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授籙

“銅環?”履霜奇道:“小郎要銅環做什麼?”

徐佑笑道:“把玩!”

履霜一頭霧水,卻還是按照徐佑的吩咐找工匠打了個手腕粗細的銅環。徐佑拿着給清明看,清明差點翻白眼,道:“郎君,所謂銅環,不是真的銅,需要含有金……”

“啊?”

徐佑真的嚇了一跳,不是重生到這個時代,根本不知道金銀作爲貴金屬的匱乏和重要性,連他立了那麼大的功勞,皇帝賞賜也不過金十斤而已。

現在只是授個籙,竟然銅環裡要含金?

“馬一鳴這麼大胃口?”

“入道五斗米,授籙半兩金,所以道民數百萬計,可得以授籙成爲籙生的,少之又少。”清明的師父陳蟾曾經化名曹谷混入天師道,升至一治祭酒的高位,他跟隨陳蟾多年,對天師道的種種門路十分熟悉,道:“馬一鳴還算對郎君不錯,只說銅環,意思多少加一點金即可。有些度師傳度的時候,直接要的是純金環,那才叫大胃口!”

徐佑這時才明白馬一鳴說“籙不輕授”的真正意義,苦笑道:“早知先問了你……好吧,加點金就加一點,金黃塗看起來亮目、氣派!”

金黃塗就是鍍金,鍍金一詞出自唐代,唐以前,從漢至晉到南北朝,皆稱金黃塗。也就是用水銀融化金子,合成金汞劑,塗抹在銅器表面,然後加熱使水銀蒸發,金子附着在銅器上不會脫落。

這個技術戰國時就有了,兩漢時發展到了高峰,到了現在已經極其成熟,表面上光滑如鏡,沒有瑕疵和破綻,完全看不出是鍍金,除非上手感知重量不同。

皇帝御賜的金子不能動,明玉山以前的金器被司隸府搜刮一空,尤其郭勉的金旌船,那面純金打造的帆可是讓人垂涎三尺,靜苑之前也多是存的錢帛,很少見到金銀。其他的人,除了履霜有點體己,左彣何濡他們跟着徐佑時一個比一個窮的叮噹響,盤算一週,竟然找不到金子來塗這銅環。

無奈只好找到杜三省,以略高於市價的銅錢託他兌換了一兩黃金,取了三錢薄薄的鍍了一層,就這樣這枚銅環的成本已經接近五千文。

所以入道者衆,可成爲籙生的少之又少。一方面是因爲大衆都有向道之心,卻無真正做道士的志向;另一方面,就是因爲需要交納的法信實在太貴了,超出很多人的承受能力。

徐佑不是心疼錢,而是頭疼怎麼解釋這五千文的來歷,他扮演的林通可是無家可歸的流民,短短五日,搞來五千文,無疑是天方夜譚。

“錢塘失陷,很多士族被族滅,總會有些地方藏着沒被白賊搜刮去的錢物,郎君偶然入室,發現點意外之財,也在情理之中。”

清明出的好主意,徐佑照本宣科,將銅環和五百文贄幣送給了馬一鳴。馬一鳴摩挲了片刻,露出滿意的笑容,對徐佑的解釋沒有起疑。因爲這段時日不僅僅他一個人發了這筆小財,靖廬的小道士前幾天也從一片廢墟里挖到了一枚價值幾百文的香爐。,其他的更是時有耳聞。

上天總會給某些人好運,可只有好運是遠遠不夠的,這不,林通的錢,還不是到了他的手裡?

馬一鳴乾咳幾聲,站了起來,道:“隨我來!”

錢塘觀共前後三進,一進是正殿,二進是真仙殿,殿前立有壇,即爲傳籙壇。此時的天師道沒有經過改革和重塑,各項規章制度不夠嚴謹,甚至可以說稀鬆平常,連傳籙這樣的頭等大事,馬一鳴一個十籙將都可以自主進行,哪裡像後世,傳籙之功牢牢的被龍虎山天師府掌握在一姓手裡,誰也不能染指!

