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蠻人營地真死地乎

當年城濮之戰,晉、楚兩國在魏國城濮進行爭奪中原霸權的首次大戰。楚國發兵進攻宋國,宋國派人向晉國求救,晉國爲了樹立國威,以求稱霸,便發兵援宋。

兩軍對峙於城濮,楚將子玉率軍依託丘陵險阻紮營,晉文公重耳兌現當年流亡楚國,向楚成王許下“退避三舍”的諾言,令晉軍後退,避楚軍鋒芒。此舉既是報答以前楚成王給予的禮遇恩情,也是運用“卑而驕之”、“怒而撓之”的誘敵之計,結果子玉上鉤了,他不顧楚成王告誡,率軍冒進。晉將欒枝命人在戰車的尾部綁上柴草,假裝敗逃。隨着戰車奔馳,柴草拖在地上,致使煙塵四起,楚軍以爲對手真敗,落入陷阱被晉軍伏擊,從而被晉軍殲滅兩翼,楚軍由此大敗。

如今,伏泉欲反其道而用之,顯然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當嚴顏帶着近百騎兵拽着木柴在步卒後面奔馳,帶出大量煙塵時,這才明白其中深意。不過他也只能苦笑,因爲他心裡幻想的是帶兵突擊敵陣,千萬人中斬敵上將首級,而不是老實待在軍陣後面打醬油,只是事已至此,他還能如何?總不能違逆主將命令吧?

蠻人大營中,一片歡歌痛飲之聲,龔蘇和度康面善心不善的談着板楯蠻的過往,談着他們以前沒有反叛漢朝時,在山林間肆意打獵喝酒,吃肉的樣子。只是如今已是物是人非,各有所志,一個爲了野心奢望,一個爲了一族安危,只差最後的兵戎相見了。

度康舉着耳杯道:“請諸位渠帥而來,卻是吾手下昨日獵得一頭野豬,今日特請諸位品嚐。”說完,對着帳外喊道:“來人,送上來!”

不一會兒,帳外便有無數蠻人送來香噴噴的烤野豬肉,端在衆位渠帥的案几之上。看着面前都有份量不低的烤肉,一些渠帥心中卻是一驚,暗道這度康運氣真不錯,看人人手中都有烤肉的樣子,這次他獵得的野豬起碼也有數百斤,這可不得了,即使他們常年在大山之中狩獵,但這種大野豬可也是不多見的。

其實這些渠帥不知道的是度康那可能突然就獵到那麼大的野豬,不過是他這兩天多派了斥候,去山林裡打獵而已。豬肉量不夠就用數量湊,多打幾隻也就夠了,實在不行又稍微加了其他一些類似肉類代替,反正這些渠帥喝酒吃肉,也不會再在意這些被切好的肉類是不是有其他的物質。

這就和後世某些餐廳大排檔、路邊燒烤類似,鴨肉、羊肉用什麼死貓肉毒老鼠肉代替一樣,顧客不知道的話,纔不會去深究自己吃的是什麼,反正只要味道可口,酒水酣暢便好。沒人舉報的話,誰會管裡面是什麼?天下烏鴉一般黑,也不只是哪一家,爲了利潤該做就得做。

酒已酣,肉飽食,諸人興得意滿,渾然不知外面已經風雲涌動,龔蘇手下的蠻兵此刻早被度康安排的心腹守在營帳外,攔住前來報信的各家渠帥的手下。可以這麼說,此刻度康營帳外幾乎被他安排的人圍得密不透風,看似有些鬆散的防衛,沒有度康的命令,其實任何人都會被第一時間拿住。

度均是度康的族侄,可以說是他的親信心腹,長的臂大腰圓,臉上還有股子彪悍氣息,在族人裡武力不俗,這次度均便因此被度康授意帶人執行擊殺漢朝使者的計劃。

此刻度均正招呼着自己度康準備的百餘蠻兵,鼓舞這些蠻兵的士氣,他們的目標只有一個,拿着短兵衝進秦宓的營寨,先解決敢反抗的蠻人,再衝進營帳裡,將那秦宓這三個漢人使者全部殺了。

“走!”

