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清帝退位

清帝退位,已經不可阻擋!

袁世凱的表情。從容自在,遊刃有餘。憑藉手裡的北洋軍從中操控,一方面利用革命軍來要挾清廷,另一方面又借清廷的勢力來威脅革命軍,連哄帶嚇,既打又拉,將革命軍和清廷玩弄於股掌之間。

蕭天曾經對蔣介石說道:

“知道拔樹的辦法嗎?專用猛力去拔,是無法把樹根拔出來的;過分去扭,樹子一定會斷折。只有一個方法,就是左右搖撼不已,才能把樹根的泥土鬆動,不必用大力就可以一拔而起。清朝是棵大樹,還是三百多年的老樹,要想拔這棵又大又老的樹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革命黨的那些人,有力氣卻不懂如何拔樹,君主立憲的人懂得拔樹卻沒有力氣,而大帥忽進忽退,就是在搖撼大樹,等到泥土已經鬆動了,大樹不久也就會拔出來的。”

這是對袁世凱最好的形容!

但孫文的忽然出任臨時大總統。有些出乎袁世凱的意料。

在武昌起義的時候,孫中山尚在美國。直到起義後的第三天,孫中山才偶然在報紙上看到消息,於是他決定先前往各國遊說,以贏得各國對革命的支持並籌集鉅款回國。可惜的是,各國政府都對武昌起義持中立態度,對革命黨也不報信心,結果孫中山轉了一圈也沒有獲得實質性成果,最後於12月21日打道回國。

一回國,就被剛剛打下南京,在那爲了誰領頭而喋喋不休的“共和派”人士推舉爲了臨時大總統。

袁世凱在得知孫中山已經就任民國臨時大總統後,憤怒不已,自己費勁心思的在革命軍和清廷之間上下其手、擺弄平衡,眼看就要大功告成,沒料到半路殺出個孫中山,將他的計劃完全打亂,是可忍,孰不可忍!

袁世凱一邊逼迫清帝退位,一邊擺出樣子,怒氣衝衝的將北方議和代表唐紹儀撤下,並宣稱之前談判所達成的協議通通無效,之後的談判必須由他本人來親自負責。

不僅如此,袁世凱還公開聲稱“君主制度萬萬不可變更”,“只有維持君憲到底,不知其他”云云,作爲對南京革命黨人的反擊。

爲了給南方的革命黨製造壓力,袁世凱在孫中山就職的第二天又唆使自己的心腹大將段祺瑞、馮國璋、蕭天等四十多個北洋軍將領發表通電贊成君主立憲。這些北洋軍官聲稱,如果以少數人的意見採取共和政體,北洋軍勢必拼死抵抗。

蕭天和袁世凱心裡都清楚,這一切不過是在演戲,讓南京革命黨人妥協而已......

革命黨終究年輕了點,也沒有政治經驗,他們在袁世凱要動武的恐嚇之下很快就妥協了,稱“只要袁世凱贊成共和,民國的大總統便非袁世凱莫屬”。

袁世凱隨後又發電報質問南方議和代表伍廷芳:“選舉總統到底是何用意?假設國會議決實行君主立憲,該政府及總統是否取消?”

在得到南方革命黨選舉他做民國臨時大總統的再三保證後,袁世凱隨後又拋出橄欖枝,表示等到“將來國民程度漸漸開通,懂得共和的真諦,再慢慢改爲共和政體”。但是,袁世凱也提出要求,那就是革命黨必須承諾在清帝退位後給予清室優待條件,他也不想把事情做得太絕。

所有的一切,都在袁世凱的掌握之中,無論是革命黨,還是滿清,沒有一個人是袁世凱的對手。

就在袁世凱和北洋將領逼宮之後。又發生了一些頭腦發熱的革命黨,針對袁世凱的刺殺案,而刺殺案雖然嚇了袁世凱一跳,但卻間接幫了袁世凱的大忙。

當時滿朝的親貴都知道袁世凱在暗地裡私通革命黨,而革命黨也公開聲稱要推舉袁世凱爲大總統,現在經過這麼一炸,隆裕太后也就打消了對袁世凱的猜疑,覺得袁總理還是清朝的大忠臣,並不是傳說中那個賣主求榮的奸賊。

而且,袁世凱的這次遇刺也說明,他之前與隆裕太后說革命黨已經大批潛入京師,此事並非是空穴來風。

在袁世凱遇刺後的幾天裡,隆裕太后每日都帶着宣統帝躲進了皇宮下的密道,生怕革命黨也給他們來一下。在這風聲鶴唳中,清朝也就開始倒計時了。

此後,滿清重臣,竭力反對清帝退位的良弼又被革命黨人刺殺身亡,這麼一來,滿朝上下再也沒有人反對退位。

在謠言四起、人心惶惶的時節,最恐慌的其實是隆裕太后,她是哪也出不去,唯有守在紫禁城裡愁雲慘淡,每日以淚洗面。當時唯獨不受影響的,只剩下那七歲不到的宣統小皇帝,他倒是像往常一樣在宮中無憂無慮的玩耍,對即將亡國的命運渾然不覺。

等到袁世凱派人來逼得緊了,隆裕太后只得再次召開皇族會議,商量退位問題。但令她目瞪口呆又心酸無奈的是,這次竟然半天都不見人來。親貴們雖然愛朝廷。但革命黨的炸彈是不長眼的,還是暫避風芒爲好!

