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一一章 分家的困局

周氏把小金庫的銀子拿出來花得差不多了,整個李氏喪禮的排場,完全是靠她一個人撐起來的,她手頭的存銀原本就不多,這下基本被掏空了。

現在要補貼孃家人,她只能從兒媳婦這裡討要,但礙於面子只能說借,但她可沒打算歸還,畢竟在她眼中,兒子和兒媳婦的銀子就是她的,拿來分潤點兒給周家,在她看來理所當然。

謝韻兒就算知道周氏的心思,也不會跟自己的婆婆計較,這點錢對她來說不算什麼。

沈溪從土木堡回到京城後,短時間內便給了謝韻兒七八千兩銀子,作爲沈家開銷之用。

沈溪之前一直把銀子用在別的方面,結束征程回到家中才發現京城戒嚴期間,家裡的日子過得無比慘淡,他根本沒盡到丈夫的責任,於是一咬牙,把軍中孝敬的銀子大半留給謝韻兒。

有了這筆錢,謝韻兒無論走到何處,吃穿用度都輕鬆許多,給周氏兩百兩銀子也不覺得心疼。

周氏拿着銀子,便回周家去見同宗之人。

周氏發跡後,周家日子過得很滋潤,這會兒也是買屋買田,在寧化縣城周邊置辦產業,日子過得比沈家都好……關鍵在於周家人不會作死,沒有像沈明文夫婦這樣奇葩的家主揮霍家業。

謝韻兒送周氏出門,沒等回到驛館自己的房間,便聽說沈家來人,要跟她商議沈家的事情。

仔細相問,謝韻兒才知道來人是沈明文的兒媳婦呂氏,也是沈家第三代長孫媳婦,論在沈家的地位,呂氏要比謝韻兒高多了,當然論社會地位,謝韻兒作爲正三品誥命夫人,已少有婦人能及。

謝韻兒不想在“嫂子”面前表現得太過強勢,請呂氏前來客房相見。

今天的呂氏一身素衣,簡單而又得體,無論任何時候,呂氏都能展現出應有的風采,即便如今她跟着丈夫只能暫時棲息破廟中,但依然保持貴族千金小姐的氣度,遇到再大的困難,也不會想跟孃家人求救,只會用自己的方式解決夫家遇到的困難。

別人不知道謝韻兒在沈家的地位,呂氏卻能分析出,她早就發現,就算周氏強勢,很多事也不可能是周氏那粗鄙的見識和簡單的頭腦能辦到,背後必然有高人指點,她猜想很可是謝韻兒在出謀劃策。

謝韻兒見到呂氏,客氣地施禮:“不知堂嫂前來,所爲何事?”

一上來,謝韻兒就直接定下“堂嫂”的名分,如果沈家沒分家,謝韻兒應該稱呼“嫂子”,她這麼叫人其實是想提醒呂氏,現在彼此已是兩家人,不能再以以前一家人的口吻說話。

呂氏打量桌上收拾好的包袱,心中一沉,但臉上卻波瀾不驚地問道:“看來弟妹是準備收拾好東西,回京城去了?”

謝韻兒微笑着搖頭:“不是往京城,卻是往武昌府,也有可能是南昌……家夫在湖廣、江贛爲官,如今他領兵在外,但治所衙門仍舊在湖廣和江贛,此番便是前去官衙等候,不能在寧化縣久留!”

呂氏點頭:“夫妻團聚,本屬應當。”

謝韻兒見呂氏的態度,便知道這位堂嫂不好應付,畢竟不能在明面上將這位沈家長孫媳婦趕走,那會顯得她不懂禮數,當下問道:“堂嫂前來,不知何事?若是妾身能幫上忙的地方,責無旁貸!”