傳籙壇分三階,象徵三天三界;立四柱,謂天地日月;設八門十方,爲鬥宿星君;上五供,喻四季五行。

這五供跟民間獻祭完全不同,由牲牷血食改爲五穀蔬果精珍,天師道嚴禁以牛羊豬等牲畜的血食祭天,講究的是清約之道。

馬一鳴鄭重的換上法服,端坐壇上,開始對徐佑宣講《五千文籙》,足足一個時辰才宣講完畢,然後問道:“此爲籙文,可謹記於心?”

“弟子愚鈍,尚未完全記下!”

“無妨,日後只要勤加吟誦,自會明瞭。林通,你上前來!”

徐佑遵命行事。

“誡爲淵,道猶水,人猶魚,人離道則死,道離誡則散。不行戒者,呼之不至,破戒之人,吏兵遠身。所以授籙之後,當傳你《道戒十律》!”

“諾!”

馬一鳴擎出法劍,劍指徐佑額頭,厲聲道:“十律:競行忠孝,可能持否?”

“能持!”

“十律:守中和,可能持否?”

“能持!”

“十律:喜怒悉去,可能持否?”

“能持!”

“十律:不爲式過,可能持否?”

“能持!”

……

競行忠孝;守中和;喜怒悉去;不爲式過;誡知止足;與不謝、奪不恨;勿貪寶貨;勿逞欲宣淫;寧施於人、勿受人施;道重繼祠。

此爲道戒十律!

每一律都言簡意賅,可仔細回味,又妙處無窮,徐佑俯首道:“弟子皆能持!”

馬一鳴將銅環放於地上,揮劍剖開兩段,一半納入懷中,一半遞給徐佑,撫須而笑,道:“此爲師徒之約,從今而後,你我在道門裡一脈相承,禍福與共。”

各懷其半,雲以爲約,徐佑來時已經聽清明仔細說過,並不覺得驚訝,收了半段銅環,恭恭敬敬的道:“度師!”

一脈相承是真,禍福與共卻未必,享福的時候師父在前,徒弟在後,患難的時候,徒弟總是背黑鍋的那個,師父怕早跑的影子都看不見了。

馬一鳴撫須長笑,道:“來來來,快起身!”他扶着徐佑雙手,越看越是滿意,高聲道:“來人,上法服!”

法者,洗垢去塵,息欲靜志,專念玄宗,十善爲業,行止合道,三界所崇,以正除邪,故謂爲法。服者,伏也福也,伏從正理,致延福祥,濟度身神,故謂爲服。

法服又叫無衣之衣,是天師道重要的法器,只有成爲籙生,纔會授予最低階的法服。還是那個清秀的小道士,端了準備好的衣物出來,悄無聲息的幫着穿好,對徐佑莞爾一笑,低頭退了出去。

道巾道袍,冠簪法衣,一應俱全,徐佑左看右看,心裡有些想笑,突然覺得沐猴而冠用在此時再合適不過。

“這是五千籙文正本,蓋有陽平治都功印,需要時時緘而佩之。我教中弟子,只有得授法籙,才能名登天曹,纔有道位神職,你要珍惜這份機緣,不可懶惰隨性,有負道真!”

“諾,度師教誨,銘記於心。”

緘,束物之繩。薄薄的五千籙文爲素書,細線束之,可放入囊裡,也可掛在法服之上,以彰顯身份。

“今後,你是打算住在觀裡,還是……”

“我正要向度師稟明,東城的住處,若是不去住,怕縣衙要收回。那裡雖然簡陋,可畢竟也是個容身處,沒了實在可惜……還有,籙生按例沒有俸錢,我又不能讓度師白養,所以打算仍操舊業,到街上賣字餬口,但每日都來給度師請安,聆聽教誨,修習道法!”

馬一鳴沉吟片刻,道:“也罷,就如你所言。”

終於搞定了授籙這最難的一關,徐佑搖身一變,成了天師道在命籍、在籙冊的道士,爲日後在道門的呼風喚雨邁出了第一步。

儀式結束,接下來師徒交心,回到正殿,馬一鳴嘆道:“通兒,你從入道開始,接連奉上贄臂,心中可有怨言?是不是覺得爲師貪財?”