人都跑光了,大清朝想不亡都難!

決然退位的決心已經下了,袁世凱也就不再謙讓,他拿着早已擬好的優待條件文書給隆裕太后看過後,便徑直把電報發去了南方。

而革命黨這時也在南京組織了一個臨時參議院,等到袁世凱的電報一到,大家一看,總計九款清帝退位優待條件。

略略修改一下,南方參議會便將“清帝退位”條件發給了袁世凱。袁世凱接到電文,也不反駁,只管將文書送到隆裕太后那審閱。

隆裕太后讓袁世凱趕緊回電議妥。袁世凱細瞧了電文數遍,覺得“遜位”二字頗有傷清室體面,於是命人將電報上的“遜”字給改成了“辭”字。

終究是袁世凱的面子大,南方對此卻無意見,好歹爲清室爭得一個字,算是挽回了一點面子。

公元1912年2月12日,滿清宣統三年的十二月二十五日,養心殿裡舉行了清王朝最後一次朝見儀式。

這一次,袁世凱照舊稱病不入朝,只是委派了外交大臣胡惟德作爲自己的代表,讓他領着民政大臣趙秉鈞、陸軍大臣王士珍、海軍大臣譚學衡、司法大臣沈家本、郵傳大臣樑士詒、度支大臣紹英、工商大臣熙彥、理藩大臣達壽等前去朝見。

“太后駕到!”

各大臣齊齊轉身,隆裕太后在兩個太監的引領下。牽着六歲的小皇帝溥儀進了殿,慢慢的走向了寶座。因爲這一次是最後一次朝見,也就不按以前的規矩,隆裕太后也不用垂簾,大臣們也不必向皇帝三叩九拜,只是由胡惟德領着向隆裕太后和宣統皇帝三鞠躬,就算是給太后和皇上行大禮了。

待隆裕太后和小皇帝在寶座上坐定後,胡惟德上前啓奏:“內閣總理大臣袁世凱因病不能上朝,特委託臣等前來向皇上和皇太后請安。”

隆裕太后聽後點點頭:“袁世凱爲國家鞠躬盡瘁,爲皇室也出了不少力。他能爲皇室爭取到如此的優待條件,也實在不容易。今天我就按照南北議和的條件。頒佈詔書,實行退位,讓袁世凱去做好善後事宜。”

說到“退位”二字,隆裕太后還是忍不住眼圈一紅,幾乎又要掉下淚來。

御前太監將早已準備好的退位詔書捧至御案,隆裕太后拿起詔書看了數行,淚水終於忍不住奪眶而出,她也顧不得太后的體面,終於當衆抽泣起來。隆

裕太后滿懷悲痛,心想祖宗這二百六十多年的江山,最終在自己手裡斷送,日後如何去見地下的列祖列宗。想到這裡,隆裕太后由抽泣變成嚎啕大哭。

這時,胡惟德想起他袖裡還有一份南方議和代表伍廷芳發來的電報,於是急忙從袖中取出:“太后,你先別哭,我這裡還有南方革命黨發來的一份緊急電文,要向太后奏報!”

隆裕太后一聽“革命黨”這三個字,忍不住又打了個冷戰:“電報裡說什麼,是不是革命黨又要變卦?”

胡惟德見“革命黨”起了作用,心裡一樂,故作鎮靜展開電報念道:“萬急。南方伍廷芳代表電:今日經參議院同意,如15日下午12點之前清帝不遜位,則收回優待條件。此布,即轉北京。”

隆裕太后聽後也顧不上抹淚了,便慌忙將退位詔書交出,命世續和徐世昌趕緊用御璽用印,生怕晚了真的要收回優待條件。

等蓋好印後,胡惟德捧起清帝退位詔書,大聲念道:

“朕欽奉隆裕皇太后懿旨,前因民軍起事......即由袁世凱以全權組織臨時共和政府與民軍協商統一辦法,總期人民安堵海內欠安......”

這份詔書一念,統治了中國二百六十年的滿清王朝,正式宣告滅亡!

在念完詔書後,清王朝最後一次朝見儀式便宣告結束,胡惟德拿着詔書,領着各大臣向隆裕太后和宣統皇帝再次三鞠躬。隨後便退出殿外,從此就不再是清朝的大臣了。

從這一天開始,滿清亡了,一個重新屬於漢人的時代,也通郵這一起起開始了!

而締造這個時代的,他的名字叫:

袁世凱!

