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衝突到戰爭

士元慶復出,共和國的局勢迅速穩定下來。

與高度關注中印邊境衝突的國際輿論不同,絕大部分共和國公民更關心一件事情,那就是王元慶會以什麼方式懲治那些發動叛亂的叛國

叛國不是小罪,在任何國家,叛國都是重罪。

即便在標榜文明的西方世界。叛國罪在大部分國家的量刑標準都是死刑。共和國也不例外,叛國罪的最低量刑標準就是死刑!

王元慶會將成百上千的叛國份子送上斷頭臺嗎?

國內輿論分成了兩個極端,部分人認爲王元慶絕對會毫不留情的處決所有叛國者,確保政權的穩固性;部分人認爲王元慶會網開一面。因爲受牽連的高級官員與將領太多了,如果不顧後果的擴大打擊範圍,反而會事與願違。

只有一點可以肯定,絕大部分民衆認爲應該嚴懲叛國份子。

處理叛國集團的時候,王元慶的方法讓很多人都感到意外。除了叛國集團的斤,別頭目之外,其餘所有叛國份子由最高檢察院向最高法院提起公訴,通過正規司法途徑對叛國份子進行審判定罪。爲了確保審判的公正性與公開性,不但讓最高法院的大法官成立了專門的審判小組。向全體代表大會負責的司法委員會全程參與審判工作,還向國內外各大新聞媒體發放了現場報道採訪的通行證,允許記者在共和國相關法律的框架範圍內對庭審進行全程實況報道。

元首府公年這一消息之後,立即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討論。

不是沒有反對聲音,而是有很多人反對。所有反對者都提出了一個質疑。即按照正規司法途徑,需要花多少時間才能審完數百名叛國份子?有人還借舉了國外對此類案件的審理過程,認爲整斤,審判會持續數年、甚至數十年之久。讓叛國份子多活幾年不是問題,畢竟審判期間叛國份子將依法拘押在看守所裡,與蹲監獄沒有多大區別。關鍵是。持續數年的聳判會不會對共和國的穩定構成威脅?按照這些人的觀點,特事情辦。只要相關證據確鑿。應該儘量簡化審判程序,加快審判速度。

與反對的聲音一樣,支持的聲音也很高。在支持着看來。王元慶沒有以國家元首的身份干預司法審判,是共和國政治文明的重大進步。元首能夠不計個人損失,將叛國份子交給司法部門進行審判,更是共和國政治體制的重大變革。只有通過公正、公開、嚴明的司法審判,才能樹立法律的威嚴、讓更多人尊重與遵守法律、從根本上杜絕再次發生類似的叛國事件。從國家的長遠發展來看,只有當所有人都尊重與遵守法律,共和國有能真正進入法制時代。王元慶以身作則,正是爲了在共和國建立起完善的法制體系。

真金不怕火煉,真理不怕辯駁。

社會上討論得越激烈,對共和國的發展越有利。

只有通過廣泛的辯論、讓更多的人關注此起事件、讓更多的人加入辯論,才能讓更多的人對叛國行動有更加深刻的認識、對法制體系有更加深刻的瞭解、對法律主導的社會體系有更加明確的認知。

在別人看來,司法審判只是爲了對付叛國集團。

在王元慶看來,司法審判的最大意義是讓法律深入民心。

與共和國國內輿論截然不同,國際輿論重點關注懸而爲決的中印邊境衝突。

中印達成秘密停火協議之後不久。三刪就對中印邊境衝突做了新的報道,將美國政府提供的消息公佈於衆,宣稱印度政府已經向中國妥協。通過犧牲印度國家利益的方式與中國結束邊境衝突。

舊日,印度國內就爆發了反政府示威遊行。

這場由在野黨組織的示威遊行規模浩大,矛頭直指由魯拉賈帕尼領導的國大黨政府。

雖然魯拉賈帕尼以國家處於特殊時期爲由,宣佈在野黨組織的示威遊行危害了印度的國家安全,隨即出動軍警驅散示威人羣,但是鎮壓起到的效果非常有限。隨着印度政府丟掉數萬平方千米國土的消息傳開。印度國內局勢越發動盪不安。

也就在這個時候,刪突然轉變口風,沒再重點報道中印衝突。

態度就是美國的態度,美國的態度突然出現一百八十度轉彎。讓關注中印衝突的人非常不解。

方唱罷,一方登場。

默下來的時候,半島電視臺開始大肆報道豐印衝突。

與刪的做法不同,半島電視臺沒有把焦點放在中印秘密停火協議上。而是把焦點放在了布魯德林訪問新德里期間與印度總理魯拉賈帕尼達成的數項援助協議。按照半島電視臺的報道,美國的態度出現突然口丈,與布魯德林在新德里做出的承諾有很大笑着哭打手 屋說,小公技到達。只要魯拉賈帕尼能夠在印度的基本策略上偏向美國,心甘情願的充當美國牽制中國的急先鋒,美國肯定不希望印度出現政治動盪。

