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孟獲祝融大婚,郭嘉出使孫劉

“主公,獲聽聞益州軍團明日就要離開洛陽了?”孟獲站起身子開口問道。

劉氓想了想,的確如此,押送孫劉聯軍來朝的益州軍團在天子腳下已經休整了大半年,也是時候回自己老窩了。劉氓點頭說道:“的確如此,明日他們就該離開了。你怎麼問起這個?”

“主公,他們能不能留下一兩人?”孟獲撓了撓腦袋,開口問道。

“這自然不行”劉氓心中不解嘴上也不鬆口,搖頭道:“軍團有軍團的規矩,即使本王也不能更改。”只見劉氓說完,孟獲整個臉都苦了下來,似乎劉氓的這個決定就像要他的命一般。這時賈詡走至劉氓身邊耳語幾句,聽完後劉氓會心一笑,對着賈詡點了點腦袋。

就在孟獲低着腦袋準備離開之時,劉氓輕笑說道:“你別急着走,先告訴孤你想將誰留下來?”

“這,這,”殺敵都不曾改色的孟獲此時卻結巴起來,“就是,就是我南蠻族中此次一同來的那位首領。”

“你說的可是那可以控獸的扎合?”劉氓笑着問道:“你向讓他留下作甚?莫不是你也想學那控獸之術?”

“末將說的不是那個大粗臉,是另外一人。”孟獲連忙搖頭說道:“就是我們蠻族的女首領祝融。”

“哈哈”孟獲急匆匆開口,根本不知道劉氓這是點調笑他,惹來劉、賈二人一陣大笑,“你終究是開口了,怎麼?想別人姑娘留下來,你不得告訴孤所爲何事?否則名不正言不順的,會遭人非議。”

“還請主公爲末將與祝融賜婚。”孟獲也不呆,聽到劉氓那麼說連忙抱拳開口:“末將與祝融一見鍾情,還請主公成全。”

劉氓摸着鬍鬚點點頭:“原本嘛,益州軍團明日肯定是要回去的,但祝融並非軍團治下,孤可爲你破例一次,只要她本人願意,即可留於長安。”

“多謝主公,多謝主公。”孟獲心事已了,笑呵呵的俯首拜道。

“你先別高興,或許別人姑娘並不喜歡你這個大塊頭。”劉氓搖頭說道:“若是她不願意留下來,孤可不會強留下她。”

“主公放心,她會留下來的,會留下來的。”孟獲連忙點頭答道,隨後拱手轉身,快步離開,想必是去將這消息告知兩位當事人中的另一位。

孟獲的婚事在劉氓特意安排下,長面盛大幾乎蓋過城內衆大臣的婚禮。望着喜滋滋的站在一起的孟獲、祝融兩人,劉氓心中感嘆或許有些事情上天早有安排,那是無法改變的。

孟獲早在數年前就離開了益州,那時他可沒與祝融見過面,可現在兩人不過第一次碰上就談及婚嫁,這速度快的讓劉氓咂舌。照例此次大婚之後孟獲得到了爲時不短的假期,新婚燕爾孟獲夫妻倆笑呵呵的辭別洛陽衆人,準備迴轉益州去見見家中長輩。

這一年劉氓治下到處都飄揚着歡聲笑語,在他與賈詡等人可以安排下,幾乎上到州牧郡守,下到鄉間村民都知道大漢的戰亂即將結束,數十年的戰火即將熄滅,再也不會有百姓流離失所,安穩的日子就要來了。

相比劉氓,孫堅與劉備可就沒一天安穩覺可睡。他們不但要擔心着隨時都可能南下的劉氓,還得時時注意自己治下的安定。數次謠言風波讓兩家吃了不少虧,此刻由不得他們不謹慎。

年終很快到來,劉氓在府中大宴羣臣後並沒入睡,等待着子時的到來。當巡城兵卒敲響子時的大鐘時,洛陽城內家家戶戶都點起炮仗,以此來歡慶新一年的到來。

劉氓仰着腦袋望向天空,心中充滿了愉悅之情,自己來到大漢已經快五十年,做出的努力並沒有白費。看着天空被炮仗火光映的通紅,劉氓臉上顯露出滿意的笑容。

正可謂是幾家歡喜幾家愁,正當劉氓一家人坐在月下閒聊時,江東孫家卻是一片愁雲。原因無他,正是那江東的脊樑柱有猛虎之稱的孫文臺終究抵禦不住冬日的嚴寒,病倒於牀榻。

自知時日不多的孫堅連忙傳令讓麾下將士召回遠在江夏的周瑜,趁着自己還有幾分清醒時囑託他與張昭兩人好好生輔佐自己的兒子。同時將孫策招至身前,細細說道:“外事不決問公瑾,內事無斷問子布。”

