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五章 種子終於發芽

無獨有偶。

城裡還有一處軍營,也在上演這類事件。

那就是錢肅典那支殘部。

不過錢肅典部畢竟是禁軍,“成份”比王之仁的水師要好得多。

所以,將士們還是比較“懂禮”,且言行也“文雅”不少。

黑壓壓的一片,數百號人一聲不吭,就坐在錢肅典的“官邸”門口(就是一所臨時徵用的小院)。

錢肅典面色陰沉地站在門口,他也爲難啊。

將士們不肯吃飯啊,絕食啊。

聽聞朝廷勒令江北明軍限期撤回南岸,這數百號人就開始坐在這了。

“想造反嗎?”錢肅典喝斥道,“你們是兵不是賊,是兵就得聽令!”

一個參軍起身道:“大人說得沒錯,是兵就得聽令。可這令與令,還是有區別的,我等不從亂命!”

“放肆!這是朝廷詔令,何來亂命!”

“大人不必動怒,是不是亂命,大人心中知道,我等……也知。屬下只是想替弟兄們,向大人討個說法,還望大人解我等心中之疑惑!”

“說。”

“揚州清軍兵力空虛,我等取江都之後,就算不北攻,固守想來不難。這可是實情?”

“沒錯。但徐州八萬清軍南下,已逼近江都。”

“好,大人說得對。八萬清軍逼近江都不假,可咱們身後,有着興國公二萬水師,還有鎮國公數萬大軍。先不說清廷是否敢於我軍在揚州決戰,就算是,我軍也並非無一戰之力,這,大人以爲然乎?”

錢肅典怒道:“這不是你們該考慮的事,你們的本份,就是聽命!聽命懂嗎?”

那參軍突然單膝跪下,泣道:“我等也想聽命,卑職在應天府尚有家小,豈能不知抗命後果?可卑職不敢從命……卑職怕從命撤退,對不住二萬弟兄尚未遠去的英靈啊。”

這參軍的話,引起場內無數的飲泣聲。

一個三十左右的總旗起身拱手道:“大人,卑職家中三兄弟,卑職行二,此戰,兄長、三弟皆在儀真城力戰而死,可憐我那三弟胸腹中三箭,卻未立死……他是被活活痛死的,嗚……大人可知,卑職三弟臨死前喊得是什麼?”

錢肅典臉色鐵青,他無法開口,因爲一開口,他就憋不住眼中的淚。

“我三弟喊,二哥,大哥沒了,你得活着回去,爹孃全靠二哥了……卑職如今能活着回去了,可如此回去,叫卑職怎麼面對爹孃,讓卑職告訴他們,大哥和三弟白死了嗎……嗚。”

撤退與撤退不同。

雖說有一種勝利叫撤退,但顯然和今時對不上號。

儀真、江都兩城,葬送了二萬多人命。

這時的撤退,等於將二城拱手讓清,如何能讓這羣死裡逃生的漢子心服?

他們寧願沒有這場營救,沒有援軍到來,就讓他們死在那一場最後的衝鋒,如此他們能心安理得地去見已經先他們一步而去的同袍弟兄。

世間最悲慘的不是一直失敗,而是給了人希望,然後堅決地奪走了他們的希望。

他們想勝利,要勝利,一直勝利下去!

只有勝利,才能讓他們可以在夜深人靜之時,坦然面對那二萬已經離去的同袍手足。

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

五大三粗的男人,與敵浴血廝殺的漢子,當着所有人的面嚎哭,讓聽者無不落淚。

那參軍大聲吼道:“二萬英靈在天上看着,弟兄們,我們能這麼回去嗎?”

“不能!”聲音震天,久久不散。

錢肅典咬牙嘶聲道:“明日一早,全軍撤退,違令者,軍法處置!”

說完,轉身入門。

錢肅典要回去,他必須回去。

不是他心狠,也不是他不考慮將士們的訴求、聽不懂將士們的心聲。

事實上,他比將士們更不想撤退。

錢肅典入院,走進了右廂房。

將右廂房門掩上之後,他無聲地哭了。

自己必須回去。

侄兒錢翹恭特意派人送信,告訴他京城劇變,朝廷將擁立前太子,登基爲帝。

錢肅典就明白,這次的撤退,是朝廷與清廷之間的一種交換,利益交換。

打到現在,明人與清人之間還有媾和的可能嗎?