關鍵問題是,中印衝突到底會已什麼方妾結束。

打手 屋說,小打手,屋說,小日上午,魯拉賈帕尼終於出面了。

接受印度斯坦電視臺記者採訪時,魯拉賈帕尼明確表示,印度未與中國簽署任何形式的停火協議,也沒有從東部地區撤軍。

總理親自表態,印度國內動盪有所平息。

不得不承認,魯拉賈帕尼沒有說謊。印度確實沒與中國簽署任何形式的停火協議,因爲口頭協議談不上“簽署”二字;印度也確實沒有從東部地區撤軍,即便按照秘密停火協議的承諾,印度也將在東部地區部署至少5萬軍隊。

國際輿論也在此時稍微緩和了一點。

不管是是半島電視臺,沒再繼續大肆報道中印衝突,似乎衝突已經結束。

也就在這個時候,法國費加羅報官方網站上出現了幾幅由“歐洲資源衛星”拍攝的商業衛星照片。雖然照片上沒有做任何標註,但是懂行的人一眼就能看出來,這幾張照片上有中國與印度的軍事部署情況。

中國並未停火,而是在爲新的軍事打擊做準備。

印度也沒有停火,開始在東部地區部署新的防線。

國除輿論再度譁然。

隨後,越來越多的商業衛星照片出現在網絡上,大部分都與中國的軍事部署有關,也有部分是印度的軍事部署。

雙方均在加強交戰地區的軍事力量。似乎正在爲更大規模的戰爭行動做準備。

當天晚上,一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五角大樓官員曏者提供了一條最新消息,印度與中國確實有秘密口頭協議,如果在當地時間口日半夜之前,印度未將東部地區的軍隊數量縮減到5萬人以下,中國將再次打擊印度境內的軍事目標。

此時,北京這邊已經是口日上午了。

經刪報道,中印衝突再次成爲輿論焦點。

也就在這個時候,費加羅報的官方網站上出現了幾幅新的照片,很快就有網絡高人發現這是巴基斯坦在克什米爾北部地區的軍事部署情報。

巴基斯坦捲入中印衝突!

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一場原本應該得到控制的邊境衝突即將演變成地區戰爭。

巴基斯坦軍隊正在向實際停火線附近集結,隨時有可能越過實際停火線進入克什米爾印控區,打響第五次印巴戰爭的第一槍。如果巴基斯坦捲入衝突,印度將別無選擇,只能同時與兩個強大的對手開戰。

沒人忘記中國,因爲中國有是戰爭的決定因素。

巴基斯坦軍隊在做準備,中國軍隊也在做準備。

沒人懷疑衝突即將變成戰爭。關鍵是,這是一場什麼樣的戰爭?

第四次印巴戰爭那樣的有限地區戰爭,還是印度與兩個強大對手的全面戰爭?

時間拖得越晚,情況越危險。

駐紮在克什米爾地區的巴基斯坦軍隊長期處於戰備狀態,最多隻需要四豐八小時就能完成進攻準備。

中國軍隊的實力不容質疑,肯定做好了戰爭準備。

全面開打,印度還有迴旋的餘地嗎?

口日下午,局勢緊張到了極點。幾乎所有人都認爲,如果印度沒有在接下來的幾個小時內做出明確表態,戰爭將在日凌晨爆發。

新聞媒體不可能像軍隊那樣獲取戰爭情報。雖然現代商業測繪衛星的分辨率已經非常驚人,甚至比力世紀的軍事偵察衛星還要高得多,比如“歐洲資源衛星。的最大分辨率能夠達到奶米,完全可以當作軍事偵察衛星使用,但是商業衛星有其侷限性。比如無法像軍事衛星那樣頻繁變更飛行軌道,對某一區域進行重點偵察。如此一來,依靠商業衛星獲取消息的新聞媒體也就不可能及時掌握最新情況。

無法依靠衛星,記者還有別的手段。

入夜,刪記者最先發現駐紮在新加坡樟宜空軍基地的美軍進入最高警備狀態,數架大型飛機相繼起飛。隨後,前往巴基斯坦採訪的半島電視臺記者發現鄰近印度的巴基斯坦軍事基地進入戰備狀態,大批巴基斯坦軍人做好了開赴前線的準備工作。只有中國那邊沒有消息,因爲國外記者進不了西藏地區的軍事基地。

