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蒙學

學塾名開文學館,位於城中西溪河畔,擁有房舍五間,三十年多前本是沈家產業,沈家衰敗後由寧化大地主伊彥謙買下,捐資辦學,成爲今天的學塾。

開文學館規矩森嚴,本來不願意招收插班生。但因沈家大郎和六郎都在這兒讀書,沈明鈞苦苦哀求之下,先生終於擰不過答應下來。

沈明鈞拜的先生名叫蘇雲鍾,字伯匯,雖然只是秀才,但經他教導出來的學生有不少過了童生試,在地方上頗有名氣。

蘇雲鍾年約五十出頭,兩鬢帶着銀絲,臉上有着淡淡的皺紋,但目光炯炯有神,顯得極爲睿智。拜師時他坐在正堂椅子上,頭頂是“循序善誘”的匾額,牆上掛着至聖先師孔子的畫像。

沈溪恭敬地磕頭敬茶,又給先生行禮問安,最後接過蘇雲鍾遞過來的《論語》,這是開文學館蒙學的第一本書。

雖然有的學堂以《三字經》、《百家姓》和《千字文》作爲啓蒙書籍,但由於此時讀書不易,許多人讀到中途就不讀了。爲了讓學生自小便明白事理,許多學堂便打破常規教習《論語》,讓學生熟讀聖人言論,在今後的生活中身體力行。

“爾要欣然向學,切不可朝聞夕廢,來日問賢明,求於著學之間。”蘇雲鍾以緩慢的語氣訓誡道。

沈溪再次恭恭敬敬磕頭領受,拜師儀式這纔算是結束。

馬上有書童送沈溪去課堂上課,沈明鈞則留下來把束脩敬上,原本正式而隆重的拜師禮,因爲沈溪是插班生而變得相對簡單。

沈溪帶着《論語》到了課堂,眼前一方方小案桌整齊有序地擺在地上,學生們盤膝坐在地上,搖頭晃腦誦讀。

學塾只有蘇雲鍾一個塾師,但收的弟子卻不能教一樣的知識,因此基本上年歲大的在一個屋,爲過縣試考取童生而努力,年歲小一些但已經開始涉及四書五經內容的半大孩子在一起,最後纔是沈溪這些剛開蒙的弟子。

沈溪剛走進學堂,沈元就發現了他,連忙放下手裡的書本,揮手打招呼。

沈元畢竟只年長沈溪一歲,被送來學塾讀書僅三個月,沒有成年人的勾心鬥角,對他而言沈溪只是他的堂弟而不是競爭對手,所以表現得極爲親熱。

沈溪向沈元點了點頭,撿了個空位坐下,不多久,蘇先生就來了。

蘇雲鍾先檢查了學生們的桌椅,看看筆墨紙硯和書本是否擺放整齊,最後來到最前面的位子面對滿屋學生緩緩坐下,道:“今日爾等多了一位同窗,他也是沈家郎,與沈元乃是兄弟。”

沈溪站起身來鞠躬:“先生好,同學們好,我叫沈溪。”這套動作幾乎算是條件反射,以前上初中、高中和大學的第一天,他就是這樣給還沒有熟悉的老師和同學打招呼,簡單介紹自己。

蘇雲鍾卻臉色一沉:“沒問你你說什麼,還不快快坐下。雖然你剛來,但本先生也不會特別爲你授課,若有課業不懂,就問你兄長,再有不懂的,可問同窗。”

沈溪心想這時代的先生果然一個個都眼高於頂,畢竟學塾先生少而學生多,一個人要教大、中、小三個班,根本就忙不過來,以至於到最後竟然也沒說一句不懂的問先生,可見這時候的師道尊嚴並非簡單說說而已。

蘇雲鍾介紹完沈溪,拿起桌上的《論語》,語氣悠長:“今日教給爾等下一段,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爾等先自念幾遍,若有不識之字,等先生回來後再與爾細說。”

說完蘇雲鍾起身出門,不用說是往旁邊去教另外兩班的學生。

等先生背影消失在門背後,屋子裡馬上就喧鬧起來,倒不是學生趁機搗亂,而是剛纔蘇雲鍾讀得很快且只讀了一遍,句子非常生澀學生聽不懂,連字都認不全,更別說完整讀下來了。

沈溪則沒有像其他人一樣交頭接耳,而是默默地把整部《論語》翻閱一遍。

手上的《論語》並非全本,而是《上論語》,也就是《論語》的前十篇,內容是孔子與弟子的對話。前世沈溪教授古漢語,對《論語》可謂滾瓜爛熟,看到句子便明白什麼意思。

再世爲人後,沈溪的記憶力顯著提高,隱有過目不忘之能,僅是翻閱一遍,這半部《論語》共十篇便已熟記於心。

就在沈溪翻閱《論語》的時候,突然一隻手伸了過來,把沈溪的書本給重重地按了下去,把沈溪嚇了一大跳。擡起頭一看,卻是剛纔走出教室的蘇雲鍾。

見先生折返,剛纔還在交頭接耳說話的學生全都安靜下來,整個課堂內鴉雀無聲。

蘇雲鍾大喝一聲:“站起來。”

沈溪老老實實站起,不知道自己犯了什麼錯惹得先生生氣。

蘇雲鍾教訓道:“子曰:溫故而知新,爾剛讀書,教與爾的聖賢之言不讀,卻隨便翻弄,必心有旁騖,何來作學問之踏實?”

