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八章 房山陷阱

天才壹秒記住『→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燕京城也就是遼國的析津城,位於易州的東北方向,兩地相距大約三百里,這一帶是太行山和燕山的交匯處,地形破碎,山地衆多,道路崎嶇難行。【△網.】

雖然有一條易州到析津城的寬闊官道,可這條官道必經范陽縣,童貫當然不可能走這條路,他率軍走的是另外一條小路。

儘管五萬大軍是輕兵而行,但小路崎嶇難行,大軍的行軍速度並不快,走了一天一夜才走了不到百里,在第二天清晨時跨過了淶水,這裡就是易州和析津府的交界,過了淶水,他們便進入析津府的地界了。

遠處是綿延數百里的山巒,可一想到穿過這些大山就是析津城時,童貫的內心開始熱切起來,他彷彿已經看到王爵在向自己招手,大宋從未在大臣活着時封異姓王,一般都是死後追封,且子孫不能繼承,他童貫將是大宋第一個異姓王,他等待了十年的這一天終於要來臨了。

儘管士兵們一夜未休息,都已疲憊不堪,但童貫卻不管,他對周圍士兵怒道:“我爲主帥尚無睏意,其他人豈能偷懶,給我繼續行軍!”

將士們叫苦連天,只得邁着灌了鉛一般的腿,一邊走一邊打瞌睡,又走了一個時辰,大軍來到了一處岔道口,高世宣奔來稟報道:“太尉,前方有兩條路,嚮導也不知哪條路更近?”

“沒用的東西,速派人去打聽!”

“遵令!”

高世宣催馬飛奔而去,童貫這才下令道:“全軍原地休息半個時辰!”

三軍一片歡呼,紛紛坐下,大部分士兵累得倒地就睡着了,雖然半個時辰很短,但能睡一會兒也好。

又過不久,高世宣便帶着一名樵夫匆匆來到童貫身邊,“啓稟太尉,弟兄們只找到這個砍柴的樵夫!”

樵夫嚇得跪倒在地,連連磕頭,“小民參見大將軍!”

童貫打量他一眼問道:“你是漢人?”

“小民祖祖輩輩都是漢兒,以砍柴採藥爲生。【△網.】”

童貫點點頭,“那我來問你,這裡是什麼地方?”

“這裡叫大房山,就是前面的大山,方圓足有數十里,山高林密,峽谷衆多,時有野獸出沒,山上各種藥材也很有豐富,山下很多小村莊都是靠它過活,小人家裡也是。”

“原來這裡就是大房山,那前面有兩條路,哪一條路去析津城更近?”

“回稟大將軍,北面一條路比較平坦好走,南面一條路稍微坎坷不平,但南面一條路距離析津城更近一點。”

“近多少?”童貫又問道。

“大概近五十里,其實就是繞了半個大房山。”

“我知道了。”

童貫隨即命左右賞樵夫十兩銀子,讓他給大軍帶路,童貫喝令道:“統統給我起來,準備出發!”

此時大家才睡了一刻鐘就要出發了,士兵們痛苦不堪,怨聲載道,高世宣小心翼翼問道:“太尉,不知走南線還是走北道?”

“廢話!”

童貫狠狠瞪了他一眼,“當然是走南線,難道你還想多繞五十里路嗎?”

高世宣嚇得諾諾退下,急忙跑去命令前軍走南線,五萬大軍在樵夫的帶領下走進了南線,浩浩蕩蕩向析津城方向而去。

..........

大房山的南線山高林密,道路崎嶇,行軍格外艱難,走到中午,大軍才走了三十里路,士兵已累得筋疲力盡,叫苦連天,但童貫卻鐵了心,一定要在天黑前殺到析津府,不顧將士們再三求情,堅決不準士兵休息,反而要求他們加快行軍速度。

這時,兩萬前軍走進了一座大峽谷,峽谷寬百餘丈,兩邊都是高聳的大山,茂盛的樹林從山頂綿延到山腳,高世宣打量着兩邊的樹林和高山,他們之前的嚮導跑來滿腹疑惑地對高世宣道:“將軍,這條路我們沒有走過,好像不是去析津城方向。”

高世宣心中也疑惑起來,連忙令人叫樵夫叫來,問他道:“這是什麼地方?”

