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導彈雨

攻擊機羣從特混艦隊上空掠過的時候,四艘通用驅逐艦脫離了編隊。

十點三十五分,四艘驅逐艦發射了第一批C-804反艦導彈。十點四十分,四艘驅逐艦完成一百八十度轉向,發射了第二批C-804反艦導彈。前後兩批,總共六十四枚C-804反艦導彈以零點九馬赫的速度射向了三百千米外的印度西部艦隊。

此時,很多人都沒有注意到,四枚C-803反艦導彈從特混艦隊東南大概一百四十千米處破水而出,率先飛向了印度西部艦隊。

特混艦隊沒有停下腳步,繼續向東南方向挺進。

確定作戰計劃的時候,海軍航空兵想“獨攬大權”,不想讓特混艦隊插手,只需要派遣二箇中隊的攻擊機就能全殲印度西部艦隊。林嘯雷費了很大的力氣,才爲特混艦隊奪回了“話語權”。

攻擊任務由海軍航空兵與特混艦隊各承擔一半。

因爲部署在巴基斯坦的六個J-10中隊僅能承擔艦隊防空任務,所以只能派遣Su-30MKK執行攻擊任務。巴基斯坦空軍沒有裝備俄製戰鬥機,也無法爲Su-30MKK提供支援與保障,參戰的攻擊機中隊只能從葉城空軍基地起飛。

攻擊機羣的往返航程接近七千千米,需要出動六架大型加油機,十二架Su-30MKK要在攻擊印度西部艦隊前後進行兩次空中加油,才能返回葉城空軍基地。如果出動兩個中隊,就得準備十二架大型加油機。海航只有八架大型加油,其中兩架必須爲預警機與防空戰鬥機服務,僅能爲十二架攻擊機提供支持。

下午六點,確定印度西部艦隊正在北上後,Su-30MKK機羣從葉城空軍基地起飛。

每架Su-30MKK在腹部掛架上攜帶一枚C-603重型超音速反艦導彈,在進氣道與機翼中間的掛架上攜帶四枚C-803反艦導彈,機翼外側掛架上攜帶兩枚“霹靂-14”中程空對空導彈,翼尖掛架上攜帶兩枚“霹靂-13”格鬥導彈,機翼內側掛架上攜帶兩具大型副油箱。

爲了避免被印度的地面雷達與預警機發現,機羣進入帕米爾高原後,立即將飛行高度降低到五十米以內,並且儘量在山谷中飛行。這使得戰機的耗油率急劇提高,爲了能夠從加油機那裡獲得更多的燃油,十二架Su-30MKK首先使用內部油箱的燃料,沒有急着使用副油箱的燃料。

夜間八點五十五分,Su-30MKK機羣與三架加油機在卡拉奇西北的貝拉上空會合。

十二架戰機分成兩批,各從加油機獲取了近九千千克的燃油。

夜間九點二十五分,第一批六架SVU-30MKK進入了阿拉伯海上空。十五分鐘之後,另外六架Su-30MKK追了上來。

進入預警機的引導範圍之後,Su-30MKK機羣調整了航向。

夜間十點三十五分,機羣飛過了特混艦隊上空,進入攻擊航線。

十二架Su-30MKK首先拋掉了比較礙事的副油箱,將飛行高度降低到了二十米以內。這是Su-30MKK的極限飛行高度,即便是技術最出色的飛行員也不敢在如此低的高度上持續飛行。

夜間十點四十五分,距離印度西部艦隊大約二百千米時,十二架Su-30MKK上升到一百五十米高度,發射了四十八枚C-803反艦導彈。機羣繼續向前飛行了五分鐘,距離印度西部艦隊大約一百四十千米時,爬升到二百五十米高度,發射了十二枚C-603反艦導彈。

完成攻擊任務後,Su-30MKK機羣超低空轉向,踏上了返航的航程。

整個過程一氣呵成,跟海航平時的演練幾乎沒有區別。

首先發射C-803反艦導彈,不是因爲C-803的射程比C-603遠,而是C-803的巡航飛行速度只有零點九馬赫,而C-603的低空巡航飛行速度爲兩馬赫。即便C-603的發射時間晚了五分鐘,也能提前“到達”印度西部艦隊上空。C-803則緊隨其後,對印度西部艦隊發動攻擊。因爲驅逐艦發射的C-804反艦導彈的飛行速度比Su-30MKK機羣的飛行速度稍微快一點,所以C-804導彈羣將與C-803導彈羣同時攻擊印度西部艦隊。

Su-30MKK機羣沒有爬高,甚至沒有使用機載火控雷達。

攻擊數據由預警機與執行前進引導任務的艦載直升機提供。C-803與C-603反艦導彈以慣性制導的方式逼近印度西部艦隊,進入末端自主攻擊階段之前,由特混艦隊派出的六架Ka-27直升機爲其提供最後的引導信息。

這麼做的目的只有一個:突然襲擊!

