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趙雲終被俘,團陣阻公孫

眼看槍尖就要刺中自己的前胸,閻柔眼中閃過一絲堅定,手中鋼槍毫不停頓狠狠掃向趙雲左腰。‘呲!’的一聲,有傷在身未穿盔甲的閻柔胸前立刻被趙雲此出血花,可就算如此,閻柔緊握鋼槍的手也未放鬆。

“給我下去!”暴喝一聲,目呲盡裂的閻柔揮動槍桿,硬實實的擊在趙雲腰間。趙雲之前急速一刺已經用盡氣力,此刻身體正是疲軟之時,被閻柔這麼一砸,直接掃落寶馬兩米遠砸在幷州步卒身上。

趙雲被擊飛,他手中的長槍自然也隨着一起飛出,閻柔中槍之後長槍又被蠻力拉出,左胸的傷口瞬間擴大鮮血直流,劇烈的疼痛讓他擊飛趙雲後放鬆的神經再次緊張起來。

“張繡,交給你了。”彷彿悲壯赴死一般,閻柔剛上戰場又光榮倒下戰馬陷入昏迷。

“將閻將軍擡回去。”張繡鄭重說道:“把趙雲捆了,一起押回去。”現在局勢慢慢穩定,且戰場靠後張繡沒有看到前方公孫瓚已經進攻,自然有多餘兵卒幹運輸隊的活。(吼吼,三國粉絲最多的子龍要當俘虜了,不要拿板磚砸我餒)

趙雲跌落馬下徐榮自然能夠看到,看到自己的目的已經達到,心中暗讚的同時再次揮動手中令旗,這次的命令不再是攻擊,而是收縮回本陣。

“終於退了嗎?”單經看着身後衝上的援兵,望着徐徐退後不給一點追擊機會的幷州兵卒緩緩嘆道:“隨我去見主公。”

“只有你一人?”公孫瓚看着眼前摸樣難堪的單經皺眉道:“連趙雲也被他們擒下了?”

“主公,殺過去吧。”單經紅眼說道,之前他可是死了不少兄弟手下。

“徐榮收兵倒是迅速,”公孫瓚如何不知道搶攻,可徐榮根本不給他機會,公孫瓚大軍剛至,就看見完全龜縮於內的數千兵卒,而此刻他們身後薊縣城門也已開啓,源源不斷的兵卒正快速奔向戰場。

“大哥,趁着薊縣大門敞開殺進去吧。”公孫越說道:“機會難得啊!”

城前交戰如此大意敞開城門,這種錯誤是沙場宿將會犯的嗎?公孫瓚捫心自問,這是個陷阱,引誘自己上前進攻的陷阱。可眼前的誘惑太大,公孫瓚不得不上鉤。若他不抓住這次機會攻城。可能這是他最後一次看到敞開的薊縣城門。

“拼了!陷阱與美食僅僅一線之隔,只要某家麾下兵卒盡命,一定能在城門關上之前搶入城中。”心中如此想,公孫瓚提馬長嘯:“隨某殺入薊城,先入城者,賞百金!”有的時候,還是務實的獎勵比較吸引人,這不,一句獎勵開口,幽州兵卒們眼睛都開始泛紅有狂化跡象。

提早變陣的徐榮此刻心中仍然憂心,把一切勝負壓在城外真的對嗎?回首那敞開的城門,徐榮不着痕跡的搖了搖腦袋,這是在賭博啊,賭的就是他徐榮統兵的能力,能在野戰擊敗公孫瓚,那萬事大吉,如果不能,那薊縣也不用守了,直接讓公孫瓚進來得了,免得百姓生靈塗炭。

“把閻柔將軍送回城內,將這兩個押回去交與州牧。”徐榮對着手下副將吩咐道:“令城中兵卒把守好個個城頭,不可掉以輕心。”