留下這麼一句囑託,孫堅便陷入彌留之境。雖然還沒有完全斷氣,但時醒時昏的病情卻令江東一衆面色沉暗。孫策也在此時開始處理平日自己父親要做的工作,看着自己的好兄弟每日辛苦,周瑜沒有急着趕回江夏,而是留在建鄴盡心幫助孫策早日全掌江東。

“江東發生這麼大的變動,主公可派人前去慰問一番,或許能得到什麼消息。”洛陽城內,郭嘉開口說道:“若是孫堅當真沒幾日可活,主公還需早做準備。”

“依你看,何人可爲使臣,替孤趕往建鄴?”劉氓緩緩點頭,開口問道。

“就由嘉去一趟吧。”郭嘉琢磨片刻開口說道:“此行嘉以天子持節的身份前往長沙、建鄴,想來可以獲得些許情報。”

шωш ⊕ттκan ⊕C○

“奉孝難得爲自己請命,孤豈有不應之理?”劉氓開口笑道:“孤讓黃敘陪你一同前去,有他在一旁作陪,想來無人可以傷着你。”

“多謝主公厚愛。”郭嘉抱拳答謝,雙眼之中感激之色濃郁,劉氓對他一向厚愛,可就是因爲這份厚愛,才使得郭嘉爲其勞心勞力。

新年正月都沒過完,郭嘉、黃敘兩人帶着千餘近衛兵士出了洛陽城門,向荊州襄陽趕去。黃忠多年鎮守荊州與自家兒子卻是許久未見,雖然父子如今都是軍中大將,但依舊免不了相見時紅潤眼眶。

在襄陽城停留兩三日,郭嘉不再耽誤時間繼續向南方趕去。在長沙城內見了劉備等人,雖然雙方都恨不得對方早日掛掉,但表面上卻是一片祥和,交談的廳房內不時的傳出一陣陣的歡笑,彷彿劉氓與劉備並非敵對關係,而是同盟一般。

劉備因爲勢弱,雖然內心極想將郭嘉斬殺於城內,但他卻是遲遲不敢下刀。只能虛臾蛇尾的陪着這位天子持節談笑一番,然後將其送出城外,眼不見心不煩。郭嘉也知道自己此行不會受人待見,搖頭一笑卻是毫無怒色,告知黃敘在野外宿營。

劉備好歹也算接見了郭嘉一行,但當郭嘉以慰問孫堅的名頭出現在建鄴城外時,迎接他的並非孫策的儀仗隊,而是數千把明晃晃的彎弓,箭矢已經搭上似乎隨時都會飛馳而出。

“你家主公派你前來我江東何爲?”孫策出現在城頭冷聲說道:“莫不是想在此時看我江東的笑話”

“少將軍誤會了。”郭嘉搖頭說道:“嘉此來並非爲了兩家紛爭,而是帶着主公的問候前來看看孫將軍。我家主公與孫將軍當初也屬好友,聽聞孫將軍病重纔派我前來,與嘉同行的還有數位天子御醫,他們的醫術可謂是當世頂尖。”“往事既已過去就不要再提,策念你遠來江東甚是辛苦,現在退回中原還來得及。”孫策冷哼開口道:“如若不然,萬箭齊發定要將你斬殺於城下。”

“這孫伯符好生無禮。”黃敘打馬來到郭嘉身旁,小聲說道:“我們要不要暫避一時。”城頭數千只弓箭對着自己與郭嘉,繞似黃敘這玩弓的好手,心中也沒底的很,自己或許不會被箭矢所傷,但一旁的郭嘉可就不一定了。

“少將軍爲何如此憎恨我郭嘉?”郭大先生並沒退後,反而拍着戰馬上前兩步開口道:“將軍想必是訪遍了江東數郡,也沒能找出治癒孫將軍的法子。可不讓嘉領着御醫進城,也好爲將軍確證。”

“伯符,讓他們進來。”也就是此事,周瑜聽到消息急忙從家中趕出,來到城頭後附耳說道:“江東本就人心惶惶,此刻不能再出什麼大亂子。”

“哼”孫策心中氣憤但也無可奈何,對着城門令揮揮手,後者點頭示意兵卒放下手中武器,城門也隨之緩緩開啓。郭嘉望着打開的城門心中舒了口氣,與黃敘等人一同走入城內,至於跟着一同前來的千餘兵士卻是不能入城,只可在城外安扎營寨用以棲身。

“在下週瑜,這位是我江東之主孫策,也是老主公長子。”當郭嘉等人入城後,周瑜下了城頭開口說道:“久聞奉孝先生大名,請”“嘉見過江東少主,周都督。”郭嘉笑着還禮,開口道:“此乃我主帳下親衛軍統帥黃敘將軍,這幾位便是嘉之前所說的天子御醫。”孫策一直都認爲父親的病重就是劉氓造成的,此時對劉氓的心腹哪會有好臉色,冷哼一聲站在一旁便不再答話,弄得周瑜無奈苦笑。今日他算是趕的及時,若是再晚一點,江東是否可保就說不一定了。