怕是江南每個明人都心裡明白這點,你死我活。

可錢肅典不明白,爲何要這樣?

爲何必須是現在?

長平公主,也是先帝骨肉,她監國,慶泰朝一樣收復了應天府,可以說,長平公主盡職了。

是,國不可一日無君,可就非得急在這時嗎?

等局勢穩定下來,不能徐徐圖之嗎?

將二萬多人命換來的戰果,拱手相讓?

錢肅典心中有一股莫名的憤慨,他必須要去阻止!

可他清楚,這是要與朝廷鬥,與這個天下鬥,最讓他揪心的,是要與他的親兄長鬥。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錢肅典輕聲誦讀着,他的心中升起一種悲壯的使命感。

錢家叔侄追隨吳爭麾下的日子裡,受吳爭的影響頗大。

雖說吳爭的理念,不準確的說,還稱上理念。

吳爭很多時候說的話,都是隨興致衝口而出,沒有主次、不成體系,甚至顛三倒四。

但這已經夠了,對於象錢肅典、錢翹恭、夏完淳等這樣的青年俊才而言,吳爭的話就等於爲他們打開了一扇窗。

面對時局唯艱,年老者推崇修繕,年輕者期待改變。

改變,就是一種革命的萌芽。

去做自己認爲對的事,哪怕爲之付出一切,包括生命。

這些年青人,他們有足夠的學識,血氣方剛,可以接受新鮮事物,能自己獨立思考,他們能在一起辯論吳爭所說理念的對錯,還能不斷地去修補、改良,漸漸成熟、自成體系。

夏完淳甚至還提出,組建一個如同“幾社”般的聯盟,以吸納更多志同道合的人進來,然後壯大。

而這漸漸成熟、自成體系的理念,那就是此時朝中、坊間最普通的四個字,反清復明。

只是受吳爭影響,他們在這四個字之後,加了八個字的註釋——驅逐韃虜,復興漢明!

錢肅典等人都認同吳爭的觀點,大明不該是一家一姓的大明,而該是天下漢人的大明,是爲,漢明!