第274章 海軍軍官第260章 石油,石油!第119章 袁世凱的謀劃(下)第614章 突襲第326章 炮擊第609章 一個人的戰爭(上)第69章 交通銀行第107章 漢奸第89章 三年之約第322章 毒氣第559章 長劍之夜第300章 黑色軍旗(上)第360章 零容忍第742章 向美國宣戰!!!第560章 . 決戰越南第262章 最漫長的三十日第301章 黑色軍旗(中)第193章 大戰爆發第124章 決死隊(下)第240章 遠征歐洲第14章 我叫蕭天!!第719章 酣戰(上)第140章 名動京城(下)第19章 救人?第673章 戰俘營!第146章 罷官第158章 有錢了第351章 莫斯科在顫抖第356章 觸目驚心第405章 最後攻擊第473章 天才第553章 希特勒的上臺第630章 前進,項羽師(四)第74章 滑縣露村第555章 真正的戰場第458章 父子賭約第101章 冉閔故里!!第541章 較量第113章 轉折第165章 和談第161章 武昌起義第220章 經濟第535章 悲慘的猶太人第760章 攻克戰略要島第753章 向馬尼拉攻擊!!第168章 民國政府第173章 宋案第644章 奪取京都(二)第713章 在索拉諾維奇第197章 給天皇的禮物第454章 中英談判(上)第630章 前進,項羽師(四)第218章 日奸第538章 抄底美國第657章 生擒天皇第691章 佔領越南!!第617章 營救(上)第427章 英雄第60章 我把這人抓了?第268章 尊嚴會晤第128章 請大家看下本章最後第536章 官司第594章 狙擊手第765章 戰俘問題!!第583章 中國海軍第515章 海神第547章 最殘酷的訓練第543章 黨內鬥爭第723章 總攻(下)第783章 最後之戰(中)第676章 蘇臺德第10章 全殲第322章 毒氣第105章 兄弟第69章 交通銀行第105章 兄弟第263章 突襲第207章 全民皆兵第89章 三年之約第50章 日本陸軍公敵第728章 斷崖第572章 德國的戰爭準備第39章 風雲人物第五百七十一章第483章 大漢民族第374章 信仰和迷信第738章 脫險!第427章 英雄第567章 世界新秩序的開始第338章 抓官救災第535章 悲慘的猶太人第41章 大幕拉開第279章 比賽、捐款第680章 蕭天:我宣佈!!第153章 小北洋和毅帥第342章 爲了和平第186章 殺出去!!!第57章 借力使力第150章 克虜伯第754章 海上決戰(上)
第274章 海軍軍官第260章 石油,石油!第119章 袁世凱的謀劃(下)第614章 突襲第326章 炮擊第609章 一個人的戰爭(上)第69章 交通銀行第107章 漢奸第89章 三年之約第322章 毒氣第559章 長劍之夜第300章 黑色軍旗(上)第360章 零容忍第742章 向美國宣戰!!!第560章 . 決戰越南第262章 最漫長的三十日第301章 黑色軍旗(中)第193章 大戰爆發第124章 決死隊(下)第240章 遠征歐洲第14章 我叫蕭天!!第719章 酣戰(上)第140章 名動京城(下)第19章 救人?第673章 戰俘營!第146章 罷官第158章 有錢了第351章 莫斯科在顫抖第356章 觸目驚心第405章 最後攻擊第473章 天才第553章 希特勒的上臺第630章 前進,項羽師(四)第74章 滑縣露村第555章 真正的戰場第458章 父子賭約第101章 冉閔故里!!第541章 較量第113章 轉折第165章 和談第161章 武昌起義第220章 經濟第535章 悲慘的猶太人第760章 攻克戰略要島第753章 向馬尼拉攻擊!!第168章 民國政府第173章 宋案第644章 奪取京都(二)第713章 在索拉諾維奇第197章 給天皇的禮物第454章 中英談判(上)第630章 前進,項羽師(四)第218章 日奸第538章 抄底美國第657章 生擒天皇第691章 佔領越南!!第617章 營救(上)第427章 英雄第60章 我把這人抓了?第268章 尊嚴會晤第128章 請大家看下本章最後第536章 官司第594章 狙擊手第765章 戰俘問題!!第583章 中國海軍第515章 海神第547章 最殘酷的訓練第543章 黨內鬥爭第723章 總攻(下)第783章 最後之戰(中)第676章 蘇臺德第10章 全殲第322章 毒氣第105章 兄弟第69章 交通銀行第105章 兄弟第263章 突襲第207章 全民皆兵第89章 三年之約第50章 日本陸軍公敵第728章 斷崖第572章 德國的戰爭準備第39章 風雲人物第五百七十一章第483章 大漢民族第374章 信仰和迷信第738章 脫險!第427章 英雄第567章 世界新秩序的開始第338章 抓官救災第535章 悲慘的猶太人第41章 大幕拉開第279章 比賽、捐款第680章 蕭天:我宣佈!!第153章 小北洋和毅帥第342章 爲了和平第186章 殺出去!!!第57章 借力使力第150章 克虜伯第754章 海上決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