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節 落幕

時,負責在第三特混艦隊外圍執行對空搜索任務的主特混艦隊派去的偵察機。相對而言,第二特混艦隊航空兵的素質比第一特混艦隊的要好一點,其偵察機的出動率也要比第一特混艦隊的高。因此,在爲第三特混艦隊提供的20架偵察機中,有16架是第二特混艦隊的,只4是從第一特混艦隊派去的。

首先發現了美軍轟炸機羣的是在第三特混艦隊西面大概100海里處巡邏的一架“偵察鷹”。這架偵察機的飛行高度超過了7000米,在此高上,其雷達對重型轟炸機機羣的探測距離超過40海里,對炸機的探測距離也達到了30海里。七點剛過,這架編號爲208偵察機剛剛轉到向西南方向飛行的航線上的時候,其雷達就發現了迅速逼近的美軍轟炸機羣,隨即,偵察機就發出了防空警報。

十分鐘後,由至少80架B-17型重型轟炸機,外40架P-51型護航戰鬥機組成的龐大機羣飛過了偵察機之前所在的空域。又過了不到五分鐘,第三特混艦隊留在後方的一艘執行防空警戒任務的驅逐艦上的雷達也發現了逼近的美軍轟炸機羣。此時,美軍轟炸機羣距離第三特混艦隊只有大概80海里了。也就在這個時候,由江文翰上校親自指揮的兩個中隊的戰鬥機趕了過來。這兩個中隊地戰鬥機都是由第二特混艦隊派來的。

截擊美軍轟炸機的戰鬥打得相當的激烈。當時美國陸軍航空兵使用的P-51幾乎都中甚至有一部分換裝了20毫米航炮,在火力上也不比“遊隼而最大地差別就是“遊隼”更加堅固一些。衝刺性能更好,而P-51因爲更輕,裝甲不如“遊隼”,保持速度的能力也比“遊隼”差一點。

江文翰知道自己並不是在單獨戰鬥,在他後面,由安士樂上校指揮的第一特混艦隊的兩個戰鬥機中隊正在加速趕來,五分鐘之內就將到達。因此。在與美軍機羣遭遇的時候,江文翰沒有強行攻擊美軍的轟炸機,而是直接率領一箇中隊的“遊隼”去對付爲轟炸機護航地“野馬”,另外一箇中隊的戰鬥機則在外圍待命,等到江文翰他們引開了美軍的護航戰鬥機之後再去攻擊轟炸機。

這套戰術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美軍的護航戰鬥機的主要任務就是阻止防空戰鬥機攻擊轟炸機。在江文翰他們主動找上門來之後,自然不會輕易地放過江文翰他們。很快。江文翰率領的戰鬥機中隊就將美軍地護航戰鬥機引開了。接着,另外一箇中隊的戰鬥機殺了過來。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安士樂率領的第一特混艦隊的兩個戰鬥機中隊到達了戰場。也就是說,當時足足有三個中隊的100架戰鬥機在攻擊美軍的轟炸機羣,而且美軍的轟炸機羣沒有得到戰鬥機的直接掩護!

如果安士樂他們面對的是普通地戰術轟炸機,或者是中型轟炸機的話,這場戰鬥很快就會結束,可是他們此時面對的是美國陸軍航空兵裝備數量最大的B-17G型重型轟炸機。B-17系列轟炸機曾經是當初對德戰略轟炸的主力轟炸機,特別是在英國的航空製造業受到了嚴重破壞。無法生產出更多的“哈里法克斯”等重型轟炸機的情況下,美國在英國本土部署了大量的B-17轟炸機,甚至爲英國皇家空軍生產了一種特別型號的17。在這幾年地戰鬥中,B-17針對實戰中暴露出來的問題,進行了多次改進。此時美國陸航主要裝備地G型就是在25年年底才完成了改進,在26年才投入生產的G型。

該型轟炸機有13挺自衛用的重機槍,其自衛火力幾乎覆_.角度,任何戰鬥機要向輕易逼近都是不太可能的。另外,轟炸機採用了更新的發動機,重新設計了油箱。加強了主結構,提高了最大起飛重量。在攜帶7000公斤炸彈的情況下。其最大航程超過了3500裡,另外其最大飛行速度也要比以前的型號有所提高。可相對而言,B-17系列轟炸機已經算是比較落後了,特別是其最快不到每小時500裡的速度已經無法讓其擺脫戰鬥機的攻擊。其最重要的,恐怕就是13挺自衛機槍,以及覆蓋着機身上最關鍵部位的厚重裝甲鋼板吧。