謝韻兒率先放下姿態,但心底卻不想趟沈家這潭渾水,她可從未把自己當作沈家這個大家族的媳婦,只想跟沈溪過自己的生活,比誰都願意分家。

以前李氏給了謝韻兒太多壓力,導致她對沈家這個大家族沒多少好感,現在沈溪將沈家的社會地位提升起來,她更不想沈溪爲這個爛泥扶不上牆的家族付出太多,因爲沈家人根本不懂得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生活。

呂氏聽到謝韻兒的表態,頗爲欣慰:“弟妹肯幫忙自然最好,沈家不應該因太夫人的離去而四分五裂,現在這樣不是讓親者痛仇者快?弟妹認爲呢?”

謝韻兒道:“我的意見重要嗎?這件事從頭到尾都是長輩在談,從未曾問過我們小輩的意見。之前我也問過公婆,她告訴我無需多管閒事,以他們跟沈家長輩商議出的結果爲準!”

之前謝韻兒還說幫忙責無旁貸,但說到具體問題,卻巧妙地將自己的責任避開,說自己管不着,這讓呂氏略顯尷尬。

呂氏道:“弟妹乃名門之後,又出自書香門第,很多事應該明白。七叔在外做官,最重要的是保持家族清譽。若家族紛爭不斷,於他朝中做官實爲不利,御史言官會以此攻訐,甚至清議中,也會令七叔立於危境……”

呂氏說話,張弛有度,上來不講沈家這個大家族的利益,單純從沈溪的角度出發,闡明一個觀點,以沈溪現在在朝中的地位,經不起沈家一次次大的折騰,這可能會成爲沈溪官路上的一個“污點”。

朝中文官集團甚至會認爲沈溪背後的家族不足以成爲大明朝野表率,在沈溪升遷上設置重重障礙。

照理說,謝韻兒完全可以不理會呂氏的忠告,因爲這話基本是危言聳聽,沈溪在朝爲官,家族是否分家影響不大。

但謝韻兒做事顧慮周全,她分析了一下呂氏的話,發現有幾分道理,她身爲朝廷二品大員的妻子,不能縱容自己的婆婆跟沈家內鬥,這樣會嚴重影響沈溪的名望,幾百兩銀子的宅子本不是大事,謝韻兒見過大場面,自然不會吝嗇那麼點兒錢財,她知道自己的婆婆也不是爲了那點錢跟沈家人內鬥,完全是因爲心中的那口氣。

謝韻兒問道:“堂嫂的意思呢?”

呂氏正色道:“以我所見,弟妹應該幫忙遊說五嬸,讓她老人家態度轉圜,沈家人可以重新坐下來商議事情。沈家兩棟宅子,將來可以想方設法贖買回來,但不用急於一時,尤其是沈家失去宅子這段時日,更應該讓外人看到我們沈家上下齊心協力共度難關,而非如現在這般如同一團散沙。若弟妹跟五嬸一家人都走了,那沈家就此分崩離析,對七叔來說未必是好事!”

這番話還是嚇唬,但每一句都說到了點子上。

現在謝韻兒也覺得自己的婆婆做事不考慮後果,以至於把路走絕了,爲了幾百兩銀子,簡直六親不認。

但謝韻兒沒權力指責周氏什麼,她所想就是怎麼把這件事說開,最好能將沈家一處宅子歸還回去,讓沈家維持現狀,沈家大房那邊可以開辦私塾有個營生,然後沈家二房、三房的人自己養活自己,就算四房執意分家,也不至於影響沈家的“團結”,對沈溪的名望大有好處。

至於幾百兩銀子,她還真不怎麼心疼。

謝韻兒道:“堂嫂說的有道理,等娘回來,妾身會跟她老人家好好商議,堂嫂請回吧!”

不知不覺間謝韻兒下了逐客令,她不打算讓呂氏在官驛多作停留,被外人知道,很可能會有所非議。

現在沈家分家一事已甚囂塵上,整個寧化縣的人都談論紛紛,很多人都在猜測沈家未來的走向。

現在的情況,城中的輿論並不向着沈溪,而是向着勢弱的沈家長房,都覺得可能是沈溪當官後有了社會地位和名位,不願意讓一個大家族拖着,使計讓沈家分裂,方便以後單過,這間接影響到沈溪的名譽。

呂氏知情識趣,謝韻兒不想跟她多聊,她也就適時起身告辭離開,反正該說的話她已經說過了。

等人走之後,謝韻兒自己也很糾結,她很想糾正周氏的錯誤,但她知道婆婆的脾性,說了等於白說。

小玉進屋來,謝韻兒將之前跟呂氏的對話,大致跟小玉說了一遍,小玉謹慎地問道:“夫人,您是想將沈家的宅子歸還回去,讓沈家迴歸原樣?”

