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節 大西洋海狼

當天,談仁皓就將他們這段時間總結出來的對美分析報告遞交給了甘永興上將。甘永興另外組織了一批參謀軍官,並且親自領導這些參謀軍官,針對與美開戰之前帝國海軍需要做的準備,以及在戰爭爆發之後,帝國海軍可能要面對的困難做出詳細的分析,並且預先制訂了一系列的作戰計劃。這正是海軍參謀部的本質工作。

接下來數日,談仁皓一直將精力放在了收集德意志帝國海軍潛艇部隊的作戰行動上。當時,德意志帝國與唐帝國有情報共享協議,而且雙方都會及時的交換戰報。每兩天,就會有一份由外交部轉送的情報到達海軍司令部。談仁皓他們也只能利用這些德國海軍提供的消息來判斷大西洋上的局面。

可以說,德意志帝國海軍是潛艇戰的老祖宗了。在潛艇誕生之後,很多國家對這種新式戰艦都存在懷疑(唐帝國也不例外),一些傳統海軍強國還認爲潛艇是一種“卑鄙”的戰艦,是隻能在背後偷襲的戰艦,不配參加海上戰鬥。這些觀點都是極端錯誤的,戰爭無所不用其極,“卑鄙”這類字眼在戰爭的詞典裡是不存在的。

一戰前,德國除了花費大力氣組建公海艦隊以抗衡英國的大艦隊,奪取大西洋的制海權之外,還在潛艇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一戰爆發之前,德國海軍就組建了一支擁有30多艘潛艇的部隊,而這也是當時世界各國海軍中最強大地潛艇部隊。

一戰中。德國海軍做了很多努力,希望打破英國的海上封鎖(爲了獲取唐帝國的援助),並且完成對英國的海上封鎖(擊敗英國的最有效的辦法),德國公海艦隊做了很大的努力,可日德蘭海戰之後(德國人獲得了戰術上地勝利,可英國人卻牢牢的把握住了戰略上地優勢),公海艦隊已經無力前出北海。挑戰英國的海上霸權。從這個時候開始,潛艇成爲了德國海軍手裡最爲犀利的武器。而且德國海軍也開始全力發展潛艇。

從一戰爆發開始,德國海軍的潛艇就一直在執行封鎖英國海上生命線的作戰任務,到1298年(公元1916年),德國海軍的潛艇部隊一共擊沉了3500餘艘,總噸位達到了1200萬噸的英國商船,這幾乎是戰前英國擁有商船總噸位地五成!而到1300年,德國海軍的潛艇擊沉的敵國商船已經達到了2300萬噸。英國幾乎被全面癱瘓。如果不是美國在這一年開始干預戰爭(英國用巴哈馬羣島的駐軍權從美國手裡換來了120艘老舊驅逐艦,並且獲得了美國提供的大量軍事援助)的話,英國會在01年戰敗,而整個一戰的結果也將截然不同了。

正是因爲德國潛艇在一戰期間的瘋狂表現,戰後地和談時,德英法三國達成了一項區域協定,德國在戰後只保留80艘潛艇的規模,而英國則答應在和平時期不派遣大艦隊進入北海中線德國一側活動。法國則保證在萊茵河西岸(二十公里範圍之內)不超過十萬。後來的《松江海軍軍備條約》中,也因爲英法美三國的極力主張,將對潛艇的限制寫進了條約裡面。當然,戰後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嚴格的執行了條約,更不會有任何國家會放鬆軍備地發展。

大戰前夕,在《松江條約》失效前後。德國海軍加速擴充了海軍,這其中潛艇部隊就佔了大頭。7型潛艇就是在這個時候上馬的,而且在建造了第一批兩艘之後,德國海軍就大批量訂購了78艘,隨即在戰前三個月的時候下了第二批訂單,總訂購的潛艇數量達到了160艘。戰爭爆發前夕,德國海軍已經擁有了59艘7型潛艇(其他的幾十艘潛艇都因爲太小,航程太短,而無法執行遠洋破交作戰)。

戰爭的第一年,德國潛艇就刷新了一戰的紀錄。從21年8月中旬到22年8月初。德國潛艇在大西洋航線上一共擊沉敵國(包括中立國)商船786艘,總噸位650萬噸。而在一戰中,德國潛艇一年的最高紀錄爲620萬噸。而這一年中,德國損失了38艘潛艇,新增加潛艇149艘。換句話說,德國的潛艇在戰爭的第一年就讓英法損失了三成地商船,掐住了英法地脖子。