將郭嘉一行人帶入孫府,孫策便找了個理由匆匆離開,倒是孫權從一旁走出來作陪,這一發現讓郭嘉心中暗喜,孫家現在的掌權人實在太嫩了點。

第40章 再議出兵,奪取幷州第79章 李儒投誠,一觸即發第23章 夜訪長安,進入城中第11章 虎宴,掌兵第85章 眳山背面包圍,兩夏侯皆被俘第57章 勸曹操,出洛陽第14章 宛城慘勝曹軍,水軍華而不實第152章 三江易手,張麴過招第75章 刺客皆開口,黑幕揭曉中第4章 薊縣攻防戰,幷州援軍至第105章 商議反攻,上庸再戰第63章 貂蟬秀兒,劉氓回憶第79章 檄文四處傳,聖旨入冀州第107章 上庸戰了,匈奴王庭第35章 城得守,遇貴人第7章 詩會,名顯第53章 劉府密談,繼編漢史第53章 秒才識破算計,援軍終至芒碭第1章 首戰勝,威名揚第130章 兗州有變,細作暗鬥第140章 陽夏易主,替人頂缸第22章 董卓用謀,大攻長安第81章 張燕兵圍魯地,夏侯蹤影不現第71章 智鬥巨虎,特技初顯第78章 龐統西行江東,初見孫堅獻策第2章 劉氓細說龍鳳,諸葛草廬考驗第122章 淯水旁鏖戰,子義顯風采第48章 公孫父子亡,公孫恭無能第89章 鬥將成賽馬,虎豹騎逞威風第54章 招兵處見聞,民間掘人才第9章 趙雲終被俘,團陣阻公孫第65章 呂布皇宮隕,劉氓臨洛陽第76章 回首匆匆兩年,趙雲封邑冠軍第38章 洛陽獵場一遊,董承語言挑撥第46章 戰終結,宴賓客第79章 李儒投誠,一觸即發第61章 除董大計,孫曹勢成第76章 終成眷屬,防患未然第51章 大軍回長安,童淵要收徒第1章 轉瞬兩年過,商行遭清洗第58章 曹嵩論,兩夏侯第64章 惹衆怨,戰欲起第86章 科舉終開始,幼女黃月英第60章 孝直臥龍平手,陳登兄弟相見第78章 劉表思量,李儒見劉第26章 回漢中,再議事第80章 蔡琰生子,漢水兩岸第89章 文舉終落定,箭術第三輪第5章 學問,吟詩第21章 領兵赴太行,公孫再撤兵第87章 斷後曹純被俘,周倉設伏無果第70章 劉備家中談,衆人遷洛陽第2章 閻圃訪幽州,戰事波瀾起第102章 陳叔至自薦,劉備得將才第30章 潘鳳連斬二將,子龍白馬騎兵第78章 討袁計終定,各諸侯反應第24章 兄妹相見,離開長安第76章 幕後黑手出,壽春袁公路第97章 徐州戰亂起,倒黴劉玄德第22章 公孫夜出城,依舊遭伏擊第46章 戰終結,宴賓客第123章 呂虔苦思計,徐晃欲翻天第155章 林前交戰,再次平手第142章 臨菑戰再續,高覽取劇縣第81章 張燕兵圍魯地,夏侯蹤影不現第49章 王允出謀,商量對策第147章 青州戰結束,賈詡計除害第63章 比箭術,聚衆飲第24章 徐榮引軍救援,城門數次易手第148章 許攸欲報復,青州終安定第2章 戰孫堅,援義真第20章 鮮于渡水遼東,進兵首復汶縣第43章 劉母黃氏仙去,聯盟備戰抗劉第119章 校場演武,兵不厭詐第58章 曹嵩論,兩夏侯第168章 奇襲克敵,南陽事了第65章 劉鵬宇欲東征,劉翔孟獲參軍第28章 圍兵山海關,劉氓再部署第6章 商行,洛陽第73章 將軍府細商,監獄中拷問第48章 濮陽李典陣亡,徐榮後發制敵第7章 詩會,名顯第130章 兗州有變,細作暗鬥第18章 未能有建樹,遼東公孫度第71章 智鬥巨虎,特技初顯第137章 曹操謀豫,臧霸動作第84章 老農細說地勢,徐晃將計就計第131章 王粲求官,又得奇才第63章 南無額米頭髮,貴霜有僧來漢第165章 山谷爭鋒,曹操兵敗第57章 劉張交手,疑似生病第9章 長安城下,浮屍千餘第48章 王允請客,貂嬋出場第41章 遼東初鬥兵,張繡再逞威第33章 苦堅守,終來援第21章 斬李張,賺閻忠第140章 陽夏易主,替人頂缸第74章 長箭出士氣昂,衝車撞擊土牆第54章 招兵處見聞,民間掘人才
