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韃子如獸

吳爭受困於淮安這半個月裡,李過、高一功、劉體仁三人已經合計過不下十次。

他們在衡量着,如果吳王真有不測,他們該何去何從?

高一功執意向大將軍府請戰北上增援,可李過與劉體仁都反對,理由是,大將軍府並非無可調之兵,畢竟第一軍有五萬之衆,尚未調動,何須廣信衛出兵增援?

萬一由此被大將軍府猜忌有異心,那反而不美了。再則,廣信衛是北伐軍中戰力最弱的一衛,因爲人數太多,至今才換裝了一半,這無形中讓廣信衛將士,有種不如於人的自卑感,就象感覺自己是小娘養的一般。

所以,李過、劉體仁堅決認爲,與其千里迢迢北上增援,不如適時西征,一來牽制江西敵軍北上增援,二來可以擴大自己的地盤。

雙方的意見形成對立,幾次不歡而散之後,李過提議向此時居住杭州府的“忠義夫人”高桂英討個方略。

今日,收到了高桂英的回覆。

當李過、高一功、劉體仁三人一起找開高桂英回信時發現,信中只有一句話,“自勝者強,自強者王!”

次日,廣信衛開始集結,又一個戰場被開闢,廣信衛的兵鋒方向,卻不是北,而是西——撫州府府城臨川。

……。

邳州之戰,是這場戰爭中,最醜惡的戰役,沒有之一。

人性的醜惡,完全在這場野戰中體現出來。

其實,這場戰役並不激烈,相較於淮安城半個月的堅守,遜色了不少。

但,邳州戰役,刺痛了人心,特別是江北民衆的心,特別是那些甘心當順民的民衆的心。

邳州城東約四十里,是運河會通河邳州段,也叫直河。

直河水域廣闊,北接伽河,南通黃河,東連駱馬湖,河網密集,故稱澤國。

邳州城中清軍守軍兵力,其實足以抵擋已經彈藥匱乏的吳爭所部。

而吳爭的西攻邳州,其實只是一種姿態,因爲從開戰至今,吳爭都一直認爲,此時並非是真正北伐的好時機。

天知道,身後的杭州府眼下在發生什麼,吳爭只知道,原本準備打十天的,現在已經超過一月。

先不說每天支撐十萬多人的人吃馬嚼,就說在這一個月中,各衛傷亡人數已經超過二萬之衆,這個傷亡數字的撫卹,已經可以拖垮原本財力已經捉襟見肘的財政司。

在吳爭心裡,如果在停止北伐和打爛整個江南之間做出選擇,吳爭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後者。

因爲北伐對吳爭而言,是一個標誌,民族振興的標誌,是目標而非最終目的,最終的目的應該是民族雄崌亞洲、傲視天下。

所以,這三天時間裡,吳爭對邳州的進攻幾乎都是佯攻,意在以戰促和,等待着清廷談判使團南下,以作爲談判桌上,主動權之一。

可,多爾袞卻派出了他的鐵甲騎。這支鐵甲騎,其實吳爭並不陌生,在第一次渡江攻入泰州時,吳爭見過,準確地說,是交過手。

雖然當時只是三十對三十,但火槍兵全軍覆沒,才換取了擊殺十一騎鐵甲。

這個戰績,在常人眼中是非常不錯的戰果,可吳爭的心裡,是刺痛的。

這讓吳爭在隨後的日子裡,調整了戰術操典,不再要求各衛在遭遇敵騎兵時,還須按照操典戰術朝廷正面對抗,因爲,那真的是找死。

北伐軍對騎兵的勝例不少,吳爭自己都有過不下三次的勝例,但那幾乎都不具可複製性,對戰場地形、雙方兵力、兵員士氣及訓練度,有着嚴苛的要求,還有重要的一點,那就是不可或缺的運氣。

後世人常灌的心靈雞湯,說,成功靠九十九的努力,再加一分的運氣。

這話絕對不可信,事實上,這話反過來,纔是真理,那就是成功靠九十九的運氣,再一分的努力。

話聽着有些邪惡,但,這是事實。

世間矇頭努力的人多了去了,成功的有幾個?