實際上,德國潛艇部隊在這一年的戰果主要集中在22年3月份之後。在3月到8月初這四個多月地時間裡,德國潛艇就擊沉了498艘商船,總噸位達到了420萬噸。而讓德國潛艇“大放光彩”的原因是,從22年3月份開始,德國潛艇改變了戰術,由以往的單獨“狩獵”變爲集羣行動,往往集中數艘,甚至是數十艘潛艇襲擊有護航戰艦掩護的商船隊,這一戰術被形象的成爲“狼羣戰術”。

1年的潛艇戰並不殘酷,當時德國潛艇部隊的規模很小,能夠執行遠洋破交作戰任務的潛艇實際上就那麼40多艘(一部分7型潛艇被分配給了訓練部隊),而且當時英國海軍控制着北海的出口(設德蘭羣島),德國潛艇在通過北海,進入北大西洋之前危險重重,損失極爲慘重,很多潛艇都還沒有前進到預定海域就被英國的反潛巡邏機與反潛艦艇發現,並且被擊沉了。

1年底,德國出兵攻佔了挪威,到22年初,挪威戰敗,德國潛艇部隊才獲得了夢寐以求的,面向大西洋的潛艇基地。德國搶在英國出兵之前佔領挪威的目的就是要讓潛艇自由進出北大西洋,讓潛艇去封鎖英國的海上航線

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德國海軍潛艇部隊的能量爆發了出來。到22年初地時候。德國海軍中可以執行作戰任務的7型潛艇達到了89艘(另外還有12艘用於訓練),鄧尼茨(德國海軍潛艇“狼羣戰術”的創始人)也在這一年當上了德國海軍潛艇部隊司令官,隨即下達了新的作戰命令。

“狼羣戰術”實際上並不複雜。德國海軍首先給潛艇設定巡邏海域,而這一海域一般都是商船隊的必經之路。在每一片海域內一般有數艘到十多艘潛艇。如果有潛艇發現了商船隊,就將立即用無線電召喚其他的潛艇(一般情況下,潛艇的電報是首先發給德國海軍潛艇司令部地,然後由德國海軍潛艇司令部將電報轉發給附近海域的其他潛艇。當時潛艇之間沒有有效地通信手段),然後在一塊預設的海域等着船隊到達。而一般情況下。都會由那艘首先發現商船隊的潛艇負責跟蹤,並且不斷報告商船隊的位置,航行,速度。而襲擊一般在夜間展開(選擇襲擊海域時就必須考慮到這一點)。襲擊時,一般會有兩到三艘潛艇負責引開護航的驅逐艦(這些潛艇幾乎都是去送死的,但是能夠活着回來的也不少,一般由最優秀地潛艇艇長指揮的潛艇擔當這一任務)。在護航驅逐艦的陣型被打亂之後,其他潛艇再蜂擁而上,用魚雷與火炮迅速解決戰鬥,在天亮之前撤出。如果襲擊還沒有獲得完全成功的話,就會在第二天晚上再次組織襲擊,或者是呼叫其他的“狼羣”,在船隊的下一段航向上再次組織襲擊。

這一戰術非常有效,比以往的單獨“狩獵”的效率高出很多。也正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德國潛艇成爲了北大西洋上地“海狼”,成爲了英法商船隊的殺手,成爲了掐住英國生命線的那隻大手。

可以說,唐帝國的潛艇部隊是師從德國潛艇部隊的。在對日封鎖作戰中,唐帝國的潛艇部隊吸取了德國潛艇部隊地經驗。在北太平洋戰場上,唐帝國的“海狼”也正是在採取了“狼羣戰術”之後(22年5月份開始)。日本獲得的援助大幅度減少,日本才露出了疲軟的一面。如果沒有這些潛艇,恐怕唐帝國要想打倒日本,至少得等到23年年底。

德國潛艇(唐帝國潛艇)的瘋狂襲擊最終改變了美國在戰爭中的立場。22年上半年,德國潛艇就在襲擊中擊沉了八艘懸掛美國國旗的船隻(這些船隻都是在美國註冊的),同期,唐帝國的潛艇也擊沉了五艘美國商船。按照《國際海事法》,襲擊這些船隻就是在襲擊美國。結果,在22年7月,美國就差點因此參戰。