樵夫笑道:“這裡叫行軍峽,長十幾裡,走出行軍峽也就走出大房山了,前面路就平坦起來。”

“可別的嚮導說,這不是去析津城方向!”

“將軍,他們一定是走老鴉嶺,那邊還是遠了一點,這裡是近道,我就是本地人,難道我會不知道?”

“好吧!你去前面帶路。”

高世宣半信半疑,但他也沒有辦法,已經走到一半了,只能硬着頭皮走下去。

又走了五六裡,峽谷道竟然轉向北面了,連高世宣也覺得不對勁了,析津城可是在南面,怎麼向北走?

他又連忙令親兵道:“去把樵夫給我叫來!”

片刻,親兵急奔回來,“將軍,那個樵夫不見了!”

高世宣大吃一驚,他頓時知道情況不妙,急令左右,“速速後退!”

已經來不及了,就在這時,軍隊腳下忽然發生了連續的爆炸,這是火器霹靂炮炸響了,雖然沒有震天雷那樣威力強大,但連續數百枚霹靂炮炸響,紙炮中細小淬毒的鐵片四濺,被擊中者不計其數,到處一片哀嚎狂叫,整個峽谷內濃煙瀰漫,士兵亂成一團。

兩邊梆子聲響起,千弩齊發,密集的弩箭射向峽道上的宋軍士兵,士兵們紛紛中箭倒下,與此同時,無數裝滿火油的木桶從兩邊山頂上翻滾下來,墜入山谷砸碎,火油四溢,千餘支火箭再次射出,峽谷內頓時變成了一片火海。

宋軍士兵恐慌萬分,爭先恐後逃跑,他們互相踐踏,哀嚎聲、哭喊聲響徹了山谷,五千遼軍從山上殺來,很多逃進樹林的宋軍士兵紛紛被殺死,高世宣大喊:“跟我突圍!跟我突圍!”

就在這時,數百支弩箭一起向他射來,高世宣躲閃不及,頓時被射得象刺蝟一樣,當場慘死。

山谷內其實只有五千遼軍士兵,他們利用地形的優勢,充分發揮火藥和火油的威力,將兩萬宋軍前軍殺得屍橫遍地,哭喊聲一片。

而童貫率領的三萬後軍此時還沒有進山谷,就在不遠處的另一條支道內,耶律大石率領一萬五千軍隊正靜靜地等待着機會,耶律大石騎在戰馬上,冷冷地注視着遠處的宋軍。

雖然他堅決反對太后攝政,要求還政給耶律延禧,導致他和蕭乾的矛盾激化,最終被貶去鎮守居庸關,但在遼國生死危亡之際,他不顧前嫌,毅然出任西路主將,率兩萬軍隊阻擊童貫大軍。

這時,遠處山谷傳來一連串的爆炸聲,童貫的後軍微微有些亂了,耶律大石舉起手,禁止軍隊發動,還沒有到突襲的最佳時刻。

他豎起耳朵聆聽山谷內士兵的哭喊聲,越來越近,這時,童貫的後軍也開始慌亂地大喊起來,宋軍軍心已動搖。

耶律大石厲聲大喊:“給我殺!”

一萬五千遼軍從小路殺出,向陣腳已亂的宋軍凌厲殺去.......

童貫自知中計,他也嚇得魂飛魄散,調頭便逃,在數百親兵的護衛下,童貫一路奔逃,迅速脫離了戰場。

眼看主將率先逃走,其他宋軍大將紛紛奪路而逃,五萬宋軍驚得肝膽皆裂,兵敗如山倒,這幾乎是一場毫無懸念的一邊倒屠殺,遼軍士兵一路追殺,宋軍屍體堆滿了山道,五萬大軍最終全軍覆滅,只有千餘人逃出大房山。

耶律大石並沒有停步,率領兩萬遼軍繼續向易州方向追擊而去。

........