“諾。”副將點頭,指揮數百兵卒押解着趙雲、嚴綱,擡着簡易擔架上的閻柔,快步向城門口走去。

“張繡,還能陪某豪賭一場嗎?”徐榮豪爽笑道,雖然這裡陣勢打不開完全沒有地利,但徐榮可沒自哀,相反他隱隱期待着,公孫瓚快點來品嚐一下他爲這一戰特意準備的豪華大餐吧。

失去嚴綱、趙雲兩員強將(貌似拿嚴綱和趙雲比,有點委屈趙大帥哥),公孫瓚只能把身邊數將盡數派出,自己也領兵衝殺前方的步兵嚴陣。公孫瓚的安排永遠都那麼單調,自己帶騎兵在正前方衝,兩側是白馬義從奔射,後方則是大量的步卒。

“不知變通的頑固派。”徐榮感慨道,他的心願一直都是成爲真正的戰場指揮者,看着公孫瓚依舊是這麼老一套的進攻不由得嘴角輕笑,他在此時想起了劉氓曾經告誡他的一句話:你想要成爲陣戰第一人就要學會善變,若是讓人抓住你統兵習性,就算是剛出道的小子也能收拾你。

此前徐榮雖然很重視劉氓的點評但也覺得誇張成分居多,但現在看看公孫瓚,徐榮知道劉氓沒有參假,自己對付公孫瓚的方法並沒有多高明,沒有複雜的變陣,沒有絕強的武將衝擊,或許剛出山的小將也能做到。

公孫瓚並不知道短短數息之間徐榮思慮如此之多,他心中只有一個念頭,讓徐榮這個引誘成爲攻下薊城的墊腳石,僅此而已。

眼前的槍兵公孫瓚並不放在眼裡,槍兵雖然是步卒對騎兵最好的兵種,但差距就是差距,不是兵種的變換就能持平的。可惜公孫瓚並不能看到這些槍兵身後還有這一名盾兵,在公孫瓚沒靠近前,這些盾兵絕不會輕易暴露出來,他們都藏身於槍兵影子中。

“|舉槍,立盾!”徐榮是站場的總指揮,場下的傳令兵則是他的話筒,徐榮的命令通過他們傳入兵卒耳內。當公孫瓚領着兵馬飆起數十米每秒的速度並離前言槍兵不足百米的時候,一道命令清晰的傳入他們耳內。

拒馬,這可是古戰場上騎兵的超級剋星,一槍一盾簡易的組合而成的小型拒馬就這樣突兀而現。公孫瓚根本來不及勒馬停步,只能再原本就不慢的速度上再此提速,高高越過前幾層人牆。‘嗒!’的一聲堪堪落地。這也是後幾米的防範沒有前面那麼密集的緣故,才讓公孫瓚鑽了空子。

一聲,兩聲,漸漸的戰場前方傳來無數失蹄倒地的驚叫,當他們倒地也就意味着死神的臨近,因爲盾兵不止有盾,還有一把彎刀,用來割人十分順手。

當騎兵倒地數量到達一定程度後,槍兵和盾兵們急速後退,因爲就算沒了他們前沿還有倒地不起馬匹與人屍,公孫瓚的騎兵也沒了奔跑的能力,最多也只能原地打轉。當然不是每個騎兵都會這麼衰撞上拒馬,技術好點的、運氣不錯的兵卒也不在少數,同樣有千人左右,但與撞上拒馬以及被己方戰馬絆倒的數千人相比,還是少得可憐。

“弩手,上,盾兵,防!”拒馬告一段落,可衝進戰場可有八千騎兵之多,這麼多人就算倒地了也不一定就會掛掉,說不定過幾分鐘就生龍活虎的爬起來繼續幹架。所以斬殺乾淨是必須的。

聽到這個命令,刀盾兵也不急着進攻,兩盾兩槍的組合,四人相互依靠開始陣地防守。這個防守很有意思,不但防對方,還得防身後的弓箭,他們此刻處於亂戰的陣腳中,弓兵認人,但他們手中的箭矢可不認你是哪邊的,不防範好,倒黴捱了流箭也只能忍着。