第40章 再議出兵,奪取幷州第79章 李儒投誠,一觸即發第23章 夜訪長安,進入城中第11章 虎宴,掌兵第85章 眳山背面包圍,兩夏侯皆被俘第57章 勸曹操,出洛陽第14章 宛城慘勝曹軍,水軍華而不實第152章 三江易手,張麴過招第75章 刺客皆開口,黑幕揭曉中第4章 薊縣攻防戰,幷州援軍至第105章 商議反攻,上庸再戰第63章 貂蟬秀兒,劉氓回憶第79章 檄文四處傳,聖旨入冀州第107章 上庸戰了,匈奴王庭第35章 城得守,遇貴人第7章 詩會,名顯第53章 劉府密談,繼編漢史第53章 秒才識破算計,援軍終至芒碭第1章 首戰勝,威名揚第130章 兗州有變,細作暗鬥第140章 陽夏易主,替人頂缸第22章 董卓用謀,大攻長安第81章 張燕兵圍魯地,夏侯蹤影不現第71章 智鬥巨虎,特技初顯第78章 龐統西行江東,初見孫堅獻策第2章 劉氓細說龍鳳,諸葛草廬考驗第122章 淯水旁鏖戰,子義顯風采第48章 公孫父子亡,公孫恭無能第89章 鬥將成賽馬,虎豹騎逞威風第54章 招兵處見聞,民間掘人才第9章 趙雲終被俘,團陣阻公孫第65章 呂布皇宮隕,劉氓臨洛陽第76章 回首匆匆兩年,趙雲封邑冠軍第38章 洛陽獵場一遊,董承語言挑撥第46章 戰終結,宴賓客第79章 李儒投誠,一觸即發第61章 除董大計,孫曹勢成第76章 終成眷屬,防患未然第51章 大軍回長安,童淵要收徒第1章 轉瞬兩年過,商行遭清洗第58章 曹嵩論,兩夏侯第64章 惹衆怨,戰欲起第86章 科舉終開始,幼女黃月英第60章 孝直臥龍平手,陳登兄弟相見第78章 劉表思量,李儒見劉第26章 回漢中,再議事第80章 蔡琰生子,漢水兩岸第89章 文舉終落定,箭術第三輪第5章 學問,吟詩第21章 領兵赴太行,公孫再撤兵第87章 斷後曹純被俘,周倉設伏無果第70章 劉備家中談,衆人遷洛陽第2章 閻圃訪幽州,戰事波瀾起第102章 陳叔至自薦,劉備得將才第30章 潘鳳連斬二將,子龍白馬騎兵第78章 討袁計終定,各諸侯反應第24章 兄妹相見,離開長安第76章 幕後黑手出,壽春袁公路第97章 徐州戰亂起,倒黴劉玄德第22章 公孫夜出城,依舊遭伏擊第46章 戰終結,宴賓客第123章 呂虔苦思計,徐晃欲翻天第155章 林前交戰,再次平手第142章 臨菑戰再續,高覽取劇縣第81章 張燕兵圍魯地,夏侯蹤影不現第49章 王允出謀,商量對策第147章 青州戰結束,賈詡計除害第63章 比箭術,聚衆飲第24章 徐榮引軍救援,城門數次易手第148章 許攸欲報復,青州終安定第2章 戰孫堅,援義真第20章 鮮于渡水遼東,進兵首復汶縣第43章 劉母黃氏仙去,聯盟備戰抗劉第119章 校場演武,兵不厭詐第58章 曹嵩論,兩夏侯第168章 奇襲克敵,南陽事了第65章 劉鵬宇欲東征,劉翔孟獲參軍第28章 圍兵山海關,劉氓再部署第6章 商行,洛陽第73章 將軍府細商,監獄中拷問第48章 濮陽李典陣亡,徐榮後發制敵第7章 詩會,名顯第130章 兗州有變,細作暗鬥第18章 未能有建樹,遼東公孫度第71章 智鬥巨虎,特技初顯第137章 曹操謀豫,臧霸動作第84章 老農細說地勢,徐晃將計就計第131章 王粲求官,又得奇才第63章 南無額米頭髮,貴霜有僧來漢第165章 山谷爭鋒,曹操兵敗第57章 劉張交手,疑似生病第9章 長安城下,浮屍千餘第48章 王允請客,貂嬋出場第41章 遼東初鬥兵,張繡再逞威第33章 苦堅守,終來援第21章 斬李張,賺閻忠第140章 陽夏易主,替人頂缸第74章 長箭出士氣昂,衝車撞擊土牆第54章 招兵處見聞,民間掘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