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章 不服!

一出鬧劇之後,雙方重啓談判。

吳爭已經不摻和,靠在椅子上閉目養神。

多爾袞卻不同,他雖然也靠着椅背不摻和談判,可一雙兇眼,微眯着緊盯着吳爭。

不過這時,義興朝官員的氣勢已經反壓,清臣也因爲多爾袞的那出“玩笑”而顯得比較拘緊起來。

有句話說的好,正義只存在於火炮的射程之內。

被二十多門重炮指着,沒有人的心裡會不忌憚,就沒有氣勢可言。

這次談判就比較順利了,最後雙方達成共識,泰州、泰興歸屬清廷,明軍在十五天內撤回南岸,但清廷不得在泰興駐兵,泰興做爲一個不設防區域,形成雙方的緩衝地。靖江正式歸屬義興朝。清軍從龍潭撤回北岸。

雙方都沒有再提到沈致遠和錢翹恭,似乎被共同遺忘。

但吳爭所提出的關於“四顆炮彈”的賠償問題,被獨立地單獨列了出來,吳爭提出,清廷以今日談判的高臺位置方圓二里土地,做爲三十陣亡士兵漢家衣冠的墓地,來充作“四顆炮彈”的賠償。清臣官員在多爾袞沒有反對的情況下同意了,但提出只能立無字碑,不允許江北百姓悼念、祭祀,義興朝官員認可了。

最後的協議經吳爭和多爾袞簽字確認,但須各自送回京城用印。

士兵的屍體大都殘缺,已經不適宜移動,但吳爭堅決要求將他們帶回家,最終,七十火槍兵含着熱淚,用雙手捧着已經泥土分不開的血肉,殘肢進行收殮。

這種悲傷,讓在場明臣無不掩面落淚。

吳爭強硬下令,不準流淚,他對着七十火槍兵道:“百姓可以流淚,但我們不能流淚,我們沒有資格流淚,我們能做的就是沿着他們的路走下去。等將韃子趕出關外,甚至徹底消滅的時候,我們如果還活着,纔有資格流淚。”

吳爭轉向義興朝官員道:“你們也沒有資格爲勇士們流淚,他們今日的英勇無畏,需要你們的口去傳頌,去告訴江南百姓今日在發生的一切,當每個百姓都能勇士的事蹟耳熟能詳之時,你們,纔有資格爲他們流淚。”

沒有一人來反對吳爭的言詞,只是,這次吳爭的命令不再好使。

將士們清晰地看見,他們的主帥眼睛裡,有兩顆豆大的淚珠滾落。

仇恨,從沒有象今日這樣深深地進駐到將士的心中。

因爲,在今日,他們看到了曾經是自己擡頭不見低頭見的同袍,成爲了英雄。

而英雄,死在了不公平的較量中,幾近於謀殺。

這讓他們,不服!

戰死不冤,冤得是不公平!

他們相信,他們的主帥也不會服,他們要將這不公平,加倍還於敵人頭上。

清臣們遠遠地看着,多爾袞的隨扈也在收殮着重騎的屍體,還有受傷的戰馬。

但清騎的屍體基本都是完整的,他們有着鐵甲的包裹。

那些降清的漢臣們,眼中的神色是複雜的,他們複雜的眼神中,或許也有一絲悲傷。

這不是立場,而是,就算是畜生,看到物傷同類,也會悲傷。

當雙方官員告別時,洪承疇及范文程等漢臣幾乎都回避着明臣的目光。

而多爾袞對吳爭說道:“鎮國公多多保重,本王總有一日,會迎鎮國公入京作客。”

吳爭回答道:“多謝攝政王盛情,本公也會在應天府爲攝政王安置好宅邸。”

……。

回泰州城的路上,官員們圍着吳爭問道:“既然鎮國公已經調來大量火炮,且泰州城內北伐軍有一萬餘人,爲何不趁勢而上,擴大戰果?”