公孫瓚好不容易將千餘能戰騎兵聚攏卻迎來一場箭雨,箭矢所過之處無人敢胡亂奔動。連續遭到兩次打擊的公孫瓚一邊擋着飛射而來的箭矢一邊思索着如此扭轉局面。

“散開,散開。”趁着弩兵裝換箭夾攻擊減弱的時刻,公孫瓚大聲喊道,“百人一小隊,都給我散開。”這命令下的及時,經歷一陣箭雨後,還安坐馬背的數百人得令迅速四散,絕不靠攏在一起。

短短半個時辰,公孫瓚的八千輕騎就毀在徐榮手中,這是一份驕人的戰績。若是讓鮮卑等外族知道他們懼之如鬼神的幽州鐵騎如此不堪一擊,不知該發如何感嘆?

相比正面輕騎全滅的‘戰績’,兩翼的弓騎可就舒坦多了。弓騎兵並沒有進入戰場,僅僅靠着遊走散射不停摧殘幷州防禦兵卒的神經。可這又能如何?追是追不上的,對方又不靠近,幷州步卒只能忍耐着,就像一隻除外狩獵的毒蛇,耐心等待着食物靠近然後迅速吞下。

騎兵的衝擊結束,幽州步卒磕磕絆絆終於衝入了主戰場,他們一進來就發揮了短距離人類跑步速度的優勢,迅速與幷州兵卒近身戰,而且是人海般的蜂擁而上。

“張繡,攪亂對方步卒陣營,還得靠你來。”徐榮搖頭嘆道:“原本想讓你多歇息一會,可時間不等人,你即刻領八千騎兵衝陣。”

“諾!”張繡點頭提了提繮繩,胯下寶馬會意擡出前蹄,刨動一會緩步走出。

張繡再次動了,領着八千兵卒出了陣中心。但他沒有立刻找上最前沿的步卒,哪怕那還有個公孫瓚。張繡選擇的是右面,他準備先給對方弓騎施加一定壓力,好讓防守兵卒喘息一會。

張繡這樣‘不聽調令’的做法並沒讓徐榮皺眉,反而會心一笑。主公麾下的將領都不是差勁人物,戰場的閱讀人力不必自己差啊。此刻從側面脫離主戰場再從後方殺入,公孫瓚也只能看着手下兵卒慘遭屠戮。