徐佑被他這聲“通兒”叫的渾身不自在,忙道:“弟子絕不敢有此心……”

“你有此心,也是人之常情。”馬一鳴道:“道由心得,心以道通,誠至感神,神明降接,是以道盛時,古人求心,末法時,世人求財。古人非心不度,末法非財不仙。譬如世人,欲求佳偶,良寶珍物,予取予求,心之所愛,豈計寶貨?佳偶不過暫時賞心悅目,尚竭盡所能,況乎真道,怎能不貴?”

徐佑前世裡讀西遊,如來也有經不輕授的說辭,其實道理很簡單,錢能通神,沒有錢,怎麼修仙得道?

“世人惜財,不肯尊師重道,乃將神仙爲虛說,長壽爲自然,真真可笑。而聖人善勸方便,質求其心,或七寶告靈,或六誓傳道,殫精竭慮,無有私念。是以學道之人,欲從師處受籙,必須備法信前往,並不是度師貪財,而是通過舍財,可以考驗求道之人是否心誠。”

馬一鳴笑道:“我既有意度你入道,所以才把金環說成銅環。你卻耿直的很,不偷奸耍滑,仍然齎我金黃塗,此心可謂之誠!”

徐佑恍然,怪不得今天一帆風順,原來馬一鳴在這挖了個坑。要不是清明深知天師道的這些小貓膩,恐怕真的要栽個跟頭。

“弟子入道前說過,願以身家性命付於道門,說到必然做到!”

“好孩子,好孩子!”

馬一鳴老懷大慰,道:“今日爲師要給人祛病,你若無事,隨我一起吧,也好瞧瞧爲師的道法如何!”