印度西部艦隊裡,防空能力最強的三艘“班加羅爾”級驅逐艦的對空搜索雷達能夠發現四百千米外的高空目標,對低空目標的探測距離卻不到一百千米。Su-30MKK機羣全程低空飛行,低空改出;C-603與C-803反艦導彈也全程低空飛行,“班加羅爾”級驅逐艦上的對空搜索雷達最多能夠發現四十千米外的C-603反艦導彈。

留給印度西部艦隊的防空作戰時間不到一分鐘!

親自指揮西部艦隊的勒瓦爾中將並不知道這一情況,他更不可能知道,共和國海軍航空兵的十二架Su-30MKK燒掉三百多噸航空燃料、奔襲三千五百千米,僅僅爲了射出十二枚C-603與四十八枚C-803反艦導彈射。

大難臨頭之前,他還在做“春秋大夢”。

將距離縮短到二百五十千米,三艘“班加羅爾”級驅逐艦上的四十八枚“布拉莫斯”重型超音速反艦導彈就能全程低空飛行,突襲特混艦隊。距離縮短到二百千米時,“班加羅爾”級驅逐艦與“塔爾瓦”級護衛艦上的數十枚“俱樂部”導彈就能派上用場。最後逼近到一百三十千米處,用“德里”級驅逐艦上的“天王星”反艦導彈發動最後一輪攻擊。

三輪攻擊,近兩百枚反艦導彈,足以淹沒特混艦隊!

因爲突襲特混艦隊的機羣屬於印度空軍,印度空軍與海軍沒有建立聯合指揮系統,所以勒瓦爾“夢想”用“世界上最先進”的“布拉莫斯”反艦導彈重創特混艦隊的時候,根本不知道制空權已經落入了對方的手中。

那架空軍派來的A-50I早就溜走了。

原本計劃掩護攻擊機羣突襲特混艦隊之後,趕來爲西部艦隊提供防空掩護的“光輝”機羣也全軍覆沒。

勒瓦爾能夠依靠的,僅僅只有九艘驅護艦的防空武器系統。

夜間十點四十二分,Su-30MKK機羣發射C-803反艦導彈前大約三分鐘,“班加羅爾”號驅逐艦的首先拉響了防空警報。

四枚反艦導彈逼近,這讓勒瓦爾感到好笑。

那肯定是潛艇發射的反艦導彈,區區四枚反艦導彈就想幹掉擁有九艘戰艦的艦隊?

十秒鐘之內,兩艘“班加羅爾”級驅逐艦發射了十二枚“颶風”防空導彈,輕而易舉的擊落了“虎鯨”號攻擊核潛艇發射的四枚C-803反艦導彈。

這下,勒瓦爾更是覺得穩操勝券了。

只是,他僅僅高興了不到十分鐘。

夜間十點五十二分,Su-30MKK機羣發射C-603反艦導彈後大約二分鐘,“班加羅爾”號驅逐艦首先發現了高速逼近的導彈羣,隨即另外兩艘“班加羅爾”級驅逐艦也拉響了防空警報。

勒瓦爾頓時傻眼了。

三艘防空驅逐艦再次進入防空作戰狀態,防空導彈垂直髮射系統以枚兩秒一枚的速度射出“颶風”防空導彈。隨後,三艘“德里”級驅逐艦與三艘“塔爾瓦”級護衛艦也加入了防空作戰的行列。

“班加羅爾”級驅逐艦名曰“防空驅逐艦”,卻並不具備真正的區域防空能力。

“颶風”防空導彈的最大射程僅有四十八千米,遠沒達到區域防空所需的九十千米。每艘“班加羅爾”級驅逐艦隻有三條防空火控通道,最多引導六枚“颶風”導彈攻擊三個目標。在此情況下,對超音速反艦導彈的毀傷概率僅僅只有百分之七十五。

“德里”級驅逐艦與“塔爾瓦”級護衛艦的防空能力更差。

九艘戰艦能夠同時對付十八個空中目標,如果算上毀傷概率,必須要進行第二輪反導攔截,纔有可能擊落十二枚C-603反艦導彈。

一分鐘之內,九艘戰艦也最多隻能進行兩輪反導攔截。

這就是C-603反艦導彈的“價值”。雖然十二枚導彈都被擊落,但是在C-803導彈羣與戰艦發射的C-804導彈羣到達的時候,九艘印度戰艦就只能望空興嘆了。

一百一十二枚C-803與C-804反艦導彈,別說對付只有九艘戰艦的印度西部艦隊,就算對付擁有六艘防空巡洋艦、六艘防空驅逐艦與三艘護衛艦的美國海軍三航母戰鬥羣也綽綽有餘。

最終被導彈淹沒的不是特混艦隊,而是印度西部艦隊。

臨死之前,勒瓦爾沒有放棄抵抗。

“布拉莫斯”反艦導彈採用高空彈道,射程可以達到三百五十千米,足以打擊三百千米外的特混艦隊。

短短一分鐘內,三艘驅逐艦各發射了四枚“布拉莫斯”反艦導彈。

勒瓦爾拼出了全部力氣,也只能如此了。

面對洶涌而來的導彈羣,印度海軍參謀長只能期望剛剛射出的十二枚“布拉莫斯”能夠爲他、爲印度海軍挽回一點面子。

****

十月一日上架,預求十月月票,懇求推薦收藏!