吳爭苦笑道:“就只有四門炮,還是從舟山水師炮艦上卸下來的,張名振動用了八百人,日夜兼程才運到的,多爾袞看到的二十多門炮,除四門真炮外,全都是木頭僞裝的,而且炮彈也不多,僅有二十四顆實心彈,就算真全部打出去,恐怕也形成不了氣候。”

吳爭的解釋,讓官員們面面相覷,心裡着實捏了把汗。

吳爭道:“泰州已經深入清廷腹地,很容易被三面合圍,萬一清廷之後變卦,泰州駐軍就會成爲一支孤軍。不如換取泰興的不設防,如此以靖江爲跳板,隨時可以泰興用兵。”

吳爭的解釋,讓官員們連連點頭稱是。

之後,與錢肅樂二人相對時,吳爭歉然道:“小婿慚愧,未能救兄於水火之中。”

錢肅樂搖搖頭道:“這不怪你,多爾袞其實根本沒有交換二人的意思,他不過一直在試探你。洪承疇有句話說得對,既然是談判,就必須各讓一步,否則就不存在談判的必要了。就算你以二十多門火炮威脅,逼清方簽下城下之盟,可多爾袞的十五萬大軍近在咫尺,隨時可以撕毀和約,那麼今日所做的一切努力就會白費,局勢還是會回到原狀。吳爭,義興朝需要休養生息,北伐軍也一樣。”

吳爭點點頭道:“是。這四年,我一直忙於征戰,少有時間去理會政務。趁着此次和談,大將軍府轄下六府之地,需要好好治理一下,夯實根基了。”

錢肅樂欣慰地道:“你能這麼想,自然是最好不過了。收復失地是目的,但一味沉迷於目的,往往會忽略了收復失地究竟爲得是什麼?只有讓百姓相信,你能帶着他們走出這亂世,百姓才能真正地擁戴你、追隨你、效忠於你。”

吳爭應道:“吳爭謹記於心。”

“錢謙益畢竟是朝廷首輔,你羈押他終究會使朝廷和陛下面上無光……還是放了他,讓他隨使團回京吧。”

“好。”

“另外,既然和約已經簽訂,陛下有意召你回京進行封賞,你還是得去的,至少顏面上得過得去。”

“好,我去。”