徐佑應了,究竟是誰人能讓馬一鳴親自上門看病,想來非富即貴,念及此,倒有幾分好奇。

第七十章 三教原來一祖風第一百零三章 笑柄第九十四章 白蛇現世第二十八章 歸案第六十八章 有情衆生第六十七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六十三章 權與勢的對峙第一百二十章 位卑不敢忘憂國第一百六十一章 見面第一百五十二章 男兒合當沙場死第四十五章 故人重逢第四十八章 漫把青泥汗雪毫第九十一章 步步驚心第五十四章 先手第一百零六章 驚聞故人來第一百六十章 願君安好,我亦安好第一百五十二章 男兒合當沙場死第七十一章 不可逾矩第十九章 道心玄微第二十三章 鶉鵲詩第九十八章 分贓大會第七十六章 浮雲一別後第三章 殺雞儆猴第二十五章 迎合上意第二十九章 太極殿夜話第十章 揚州之重第一百一十一章 可憐癡情人第一百零九章 驅狼羣以吞虎勢第一百七十五章 困第九章 各謀各路第九章 妙計第一百零八章 幽夜逸光第一百三十五章 疼不疼第一章 全是金陵女兒思第三章 殺雞儆猴第三十八章 男兒生在天地間第八十六章 七言至此,吾道不孤第一百一十三章 風起時,誰補天第四十五章 有計才第十六章 靜苑第七十四章 死亡之門第十八章 真相第三十二章 如此境界第一百一十一章 蒸青第一百零八章 一分爲二第一百章 鄭君草,徐郎豕第四十四章 三面合圍第六十五章 宮商角徵羽第一百章 千言萬語,不如一魚第三十一章 家無餘財第一百四十五章 約戰益州第五十七章 反切第一百三十五章 疼不疼第一百六十三章 鬼道妖邪第八章 金玉策和虎鈐堂第一百零七章 三都賦第五十二章 意在關中第五十九章 雨夜第七十二章 入主林屋山第七十六章 突變第五十一章 入道第十五章 夏夜流唱曉月沉第十四章 六天治興,三教道行第一百四十二章 揚州紙貴第一百零八章 暗夜殺機第一百一十二章 放虎歸山第八十三章 相逢一日眼尤青第二十一章 吳宮女兒腰似束第八十一章 折翼錢塘第三章 末法第八十六章 細說從頭第五十三章 角生鼻上中作弓第四十章 訛詐百幅畫第六十六章 崛起之路第九章 天下至霸第五十六章 可憐第五十三章 走蛟攔龍第十六章 一乘頓教第一百四十八章 突破第四十二章 狐朋狗友第八章 潛龍起於淵第六十六章 自此無心愛良夜第一百零七章 半生不易,好好活着第八十五章 算則勝第五十一章 何爲道第九十四章 脣舌第一百零七章 倉鶊第二十七章 日月逝矣,歲不我與第五十三章 授籙第一百三十五章 洞中初見第三十二章 如此境界第十五章 車船店腳牙,無罪也該殺第二十九章 風門第七十一章 驚蟄三候第三十八章 獠牙兇猛第二十三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三十四章 勝負誰知第三十二章 雷霆砲出天下驚第二十九章 巨蟒纏身第五章 揚帆南下
第七十章 三教原來一祖風第一百零三章 笑柄第九十四章 白蛇現世第二十八章 歸案第六十八章 有情衆生第六十七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六十三章 權與勢的對峙第一百二十章 位卑不敢忘憂國第一百六十一章 見面第一百五十二章 男兒合當沙場死第四十五章 故人重逢第四十八章 漫把青泥汗雪毫第九十一章 步步驚心第五十四章 先手第一百零六章 驚聞故人來第一百六十章 願君安好,我亦安好第一百五十二章 男兒合當沙場死第七十一章 不可逾矩第十九章 道心玄微第二十三章 鶉鵲詩第九十八章 分贓大會第七十六章 浮雲一別後第三章 殺雞儆猴第二十五章 迎合上意第二十九章 太極殿夜話第十章 揚州之重第一百一十一章 可憐癡情人第一百零九章 驅狼羣以吞虎勢第一百七十五章 困第九章 各謀各路第九章 妙計第一百零八章 幽夜逸光第一百三十五章 疼不疼第一章 全是金陵女兒思第三章 殺雞儆猴第三十八章 男兒生在天地間第八十六章 七言至此,吾道不孤第一百一十三章 風起時,誰補天第四十五章 有計才第十六章 靜苑第七十四章 死亡之門第十八章 真相第三十二章 如此境界第一百一十一章 蒸青第一百零八章 一分爲二第一百章 鄭君草,徐郎豕第四十四章 三面合圍第六十五章 宮商角徵羽第一百章 千言萬語,不如一魚第三十一章 家無餘財第一百四十五章 約戰益州第五十七章 反切第一百三十五章 疼不疼第一百六十三章 鬼道妖邪第八章 金玉策和虎鈐堂第一百零七章 三都賦第五十二章 意在關中第五十九章 雨夜第七十二章 入主林屋山第七十六章 突變第五十一章 入道第十五章 夏夜流唱曉月沉第十四章 六天治興,三教道行第一百四十二章 揚州紙貴第一百零八章 暗夜殺機第一百一十二章 放虎歸山第八十三章 相逢一日眼尤青第二十一章 吳宮女兒腰似束第八十一章 折翼錢塘第三章 末法第八十六章 細說從頭第五十三章 角生鼻上中作弓第四十章 訛詐百幅畫第六十六章 崛起之路第九章 天下至霸第五十六章 可憐第五十三章 走蛟攔龍第十六章 一乘頓教第一百四十八章 突破第四十二章 狐朋狗友第八章 潛龍起於淵第六十六章 自此無心愛良夜第一百零七章 半生不易,好好活着第八十五章 算則勝第五十一章 何爲道第九十四章 脣舌第一百零七章 倉鶊第二十七章 日月逝矣,歲不我與第五十三章 授籙第一百三十五章 洞中初見第三十二章 如此境界第十五章 車船店腳牙,無罪也該殺第二十九章 風門第七十一章 驚蟄三候第三十八章 獠牙兇猛第二十三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三十四章 勝負誰知第三十二章 雷霆砲出天下驚第二十九章 巨蟒纏身第五章 揚帆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