遠處一個熟悉的人影在衝度均揮手,那是度康的一個親信,見他打了早已約定好的手語,度均心領神會,一聲大喝,便帶着百餘人,手持各式短兵,直奔秦宓營帳。

秦宓營帳裡,一名隨秦宓而來的文吏望着營帳外不太對勁的氣氛,非常不安,就此剛纔,他準備出去討要些肉食時,他見到帳外派來保護他們的板楯蠻人中,有人對他透露了一種非常敵視的目光。而且營帳外,往日可以看見不少的蠻人,今日人流卻出奇的稀少,種種跡象都預示着今日的不尋常。

“秦五官,今日有異,蠻人莫非有變?”這文吏幾番思索,不得其解,和此刻看書秦宓說道。

“恩,應是出了變數。若吾所料無差,蠻人中有能人,欲使本朝班定遠定西域之計也。”秦宓點頭道,一絲深憂映上了他的眼簾,無聲之間將營帳的氣氛帶入沉重。

這文吏慌道:“怎會如此?吾等何如?”班超定西域,‘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事情他怎能不知,一下子便明白蠻人有人要強殺他們,再逼全部蠻人反叛。

“別無它法,留於此地,以不變應萬變也!”

“不變?若是蠻人對吾不利,豈不是與等死無異?”

“吾等不留此地,出營帳便有活路乎?”秦宓反問道。

“嗯、這……”那文吏張嘴便欲反駁,可是想了半天卻是一字都說不出來,的確,他們此刻身陷蠻營,留在蠻人特地安排的營帳十分安全。若是隨意外出,此時蠻人營地有不少反漢勢力,被他們發現,只要找一個合適時機,在無人的地點,短時間內便能將他們這幾個武力不高的文吏擊殺。

“哎!”那文吏輕嘆一聲,隨後頹然坐在自己的案几上,又接着嘆息說道:“未想吾竟死於此地,可恨此生未入仕途,亦未衣錦還鄉,錦衣夜行,卻要爲國盡忠也。”

聽了那文吏的話,秦宓搖了搖頭,暗歎這文吏終是膽小,豈不是富貴險中求,不膽大搏命,仕途一道,背後無貴人相助,升遷卻是千難萬難。

衣錦還鄉?

錦衣夜行?

蠻人營地真死地乎?

可誰又能預測此乃死地還是登天活路?

想到自己託龔蘇送出的書信,秦宓手指捏緊了手中的書籍,生死富貴,全系此書了。縱是身死,亦無悔也,縱橫一道,不成功,便該成仁。

“站住,放下兵器!”就在此時,帳外突然傳來一聲大喝……

居數日,項羽引兵西屠咸陽,殺秦降王子嬰,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收其貨寶婦女而東。人或說項王曰:“關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饒,可都以霸。”項王見秦宮室皆以燒殘破,又心懷思欲東歸,曰:“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說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項王聞之,烹說者。

