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蹴鞠皇子

鄭榮泰將李延慶帶到了太學南校場,這座校場相當於後世一個半足球場大小,給太學生上武技課所用,射箭、跑步,校場一角還專門闢出一處射圃,朝廷鼓勵太學生射箭運動,強身健體,但這裡還常常舉行一項宋朝最爲盛行的運動,那就是蹴鞠。

蹴鞠就是古代足球,和現代足球相比,它的對抗性較弱,對抗雙方輪流射門,就像後世的點球大賽,它從一個側面體現出了大宋的文弱風氣,重技巧而輕對抗。

校場上正在進行蹴鞠比賽,一支標準的蹴鞠隊有十二人,太學人數衆多,一共組建了四支蹴鞠隊,分別起名爲文淵、文博、文法、文韜。

但整個汴京的蹴鞠隊就有上百支之多,汴京民衆對蹴鞠極爲狂熱,上到天子權貴,下到走卒小販,無不癡迷於蹴鞠,天子趙佶就是一個極爲狂熱的蹴鞠迷,他自己也是一個蹴鞠高手。

李延慶前世雖然酷愛踢足球,腳感很強,但蹴鞠和現代足球關係卻不大,蹴鞠更像踢毽,只要球不落地,只要球不落地,可以用身體的任何一個部位去撞球,一般而言,球踢得越高越好。

在鹿山學堂李延慶也常常和王貴、湯懷他們玩蹴鞠隊比賽,在蹴鞠方面他卻不出衆,湯懷則是公認的高手,曾經代表孝和鄉去縣裡比賽,而李延慶從沒有得到過這個殊榮,他的蹴鞠技巧甚至不如王貴,只比岳飛稍強一點。

李延慶前世常常在一些小說中看到一些情節,說蹴鞠踢得好,可以升官財,從此位列權班,比如高俅之流。

等真正融入這個社會,他才知道這種事情根本不可能生,最多皇帝出錢養着他們,想財或許可以,但想當官,那可不是皇帝能說了算的事,否則瓦肆中的職業高手一抓一大把,每個人都將蹴鞠玩得如火純青,也沒見誰當官了。

高俅之所以能達,關鍵是他得到了蘇東坡的推薦,和蹴鞠關係不大,宋朝是文官的天下,雖然爭權奪利,互相傾軋,但也不至於到玩物喪志的程度。

相反,文官的身份認同感極強,他們對官員的出身尤其看重,只有科班出身纔有資格和他們並列朝堂。

如果哪個人是憑藉踢蹴鞠當了官,文官們早就翻天了。

此時校場內兩支蹴鞠隊正在進行比賽,兩隊二十四人個個身體靈活,蹴鞠玩得極爲熟練。

在校場中間豎有兩根杆子,高三丈,兩杆間距離約一張,中間接一張大網,在大網中間有一個尺許見方的網眼,叫做‘風流眼’把球踢過網眼便可得分。

兩支隊伍站在杆子兩側,輪流踢球,球在每個隊員中傳送一遍,球不能落地,一旦落地就改由另一隊踢球,在規定時間內踢入眼中最多一方獲勝。

周圍圍觀比賽的太學生有數百人之多,不斷的高聲叫好。

“孫大牙,還有多少時間比賽結束?”

鄭榮泰距球場還有十幾步便大喊起來,孫大牙是這場比賽的都部署校正,也就是裁判,旁邊還有個副裁判,叫做社司。

孫大牙真名叫做孫大雅,因爲長了一對大板牙,所以綽號孫大牙,久而久之,他的真名倒被人忘記了,孫大牙對鄭榮泰頗爲恭敬,連忙上前陪笑道:“衙內來得正好,馬上就要結束了。”

太學的蹴鞠隊是由太子資助,當然太子只是掛個名,掏錢是鄭家的事情,鄭榮泰在別的方面被人瞧不起,但在蹴鞠隊中卻能獲得絕對尊重。

孫大牙打量一下李延慶,笑眯眯道:“這位賢弟是新入學的下捨生吧!”

鄭榮泰鼻子哼了一聲,“人家是上舍生!”