就在童貫大軍在大房山中埋伏的同時,种師中和李延慶率領的三萬大軍也抵達了良鄉縣境內,良鄉縣是析津城南面的最後一道屏障,也是析津城南大門。

但种師中和李延慶並沒有像童貫那樣急於奪取燕京城,東路軍高層已達成了一致意見,現在宋遼談判還沒有最後完成,他們可以向遼國施壓,但並不能倉促奪城,如果遼國確實有誠意投降,蕭太后自然會派人前來接洽,如果遼國的投降只是緩兵之計,那他們更不能着急,以免中了遼軍的埋伏。

所以李延慶和种師中在進入良鄉縣境內,不但沒有繼續前行,反而在一片地勢稍高的原野上築起了一座大營,同時,李延慶派出了十支騎兵斥候去前方打探敵情。

燕青率領二十名斥候騎兵迂迴繞到了良鄉縣北面,這一帶是很低緩的丘陵,森林密佈,鳥獸衆多,是從前遼國皇帝南巡時的狩獵場,方圓足有近百里,這時,燕青攀上一棵最高的千年大樹,向良鄉縣方向眺望,在樹頂上可以清晰地看見縣城。

良鄉縣並不大,只是一座小縣城,甚至比永清城還要小,城池周長不過七八里,它其實不是縣城,而是一座軍城,負責拱衛遼國的南京城。

這座軍城最多隻能駐紮三五千軍隊,加上家眷,不會超過八千人,是這座小縣城能容納的極限了。

燕青立刻排除了縣城內駐紮有大軍的可能,又向縣城四周看了一圈,周圍也空空蕩蕩,並沒有駐軍的跡象。

“虞侯,統制那邊有消息來了。”

“知道了,我這就下來。”