謝韻兒搖頭:“沈家人心已散,再也無法跟以前一樣整合,我再怎麼做也是徒勞!二房、三房的人或許沒什麼,但現在四房已決心分家,我婆婆要單過的意思也很明顯,我說再多,那也是徒勞!”

小玉道:“那夫人不如試着找各房的人談談,問問他們的意見!”

謝韻兒再次搖頭,顯得左右爲難。

恰在此時,官驛外面突然傳來一陣鬨鬧和喧譁聲,然後又是歡呼雀躍,鼓樂喧天,非常的熱鬧。

謝韻兒指了指外面,小玉很識相,徑直而去,留下個聲音:“夫人莫急,我去看看!”

不多時,小玉回來,帶回一個讓謝韻兒不知所措的消息:“……夫人,剛剛官府報喜的人前來,說咱家六少爺,中了福建鄉試舉人!”

第二〇七三章 酒肉朋友第二一五五章 癲狂人癲狂事第一一九章 股份制藥鋪第二〇〇七章 背後的支持第一七一章 金秋(求訂閱和月票)第三三五章 鄉試(上)第一八二章 與嚴嵩比肩的神童第七〇六章 培養心機(第四更)第二五六五章 考校第二六二九章 多方找尋第一五六四章 選後第二四〇七章 造船之議第二五二六章 以防不測第一一三二章 出兵往援(求月票)第五一五章 年少壯志未酬(第三更)第二六二九章 多方找尋第二四一八章 峰迴路轉第二五四〇章 奏諫第八一一章 沽酒錢(第四更)第五九三章 走私案(第三更)第二三九章 射覆(第三更)第一〇〇九章 不後悔第三四二章 不知分離苦(第七更)第一三八八章 出巡第一六七四章 無毒不丈夫第一一八九章 京師可安守第一八三一章 真相第二三三〇章 競爭與合作第八九〇章 兵不血刃第六十五章 老孃的閨名第一七一一章 讓沈溪回朝第二十六章 蒙學第二六四二章 法制第二八一章 意想不到第一七〇九章 不借第二三三五章 談判與隔閡第二五三三章 大出意外第三三八章 再鬧失蹤(第三更)第二四七八章 出爾反爾第八九〇章 兵不血刃第四七三章 明朝歷史消失的四年第一一九二章 承諾第二二六〇章 慶典第一八六八章 不甘利用第三三〇章 連環計(下)第一七五章 來投奔的大伯第七〇九章 憨女人,傻女人(第三更)第二六二一章 首輔之爭第六二〇章 有後(第七更,謝書友)第九六六章 交心第一〇九八章 揣摩聖意第一九四七章 暗潮第一三九〇章 一點兒技術含量都沒有第七六六章 最期冀的人第一九九七章 失心瘋第一二六〇章 最後的戰鬥第二四六七章 南下第三三三章 打腫臉充胖子第一七七〇章 難明的生意經第二六四〇章 不決第六二二章 誰是正使?第一〇五二章 不可同日而語(第三更)第一〇八〇章 來路易行,撤回不易第七十一章 上元燈節第一五〇八章 無法掌控第二一八三章 結盟談判第一七二九章 皇帝的寵信第八四四章 喜事第一一八七章 太子監國(中)第七九五章 爭取外調(第五更)第一二五〇章 有旨不遵第二五七一章 貞女第十五章 男女授受不親第一五九八章 代溝第一七〇〇章 協作第二二五二章 你們效忠誰?第一二九一章 檢閱三軍第一三九一章 罅隙第二一六章 好事成三第一二〇六章 銀甲大將第一二六章男人面子值千金第一七一四章 消息傳來第七七七章 太子的轉變第七五五章 開彌封之前最後一道關口第一七七九章 安心做官第九二一章 粗俗的讀物第六八五章 謝遷送厚禮(第二更)第一三九〇章 一點兒技術含量都沒有第二〇〇〇章 遲來的午朝第一九三一章 大限將至第一五二三章 裝神弄鬼第一一五八章 來不及第二五六二章 千里派謀士第九二八章 酷刑第四七〇章 抄來的祝酒詩(第四更)第二一四〇章 又到賺錢時第四十八章 一家生意兩家賺第二四八二章 駐軍江南第二〇三九章 家底不剩第二五三七章 妻心,娘心