戰鬥剛一開始,安士樂就感到這種B-17很難對付。安士樂並不是第一次攻擊B-17轟炸機。在太平洋戰場上,他就曾經擊落過8架B-17,是最讓安士樂驕傲的戰果,因爲他是擊落B-17最多的艦載戰鬥機飛行員,江文翰只擊落4B-17。用安士樂的話來說,如果用敵機發動數量來計算戰果的話,他已經是帝國海軍的頭號王牌了。

在第一輪攻擊中,就有兩名之前沒有與重型轟炸機交過手的飛行員被B-17密集的自衛火力擊落,另外還有三架“遊隼”被擊傷。安士樂是從飛機的左側後方進入的,這是轟炸機自衛火力相對薄弱的死角之一,而且他親眼看到了打出的炮彈鑽進了轟炸機的尾巴里面,可是那架B-17只是冒出了一股濃煙,並沒有墜落,甚至沒有掉隊!第二次進入攻擊的時候,安士樂仍然選擇了那架被他擊傷的B-17。這次他是從轟炸機的右前方進入的,幾乎是迎着轟炸機飛去,在最後關頭向左轉向,同時射出了炮彈。飛機右側的兩臺發動機先後被機關炮炮彈命中,隨時就着火燃燒。直到這個時候,這架B-17才拖着濃煙朝海面上墜去。

其他的飛行員也很快找到了攻擊的竅門,就如同其他的所有重型轟炸機一樣,懸掛在機翼上的發動機是其最爲脆弱的部分,就算有四臺發動機,只要擊毀其中的兩臺發動機,轟炸機就很難飛起來了。如果擊毀的是同一側的兩臺發動機的話,那麼轟炸機肯定無法繼續飛行。當然,攻擊是要講技巧的,如果直接從轟炸機自衛火力最

的側面90度範圍之內進入的話,戰鬥機很容易被機槍]危險相當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從側後方,後者是側前方進入,這樣一來,轟炸機上的自衛機槍就會受到阻擋,難以全部瞄準逼近的戰鬥機,也就難以有效的應付戰鬥機的攻擊了。當然,攻擊的最有利武器還是戰鬥機的速度,只要保持最大速度進入與脫離戰鬥,轟炸機上的自衛機槍就很難瞄準,而盲目的射擊對戰鬥機的威脅並不是很大。

很快,安士樂就利用同一種戰術幹掉了三架B-17,其他的飛行員也先後取得了戰果,當時,除安士樂之外,有至少3飛行員在十分鐘之內就擊落了3B-17,2架,超過一箇中隊的飛行員獲得了戰果。也就是說,在僅僅十分鐘的時間裡,就有60多架B-17被擊落。毫無疑問,就算是自衛火力再強大的轟炸機,在沒有護航戰鬥機的掩護,同時面對擁有數量優勢的防空戰鬥機的時候,其戰損率都將高得無法承受,甚至不可能有效的突破防空戰鬥機組織的攔截網。

此時,被江文翰引開的那批護航戰鬥機已經趕了回來,可是它們來得太晚了。十分鐘的時間,安士樂他們就已經決定了這場空戰的勝負,而返回的20來架P-51不但無法挽救剩下的十多架轟炸機。反而使自己陷入了絕境。這些美軍地戰鬥機飛行員也很快發現,他們需要面對的是數量比自己多出了好幾倍的防空戰鬥機,而且每一個對手都有着比他們更豐富的戰鬥經驗,這場戰鬥是沒有任何懸念的!

可以說,當時最激動地就是安士樂了。在這場戰鬥之前。他與江文翰的差距已經縮小到了個位數,如果他的運氣夠好的話,也許在這場戰鬥之後,他就將成爲帝國海軍的頭號空戰王牌了。也就在美軍護航戰鬥機趕到的時候,安士樂從僚機那獲得了消息,江文翰只有一個戰果,而他已經擊落了三架B-17。超過了江文翰。更重要的是,江文翰並沒有追擊美軍地護航戰鬥機,只要他抓住機會,揍下幾架美軍的戰鬥機,那他就超過了江文翰了!

