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低賦稅纔是導致明亡的主因?

吳爭忍不住開口道:“或許皇族人數太多,國庫負擔一百多萬皇族,已經是捉襟見肘。”

莫執念難得地不認可吳爭的話,他明確地搖搖頭道:“或許這是其中一個原因,但肯定不是最根本的原因。一百多萬皇族聽起來很多,但如果放在近二萬萬人口之中,尚不及百中取一。”

吳爭辯論道:“可就是這不足百一的皇族,佔着天下六、七成的土地。”

莫執念搖搖頭道:“老朽不知道伯爺是從哪得出這六、七成土地的數目,但老朽知道,至少江南沒有這種情況,若是情況真如此,伯爺以爲,江南百姓能答應?按老朽估計,各地藩王所佔土地佔到各地田地總數二至三成是有的。”

吳爭有些傻眼,這老頭肚子裡確實有些貨,不過吳爭不理解,就算江南百姓不答應,又能如何?也象張獻忠、李自成揭竿而起?

“本官也是聽聞,莫老丈不妨繼續往下說。”

“是。在老朽看來,朝廷財政的困境,在於隨着人口、土地的增長賦稅反而減少,這其中最根本的是賦稅徵得太少了。”

所謂語不驚人誓不休,吳爭今日算是長了見識了。

在這老頭嘴裡,大明的滅亡,根本原因居然是賦稅收得太少,這豈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嗎?

要知道,張獻忠、李自成的農民起義,喊出的口號就是均田地、免賦稅。

吳爭略帶譏諷地說道:“虧得沒讓你執掌內閣,否則大明朝恐怕還支撐不到前年。”

莫執念自然是聽得出吳爭話中的譏諷之意。

他平靜地說道:“伯爺容老朽說完。伯爺想必知道,明成祖時,修建紫禁城、營建武當山大規模房舍,三保太監七下西洋,五十萬大軍五次北伐蒙古,幾十萬大軍屢次徵嶺南,這幾件事中,隨便單獨拿出一件來,其所造成的耗費都遠遠高於崇禎帝所有的賦稅收入以及遼餉、剿餉、練餉的加派,以及地方上額外加派的總和。可爲何明成祖時,民間安定,百姓對負擔雖有抱怨,但也承受得起呢?爲何到了崇禎帝時,欲加賦卻會造成如此大的反對聲呢?”

吳爭被莫執念的話吸引了,這確實是件奇事。

思宗朱由檢不是個昏君,也有振興的願望,至少從朱媺娖的口中,吳爭得到了這種證實,朱由檢勤政、節儉。

照道理,大明該迅速扭轉困局纔是,何至於被李自成生生逼得上吊自盡?最後便宜了北邊的建虜。

得到吳爭眼神鼓勵的莫執念繼續道,“大明敗亡的最根本原因是天下賦稅的失控,洪武帝勘定的賦稅定額,成了大明滅亡的真正原因。”

吳爭不解地問道:“自古朝廷減賦,不都是善政、受天下擁護嗎?”

莫執念微笑道:“洪武十年,皇帝分譴各部官員、國子監生和宦官巡視一百七十八個稅課司,固定它們的稅收額度,就埋下了之後大明財政崩潰的主因。洪武十八年,皇帝命令將各省和各府稅糧課程一歲收用之數刊刻於石板上,並樹立在戶部廳堂內。二十六年,田賦收入達到三千二百二十七萬八千九百石,洪武帝對此非常滿意,下旨北方各省新墾田地永不起科。自此各地定額稅收作爲不成文的律法固定下來,後來雖偶爾進行過小的調整,但基本定額從來沒有被擯棄。”

“永樂朝時,農稅糧食收入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三千四百六十一萬二千六百石,可其上升的原因,卻並非是賦稅定額的增加,而是安南作爲一個新歸附的省份,將其額度也包含在內的緣故。之後,大明失去對安南的統治之後,歲入又重新回到了三千萬石以內。”

吳爭問道:“你的意思是說,朝廷固定了各省的最高徵稅額度,而使得朝廷歲入也成了固定?”

