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董姨娘回到房中,拿過菱花銅鏡,鏡子裡白嫩的俏臉左右各有個巴掌印子,清晰五個手指印。

董姨娘的丫鬟說;“奴婢去廚房要冰塊,給姨娘敷一敷。”

“不用了。”董姨娘攔住她。

天色將晚,聽見門外男人的腳步聲,董姨娘散開頭髮。

魏廉進門時,看見董姨娘臉上巴掌印,董姨娘披頭散髮,楚楚可憐,顫巍巍地叫了一聲,“爺。”

魏廉蹙眉,“你又怎麼惹她了?”

董姨娘半吞半吐把朱氏罵魏泓的話說了,魏廉一臉疲憊,闔眼靠在椅子裡,董姨娘善察言觀色,看魏廉心情不好,不敢多說。

良久,魏廉揉揉眉頭,“昭姐……”

頓住,董姨娘給魏廉按頭部,揣摩他心思,“昭姐當時也在,還幫着泓兒說幾句話,太太……”

“太太怎麼樣?”魏廉睜開眼。

“沒什麼,我看昭姐小小年紀,行事穩重。”

董姨娘看着魏廉的臉說。

魏廉閉上眼,不出聲,許久,董姨娘以爲他睡了,正尋思服侍候他寬衣叫他到牀上睡,魏廉卻輕嘆一聲,董姨娘聽他說什麼,他卻什麼也沒說。

魏昭換新地方,比平常醒得早,天光剛放亮,魏昭坐起來,撩開牀帳,招呼書香和萱草進來侍候。

桂嬤嬤惦記姑娘年紀小,恐有不周到之處,早起上來,提醒魏昭,“姑娘剛回府,禮數不能錯,每日要到太太跟前晨昏定省。”

多少雙眼睛看着。

“我知道了,媽媽。”

繼母朱氏不想看見她,同樣她也不想看見繼母,可面上虛與委蛇卻不得不做。

接過萱草遞過來的手巾,擦乾臉上水珠,桂嬤嬤看着無語暗歎,嫌脂粉污了好顏色,想起多年前,侍候的主子,也是這般年輕,一樣出色,一晃十幾年了。

“嬤嬤,你又想起以前的事了。”

魏昭擡頭望着桂嬤嬤,主僕情同母女,桂嬤嬤從不提她生母的事,魏昭知道生母還活着,從來不問,她早把桂嬤嬤當成母親,。

穿戴整齊,魏昭帶着書香沿着西廂迴廊去主院,經過魏萱閨房門口,魏昭喚了一聲,“三姐姐在屋裡嗎?”

一個小丫鬟打起簾子,笑說:“四姑娘真早,我們姑娘請四姑娘進去。”

裡面打了一聲哈氣,魏萱慵懶的聲音,“四妹妹,是你嗎?”

魏昭走進屋,“我來找姐姐一起去給母親請安。”

魏萱剛起身,頭沒梳,正要洗臉,“四妹妹,你不知道,母親免了我們每日請安,五日一次即可。”

繼母不想看見庶出子女,給自己添堵,免了晨昏定省,魏昭卻不能不去,繼母沒發話免了她例行問安,表面功夫還是要做的。

上房門口站着幾個丫鬟媳婦,看見魏昭過來,笑說,“太太還沒起。”董姨娘和薛姨娘也在之列,趕着說;“姑娘早。”

魏昭點點頭,站在門旁候着,等了有一刻鐘,裡面傳出話,“太太起身了。”遂都進去侍候,

魏昭插不上手,站在人堆後面,直到她咳嗽兩聲,朱氏有一絲意外,“我免了你兄弟姐姐請安,你以後不用早起上來。”

如果朱氏說話態度溫和,魏昭當她是體恤繼女,朱氏隨意的口氣,也沒怎麼看她。

魏昭乖巧地說;“母親體恤,女兒遵命。”

既然來了,不好就走。

朱氏洗漱完,東屋裡已擺飯,朱氏纔看了她一眼,“四姑娘用過早膳了嗎?”