就在燕青準備從大樹頂下來之時,他的目光無意中落在西面十幾裡外的另一片森林內,燕青的目光忽然凝固了。

======

【最後一天求月票!】手機用戶請瀏覽m.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第七百四十一章 偷襲相州 中第五百八十七章 先遣之軍第一百一十章 酒樓事件 上第九百四十五章 鎧甲儀式第九百章 戰火再起 中第六百一十七章 酒樓話別第三百五十六章 落入陷阱第四百八十五章 南山有約第一百八十七章 羣衆運動第八百四十三章 當面道歉第一百五十三章 河邊救人第十八章 功課事件第一百七十章 西郊狩獵 四第二百二十九章 弓馬大賽 六第四百五十九章 含蓄警告第二百三十章 弓馬大賽 七第六百零二章 偷襲燕京 下第七百二十二章 臨風一箭第七十二章 再考武技第二百四十二章 弓馬大賽 十九第九百一十三章 決戰太原 中第二百九十四章 奔赴西北第二十四章 初到縣城第七百五十四章 夜訪吳宅第八百八十一章 退兵條件第四百二十八章 吞併部曲第八十四章 岳飛抉擇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名單風波第一千零五十章 正式宣戰第七百九十八章 生死大戰 一第四百九十八章 大顯身手 中第五百八十章 官復原職第九百零四章 瞞天過海第六百七十章 收購兵甲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路追蹤第九十二章 追查疑兇 四第二百七十六章 殿試前夕第一百七十六章 南下之邀第三百八十二章 城外火箭第六百二十四章 兵變奪權第三百零五章 釜底抽薪第二百二十章 箭在弦上第九百七十二章 西夏滅國第九百六十章 滅國之戰 十三第三十五章 郊遊墜驢第三百零七章 反客爲主第一百零六章 安陽趕考第二百四十一章 弓馬大賽 十八第八百五十四章 再奪踏割第六十三章 鹿山春社 上第四百零五章 臨戰之權第五百八十六章 大軍北上第八百零六章 臨時內閣第四十三章 深藏不露第八百四十八章 臨危受命第六十四章 鹿山春社 中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首戰大定第四百四十七章 曹府家宴 三第二百三十五章 弓馬大賽 十二月末求月票第三百五十三章 暫停進攻第六百四十四章 思思心事第一百三十八章 紛爭再起第五百零四章 北上監察第三百一十章 徹毀敵巢第四百一十六章 偶遇故人第九百八十章 城門遇刺第一百五十八章 發財陷阱第四百四十六章 曹府家宴 二第七百三十一章 箭石較量第七百四十八章 裂痕再現第三百一十七章 地圖秘密第二百九十九章 西行巡查第二百三十三章 弓馬大賽 十第三百六十八章 蔡京罷相第四百九十五章 王家教子第二百零四章 鄭氏壽宴 六第三百八十四章 招安失敗第七百四十五章 重大事件 上第七十章 進城趕考第九百二十三章 舊態萌發第七百三十八章 雙面奸細第三百九十九章 剿匪初戰第九百八十二章 驚魂之變 上和大家隨便閒聊幾句第二百九十一章 小別重逢第四百七十五章 老友進京第一百二十章 解試科舉 八第九百七十六章 回京準備第三百零二章 遭遇伏擊第二百八十九章 百花山莊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錘定音第六百五十六章 三絕女將 上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北伐高麗 中第四百四十四章 加官進爵第七百五十章 秘密協商第五百八十章 官復原職第六百七十三章 西夏策變第三百五十五章 倉促北撤第七百二十七章 第二戰線 上
第七百四十一章 偷襲相州 中第五百八十七章 先遣之軍第一百一十章 酒樓事件 上第九百四十五章 鎧甲儀式第九百章 戰火再起 中第六百一十七章 酒樓話別第三百五十六章 落入陷阱第四百八十五章 南山有約第一百八十七章 羣衆運動第八百四十三章 當面道歉第一百五十三章 河邊救人第十八章 功課事件第一百七十章 西郊狩獵 四第二百二十九章 弓馬大賽 六第四百五十九章 含蓄警告第二百三十章 弓馬大賽 七第六百零二章 偷襲燕京 下第七百二十二章 臨風一箭第七十二章 再考武技第二百四十二章 弓馬大賽 十九第九百一十三章 決戰太原 中第二百九十四章 奔赴西北第二十四章 初到縣城第七百五十四章 夜訪吳宅第八百八十一章 退兵條件第四百二十八章 吞併部曲第八十四章 岳飛抉擇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名單風波第一千零五十章 正式宣戰第七百九十八章 生死大戰 一第四百九十八章 大顯身手 中第五百八十章 官復原職第九百零四章 瞞天過海第六百七十章 收購兵甲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路追蹤第九十二章 追查疑兇 四第二百七十六章 殿試前夕第一百七十六章 南下之邀第三百八十二章 城外火箭第六百二十四章 兵變奪權第三百零五章 釜底抽薪第二百二十章 箭在弦上第九百七十二章 西夏滅國第九百六十章 滅國之戰 十三第三十五章 郊遊墜驢第三百零七章 反客爲主第一百零六章 安陽趕考第二百四十一章 弓馬大賽 十八第八百五十四章 再奪踏割第六十三章 鹿山春社 上第四百零五章 臨戰之權第五百八十六章 大軍北上第八百零六章 臨時內閣第四十三章 深藏不露第八百四十八章 臨危受命第六十四章 鹿山春社 中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首戰大定第四百四十七章 曹府家宴 三第二百三十五章 弓馬大賽 十二月末求月票第三百五十三章 暫停進攻第六百四十四章 思思心事第一百三十八章 紛爭再起第五百零四章 北上監察第三百一十章 徹毀敵巢第四百一十六章 偶遇故人第九百八十章 城門遇刺第一百五十八章 發財陷阱第四百四十六章 曹府家宴 二第七百三十一章 箭石較量第七百四十八章 裂痕再現第三百一十七章 地圖秘密第二百九十九章 西行巡查第二百三十三章 弓馬大賽 十第三百六十八章 蔡京罷相第四百九十五章 王家教子第二百零四章 鄭氏壽宴 六第三百八十四章 招安失敗第七百四十五章 重大事件 上第七十章 進城趕考第九百二十三章 舊態萌發第七百三十八章 雙面奸細第三百九十九章 剿匪初戰第九百八十二章 驚魂之變 上和大家隨便閒聊幾句第二百九十一章 小別重逢第四百七十五章 老友進京第一百二十章 解試科舉 八第九百七十六章 回京準備第三百零二章 遭遇伏擊第二百八十九章 百花山莊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錘定音第六百五十六章 三絕女將 上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北伐高麗 中第四百四十四章 加官進爵第七百五十章 秘密協商第五百八十章 官復原職第六百七十三章 西夏策變第三百五十五章 倉促北撤第七百二十七章 第二戰線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