年7月底。唐德美三方就大西洋與太平洋潛艇作戰的問題開始談判。此時。美國沒有能力參戰(美國國會不會因爲商船遭到襲擊而貿然參戰,不然在一戰中。美國就已經參戰了),唐帝國與德意志帝國也不想在這個時候惹上新地麻煩(唐帝國正在全力以赴地幹掉日本,而德意志帝國在頂住了英法聯軍的進攻之後,還要擋住南面地意大利,迎戰東面的俄羅斯帝國)。

7月,談判差點破裂(22年時,美國最有可能在這個時候參戰),結果雙方都做出了讓步,談判最終在9月結束。唐帝國與德國都做出保證,不派遣潛艇進入美國一側的航線襲擊商船,而美國也保證不向戰區一側派遣護航戰艦,所有向交戰國運送物資的船隻都不得懸掛美國國旗,以避免擦槍走火。

這個協議對雙方都有利,而也正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德國潛艇一直在大西洋中線(以英國格倫尼治爲零度,西經32度)以東海域活動,而這條看不見的界線也成爲了英法商船隊的生死線。美國海軍派遣的護航戰艦隻負責將商船隊送到這裡,然後由英法的護航戰艦接手。而在這條線以東,德國潛艇可以肆無忌憚的襲擊任何一艘艦船。

到美國國會通過《租借法案》(23年中)之前,英法損失了超過一半的商船,雖然當時英法國內的造船廠已經開足了馬力在生產新的運輸船(甚至爲此取消了很多戰艦的建造計劃),以補充損失的商船,可補充的速度仍然遠遠跟不上損失的速度。到23年6月的時候,英法雖然很快從美國拿到了大量的商船(大部分都是老舊的船隻,有的還是在一戰之前建造的),但是英法兩國已經快要支撐不住了。

美國在這個時候通過《租借法案》來幫助英法度過難關,實際上就給了德國與唐帝國一個向美國宣戰的理由。結果,唐帝國忍了下來,德國也不可能單獨向美國宣戰。《租借法案》對唐帝國的影響並不大,因爲唐帝國的海軍已經在這個時候扳回了局面,正在完成對日本的封鎖,唐帝國有足夠的力量困死日本,讓美國的船隻一艘都無法到達日本。相反,德國海軍的公海艦隊仍然沒有能力挑戰英法海軍,封鎖英法就只能依靠潛艇,而潛艇又只能對付商船,美國的《租借法案》實際上就是幫助英法獲得維持其生命線的商船,讓英法可以繼續戰鬥下去,同時也讓德國失去希望。

“實際上,我們已經阻止了德國一次。”談仁皓的領悟能力是超強的,從這些看似毫不相關的信息中他已經摸到了門道。“德國忍了好幾個月,現在我們已經基本上解決掉了日本問題,重點也正在向西轉移,德國纔再次展開無限制潛艇戰,大概德國也忍夠了吧!”

“你的意思是,我們不可能阻止德國停止無限制潛艇戰?”郝東覺就沒有這麼快看清事情的本來面目了。

談仁皓微微點了點頭。“德皇肯定憋了很久,而且德國肯定錯誤的判斷了我們的實力。現在他們展開無限制潛艇戰的目的就是要逼死英法,爭取先幹掉法國,把英國人趕回島上去。可問題的關鍵並不在大西洋上,而是在我們這邊!”

兩人都沉默了下來,唐帝國與美國纔是這場戰爭中的兩大主角,而德國的行爲必然打破平衡,到時候,究竟鹿死誰手還不確定呢!