正是如此,所有人都認爲,中國即將採取的行動具有決定性意義。(未完待續

第4章 倫敦條約第48章 說服工作第28章 戰略圍剿第78章 燒烤元首第14章 懸疑故事第81章 微妙關係第47章 厲害關係第32章 信號第80章 死亡之路第75章 內外並重第58章 全面爆發第5章 軍火貿易第43章 藍天之主第141章 理想戰術第31章 干擾第81章 全面撤退第78章 燒烤元首第27章 機會第9章 以退爲進第49章 風雲再起第60章 軍備競賽第26章 新班子第175章 政治領袖第42章 正面交火第18章 挖牆腳第8章 一箭三雕第127章 空中反擊第15章 智者千慮第36章 戰爭惡魔第97章 殊途同歸第68章 奇蹟第87章 海軍的表演第108章 鬥爭第16章 關鍵決策第46章 航母風波第19章 安全基石第65章 正式宣戰第53章 巔峰之作第11章 不良感覺第140章 回家過春節第48章 偷襲第52章 制空王牌第157章 東家出面第59章 戰場求生第109章 打招呼第4章 重要證物第87章 最後的反制第97章 高消耗戰爭第46章 惡戰的徵兆第42章 冷戰陰影第74章 傳奇部隊第39章 殺雞儆猴第66章 有利有弊第45章 國家安全戰略第86章 戰前動員第14章 婆羅門貴族第69章 轉移重點第92章 四量撥千斤第32章 臨時搭檔第121章 見風使舵第90章 誘敵深入第84章 渺茫的希望第14章 撥開雲霧第35章 尷尬的霸權第100章 雷厲風行第2章 白宮新主人第124章 全能戰士第15章 統一陰霾第86章 空中夾擊第138章 戰略佈局第30章 取捨第128章 上弦之箭第127章 空中反擊第102章 戰爭規模擴大第4章 秘密顛覆行動第154章 全面挑戰第186章 調兵遣將第171章 趕盡殺絕第142章 地面決戰第123章 進軍古巴第155章 先決條件第55章 大獲全勝第5章 實力與信心第10章 女兒的支持第44章 機械戰士第81章 早死晚死第10章 意外中的意外第142章 直接彙報第1章 時過境遷第66章 人選第41章 不變應萬變第41章 光復第29章 別無選擇第49章 核戰爭陰雲第54章 反省第50章 掌握主動權第126章 步兵之王第31章 真情流露第50章 未來戰士第55章 以戰促和
第4章 倫敦條約第48章 說服工作第28章 戰略圍剿第78章 燒烤元首第14章 懸疑故事第81章 微妙關係第47章 厲害關係第32章 信號第80章 死亡之路第75章 內外並重第58章 全面爆發第5章 軍火貿易第43章 藍天之主第141章 理想戰術第31章 干擾第81章 全面撤退第78章 燒烤元首第27章 機會第9章 以退爲進第49章 風雲再起第60章 軍備競賽第26章 新班子第175章 政治領袖第42章 正面交火第18章 挖牆腳第8章 一箭三雕第127章 空中反擊第15章 智者千慮第36章 戰爭惡魔第97章 殊途同歸第68章 奇蹟第87章 海軍的表演第108章 鬥爭第16章 關鍵決策第46章 航母風波第19章 安全基石第65章 正式宣戰第53章 巔峰之作第11章 不良感覺第140章 回家過春節第48章 偷襲第52章 制空王牌第157章 東家出面第59章 戰場求生第109章 打招呼第4章 重要證物第87章 最後的反制第97章 高消耗戰爭第46章 惡戰的徵兆第42章 冷戰陰影第74章 傳奇部隊第39章 殺雞儆猴第66章 有利有弊第45章 國家安全戰略第86章 戰前動員第14章 婆羅門貴族第69章 轉移重點第92章 四量撥千斤第32章 臨時搭檔第121章 見風使舵第90章 誘敵深入第84章 渺茫的希望第14章 撥開雲霧第35章 尷尬的霸權第100章 雷厲風行第2章 白宮新主人第124章 全能戰士第15章 統一陰霾第86章 空中夾擊第138章 戰略佈局第30章 取捨第128章 上弦之箭第127章 空中反擊第102章 戰爭規模擴大第4章 秘密顛覆行動第154章 全面挑戰第186章 調兵遣將第171章 趕盡殺絕第142章 地面決戰第123章 進軍古巴第155章 先決條件第55章 大獲全勝第5章 實力與信心第10章 女兒的支持第44章 機械戰士第81章 早死晚死第10章 意外中的意外第142章 直接彙報第1章 時過境遷第66章 人選第41章 不變應萬變第41章 光復第29章 別無選擇第49章 核戰爭陰雲第54章 反省第50章 掌握主動權第126章 步兵之王第31章 真情流露第50章 未來戰士第55章 以戰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