真正成功的人,在成功之後,分享成功經驗時,才“大義凜然”地倡導努力,其實他私底下或許就是個在海邊撿到貝殼的幸運孩子。

所以,吳爭避戰。

生生向西後撤了二十里,至直河岸邊。

這個戰術,得到了所有將領的一致認可和贊同,當然,將領們是認爲大將軍這是要效仿“背水一戰”了。

可吳爭心裡想的卻是,這麼好的水域河網不加以利用,怕是老天都得砸個雷給自己,另外,吳爭是一顆紅心兩種準備,萬一真打不過,渡河西撤。美其名曰,游擊戰!

就算當時撤退時間不夠,倉促之間跳下河,做爲江南籍的士兵,也是佔了大便宜的。

……。

事實也如吳爭所料,北伐軍確實沒有成建制渡河的時間。

吳爭在直河岸邊,構築了三道防線。

不得不說,將士們挖壕溝的速度真不是蓋的,三道南北八里,丈寬、深六、七尺的壕溝,從開挖到完成,僅用了八個時辰,這速度,怎麼也得入記錄了。

三道壕溝相互間隔一里,按理說,吳爭的準備是充分的,可戰場永遠不會按照預告的設想演變。

雙方的第一次交戰,都是佯攻。

敵軍以六十鐵騎,緩緩前壓,後面約六百弓弩手,分成五行,輪流交替射擊前行,以兩支各百人遊騎護住兩翼,進攻北伐軍第一道防線。

三百步。

一百五十步。

一百步。

密集而連貫的稅前矢如雨點般砸落,可北伐軍防線沒有絲毫動靜。

清軍是認爲北伐軍不敢迎戰鐵騎。

可事實上,北伐軍將士是在節省彈藥。

八十步。

五十步……。

第一道防線上,密集的槍聲伴隨着嫋嫋白煙響起。

吳爭很清楚,燧發槍的子彈,打不穿敵騎鐵甲,最多就是個坑,打斷敵人的肋骨。

可防線上,還是開槍齊射了。

是吳爭黔驢技窮、沒有應對之策了嗎?