“對,伯爺睿智。也就是說,不管後來人口增加,還是新開墾的土地,都無法進入朝廷每年的賦稅額度。對於朝廷而言,一萬萬人口與二萬萬人口的賦稅,相差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可人口的大幅增加和新開墾土地,近百年中,難道就沒有人上報朝廷?”

“伯爺問到了點子上。宣德年間,湖廣、江西、浙江等地的地主們,對朝廷附加在他們田賦之上的額外費用十分不滿,於是有意拖欠稅糧,以至於逋賦之數已經超過了當地三年的全部稅收。爲此,宣德帝做了讓步,下旨全面減免這些地區的稅糧,免稅達三百多萬石。然而這一缺額並沒有加徵於其他省份,從此之後,每年朝廷歲入的最高額,就一直保持在二千七百萬石上下。”

“原來如此。你的意思是說,從洪武帝確立了賦稅總額之後,朝廷對此後的賦稅只有減少沒有增加?”

“正是此理,對於耕地,地方官員在給朝廷上奏中,都只是想恢復地畝原額作爲現在的呈報額,新增地畝很少上報。這樣做的結果是賦稅與實際耕地數脫離。自古以來,賦稅定額前所未有,不管唐、宋哪朝,也從來沒有象我朝這樣僵硬、死板地執行這一賦稅政策。”

“說到人口,各地新增長的丁口需要成長的時間,很難直接有助於賦稅的增加,而過剩的人口往往成爲流動人口,更難對他們徵稅。即使對這些人口進行登記和評定,當地官府也不願意如實上報,因爲擔心上報的人口增加數,會促使朝廷重新調整當地每年的賦稅定額,從此增加當地需徵賦稅額度。他們最多是重新調整人均稅收負擔,由於納稅戶的增加,每戶的稅負減少,這樣就使得稅收容易徵集,同時當地衙門官員也獲得了仁愛的名聲,並對日後他們的考評起到好的作用。”

吳爭大概已經聽懂了,雖然對莫執念說賦稅失控致使大明滅亡的說法半信半疑,但對於莫執念的博學強記,有了新的認識。

看來,這個所謂的杭州富商,應該不只是富商那麼簡單吧?