第二〇七三章 酒肉朋友第二一五五章 癲狂人癲狂事第一一九章 股份制藥鋪第二〇〇七章 背後的支持第一七一章 金秋(求訂閱和月票)第三三五章 鄉試(上)第一八二章 與嚴嵩比肩的神童第七〇六章 培養心機(第四更)第二五六五章 考校第二六二九章 多方找尋第一五六四章 選後第二四〇七章 造船之議第二五二六章 以防不測第一一三二章 出兵往援(求月票)第五一五章 年少壯志未酬(第三更)第二六二九章 多方找尋第二四一八章 峰迴路轉第二五四〇章 奏諫第八一一章 沽酒錢(第四更)第五九三章 走私案(第三更)第二三九章 射覆(第三更)第一〇〇九章 不後悔第三四二章 不知分離苦(第七更)第一三八八章 出巡第一六七四章 無毒不丈夫第一一八九章 京師可安守第一八三一章 真相第二三三〇章 競爭與合作第八九〇章 兵不血刃第六十五章 老孃的閨名第一七一一章 讓沈溪回朝第二十六章 蒙學第二六四二章 法制第二八一章 意想不到第一七〇九章 不借第二三三五章 談判與隔閡第二五三三章 大出意外第三三八章 再鬧失蹤(第三更)第二四七八章 出爾反爾第八九〇章 兵不血刃第四七三章 明朝歷史消失的四年第一一九二章 承諾第二二六〇章 慶典第一八六八章 不甘利用第三三〇章 連環計(下)第一七五章 來投奔的大伯第七〇九章 憨女人,傻女人(第三更)第二六二一章 首輔之爭第六二〇章 有後(第七更,謝書友)第九六六章 交心第一〇九八章 揣摩聖意第一九四七章 暗潮第一三九〇章 一點兒技術含量都沒有第七六六章 最期冀的人第一九九七章 失心瘋第一二六〇章 最後的戰鬥第二四六七章 南下第三三三章 打腫臉充胖子第一七七〇章 難明的生意經第二六四〇章 不決第六二二章 誰是正使?第一〇五二章 不可同日而語(第三更)第一〇八〇章 來路易行,撤回不易第七十一章 上元燈節第一五〇八章 無法掌控第二一八三章 結盟談判第一七二九章 皇帝的寵信第八四四章 喜事第一一八七章 太子監國(中)第七九五章 爭取外調(第五更)第一二五〇章 有旨不遵第二五七一章 貞女第十五章 男女授受不親第一五九八章 代溝第一七〇〇章 協作第二二五二章 你們效忠誰?第一二九一章 檢閱三軍第一三九一章 罅隙第二一六章 好事成三第一二〇六章 銀甲大將第一二六章男人面子值千金第一七一四章 消息傳來第七七七章 太子的轉變第七五五章 開彌封之前最後一道關口第一七七九章 安心做官第九二一章 粗俗的讀物第六八五章 謝遷送厚禮(第二更)第一三九〇章 一點兒技術含量都沒有第二〇〇〇章 遲來的午朝第一九三一章 大限將至第一五二三章 裝神弄鬼第一一五八章 來不及第二五六二章 千里派謀士第九二八章 酷刑第四七〇章 抄來的祝酒詩(第四更)第二一四〇章 又到賺錢時第四十八章 一家生意兩家賺第二四八二章 駐軍江南第二〇三九章 家底不剩第二五三七章 妻心,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