 利益交換第59章 星戰計劃第22章 動盪時代第37章 風起雲涌第24章 大事化小第90章 爆炸效應第66章 最後的努力第110章 擺明立場第42章 順大流第6章 會錯意第65章 沒有硝煙的戰鬥第39章 地面戰鬥第23章 何去何從第104章 力量決定一切第44章 閉門決策第22章 用心險惡第188章 摧枯拉朽第13章 最高級別第27章 權宜之計第141章 佯攻第158章 高昂的賭注第54章 旁敲側擊第74章 毀滅性轟炸第97章 殊途同歸第69章 轉移重點第8章 利益之爭第74章 情報網絡第83章 最後席位第5章 實力與信心第75章 全面化第80章 全面軍備競賽第30章 英雄第80章 第一次第96章 斷臂自救第85章 正規戰術第64章 穩重見長第97章 窮途末路第23章 找準目標第26章 領袖第10章 生存法則第122章 一發不可收拾第96章 爭分奪秒第59章 戰場求生第52章 利益共享第95章 陡增變數第142章 合縱連橫第34章 偷襲得手第30章 推倒重來第20章 圍殲第36章 軍事儲備體制第10章 新人報到第37章 專多能第40章 政治犧牲品第105章 果斷調整第156章 介入程度第1章 聯合國風雲第173章 走向尾聲的信號第156章 介入程度第128章 借題發揮第14章 民族的精髓第86章 最後的孤島第113章 西面開打第60章 致命威脅第49章 回心轉意第155章 先決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