就在安士樂尋找着美軍戰鬥機擴大戰果的時候,江文翰卻正在趕往第三特混艦隊的南面。因爲他才收到了消息,一架在南面巡邏的偵察機發現了第二批逼近的美軍轟炸機羣。而那架偵察機也是從第二特混艦隊派來地。所以江文翰直接收到了偵察機的報告,而安士樂卻沒有能夠收到同樣地報告。

在美軍戰鬥機擺脫戰鬥的時候,江文翰將他直接指揮的那個中隊剩下的31架戰鬥機組織了起來,隨即就加速去截擊第二批美軍批美軍轟炸機羣裡至少有70架轟炸機,外加超過50的護航戰鬥機。仍然是B-17與P-51的組合。等到江文翰他們到達的時候,美軍轟炸機羣距離第三特混艦隊的戰列艦編隊已經不足50海里了,而且安士定能夠及時趕到,所以江文翰這次沒有故意引開美軍的護航戰鬥機,而是直接對美軍轟炸機羣發動了攻擊。

戰鬥打響後不到一分鐘。江文翰就取得了第一個戰果。他地第一次攻擊是從高空俯衝進入的,而且他直接瞄準的是轟炸機的駕駛艙,一直逼近到不到300的距離他纔開火,密集的機關炮直接撕碎了整個駕駛艙,也同時擊斃了裡面的兩名飛行員。雖然這架轟炸機的其他關鍵部位都沒有受到損傷,但是在失去了駕駛員之後,也不可能繼續飛行了。很明顯,江文翰的戰術要簡單,精明得多,可前提是。技術必須要非常精湛,不然不可能在迎面攻擊中瞄準駕駛艙。甚至不可能瞄準目標。

安士樂是在五分鐘之後才收到了艦隊發來的命令地,此時第一批到達的美軍轟炸機已經被徹底擊潰,沒有一架轟炸機能夠到達第三特混艦隊上空。安士樂也立即丟掉了正在逃跑地那架P-51,招呼上其他的戰鬥機迅速向艦隊南面飛去。這時候也也收到了消息,在這五分鐘之內,江文翰已經幹掉了三架B-17,而安士樂卻只在開始的戰鬥中擊落了一架P-51,,

安士樂他們到達的時候,美軍轟炸機羣已經飛到了第三特混艦隊戰列艦編隊的外圍,即將進入艦隊高射炮的火力殺傷範圍。江文翰沒有在此時撤出戰鬥,安士樂等人就更不可能在此時停下來,如同以往的每一次戰鬥一樣,即使敵機進入了艦隊高射炮的殺傷範圍,他們仍然窮追不捨,根本就沒有考慮到戰艦上的高射炮對他們同樣有着致命的威脅。

在四個中隊的戰鬥機的全力攔截下,最終只有十來架B-17在第三特混艦隊的戰列艦編隊上空投下了炸彈,這根本就沒有威脅到在海面上高速航行的戰列艦,而且最後投下炸彈,並且成功擺脫了戰鬥機的追擊,逃出了戰場的B-17只有4架,另外成.美軍用近150轟炸機,以及60戰鬥機的代價,最終只投下了幾十枚炸彈,在海面上炸起了幾十股水柱而已。

等到從第一特混艦隊與第二特混艦隊趕來支援的兩個戰鬥機中隊到達的時候,美軍的襲擊已經被擊潰了。第三特混艦隊毫髮無損,參加戰鬥的四個戰鬥機中隊一共損失了38架,其中有26飛行員成功跳傘,隨後都被第三特混艦隊的驅逐艦與水上飛機打撈了起來。另外還有22架“遊隼”負傷,只能勉強返回航母,甚至連修理的價值都沒有。

在回到了“龍感湖”號航母上之後,安士樂首先詢問的就是江文翰的戰績,在得知江文翰擊落了7架敵機,而他只擊落了6架敵士樂也感到無比的沮喪,但至少他們成功的掩護了第三特混艦隊,擊潰了美軍的反擊!