沈溪這才知道犯了先生的忌諱,原來學問不到,隨便翻弄《論語》後面的內容都不成。

“伸出手來。”蘇雲鍾嚴厲地說道。

沈溪見蘇雲鍾手上拿着木質的戒尺,心裡有些忌憚,但還是乖乖地把手伸了出去,結果“啪啪”兩聲手心見紅。沈溪疼得直咧嘴,好在蘇雲鍾手下留情沒狠抽,不然他的手非要疼上幾天不可。

“坐下。”

沈溪老老實實坐下來,把書翻到蘇雲鍾之前教的那一段。

蘇雲鍾看了一眼,心裡有些奇怪,一個剛蒙學的稚子怎能準確把他所教的內容在書本里找出?不過他只當是湊巧,徑直往正前方的位子坐下,拿起《論語》問道:“剛纔教的這句爾等可有念熟?”

“念熟了。”

學生們見沈溪被戒尺打手,言不由衷齊聲回答。

“那爾等可有人知,此句乃是何意?”先生追問。

這下沒人應聲了,所有人中只有沈溪知道什麼意思,但他不想太引人注意。

此番來上學沈溪的主要目的是混日子,或者說是混文憑。他有真才實學和豐富的社會閱歷,缺的是一個可以給他正名的出身和文憑,爲將來科舉進仕鋪平道路,槍打出頭鳥的道理他很清楚。

目前不宜太出風頭,凡事隨大流,日子能混下去就行。

“朽木不可雕也!”

見沒人回話,蘇雲鍾很不滿意地搖了搖頭,隨即解釋道:“這句話是說,君子當博聞強識,學習廣泛的學問,以禮法約束己身,方能不離經叛道。爾等也要遵循聖賢之言,不可有違。”

“弟子謹記。”

學生在回答先生問話和訓斥的時候全都是異口同聲,沈溪大感有趣,感覺就像小學下課時同學們喊“老師再見”那麼整齊。

一天兩個時辰,上午一個時辰下午一個時辰,中午在學塾吃午飯。

一天下來,總共就學了兩句聖賢之言,蘇先生讓學生把字寫下來……並不是用筆寫在紙上,這年頭宣紙很貴,學生用筆墨寫字可不是普通人家承受得起的,所寫的字都是用木炭寫在木板上,寫得不對就重新寫,直到寫出的字跟書本上完全一樣,交給先生看過,才允許收拾東西回家。