孫大牙頓時恍然,“原來賢弟就是李延慶?”

“正是在下,請孫兄多多關照!”李延慶笑眯眯地抱拳行一禮。

鄭榮泰把孫大牙拉到一邊,低聲問道:“我的那批貨怎麼樣了?”

“衙內放心!貨已經在路上了,過兩天就到京城。”

雖然鄭榮泰聲音很小,李延慶卻聽得很清楚,他不由暗罵自己愚蠢,鄭胖子明明給自己說過,他伯父就是大宋最有名的香料商人之一,自己還在爲香料成本太高、貨源不足而愁,現成的香料大商人就在自己身邊,自己竟從來沒有想到過。

鄭榮泰笑逐顏開走了過來,對李延慶小聲道:“這個孫大牙可不簡單,各種路子都有,以後賢弟遇到什麼麻煩事都可以找他幫忙,這次我伯父的一批香料稅款不足,在揚州被扣了,我只花三百兩銀子,他便幫我弄出來了。”

說好聽點叫做稅款不足,說難聽一點就是偷稅漏稅,這可是大罪,居然只花三百兩銀子就擺平了,李延慶着實有點驚訝,太學內還有這麼手眼通天的人。

“他是什麼背景?”

“他是蔡攸的義子。”

李延慶恍然,原來是蔡京的幹孫子,“兄長帶我來這裡,就是爲了認識他嗎?”

“不是!是有更重要的人找你,我只是順便讓你認識一下這個孫大牙。

“鄭兄,我倒想起來真有一件事要請你幫忙。”

“哎呦!自己兄弟,這麼客氣做什麼,什麼事?只要哥哥能辦到,眉頭絕不會皺一下。”

“其實對你而言是輕而易舉,我爹爹開了一家胭脂鋪,進不到好香料......”

不等李延慶說完,鄭榮泰便拍拍胸脯道:“我還以爲什麼大事呢,我回頭拿個信物給你,你交給叔父,請他去京北香藥行拿貨,那是我們鄭家的香藥行,想要什麼好貨都有,按本錢價給,只有市面上香藥價錢的三成。”

李延慶大喜,“那就多謝鄭兄了!”

“小意思了,要不要我再幫幫你,讓東宮也採購你們店的胭脂,對了,你們胭脂店叫什麼名字?”

李延慶得了鄭榮泰全力幫忙,他倒不好意思隱瞞了,他低聲道:“叫做寶妍齋!”

鄭榮泰驚得嘴都合不攏了,“原來寶妍齋是你們家開的,我娘還一個勁誇你們家的香水好呢!不對,你怎麼會認識李師師?”

鄭榮泰在這些方面反應極快,一下子想到了李師師,“李師師姓李,你也姓李,你們是不是.......”

李延慶暗罵一聲,這胖子想到哪裡去了,他只得扯個故道:“我師父認識周邦彥,是周邦彥幫我牽的線,我其實也不認識李師師。”

“哦!你可答應過的,讓李師師陪我喝酒。”

“改天吧!我再託託周邦彥,請他安排一下,不過我要提醒你,寶妍齋的秘密別給我傳出去,現在只有你一人知道。”

“放心吧!哥哥我一定會守口如瓶。”

‘當!’

鐘聲響起,蹴鞠比賽結束了,穿黃色武士服的文淵隊以二十一比十五戰勝了藍色武士服的文法隊,賽場上響起一片鼓掌聲。

“他出來了,快跟我來!”

鄭榮泰拉了李延慶一把,快步快步向校場邊走去,穿黃色武士服的文淵隊成員走了過來,紛紛取毛巾擦汗。

鄭榮泰走上前,對一名少年恭恭敬敬道:“殿下,我把李延慶帶來了。”

李延慶暗吃一驚,這裡面居然有個皇子,他還特地讓鄭胖子找自己來,此人會是誰?

李延慶不由打量一下這個皇子,只見他年約十六七歲,身材中等,容顏俊美,他身着武士服,更顯得他英姿勃勃,儀表不凡。

這名少年皇子也在打量李延慶,只見李延慶身材健壯高大,濃眉深目,鼻子如刀削一般筆直高挺,目光極爲銳利,彷彿能看透自己。

皇子心中頓時有了幾分好感,走上前淡淡笑道:“少君就是相州解元李延慶吧!”