用早膳過來請安,顯然對繼母不敬。

“你回屋用膳,我這裡你跟三姑娘一樣,五日過來一趟即可。”

朱氏可不想跟繼女一個桌上吃飯,過了病氣,連表面文章都不屑做,魏昭聽桂嬤嬤說過,朱氏未出閣時驕縱任性,婚事挑挑揀揀,拖到二十歲小姑獨處,無奈委屈嫁給魏廉做繼室,當時魏廉已有二妾,三個子女。

朱氏性情使然,婚事又不甚滿意,豈肯裝賢良淑德,委屈自己,自魏三爺續娶後,三房便風聲鶴唳,朱氏把倆妾收拾得服服帖帖,看見她像老鼠見貓。

魏廉顧忌面子,且已經休過一回妻,外間名聲受損,只得隱忍,憑朱氏拿捏。

魏昭告退出來,帶着書香,穿過院子,看見魏廉從琉璃照壁後走出來,魏昭趕緊退過一旁,

魏廉經過她身邊,魏昭蹲身,“給父親請安。”

魏廉點點頭,並沒看她,走過兩步,站住,回頭瞅着她,皺眉,“你就沒有好一點的衣裳嗎?”

他這個父親幾時給她買衣裳的錢。

魏昭垂眸,低聲說;“有兩身好衣裳,留出門穿。”

“你母親沒按月給你送銀子嗎?”

“月銀母親一文不少派人送去,一日三餐,儘夠了,怪女兒身體不爭氣,經常請醫問藥。”

繼母朱氏一年命人送一次家用,按照府裡主子姑娘份例,每月二兩銀子零花錢,父親魏廉怎能不知,府裡主子們吃穿都是公中的,看病請大夫,診金從賬房出,魏昭每月二兩月銀,連兩個丫鬟一兩銀子,桂嬤嬤月例一兩銀子,主僕統共每月四兩銀子的花銷,除去吃穿用度,看病抓藥,捉襟見肘。

魏廉一哂,倒是忘了,沒再說話,繼續往前走。

魏昭看着父親陌生的背影,進了上房,她出生時體弱多病,冬季天寒犯咳喘之疾,魏家把年僅四歲的她送到早已空置的鄉下祖宅,自此無人問津,魏家根本沒人關心她是怎麼活過來的。

沿着迴廊走回東側小跨院,老遠看見魏萱穿戴整齊,正要出門去,魏萱走過來,“怎麼樣,我說母親免了請安。”

“三姐去哪裡?”

“我去二姐屋裡,聽說大伯母爲二姐做了兩套新衣裳,打了新首飾,要帶二姐姐出門。”

“二姐要說婆家,出門交際,穿戴是魏家的臉面,是該做幾身新衣裳。”

誰花錢也不是花她的錢,省下也到不了她手裡。

魏萱湊近她,小聲耳語,“四妹,看你穿的衣裳都是過時的樣子,你跟母親要求做兩套新衣裳,母親不好意思不應。”

攛掇她跟繼母要,繼母如果答應,少不了魏萱的,繼母不答應,下的是自己的臉,魏昭低頭看一眼自己身上穿的衣裙,“我這身衣裳沒破,還能穿。”

魏昭沒上當,魏萱失望。

明知嫡母不會另拿出銀子貼補,魏萱故意讓她碰壁,這個大她兩個月的姐姐,心術不正。

遂朝魏萱笑笑,“倒是姐姐應該做兩身新衣,姐姐快及妍了,也要像二姐姐說婆家了。”

魏萱撇撇嘴,她的親事嫡母不上心,出門根本不帶她,心裡怨懟,嘴上卻說;“我記得妹妹只比我小兩個月。”

“小兩個月也是等姐姐先嫁,妹妹才能嫁人。”

當年薛姨娘爲通房丫頭之時,先主母嚴氏生下庶女,破了魏府的例。

“四妹,得閒你去我屋裡,咱們姊妹說話,我走了。”

魏昭跟魏萱分手,明間東屋裡,桂嬤嬤剛把姑娘早膳扣在桌上,怕涼了,看見魏昭,“我還以爲姑娘要等一會回來。”

萱草打水,魏昭起得早,早餓了,洗手,上桌吃早膳,魏府的早膳,稀粥饅頭花捲小菜,魏昭喝了一碗粥,吃了一個小花捲,撂下碗筷。

桂嬤嬤端上漱口茶水,“老太太壽辰姑娘準備送什麼壽禮?要提早準備。”

魏昭含了一口茶水,吐到痰盂裡,“我送金的銀的,老太太也不稀罕,我那幾兩月銀,送貴重之物,只怕魏家人懷疑我的東西來路不明,老太太別的也不缺,就做個抹額,精緻一點。”

“這個主意不錯。”

桂嬤嬤點頭,府裡的人都知道姑娘困窘,如果出手闊綽,反倒讓人懷疑。

“書香針線活好,替我做一個便是,我畫個花樣子,也算盡點孝心。”