第一百六十八章 方國安投敵第七十七章 不約而同的統一第六百二十四章 最大的軟肋第七百八十章 蛇鼠一窩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祖大弼逃了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兄弟還是翁婿第九百九十四章 廖仲平奇蹟般地生還第五百零八章 從未有過的狼狽第五百零一章 吳爭被伏擊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那就不等了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人走茶涼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有備對有備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連橫合縱(一)第二十八章 初見爹和妹第四百三十六章 韃子將帥之間的齷齪第六百六十九章 不會有都城第一百四十九章 遭受清軍炮擊第五百五十一章 佩服,佩服!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爲何要戰?!第四百四十六章 陰謀變成陽謀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朱存釜死了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犁庭掃穴第三百二十二章 私怨高於國仇纔是主因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 吳爭很忙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 局中局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誤國誤君第八百八十四章 提三尺劍立不世之功第二百九十二章 人間自有真情在第一百四十七章 多鐸想幹什麼第一千五百十七章 有個女子在演講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杞人憂天第十九章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那就不等了第二百三十七章 多鐸派人說降第二十六章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第六百四十七章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 都是銀子惹的事第八百七十三章 豬隊友古來有之第三百八十八章 清君側,誅奸倿!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兄弟還是翁婿第八百二十二章 老朽有自知之明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請自重!第一百五十三章 吳爭的意圖第二百九十四章 監守自盜?!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老馬識途第九百零三章 生擒博洛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 收復海州(六)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杞人憂天第七百九十七章 家父說他不在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權力更迭的痛苦第四百三十五章 王得仁降明第八百四十七章 率性而爲的沈致遠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崖鎮大捷(二)第五百六十三章 不去,堅決不去第五百九十章 兵變第三百九十八章 權臣OR忠臣第二百十二章 與錢肅典、夏完淳會師第六百三十七章 這女人……嘖嘖。第六百四十三章 英雄不問出處第七百十九章 本公年少氣盛,怕捺不住自己性子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真有天意嗎第五百九十九章 別招惹偏執的女人第一百十九章 山寨居然有紅衣大炮第九十六章 能不死,就別讓他死嘍!第一百七十九章 拔營向紹興府第六百九十章 多爾袞開始渡河第六百七十一章 不建城牆行不行?第一千五百十章 誰合適?第二百六十三章 停戰談判開啓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找補銀子?第八百二十一章 里長、族長的威嚴第四百十三章 擊沉它第五百三十四章 軍心難違第七百六十四章 吳爭練兵(三)第八百二十九章 仗義每多屠狗輩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遠交近攻第九百二十三章 三千人打五萬大軍的伏擊?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反轉第三百四十四章 他也難啊!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糧食第四百三十三章 方國安欲歸明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你,盡力了嗎?第一千二百十八章 軍工坊遭受炮擊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都是銀子惹的禍第六百二十五章 醞釀第五百十三章 你也配?第一千五百十六章 法不容情,人容情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試用施琅第六百三十五章 吳爭就是他們的信仰第七百二十章 不服!第八百三十章 吳爭及時趕到第八百三十二章 當受世人敬重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湖陵城之戰(二)第九百二十章 預判出現了偏差第九百零九章 兩老太爺過招第九百四十二章 因爲吳家……累了!第二百三十八章 何苦喋喋不休,作婦人樣!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好事成雙第五百五十六章 首輔太小看他了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和談風波(二)
第一百六十八章 方國安投敵第七十七章 不約而同的統一第六百二十四章 最大的軟肋第七百八十章 蛇鼠一窩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祖大弼逃了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兄弟還是翁婿第九百九十四章 廖仲平奇蹟般地生還第五百零八章 從未有過的狼狽第五百零一章 吳爭被伏擊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那就不等了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人走茶涼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有備對有備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連橫合縱(一)第二十八章 初見爹和妹第四百三十六章 韃子將帥之間的齷齪第六百六十九章 不會有都城第一百四十九章 遭受清軍炮擊第五百五十一章 佩服,佩服!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爲何要戰?!第四百四十六章 陰謀變成陽謀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朱存釜死了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犁庭掃穴第三百二十二章 私怨高於國仇纔是主因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 吳爭很忙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 局中局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誤國誤君第八百八十四章 提三尺劍立不世之功第二百九十二章 人間自有真情在第一百四十七章 多鐸想幹什麼第一千五百十七章 有個女子在演講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杞人憂天第十九章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那就不等了第二百三十七章 多鐸派人說降第二十六章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第六百四十七章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 都是銀子惹的事第八百七十三章 豬隊友古來有之第三百八十八章 清君側,誅奸倿!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兄弟還是翁婿第八百二十二章 老朽有自知之明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請自重!第一百五十三章 吳爭的意圖第二百九十四章 監守自盜?!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老馬識途第九百零三章 生擒博洛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 收復海州(六)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杞人憂天第七百九十七章 家父說他不在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權力更迭的痛苦第四百三十五章 王得仁降明第八百四十七章 率性而爲的沈致遠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崖鎮大捷(二)第五百六十三章 不去,堅決不去第五百九十章 兵變第三百九十八章 權臣OR忠臣第二百十二章 與錢肅典、夏完淳會師第六百三十七章 這女人……嘖嘖。第六百四十三章 英雄不問出處第七百十九章 本公年少氣盛,怕捺不住自己性子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真有天意嗎第五百九十九章 別招惹偏執的女人第一百十九章 山寨居然有紅衣大炮第九十六章 能不死,就別讓他死嘍!第一百七十九章 拔營向紹興府第六百九十章 多爾袞開始渡河第六百七十一章 不建城牆行不行?第一千五百十章 誰合適?第二百六十三章 停戰談判開啓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找補銀子?第八百二十一章 里長、族長的威嚴第四百十三章 擊沉它第五百三十四章 軍心難違第七百六十四章 吳爭練兵(三)第八百二十九章 仗義每多屠狗輩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遠交近攻第九百二十三章 三千人打五萬大軍的伏擊?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反轉第三百四十四章 他也難啊!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糧食第四百三十三章 方國安欲歸明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你,盡力了嗎?第一千二百十八章 軍工坊遭受炮擊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都是銀子惹的禍第六百二十五章 醞釀第五百十三章 你也配?第一千五百十六章 法不容情,人容情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試用施琅第六百三十五章 吳爭就是他們的信仰第七百二十章 不服!第八百三十章 吳爭及時趕到第八百三十二章 當受世人敬重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湖陵城之戰(二)第九百二十章 預判出現了偏差第九百零九章 兩老太爺過招第九百四十二章 因爲吳家……累了!第二百三十八章 何苦喋喋不休,作婦人樣!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好事成雙第五百五十六章 首輔太小看他了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和談風波(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