當然不是,如果真缺少應對之策,吳爭早就聞訊撤兵,至少得撤到直河東岸,以直河爲屏障禦敵了。

在直河西岸構築三道防線,吳爭用意只有兩個字——練兵。

第一千六百十一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第五百三十五章 種子終於發芽第一百零六章 官帽批發第一千一百十三章 片葉不沾身?第九百八十七章 該死的忠臣第二百九十八章 鴻門宴?第三百二十八章 用人得疑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統戰,其實也是武器第九百九十四章 廖仲平奇蹟般地生還第六百五十六章 我們得有過苦日子的覺悟第七百八十三章 與方國安的比試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風雲突變第四百十六章 福建時局第四百零三章 待君子以誠,於小人以謀第七百零八章 蔣全義率軍來歸第二百五十八章 利益交換第二百九十九章 忠奴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小人物辦大事第七百九十章 給妹妹想轍賺份嫁妝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守土保境,唯死而已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落葉歸根,何處不能安息第四百章 必須阻止馬士英入閣第六百二十七章 有密旨第二百八十二章 吳爭遇刺第八百七十七章 惱羞成怒?第二百五十九章 拉攏王之仁第八百六十章 張煌言上門興師問罪第五百九十四章 荒唐!混帳!第二百十七章 攻入蘇州城,但這就是個泥沼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夏家三隱果然名不虛傳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見縫插針的本事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一門忠烈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私恩公義第一百九十三章 低賦稅纔是導致明亡的主因?第六百八十九章 兄妹情深?第三百十三章 海邊小城第四百二十四章 死馬當作活馬醫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撿了個名士(二)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局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擇才而用第四百零三章 待君子以誠,於小人以謀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相互揣摩第七百三十七章 將計就計第八百五十九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七星島海戰(八)第二百章 大明絕非想象中那樣不堪第二百二十三章 高橋之戰第四百五十九章 戰略改變第七百三十五章 哪來的銀子?第三百八十九章 圖窮匕現嗎第四百九十二章 榮來酒樓第一千零八章 撕裂第七百九十五章 意見不統一第七百零一章 你究竟是真降還是假降啊?第六百五十六章 我們得有過苦日子的覺悟第八百七十一章 果然是個不成器的東西第四百十六章 福建時局第八百二十七章 大勝第一千零十七章 血拼第七百四十六章 這怎麼能叫助敵呢,該叫敵助我纔對。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我的子女只姓吳第七百零七章 泰興城,落。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再次整編第六百八十一章 吳爭的反常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所謂的“追擊”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家產之爭,也無骨肉之情第四百十章 鎮國公好氣派!第一百四十二章 江南莫家第六百九十一章 各懷鬼胎第一百八十七章 你誑我?第四十二章 你變了,真變了第一百三十章 打伏擊第五百六十五章 我們還能上岸嗎?第八百九十一章 得按本王的規矩來第三百零六章 三界被阻第五百十八章 再殺一個固山額真第六百四十三章 英雄不問出處第三百零一章 沒完沒了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君子之約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落花有意,流水無情第九百九十六章 知道我爲什麼踹你一腳嗎?第五百八十八章 人生何處不冒險?第八十二章 你想謀反嗎?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再戰海州(二)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所謂的“追擊”第七百二十二章 意外之財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擴大戰果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讓條路?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被雷劈的不一定是壞人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你說你不知,我信!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強攻第一百六十五章 恩威並施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一切充滿着變數第六百二十五章 醞釀第三百三十二章 錢多也發愁第七百二十章 不服!第八百五十六章 買櫝求珠!第八百四十八章 就是兩僞君子!第四百十六章 福建時局
第一千六百十一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第五百三十五章 種子終於發芽第一百零六章 官帽批發第一千一百十三章 片葉不沾身?第九百八十七章 該死的忠臣第二百九十八章 鴻門宴?第三百二十八章 用人得疑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統戰,其實也是武器第九百九十四章 廖仲平奇蹟般地生還第六百五十六章 我們得有過苦日子的覺悟第七百八十三章 與方國安的比試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風雲突變第四百十六章 福建時局第四百零三章 待君子以誠,於小人以謀第七百零八章 蔣全義率軍來歸第二百五十八章 利益交換第二百九十九章 忠奴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小人物辦大事第七百九十章 給妹妹想轍賺份嫁妝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守土保境,唯死而已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落葉歸根,何處不能安息第四百章 必須阻止馬士英入閣第六百二十七章 有密旨第二百八十二章 吳爭遇刺第八百七十七章 惱羞成怒?第二百五十九章 拉攏王之仁第八百六十章 張煌言上門興師問罪第五百九十四章 荒唐!混帳!第二百十七章 攻入蘇州城,但這就是個泥沼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夏家三隱果然名不虛傳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見縫插針的本事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一門忠烈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私恩公義第一百九十三章 低賦稅纔是導致明亡的主因?第六百八十九章 兄妹情深?第三百十三章 海邊小城第四百二十四章 死馬當作活馬醫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撿了個名士(二)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局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擇才而用第四百零三章 待君子以誠,於小人以謀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相互揣摩第七百三十七章 將計就計第八百五十九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七星島海戰(八)第二百章 大明絕非想象中那樣不堪第二百二十三章 高橋之戰第四百五十九章 戰略改變第七百三十五章 哪來的銀子?第三百八十九章 圖窮匕現嗎第四百九十二章 榮來酒樓第一千零八章 撕裂第七百九十五章 意見不統一第七百零一章 你究竟是真降還是假降啊?第六百五十六章 我們得有過苦日子的覺悟第八百七十一章 果然是個不成器的東西第四百十六章 福建時局第八百二十七章 大勝第一千零十七章 血拼第七百四十六章 這怎麼能叫助敵呢,該叫敵助我纔對。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我的子女只姓吳第七百零七章 泰興城,落。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再次整編第六百八十一章 吳爭的反常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所謂的“追擊”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家產之爭,也無骨肉之情第四百十章 鎮國公好氣派!第一百四十二章 江南莫家第六百九十一章 各懷鬼胎第一百八十七章 你誑我?第四十二章 你變了,真變了第一百三十章 打伏擊第五百六十五章 我們還能上岸嗎?第八百九十一章 得按本王的規矩來第三百零六章 三界被阻第五百十八章 再殺一個固山額真第六百四十三章 英雄不問出處第三百零一章 沒完沒了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君子之約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落花有意,流水無情第九百九十六章 知道我爲什麼踹你一腳嗎?第五百八十八章 人生何處不冒險?第八十二章 你想謀反嗎?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再戰海州(二)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所謂的“追擊”第七百二十二章 意外之財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擴大戰果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讓條路?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被雷劈的不一定是壞人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你說你不知,我信!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強攻第一百六十五章 恩威並施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一切充滿着變數第六百二十五章 醞釀第三百三十二章 錢多也發愁第七百二十章 不服!第八百五十六章 買櫝求珠!第八百四十八章 就是兩僞君子!第四百十六章 福建時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