沈溪沒有早早交功課了事,而是等人都走得差不多了,這才把他故意寫得歪歪斜斜的聖賢之言呈遞上去。

蘇雲鍾看過之後略微點頭,沈溪終於可以收拾書包回家了。

第二四九三章 杯水車薪第三四一章 論資排輩(第六更)第二三九〇章 懸而不決第一八七九章 有何陰謀第五三八章 有心無力(第三更,賀盟主)第九二八章 酷刑第二五八三章 爲害一方第一八七四章 傷害第一三二一章 變着法送禮第二一四二章 拉攏第一三三四章 一而再再而三第一四七五章 安心覺第二〇二一章 這是要造反第二六四五章 總有人當炮灰第七四四章 太子的買賣(上)第六七一章 抵京第一六四〇章 讓他回不了京城第一四〇四章 上門催討第二〇五二章 我們是冤枉的第一〇〇一章 風塵之殤第四一二章 南宮第一(第二更)第二三〇八章 可急可緩第二五五一章 轉進第六九二章 大明國史第二三二七章 宴無好宴第一八八七章 因愛生恨第七〇九章 憨女人,傻女人(第三更)第八三五章 申冤事,衙門見第二一四九章 糾紛第一五二二章 有名堂第三五五章 翻臉如翻書第一五〇六章 缺糧第一四七九章 超出認知第二五七一章 貞女第二一〇八章 密請第二六六八章 意想不到的敵襲第二四九九章 共鳴第一六一一章 出巡第二〇九六章 一波三折第六三六章 都是來通知我一聲的第二三六七章 升遷第四一六章 一查到底(第六更)第五四二章 當欽差?(第二更)第九六九章 練兵第二二二七章 新時代的開始第一一七一章 一團亂麻第五九四章 偷樑換柱(第四更,謝書友)第二二二六章 親自上陣第一八四六章 談合作第二五五章 秘辛(第三更)第八七九章 所謂孝道第一六五二章 人心第七六九章 弔唁第一五二六章 百般阻撓第一五九四章 救高家唯一之人第二六三三章 來了別走第二六五二章 小題大做第二五九九章 預謀刺殺第二五二一章 只需一戰第一〇五七章 各方反應第一八〇七章 小團體第一八一五章 求助內侄第九十三章 離家出走的大伯第一四五章 稚子無邪第一三六五章 準備第一八三三章 戰報第一〇〇九章 不後悔第一三三七章 總有人情世故第二六四八章 花在刀刃上第一三八四章 等我來年爲皇帝第二六七九章 時局不留人第一三四六章 一潭渾水第二〇七五章 海老大第二〇五二章 我們是冤枉的第一四九六章 太子立規矩第二〇三五章 高風亮節第六八八章 大男子主義第二六四二章 法制第九二八章 酷刑第七二一章 心學之風(第二更)第八四三章 農事第二二九一章 暴脾氣第二三八二章 勢力之爭第三五四章 逆子第四〇八章 惡狗咬人(第六更,盟主加更)第二〇六八章 故人第二一〇〇章 偏狹的審計第一九八八章 新老外戚第一五七六章 明搶第一〇六九章 徵調(第一更)第四三四章 恩榮宴(第五更,爲所有書友)第一九六六章 讓他入閣第一一九七章 突然變輕鬆第一〇六二章 不得安寧的旅途第一九二九章 沒對比就沒傷害第二〇三一章 王瓊進京第一二二四章 死也不得安寧第八十八章 紅袖添香第五七〇章 從來沒有開始(第六更)第二四四〇章 揭破
第二四九三章 杯水車薪第三四一章 論資排輩(第六更)第二三九〇章 懸而不決第一八七九章 有何陰謀第五三八章 有心無力(第三更,賀盟主)第九二八章 酷刑第二五八三章 爲害一方第一八七四章 傷害第一三二一章 變着法送禮第二一四二章 拉攏第一三三四章 一而再再而三第一四七五章 安心覺第二〇二一章 這是要造反第二六四五章 總有人當炮灰第七四四章 太子的買賣(上)第六七一章 抵京第一六四〇章 讓他回不了京城第一四〇四章 上門催討第二〇五二章 我們是冤枉的第一〇〇一章 風塵之殤第四一二章 南宮第一(第二更)第二三〇八章 可急可緩第二五五一章 轉進第六九二章 大明國史第二三二七章 宴無好宴第一八八七章 因愛生恨第七〇九章 憨女人,傻女人(第三更)第八三五章 申冤事,衙門見第二一四九章 糾紛第一五二二章 有名堂第三五五章 翻臉如翻書第一五〇六章 缺糧第一四七九章 超出認知第二五七一章 貞女第二一〇八章 密請第二六六八章 意想不到的敵襲第二四九九章 共鳴第一六一一章 出巡第二〇九六章 一波三折第六三六章 都是來通知我一聲的第二三六七章 升遷第四一六章 一查到底(第六更)第五四二章 當欽差?(第二更)第九六九章 練兵第二二二七章 新時代的開始第一一七一章 一團亂麻第五九四章 偷樑換柱(第四更,謝書友)第二二二六章 親自上陣第一八四六章 談合作第二五五章 秘辛(第三更)第八七九章 所謂孝道第一六五二章 人心第七六九章 弔唁第一五二六章 百般阻撓第一五九四章 救高家唯一之人第二六三三章 來了別走第二六五二章 小題大做第二五九九章 預謀刺殺第二五二一章 只需一戰第一〇五七章 各方反應第一八〇七章 小團體第一八一五章 求助內侄第九十三章 離家出走的大伯第一四五章 稚子無邪第一三六五章 準備第一八三三章 戰報第一〇〇九章 不後悔第一三三七章 總有人情世故第二六四八章 花在刀刃上第一三八四章 等我來年爲皇帝第二六七九章 時局不留人第一三四六章 一潭渾水第二〇七五章 海老大第二〇五二章 我們是冤枉的第一四九六章 太子立規矩第二〇三五章 高風亮節第六八八章 大男子主義第二六四二章 法制第九二八章 酷刑第七二一章 心學之風(第二更)第八四三章 農事第二二九一章 暴脾氣第二三八二章 勢力之爭第三五四章 逆子第四〇八章 惡狗咬人(第六更,盟主加更)第二〇六八章 故人第二一〇〇章 偏狹的審計第一九八八章 新老外戚第一五七六章 明搶第一〇六九章 徵調(第一更)第四三四章 恩榮宴(第五更,爲所有書友)第一九六六章 讓他入閣第一一九七章 突然變輕鬆第一〇六二章 不得安寧的旅途第一九二九章 沒對比就沒傷害第二〇三一章 王瓊進京第一二二四章 死也不得安寧第八十八章 紅袖添香第五七〇章 從來沒有開始(第六更)第二四四〇章 揭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