當天,因軍隊撤退也有許多瑣事,不能說撤退就撤退,使團離去後,吳爭打算留宿泰州城,臨時徵用了泰州衙門,將一干清廷任命的官員趕了衙門。

泰州百姓有心繫故國者,聽聞明軍在城外血戰清軍,呼朋喚友地聚集在衙門前,手中捧着各種自認能拿得出手的吃食和自釀的酒,要犒軍勞師。

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這樣的人只會陣亡,不會降敵第二百二十七章 天大的誘惑?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能贏的,其實不算賭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不必再議第一百四十六章 賭運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突變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烽煙四起(二)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馬士英的執着第一千二百十三章 做壞人,真的不容易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變化第一千五百八十章 落子無形第一千三百十章 一門忠烈第七十六章 軟的不是脊樑第四百零六章 岳父大人第四百八十七章 這錢太燙手第一千零五章 併購第八百三十八章 每日自省吾身,絕無貪過一文哪第八百十五章 鄭有德被擒第四百五十一章 伏擊柯永盛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老馬,你立功了第七百三十七章 將計就計第五百二十章 令出二門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吳爭入局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一拍即合第二百零九章 逼迫吳勝兆第二百八十一章 風滿樓第一千一百十三章 片葉不沾身?第二百五十六章 長江水戰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口舌如簧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 各懷鬼胎第四十二章 你變了,真變了第八百九十二章 禍水南引?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會是水師?第九百三十三章 坑敵沒商量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刮目相看第六百五十七章 追贓助餉纔是大順朝的敗亡原因?第六百八十七章 北城失守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 逼上梁山的匹夫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戰略迷惑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飛雲橋之戰(二)第一百八十四章 興國公王之仁來了第二百三十一章 小人物幹了大事情第六十四章 各懷心思第三百四十章 魏忠賢,他是個惡人!第五百六十五章 我們還能上岸嗎?第九百八十二章 引蛇出洞還是畫蛇添足?第九百九十五章 請陛下上朝!第八百十六章 黃駝子出獄第三百三十四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被雷劈的不一定是壞人第一千五百十二章 解決矛盾的同時,必產生另一種矛盾第六百六十六章 善於把握機會的方國安第八百五十五章 竟要入股江南商會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 你忘了嗎第七百零五章 這得多熱鬧?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不對稱的戰鬥第七百八十七章 軍改第一百章 這下老子要破產了。第四百六十三章 殲滅清騎第五百零一章 吳爭被伏擊第二百二十七章 天大的誘惑?第七十九章 你做得……很好!第十二章 還能再巧點嗎?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決策發生改變第一千六百十四章 誰挖的坑第一百二十五章 勝利來得太意外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 突破口第六百四十九章 沈致遠如願以償第一百四十二章 江南莫家第九百八十三章 兩難第五百八十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三百六十六章 應天府之變(九)第一千六百十章 籌銀第二百二十三章 高橋之戰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老謀深算第八十一章 朝廷沒錢第二百五十三章 撤往平崗山第六百九十二章 半娘徐老的聖母皇太后第四百四十二章 你做的,我做不到第一百七十九章 拔營向紹興府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沛縣之戰(一)第五百十三章 你也配?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 南北三個戰場(二)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教唆(一)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施恩太重反是禍?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勸降第七百二十章 不服!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施恩太重反是禍?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各有打算第三百四十一章 要槍,還要人第六十五章 韃子來襲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得先捅死你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撿了個名士(二)第六百八十八章 危在旦夕第九百十四章 父子連心哪第三百五十四章 豎子安敢欺我?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琴瑟和鳴?第一百四十三章 世家底蘊第三百九十二章 推倒重建?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軍務,我說了算
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這樣的人只會陣亡,不會降敵第二百二十七章 天大的誘惑?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能贏的,其實不算賭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不必再議第一百四十六章 賭運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突變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烽煙四起(二)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馬士英的執着第一千二百十三章 做壞人,真的不容易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變化第一千五百八十章 落子無形第一千三百十章 一門忠烈第七十六章 軟的不是脊樑第四百零六章 岳父大人第四百八十七章 這錢太燙手第一千零五章 併購第八百三十八章 每日自省吾身,絕無貪過一文哪第八百十五章 鄭有德被擒第四百五十一章 伏擊柯永盛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老馬,你立功了第七百三十七章 將計就計第五百二十章 令出二門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吳爭入局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一拍即合第二百零九章 逼迫吳勝兆第二百八十一章 風滿樓第一千一百十三章 片葉不沾身?第二百五十六章 長江水戰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口舌如簧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 各懷鬼胎第四十二章 你變了,真變了第八百九十二章 禍水南引?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會是水師?第九百三十三章 坑敵沒商量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刮目相看第六百五十七章 追贓助餉纔是大順朝的敗亡原因?第六百八十七章 北城失守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 逼上梁山的匹夫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戰略迷惑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飛雲橋之戰(二)第一百八十四章 興國公王之仁來了第二百三十一章 小人物幹了大事情第六十四章 各懷心思第三百四十章 魏忠賢,他是個惡人!第五百六十五章 我們還能上岸嗎?第九百八十二章 引蛇出洞還是畫蛇添足?第九百九十五章 請陛下上朝!第八百十六章 黃駝子出獄第三百三十四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被雷劈的不一定是壞人第一千五百十二章 解決矛盾的同時,必產生另一種矛盾第六百六十六章 善於把握機會的方國安第八百五十五章 竟要入股江南商會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 你忘了嗎第七百零五章 這得多熱鬧?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不對稱的戰鬥第七百八十七章 軍改第一百章 這下老子要破產了。第四百六十三章 殲滅清騎第五百零一章 吳爭被伏擊第二百二十七章 天大的誘惑?第七十九章 你做得……很好!第十二章 還能再巧點嗎?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決策發生改變第一千六百十四章 誰挖的坑第一百二十五章 勝利來得太意外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 突破口第六百四十九章 沈致遠如願以償第一百四十二章 江南莫家第九百八十三章 兩難第五百八十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三百六十六章 應天府之變(九)第一千六百十章 籌銀第二百二十三章 高橋之戰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老謀深算第八十一章 朝廷沒錢第二百五十三章 撤往平崗山第六百九十二章 半娘徐老的聖母皇太后第四百四十二章 你做的,我做不到第一百七十九章 拔營向紹興府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沛縣之戰(一)第五百十三章 你也配?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 南北三個戰場(二)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教唆(一)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施恩太重反是禍?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勸降第七百二十章 不服!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施恩太重反是禍?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各有打算第三百四十一章 要槍,還要人第六十五章 韃子來襲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得先捅死你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撿了個名士(二)第六百八十八章 危在旦夕第九百十四章 父子連心哪第三百五十四章 豎子安敢欺我?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琴瑟和鳴?第一百四十三章 世家底蘊第三百九十二章 推倒重建?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軍務,我說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