“正是在下!”李延慶平靜地答道

鄭榮泰連忙拉了拉李延慶的衣服,低聲道:“這位是嘉王殿下,第三皇子。”

第三皇子的提醒才使李延慶終於想起此人的歷史記錄,這位嘉王就是後來被封爲鄆王的趙楷,歷史上唯一的一個皇子狀元,原來他也在太學讀書。

李延慶連忙躬身行禮,“參見嘉王殿下!”

趙楷微微一笑,“這裡不是說話之地,我們去茗茶館坐一坐!”

茗茶館是位於太學內的一座茶館,顧客基本上都是太學生,路上,李延慶才知道趙楷並非太學生,只是偶然會來太學踢蹴鞠,今天他是特地來太學找自己。

一行人來到茶館,茶館掌櫃見嘉王殿下到來,連忙用屏風將大堂一角圍上,形成了一個獨立空間。

趙楷笑着擺手道:“李少君請坐!”

“多謝殿下!”

宋朝皇族和平民倒不像明清時那樣溝壑難逾,很容易相處,禮儀也不森嚴,尤其是對讀書人,基本上都能做到平等相待。

李延慶在趙楷對面坐下,鄭榮泰屬於皇親國戚,他也坐在一旁。

掌櫃給他送來香茶,趙楷喝了口茶,沉吟片刻道:“我看了少君的解試卷子,少君對於女真人的分析令人動容,我想再具體請教一下少君。”