第一千二百十一章 你我皆可死,唯他死不得第四百十五章 整編舟山水師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臨淮之戰(二)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軍事報復第三十三章 愛死不死第三百五十八章 應天府之變(一)第二百一十章 吳勝兆服軟,松江府光復第四百九十一章 忠奸難辯第一千零十九章 老兵不死第八百十九章 你得聽我的第九百八十三章 兩難第六百四十二章 戰爭收官第二百零五章 如同玄著兄的人品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 亂世造英雄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快了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完勝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作出抉擇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風雲突變第一千五百十四章 適逢其會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勝利來得讓人意外第四百八十五章 “名士”錢謙益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不必再議第六百六十五章 財政困局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柳成蔭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 收復海州(六)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意外之“財”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 願者上鉤第四百四十二章 你做的,我做不到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撿了個寶?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 英雄不問出處第二百九十六章 真是她所爲?第六十三章 顏面第四百四十九章 偷襲戰變成遭遇戰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 衡陽鎮狙擊戰(四)第一百九十八章 只有實話最能動人心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陳錢山水師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是真,是假?第六百四十七章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第四百五十四章 清軍是紙老虎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好事成雙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老馬,你立功了第三百十八章 被所有人唾棄的馬士英第九百三十章 負心多是讀書人第九百六十二章 閣下是官吧?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連橫合縱(二)第六百五十九章 你的媳婦,自己看着辦!第五百三十四章 軍心難違第二百零七章 莫老,老莫第二百零七章 莫老,老莫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鳳陽府第一戰(二)第七百五十一章 其實大明火器是強悍的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第八百二十章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北伐軍的聲威第九百九十五章 請陛下上朝!第四百十一章 黃斌卿來犯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又想故伎重演第九百三十八章 夏完淳力挽狂瀾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你敢誹謗本王?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 英雄不問出處第三百九十三章 太祖遺詔第三百六十三章 應天府之變(六)第五百六十章 清理第四百六十五章 血戰鎮江城(一)第三百十八章 被所有人唾棄的馬士英第三百九十一章 吳爭是惠宗後裔?第八十四章 親疏有別第一百七十八章 錢翹恭的選擇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誰是後生?第五百九十二章 王一林的心眼第三百八十七章 殺嗎第九百二十章 預判出現了偏差第六百六十三章 斷其一指,以示薄懲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微服私訪(二)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 欲擒故縱第二百十八章 來世……好運!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真相大白第五百三十九章 溫文爾雅的君子嗎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人講個數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 衡陽鎮狙擊戰(一)第八百五十一章 你是來砸場子的第一百三十六章 吳小妹有性格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嶽小林撿了個大便宜第九百十六章 要不試試?第六百零四章 需要打破僵局第五百三十一章 **賀老三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居然是我錯了第九十七章 求仁得仁,何怨?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 情種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 南北三個戰場(一)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一拍即合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灘滸山海戰第七百七十三章 假戲真做?!第九百二十五章 蔣全義就是個瘋子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戰術僵持第七百三十八章 君臣之間的交易第四百八十二章 你太魯莽了!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比吳三桂更可恨的大漢奸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 衡陽鎮狙擊戰(二)第二百八十七章 君臣解開心結
第一千二百十一章 你我皆可死,唯他死不得第四百十五章 整編舟山水師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臨淮之戰(二)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軍事報復第三十三章 愛死不死第三百五十八章 應天府之變(一)第二百一十章 吳勝兆服軟,松江府光復第四百九十一章 忠奸難辯第一千零十九章 老兵不死第八百十九章 你得聽我的第九百八十三章 兩難第六百四十二章 戰爭收官第二百零五章 如同玄著兄的人品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 亂世造英雄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快了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完勝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作出抉擇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風雲突變第一千五百十四章 適逢其會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勝利來得讓人意外第四百八十五章 “名士”錢謙益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不必再議第六百六十五章 財政困局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柳成蔭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 收復海州(六)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意外之“財”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 願者上鉤第四百四十二章 你做的,我做不到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撿了個寶?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 英雄不問出處第二百九十六章 真是她所爲?第六十三章 顏面第四百四十九章 偷襲戰變成遭遇戰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 衡陽鎮狙擊戰(四)第一百九十八章 只有實話最能動人心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陳錢山水師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是真,是假?第六百四十七章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第四百五十四章 清軍是紙老虎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好事成雙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老馬,你立功了第三百十八章 被所有人唾棄的馬士英第九百三十章 負心多是讀書人第九百六十二章 閣下是官吧?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連橫合縱(二)第六百五十九章 你的媳婦,自己看着辦!第五百三十四章 軍心難違第二百零七章 莫老,老莫第二百零七章 莫老,老莫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鳳陽府第一戰(二)第七百五十一章 其實大明火器是強悍的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第八百二十章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北伐軍的聲威第九百九十五章 請陛下上朝!第四百十一章 黃斌卿來犯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又想故伎重演第九百三十八章 夏完淳力挽狂瀾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你敢誹謗本王?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 英雄不問出處第三百九十三章 太祖遺詔第三百六十三章 應天府之變(六)第五百六十章 清理第四百六十五章 血戰鎮江城(一)第三百十八章 被所有人唾棄的馬士英第三百九十一章 吳爭是惠宗後裔?第八十四章 親疏有別第一百七十八章 錢翹恭的選擇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誰是後生?第五百九十二章 王一林的心眼第三百八十七章 殺嗎第九百二十章 預判出現了偏差第六百六十三章 斷其一指,以示薄懲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微服私訪(二)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 欲擒故縱第二百十八章 來世……好運!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真相大白第五百三十九章 溫文爾雅的君子嗎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人講個數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 衡陽鎮狙擊戰(一)第八百五十一章 你是來砸場子的第一百三十六章 吳小妹有性格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嶽小林撿了個大便宜第九百十六章 要不試試?第六百零四章 需要打破僵局第五百三十一章 **賀老三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居然是我錯了第九十七章 求仁得仁,何怨?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 情種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 南北三個戰場(一)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一拍即合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灘滸山海戰第七百七十三章 假戲真做?!第九百二十五章 蔣全義就是個瘋子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戰術僵持第七百三十八章 君臣之間的交易第四百八十二章 你太魯莽了!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比吳三桂更可恨的大漢奸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 衡陽鎮狙擊戰(二)第二百八十七章 君臣解開心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