第74章 長箭出士氣昂,衝車撞擊土牆第120章 初會張魯,劉氓設局第25章 勸蔡邕,琰彈琴第126章 孟德喚將心,己吾人典韋第17章 議進軍,伐韓遂第45章 文和謀,再破羌第71章 大漢再添一郡,趙雲見卑彌呼第78章 劉表思量,李儒見劉第1章 數年一瞬即過,劉備終見水鏡第4章 斬波才,遇玄德第25章 魏延戰顏良,差距在年齡第2章 戰孫堅,援義真第88章 科舉進行中,大漢第一人第76章 幕後黑手出,壽春袁公路第41章 遼東初鬥兵,張繡再逞威第42章 二人大出血,甘寧襲新昌第71章 大漢再添一郡,趙雲見卑彌呼第84章 初戰小勝,匈奴動向第19章 各路軍團出動,昌黎徒河戰起第30章 沮公與戰敗,陽曲關事了第60章 關羽掌校尉,校場兵鬥陣第67章 王允命亡,殺戮亂戰第66章 宮殿受封,洛陽三變第30章 潘鳳連斬二將,子龍白馬騎兵第84章 初戰小勝,匈奴動向第14章 勸馬騰,與父計第125章 長安學院,工匠利器第68章 三韓已降其二,劉翔遭人暗算第44章 巴豆功,襲羌族第33章 劉氓策劃反攻,烏桓族內離心第9章 長安城下,浮屍千餘第153章 半斤八兩,沮授臨城第81章 壽春大戰起,聯軍有分工第84章 初戰小勝,匈奴動向第127章 尷尬往事,火藥之威第69章 甫顯竟是袁尚,三韓盡歸大漢第43章 劉母黃氏仙去,聯盟備戰抗劉第65章 張燕入府,董賊伏誅第159章 呂布箭技,蒯越難請第40章 羌族動,徐晃出第7章 黃忠陣前叫戰,諸葛出言收兵第84章 初戰小勝,匈奴動向第136章 劉氓賺甄家,大漢暫安定第115章 接見俘虜,談說文聘第9章 尋‘天書’,歸洛陽第50章 魏延被迫爲匪,莊園曹兵埋伏第161章 曹劉相謀,劉氓驚醒第161章 曹劉相謀,劉氓驚醒第42章 二人大出血,甘寧襲新昌第93章 弓兵被壓制,演武出結果第166章 追尾打擊,張燕入府第2章 戰孫堅,援義真第64章 左慈看淡權勢,東面小島來使第11章 誘敵出城,叔侄見面第114章 新建兵團,勢力發展第13章 涼州亂,羣臣至第130章 長沙暫解圍,黃祖試重甲第8章 殺人,旬氏第87章 斷後曹純被俘,周倉設伏無果第11章 虎宴,掌兵第69章 衆臣歡喜,驚人隕石第95章 司馬懿入府,陶謙讓徐州第87章 設伏殲敵,匈奴窘狀第94章 科舉終落幕,司馬訪劉府第105章 商議反攻,上庸再戰第100章 呂布逃竄,陳宮開溜第90章 攻城戰事不順,徐晃思慮奇謀第31章 劉氓撤兵,藍田設伏第39章 孟獲赤手發威,劉氓府內夜商第83章 衆將混戰,劉呂交手第64章 左慈看淡權勢,東面小島來使第63章 南無額米頭髮,貴霜有僧來漢第72章 衆老皆安葬,劉氓二遇刺第84章 聯軍攻入城,袁術想外逃第163章 曹臧交鋒,假敗真誘第28章 闖陣進出自如,兵進饒樂水域第162章 分兵拒敵,舞陰定計第61章 操勢成,李儒策第98章 曹仁夜襲營,轉眼失徐州第23章 閻柔敗步度根,城門接踵告破第3章 市集,黃忠第73章 將軍府細商,監獄中拷問第56章 陳元龍出奇策,輕鬆賺取彭城第95章 司馬懿入府,陶謙讓徐州第124章 “馬超”風暴,諸侯反應第2章 抓週,出遊第12章 擒拿張濟,降服二張第94章 孫劉聯軍遭敗,南蠻衆族顯威第46章 遼陽城博弈,公孫瓚被囚第47章 戰局僵持不下,鞠義先登襲城第77章 府內再添一婢,鳳雛江舟垂釣第5章 學問,吟詩第38章 洛陽獵場一遊,董承語言挑撥第8章 褚燕計,斬張寶第23章 閻柔敗步度根,城門接踵告破第108章 於夫潰逃,反攻開始第131章 水上走柯鬥,程普水遁走第165章 山谷爭鋒,曹操兵敗第115章 張遼劫糧草,袁紹氣跳腳第46章 遼陽城博弈,公孫瓚被囚