第63章 總理的決斷第51章 步步逼近第105章 最佳戰果第68章 奇蹟第25章 差距第89章 最重要的戰果第7章 潛移默化第35章 交易第117章 政治決定戰爭第143章 直搗黃龍第6章 波瀾不驚第59章 新興名人第9章 不可告人第107章 首戰揚威第24章 撲朔迷離第46章 導彈消耗戰第103章 被動應戰第45章 風雨飄搖第141章 佯攻第111章 進攻的空降兵第65章 一舉兩得第27章 戰略圍剿第11章 不良感覺第63章 大胃口第142章 地面決戰第91章 契機第9章 熱點時局第138章 最後的難題第59章 星戰計劃第52章 緊急會議第114章 停火談判第50章 防禦部隊第32章 考察第40章 殺雞用牛刀第120章 初嘗甜頭第23章 戰略屏障第8章 利益之爭第42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26章 坦然面對第37章 打草驚蛇第73章 大兵團會戰第56章 積極主動第38章 快節奏第148章 人心惶惶第53章 高起點第57章 偷襲第39章 主權宣言第26章 海軍參謀長第139章 公民意識第23章 說客第43章 大家當第18章 責任第116章 一守一攻第2章 大換裝第4章 熱點第9章 新老交替第27章 不爛之舌第13章 深入探討第17章 殊途同歸第83章 戰爭動員第18章 失控的戰艦第20章 血性第100章 老謀深算第58章 空中走廊第32章 推心置腹第7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85章 靈活戰術第2章 臭味相投第50章 亡羊補牢第53章 碧空逞雄第64章 繼續前進第159章 成功一半第85章 正規戰術第62章 驚弓之鳥第19章 分家大會第167章 壓力就是動力第3章 惡鄰第19章 針鋒相對第59章 低空坦克第52章 緊急會議第31章 合縱連橫第34章 超級航母第77章 戰略預備隊第37章 登陸第50章 司令官的職責第93章 煮熟的鴨子飛了第48章 圓滿結果第1章 強國夢第62章 權力歸位第111章 最後的槍聲第29章 心態第8章 聯合經營第131章 不平靜的一天第12章 軍事聯盟第140章 戰術創新第71章 吝嗇鬼第19章 導彈突擊第40章 殺雞用牛刀第26章 殲滅戰第2章 各盡其職
第63章 總理的決斷第51章 步步逼近第105章 最佳戰果第68章 奇蹟第25章 差距第89章 最重要的戰果第7章 潛移默化第35章 交易第117章 政治決定戰爭第143章 直搗黃龍第6章 波瀾不驚第59章 新興名人第9章 不可告人第107章 首戰揚威第24章 撲朔迷離第46章 導彈消耗戰第103章 被動應戰第45章 風雨飄搖第141章 佯攻第111章 進攻的空降兵第65章 一舉兩得第27章 戰略圍剿第11章 不良感覺第63章 大胃口第142章 地面決戰第91章 契機第9章 熱點時局第138章 最後的難題第59章 星戰計劃第52章 緊急會議第114章 停火談判第50章 防禦部隊第32章 考察第40章 殺雞用牛刀第120章 初嘗甜頭第23章 戰略屏障第8章 利益之爭第42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26章 坦然面對第37章 打草驚蛇第73章 大兵團會戰第56章 積極主動第38章 快節奏第148章 人心惶惶第53章 高起點第57章 偷襲第39章 主權宣言第26章 海軍參謀長第139章 公民意識第23章 說客第43章 大家當第18章 責任第116章 一守一攻第2章 大換裝第4章 熱點第9章 新老交替第27章 不爛之舌第13章 深入探討第17章 殊途同歸第83章 戰爭動員第18章 失控的戰艦第20章 血性第100章 老謀深算第58章 空中走廊第32章 推心置腹第7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85章 靈活戰術第2章 臭味相投第50章 亡羊補牢第53章 碧空逞雄第64章 繼續前進第159章 成功一半第85章 正規戰術第62章 驚弓之鳥第19章 分家大會第167章 壓力就是動力第3章 惡鄰第19章 針鋒相對第59章 低空坦克第52章 緊急會議第31章 合縱連橫第34章 超級航母第77章 戰略預備隊第37章 登陸第50章 司令官的職責第93章 煮熟的鴨子飛了第48章 圓滿結果第1章 強國夢第62章 權力歸位第111章 最後的槍聲第29章 心態第8章 聯合經營第131章 不平靜的一天第12章 軍事聯盟第140章 戰術創新第71章 吝嗇鬼第19章 導彈突擊第40章 殺雞用牛刀第26章 殲滅戰第2章 各盡其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