第7節 嶄新的艦隊第24節 “火炬”戰役第35節 民族主義(下)第36節 立足點第61節 大鵬展翅第62節 埋葬第五艦隊第8節 反擊!?第59節 局勢逆轉第32節 敵人的內因第69節 千載難逢第17節 處理戰利品第14節 內部鬥爭(上)第30節 春季軍演(上)第18節 形勢逼人第9節 權責第55節 來之不易的勝利第1節 海軍的希望(上)第48節 榮譽與驕傲第2節 不是復仇第32節 首要任務第41節 風紀問題第45節 逼敵決戰第30節 胸懷第3節 搶地盤第25節 瘋狂的“神風第18節 防空新銳第66節 狂轟亂炸第29節 希望破滅(上)第7節 有主見的誘餌第9節 一路西風第44節 老虎屁股第6節 鎖定勝局第19節 微妙的變化第72節 實戰檢驗第22節 縮編第36節 攻勢護航第56節 搶先攻擊第13節 滾動的鈔票第37節 夜間登陸第18節 天使與惡魔第41節 掃除蛛網第17節 不可爲而爲之第4節 復甦的對手第13節 勤勞的短工第39節 擴大勝利第15節 側翼衝擊第2節 時也,命也!第9節 新軍事革命(上)第65節 風火燎原第35節 民族主義(下)第6節 尊嚴與尊敬第32節 振作第35節 逃命第39節 左鉤拳第4節 緊急出發第4節 艦隊的未來第20節 得力干將第33節 重兵雲集第19節 嘲弄(上)第27節 穩步推進第33節 在黑暗中摸索第16節 誰是第一?第73節 混亂戰場第58節 舍遠取近第19節 平靜中的涌動第90節 勝利?失敗?第45節 主動邀戰第14節 惡鬥第75節 校長的賭注第11節 法國淪陷第2節 時也,命也!第47節 搶位第34節 迫敵出戰第70節 保命第75節 救兵第55節 海軍的意志第57節 光榮的艦隊第38節 感情與責任第10節 三架馬車第39節 春季攻勢第28節 誰輕誰重第16節 接受考驗(下)第19節 尾跡第45節 全力防禦第17節 返港第36節 整軍再戰第30節 百姓的力量第23節 緊急出發第24節 將軍感言第42節 驚魂未定第27節 間諜案第19節 一流海軍第22節 艦隊東進第37節 援軍第33節 現代戰爭之父第36節 戴罪立功第51節 起因第5節 戰略反擊(上)第57節 老狐狸現身第7節 各爲其主
第7節 嶄新的艦隊第24節 “火炬”戰役第35節 民族主義(下)第36節 立足點第61節 大鵬展翅第62節 埋葬第五艦隊第8節 反擊!?第59節 局勢逆轉第32節 敵人的內因第69節 千載難逢第17節 處理戰利品第14節 內部鬥爭(上)第30節 春季軍演(上)第18節 形勢逼人第9節 權責第55節 來之不易的勝利第1節 海軍的希望(上)第48節 榮譽與驕傲第2節 不是復仇第32節 首要任務第41節 風紀問題第45節 逼敵決戰第30節 胸懷第3節 搶地盤第25節 瘋狂的“神風第18節 防空新銳第66節 狂轟亂炸第29節 希望破滅(上)第7節 有主見的誘餌第9節 一路西風第44節 老虎屁股第6節 鎖定勝局第19節 微妙的變化第72節 實戰檢驗第22節 縮編第36節 攻勢護航第56節 搶先攻擊第13節 滾動的鈔票第37節 夜間登陸第18節 天使與惡魔第41節 掃除蛛網第17節 不可爲而爲之第4節 復甦的對手第13節 勤勞的短工第39節 擴大勝利第15節 側翼衝擊第2節 時也,命也!第9節 新軍事革命(上)第65節 風火燎原第35節 民族主義(下)第6節 尊嚴與尊敬第32節 振作第35節 逃命第39節 左鉤拳第4節 緊急出發第4節 艦隊的未來第20節 得力干將第33節 重兵雲集第19節 嘲弄(上)第27節 穩步推進第33節 在黑暗中摸索第16節 誰是第一?第73節 混亂戰場第58節 舍遠取近第19節 平靜中的涌動第90節 勝利?失敗?第45節 主動邀戰第14節 惡鬥第75節 校長的賭注第11節 法國淪陷第2節 時也,命也!第47節 搶位第34節 迫敵出戰第70節 保命第75節 救兵第55節 海軍的意志第57節 光榮的艦隊第38節 感情與責任第10節 三架馬車第39節 春季攻勢第28節 誰輕誰重第16節 接受考驗(下)第19節 尾跡第45節 全力防禦第17節 返港第36節 整軍再戰第30節 百姓的力量第23節 緊急出發第24節 將軍感言第42節 驚魂未定第27節 間諜案第19節 一流海軍第22節 艦隊東進第37節 援軍第33節 現代戰爭之父第36節 戴罪立功第51節 起因第5節 戰略反擊(上)第57節 老狐狸現身第7節 各爲其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