第74章 長箭出士氣昂,衝車撞擊土牆第120章 初會張魯,劉氓設局第25章 勸蔡邕,琰彈琴第126章 孟德喚將心,己吾人典韋第17章 議進軍,伐韓遂第45章 文和謀,再破羌第71章 大漢再添一郡,趙雲見卑彌呼第78章 劉表思量,李儒見劉第1章 數年一瞬即過,劉備終見水鏡第4章 斬波才,遇玄德第25章 魏延戰顏良,差距在年齡第2章 戰孫堅,援義真第88章 科舉進行中,大漢第一人第76章 幕後黑手出,壽春袁公路第41章 遼東初鬥兵,張繡再逞威第42章 二人大出血,甘寧襲新昌第71章 大漢再添一郡,趙雲見卑彌呼第84章 初戰小勝,匈奴動向第19章 各路軍團出動,昌黎徒河戰起第30章 沮公與戰敗,陽曲關事了第60章 關羽掌校尉,校場兵鬥陣第67章 王允命亡,殺戮亂戰第66章 宮殿受封,洛陽三變第30章 潘鳳連斬二將,子龍白馬騎兵第84章 初戰小勝,匈奴動向第14章 勸馬騰,與父計第125章 長安學院,工匠利器第68章 三韓已降其二,劉翔遭人暗算第44章 巴豆功,襲羌族第33章 劉氓策劃反攻,烏桓族內離心第9章 長安城下,浮屍千餘第153章 半斤八兩,沮授臨城第81章 壽春大戰起,聯軍有分工第84章 初戰小勝,匈奴動向第127章 尷尬往事,火藥之威第69章 甫顯竟是袁尚,三韓盡歸大漢第43章 劉母黃氏仙去,聯盟備戰抗劉第65章 張燕入府,董賊伏誅第159章 呂布箭技,蒯越難請第40章 羌族動,徐晃出第7章 黃忠陣前叫戰,諸葛出言收兵第84章 初戰小勝,匈奴動向第136章 劉氓賺甄家,大漢暫安定第115章 接見俘虜,談說文聘第9章 尋‘天書’,歸洛陽第50章 魏延被迫爲匪,莊園曹兵埋伏第161章 曹劉相謀,劉氓驚醒第161章 曹劉相謀,劉氓驚醒第42章 二人大出血,甘寧襲新昌第93章 弓兵被壓制,演武出結果第166章 追尾打擊,張燕入府第2章 戰孫堅,援義真第64章 左慈看淡權勢,東面小島來使第11章 誘敵出城,叔侄見面第114章 新建兵團,勢力發展第13章 涼州亂,羣臣至第130章 長沙暫解圍,黃祖試重甲第8章 殺人,旬氏第87章 斷後曹純被俘,周倉設伏無果第11章 虎宴,掌兵第69章 衆臣歡喜,驚人隕石第95章 司馬懿入府,陶謙讓徐州第87章 設伏殲敵,匈奴窘狀第94章 科舉終落幕,司馬訪劉府第105章 商議反攻,上庸再戰第100章 呂布逃竄,陳宮開溜第90章 攻城戰事不順,徐晃思慮奇謀第31章 劉氓撤兵,藍田設伏第39章 孟獲赤手發威,劉氓府內夜商第83章 衆將混戰,劉呂交手第64章 左慈看淡權勢,東面小島來使第63章 南無額米頭髮,貴霜有僧來漢第72章 衆老皆安葬,劉氓二遇刺第84章 聯軍攻入城,袁術想外逃第163章 曹臧交鋒,假敗真誘第28章 闖陣進出自如,兵進饒樂水域第162章 分兵拒敵,舞陰定計第61章 操勢成,李儒策第98章 曹仁夜襲營,轉眼失徐州第23章 閻柔敗步度根,城門接踵告破第3章 市集,黃忠第73章 將軍府細商,監獄中拷問第56章 陳元龍出奇策,輕鬆賺取彭城第95章 司馬懿入府,陶謙讓徐州第124章 “馬超”風暴,諸侯反應第2章 抓週,出遊第12章 擒拿張濟,降服二張第94章 孫劉聯軍遭敗,南蠻衆族顯威第46章 遼陽城博弈,公孫瓚被囚第47章 戰局僵持不下,鞠義先登襲城第77章 府內再添一婢,鳳雛江舟垂釣第5章 學問,吟詩第38章 洛陽獵場一遊,董承語言挑撥第8章 褚燕計,斬張寶第23章 閻柔敗步度根,城門接踵告破第108章 於夫潰逃,反攻開始第131章 水上走柯鬥,程普水遁走第165章 山谷爭鋒,曹操兵敗第115章 張遼劫糧草,袁紹氣跳腳第46章 遼陽城博弈,公孫瓚被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