第37節 成長第20節 情報第24節 沒有選擇的選擇第27節 問責第48節 人事變動第36節 立足點第23節 理智的建議第25節 遺憾第11節 彈雨中的艦隊(上)第6節 重要的螺絲釘(上)第22節 縮編第73節 混亂戰場第31節 窒息效應第49節 兩頭爲難第30節 尖刀第23節 高效率轟炸第30節 拍板第58節 渾水摸魚第7節 不一樣的軍旅生活(下)第3節 海軍的驕傲第55節 傳奇艇長第35節 逃命第20節 敵人的動力第34節 血戰第24節 前進轟炸第6節 多與少的麻煩第68節 絕途第33節 戀愛(下)第48節 多手準備第24節 海軍的動力第32節 燃燒在繼續第8節 戰略牽制第77節 慘痛的勝利第1節 噩耗第1節 壯志凌雲第58節 鉅艦末日第24節 復出第32節 逃竄之敵第14節 舞臺絕唱第17節 捷足先登第20節 奇遇(上)第7節 明修棧道第3節 好友的前程第72節 倉促出擊第23節 撤退第44節 犧牲的價值第44節 戰役轉折點第50節 海狼第48節 穿梭航線第56節 絕途第63節 撿漏第62節 埋葬第五艦隊第15節 跟蹤攔截第6節 奇蹟第33節 重兵雲集第20節 凱旋第28節 絕密工程第16節 英雄凱旋(上)第30節 輪番上陣第51節 除惡務盡第40節 天空霸主第16節 黃雀在後第65節 風火燎原第5節 北上第62節 勇追窮寇第4節 快如迅雷第15節 破格晉升(上)第28節 飛向東京第6節 聯合遠征艦隊第27節 英勇的重巡洋艦第22節 簡單任務第27節 倒行逆施(上)第19節 大規模殺傷武器第62節 果斷出擊第43節 敲門磚第19節 嘲弄(上)第71節 主攻方向第43節 替罪羊第35節 逃命第29節 哥們義氣(下)第14節 新模式第1節 破敵利器第12節 完美轟炸(上)第29節 哥們義氣(下)第28節 滾動的鐵流第4節 良將庸兵第11節 集中轟炸第23節 戰爭發動機第10節 戰場迷霧第32節 提前的勝利第21節 大轟炸第25節 選位第4節 妄想的偷襲第11節 倒下的巨人(下)第22節 夜間轟炸第11節 假象第36節 立足點第52節 登陸硫黃島第10節 無畏的飛鷹(上)第20節 連哄帶騙
第37節 成長第20節 情報第24節 沒有選擇的選擇第27節 問責第48節 人事變動第36節 立足點第23節 理智的建議第25節 遺憾第11節 彈雨中的艦隊(上)第6節 重要的螺絲釘(上)第22節 縮編第73節 混亂戰場第31節 窒息效應第49節 兩頭爲難第30節 尖刀第23節 高效率轟炸第30節 拍板第58節 渾水摸魚第7節 不一樣的軍旅生活(下)第3節 海軍的驕傲第55節 傳奇艇長第35節 逃命第20節 敵人的動力第34節 血戰第24節 前進轟炸第6節 多與少的麻煩第68節 絕途第33節 戀愛(下)第48節 多手準備第24節 海軍的動力第32節 燃燒在繼續第8節 戰略牽制第77節 慘痛的勝利第1節 噩耗第1節 壯志凌雲第58節 鉅艦末日第24節 復出第32節 逃竄之敵第14節 舞臺絕唱第17節 捷足先登第20節 奇遇(上)第7節 明修棧道第3節 好友的前程第72節 倉促出擊第23節 撤退第44節 犧牲的價值第44節 戰役轉折點第50節 海狼第48節 穿梭航線第56節 絕途第63節 撿漏第62節 埋葬第五艦隊第15節 跟蹤攔截第6節 奇蹟第33節 重兵雲集第20節 凱旋第28節 絕密工程第16節 英雄凱旋(上)第30節 輪番上陣第51節 除惡務盡第40節 天空霸主第16節 黃雀在後第65節 風火燎原第5節 北上第62節 勇追窮寇第4節 快如迅雷第15節 破格晉升(上)第28節 飛向東京第6節 聯合遠征艦隊第27節 英勇的重巡洋艦第22節 簡單任務第27節 倒行逆施(上)第19節 大規模殺傷武器第62節 果斷出擊第43節 敲門磚第19節 嘲弄(上)第71節 主攻方向第43節 替罪羊第35節 逃命第29節 哥們義氣(下)第14節 新模式第1節 破敵利器第12節 完美轟炸(上)第29節 哥們義氣(下)第28節 滾動的鐵流第4節 良將庸兵第11節 集中轟炸第23節 戰爭發動機第10節 戰場迷霧第32節 提前的勝利第21節 大轟炸第25節 選位第4節 妄想的偷襲第11節 倒下的巨人(下)第22節 夜間轟炸第11節 假象第36節 立足點第52節 登陸硫黃島第10節 無畏的飛鷹(上)第20節 連哄帶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