第一百一十三章 解試科舉 一第八百三十八章 天降橫財第二百六十三章 良辰美眷第八百四十七章 西北不安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攻克燕京第五百零一章 臨時任務第三百二十七章 意外相見第二百五十七章 回鄉偶見第四百五十六章 梁山火併第五百章 一箭奪魁第九百七十一章 滅國之戰 二十四第五百九十四章 攻下易縣第三十五章 郊遊墜驢第二百七十八章 高家捉婿第七百七十九章 兵臨城下第八百四十七章 西北不安第五百六十章 剿匪募捐第六百一十五章 指點迷津第一百五十九章 初見師師 上第四百六十九章 重啓舊案第二百八十五章 抓住把柄第九百八十一章 形勢混亂第四百七十二章 三司會審第六百三十五章 巨大壓力第一千零五十章 正式宣戰第四百零八章 集訓鄉兵第五百九十八章 房山陷阱第八百八十四章 揮師太原第四百三十五章 再回京城第六百二十六章 京城消息第三十七章 決賽到來第二百三十二章 弓馬大賽 九第一章 秋風秋雨第三百七十七章 深仇難解第五百六十章 剿匪募捐第一百二十七章 解試發榜第五百八十章 官復原職第四十八章 灑淚惜別第六百六十二章 重大軍情第一百零九章 神箭何灌感謝大家支持第六百六十七章 並非西夏第六百六十四章 視察銀礦第七十四章 縣城租房第八百三十九章 賣地決定第七百六十章 船隻之重第七百六十三章 主動去職第八百四十章 五女湊份第五十七章 神秘老人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深宮白事第三百五十章 將帥不和第四百六十九章 重啓舊案第九百七十二章 西夏滅國第七百四十四章 主戰主和第九百四十六章 全力備戰第九十六章 技震麒麟第五十四章 大雁喜鵲第三百六十九章 邯鄲遇匪 上第一百七十二章 相國蔡京 下第一百一十五章 解試科舉 三第三百三十八章 險守水壩第四百零三章 聊城夜戰第六百零六章 宋金爭燕 一第七百九十二章 金營漏洞第八百二十三章 賊船難下第二百五十八章 太學來函第四百四十一章 名弓老將第二百章 鄭氏壽宴 二第三百四十八章 入網之魚第四百三十二章 最後機會第七百二十三章 各自布兵第二百八十章 大慶殿試 中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大舉攻城 上第七百三十八章 雙面奸細第一百八十一章 驛站突圍第三百一十七章 地圖秘密第二百七十九章 大慶殿試 上第八十八章 噩耗傳來第九百六十七章 滅國之戰 二十二第八百九十五章 民怨沸騰 上第三百九十二章 武舉考試第一千零七章 輕敵之患第二百零七章 再見嘉王第八百三十四章 曹家煩惱第五百四十一章 康王之憂第九百六十一章 滅國之戰 十四第七百零七章 意外來客第六百三十三章 野利內訌第四百二十九章 緊急攔截第九百四十一章 矛盾已深第二十章 四紳選才第五百九十五章 緩兵之計第一百二十章 解試科舉 八第四百四十七章 曹府家宴 三第二百七十四章 左右爲難第三百四十三章 重要情報第三百四十九章 捏住把柄第五百六十七章 奇兵破賊第八百三十四章 曹家煩惱
第一百一十三章 解試科舉 一第八百三十八章 天降橫財第二百六十三章 良辰美眷第八百四十七章 西北不安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攻克燕京第五百零一章 臨時任務第三百二十七章 意外相見第二百五十七章 回鄉偶見第四百五十六章 梁山火併第五百章 一箭奪魁第九百七十一章 滅國之戰 二十四第五百九十四章 攻下易縣第三十五章 郊遊墜驢第二百七十八章 高家捉婿第七百七十九章 兵臨城下第八百四十七章 西北不安第五百六十章 剿匪募捐第六百一十五章 指點迷津第一百五十九章 初見師師 上第四百六十九章 重啓舊案第二百八十五章 抓住把柄第九百八十一章 形勢混亂第四百七十二章 三司會審第六百三十五章 巨大壓力第一千零五十章 正式宣戰第四百零八章 集訓鄉兵第五百九十八章 房山陷阱第八百八十四章 揮師太原第四百三十五章 再回京城第六百二十六章 京城消息第三十七章 決賽到來第二百三十二章 弓馬大賽 九第一章 秋風秋雨第三百七十七章 深仇難解第五百六十章 剿匪募捐第一百二十七章 解試發榜第五百八十章 官復原職第四十八章 灑淚惜別第六百六十二章 重大軍情第一百零九章 神箭何灌感謝大家支持第六百六十七章 並非西夏第六百六十四章 視察銀礦第七十四章 縣城租房第八百三十九章 賣地決定第七百六十章 船隻之重第七百六十三章 主動去職第八百四十章 五女湊份第五十七章 神秘老人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深宮白事第三百五十章 將帥不和第四百六十九章 重啓舊案第九百七十二章 西夏滅國第七百四十四章 主戰主和第九百四十六章 全力備戰第九十六章 技震麒麟第五十四章 大雁喜鵲第三百六十九章 邯鄲遇匪 上第一百七十二章 相國蔡京 下第一百一十五章 解試科舉 三第三百三十八章 險守水壩第四百零三章 聊城夜戰第六百零六章 宋金爭燕 一第七百九十二章 金營漏洞第八百二十三章 賊船難下第二百五十八章 太學來函第四百四十一章 名弓老將第二百章 鄭氏壽宴 二第三百四十八章 入網之魚第四百三十二章 最後機會第七百二十三章 各自布兵第二百八十章 大慶殿試 中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大舉攻城 上第七百三十八章 雙面奸細第一百八十一章 驛站突圍第三百一十七章 地圖秘密第二百七十九章 大慶殿試 上第八十八章 噩耗傳來第九百六十七章 滅國之戰 二十二第八百九十五章 民怨沸騰 上第三百九十二章 武舉考試第一千零七章 輕敵之患第二百零七章 再見嘉王第八百三十四章 曹家煩惱第五百四十一章 康王之憂第九百六十一章 滅國之戰 十四第七百零七章 意外來客第六百三十三章 野利內訌第四百二十九章 緊急攔截第九百四十一章 矛盾已深第二十章 四紳選才第五百九十五章 緩兵之計第一百二十章 解試科舉 八第四百四十七章 曹府家宴 三第二百七十四章 左右爲難第三百四十三章 重要情報第三百四十九章 捏住把柄第五百六十七章 奇兵破賊第八百三十四章 曹家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