女紅她可拿不出手。

“姑娘還記不記得,有一年快過年了,府裡月銀沒按時送來,書香姐繡了一疊手帕拿到集市上賣,竟然賣了五兩銀子。”

“怎麼不記得,你用草編蟈蟈籠賣。”

“姑娘給人寫對聯。”

那年自己九歲,萱草十歲,書香十二歲。

“姑娘畫的花樣子,左鄰右舍的姑娘媳婦搶着要。”書香驕傲地說。

主僕正說話。

南窗半支開,聽見院子裡說話聲,“大夫來給老太太請平安脈,老太太念着四姑娘身體不好,叫帶大夫過來給四姑娘看看。”

魏昭擡起頭,從窗子往外看,老太太屋裡的一個媳婦跟魏萱屋裡的丫鬟說話,一個三十幾歲的男子,身後跟着一個揹着藥箱的小童,朝明間走來。

西暖閣的牀帳已放下,魏昭坐在牀上,手從帳幔底下伸出來,大夫在牀榻前椅子上坐下,指搭上皓腕,“姑娘覺得哪裡不舒服?”

“一入冬咳喘,渾身乏力,少眠夢多。”

少女聲音細弱。

“姑娘這症候多久了?”

“出生後便如此,看了不少大夫,都說此病難醫,我記事起家人就把我送鄉下養病。”

大夫名喚宋遇,經常到各個府內宅瞧婦人的病,凝神看着紗帳裡端坐的少女,少女面貌模糊,半晌道;“姑娘咳喘之疾,不知現在還犯嗎?”

“時好時壞。”帳裡的少女答道。

“姑娘現在吃什麼藥?”

魏昭臉朝站在牀旁的書香說;“把我平日吃的藥方拿來給大夫看看。”

書香從鬥櫥抽屜裡取出一個藥方,宋遇接過藥方,掃了一眼,看上面十幾味藥,俱是補藥。

“姑娘先天不足弱症,待我開個方子,吃吃看。”

“大夫辛苦了。”隔着一重煙青紗帳,恍惚少女朝他點頭致謝,聲音如琉璃珠滾落玉盤,“書香,取文房四寶來。”

彼此心照不宣。

送走大夫,書香回房,牀帳已掛上,萱草給魏昭穿繡鞋,書香把大夫開的方子拿給姑娘,魏昭瞟了一眼藥方,目光落在底下姓名,狂草,宋遇。

她拿給這位宋大夫看的方子裡的十幾味藥,依照原樣,沒有添減。

書香說:“姑娘,這位宋大夫看出姑娘沒病?”

方纔宋遇盯着自己看半天,“看出來了。”

“那他告訴老太太,豈不是穿幫了。”書香駭然。

“他若想揭穿,就不會寫這個方子,我告訴他我從小因病被棄,他如果說我沒病,府裡的主子們居心何在,他不肯得罪人,反正這個方子都是補藥,有益無害。”

“瞞得住一時,瞞不住一世。”

書香把藥方放入抽屜裡。

“不需等太久,老太太壽日,便知分曉。”

老太太在壽辰前把自己弄回府,安的是什麼心?不難猜。

第127章第41章第116章第122章第153章第153章第151章第63章第85章第127章第14章第79章第96章第73章第33章第119章第99章第151章第164章第76章第89章第46章第77章第164章第77章第135章第64章第106章第6章第118章第83章第4章第9章第40章第111章第80章第96章第18章第36章第160章第2章第20章第117章第49章第53章第154章第13章第148章第153章第158章第137章第97章第150章第100章第122章第26章第54章第85章第8章第12章第51章第102章第12章第86章第26章第160章第97章第9章第163章第118章第75章第109章第95章第50章第139章第33章第164章第45章第127章第9章第107章第10章第29章第1章第64章第16章第132章第84章第119章第55章第14章第78章第160章第13章第147章第103章第2章第76章第49章第147章
第127章第41章第116章第122章第153章第153章第151章第63章第85章第127章第14章第79章第96章第73章第33章第119章第99章第151章第164章第76章第89章第46章第77章第164章第77章第135章第64章第106章第6章第118章第83章第4章第9章第40章第111章第80章第96章第18章第36章第160章第2章第20章第117章第49章第53章第154章第13章第148章第153章第158章第137章第97章第150章第100章第122章第26章第54章第85章第8章第12章第51章第102章第12章第86章第26章第160章第97章第9章第163章第118章第75章第109章第95章第50章第139章第33章第164章第45章第127章第9章第107章第10章第29章第1章第64章第16章第132章第84章第119章第55章第14章第78章第160章第13章第147章第103章第2章第76章第49章第14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