摘選自《史記·項羽本紀》

第六百五十一章 立史侯爲帝第四百五十二章 自相殘殺爲撞城第二百零七章 終平亂第一百五十四章 西邸與祀第一百八十七章 山頭勢力自古有第三百三十八章 汝曹誤朕第八十三章 斬袁赦 天下乃安第三百八十九章 儒家兩面第五百九十一章 士別五年 當刮目相看第六百七十八章 出名的年輕俊傑第三百二十七章 速下鄂縣第九十七章 關羽殺人第一百五十三章 南疆兵戈第一百八十七章 山頭勢力自古有第六百四十五章 劉備求職第五百六十七章 廣宗蛾賊已先平第五百四十二章 隔牆有耳遇二才第三百章 君有何志第二十七章 怨上加怨第四百四十六章 出塞先定北地羌六百二十三章 張玄被劫 黃忠再戰第六百六十一章 形勢變了人皆自私第四百六十一章 努力共功名第四百四十八章 受降城第五百五十九章 廣宗城內賊已動第二十四章 翻案機會第一百三十七章 封侯難成第四百一十九章 北征前夕事茫茫第一百零八章 素利頭落第二百七十三章 劉宏與劉徹第十九章 何家參與第六十八章 黨錮寒心第六百四十五章 劉備求職第五百二十二章 小城望援唯死戰第七十二章 食爾血肉以報天地聖人第六百七十三章 鹽鐵之利第五百八十五章 有些憋屈的大將軍第三百四十四章 大漢郡武庫第一百七十四章 一直奪權的劉宏第五百四十章 滿屋髒亂不得坐第五百章 大鮮卑山行軍進行時第三百零六章 一月滅賊第三百一十七章 百里奇襲終得手第五百七十六章 三通三絕 定復西域第二百七十八章 道觀異象第六百二十七章 南匈奴屠各反第五百六十四章 劉張公孫何突騎第三百三十五章 政治妥協第二百一十五章 起死回生第四百八十一章 殺機隱現漢寨後第六十八章 黨錮寒心第六百四十五章 劉備求職第三百七十五章 只管家小第六百八十六章 天下可無洪 不可無君第六百一十七章 當往西域第八十九章 楊縣良將第五百二十九章 潁川黨人聚集地第五百五十八章 吾等去伏中郎處投奔第六百七十五章 開考取吏第三百三十三章 植羞與同朝第一百七十三章 閹人不除 國無寧日第四百七十六章 金蓮川逃兵第六百八十九章 重開西域都護府第一百九十章 吏治動亂第四百七十七章 王庭京觀胡兒懼第三百六十二章 以土爲糧第一百四十六章 漢室三興第一百九十四章 漢蠻激戰第五百一十七章 歸去蜀中還諸事第六百五十一章 立史侯爲帝第二百二十八章 爾等竟不知漢朝班定遠使西域乎第一百九十三章 漢末最被忽視的部隊第一百八十九章 讖緯之學迷信也第四百二十章 雒陽之兵尚弱也第二百五十三章 不及渠帥射藝第二百九十九章 人各有志 出處異趣第三百七十章 激戰事急唯行險第五十章 宋酆兵敗第二百五十四章 郡署無意當殺督郵第六十一章 上巳節第四百九十四章 幽並軍爭誰人勝第四百九十七章 蹴鞠實力誰爲勝第六百二十六章 此非善人所爲也第一百八十章 朝會初爭第三章 鄭颯第六百六十二章 爾等尚爲漢臣乎第六百七十八章 出名的年輕俊傑第四十章 事畢第三百三十章 南陽兵第八章 獻策防治第二百零六章 入閬中第二百二十二章 小子安知壯士志哉第三百二十二章 吾巴郡兵自破之第五十一章 段紀明欲挖牆腳第四十八章 人力不可及第二百二十四章 明公靜候佳音第二百六十八章 朝中驚變 帝心何意第一百九十七章 老將是寶貝第二百七十一章 西北家族靠軍功第一百一十二章 守城初戰
第六百五十一章 立史侯爲帝第四百五十二章 自相殘殺爲撞城第二百零七章 終平亂第一百五十四章 西邸與祀第一百八十七章 山頭勢力自古有第三百三十八章 汝曹誤朕第八十三章 斬袁赦 天下乃安第三百八十九章 儒家兩面第五百九十一章 士別五年 當刮目相看第六百七十八章 出名的年輕俊傑第三百二十七章 速下鄂縣第九十七章 關羽殺人第一百五十三章 南疆兵戈第一百八十七章 山頭勢力自古有第六百四十五章 劉備求職第五百六十七章 廣宗蛾賊已先平第五百四十二章 隔牆有耳遇二才第三百章 君有何志第二十七章 怨上加怨第四百四十六章 出塞先定北地羌六百二十三章 張玄被劫 黃忠再戰第六百六十一章 形勢變了人皆自私第四百六十一章 努力共功名第四百四十八章 受降城第五百五十九章 廣宗城內賊已動第二十四章 翻案機會第一百三十七章 封侯難成第四百一十九章 北征前夕事茫茫第一百零八章 素利頭落第二百七十三章 劉宏與劉徹第十九章 何家參與第六十八章 黨錮寒心第六百四十五章 劉備求職第五百二十二章 小城望援唯死戰第七十二章 食爾血肉以報天地聖人第六百七十三章 鹽鐵之利第五百八十五章 有些憋屈的大將軍第三百四十四章 大漢郡武庫第一百七十四章 一直奪權的劉宏第五百四十章 滿屋髒亂不得坐第五百章 大鮮卑山行軍進行時第三百零六章 一月滅賊第三百一十七章 百里奇襲終得手第五百七十六章 三通三絕 定復西域第二百七十八章 道觀異象第六百二十七章 南匈奴屠各反第五百六十四章 劉張公孫何突騎第三百三十五章 政治妥協第二百一十五章 起死回生第四百八十一章 殺機隱現漢寨後第六十八章 黨錮寒心第六百四十五章 劉備求職第三百七十五章 只管家小第六百八十六章 天下可無洪 不可無君第六百一十七章 當往西域第八十九章 楊縣良將第五百二十九章 潁川黨人聚集地第五百五十八章 吾等去伏中郎處投奔第六百七十五章 開考取吏第三百三十三章 植羞與同朝第一百七十三章 閹人不除 國無寧日第四百七十六章 金蓮川逃兵第六百八十九章 重開西域都護府第一百九十章 吏治動亂第四百七十七章 王庭京觀胡兒懼第三百六十二章 以土爲糧第一百四十六章 漢室三興第一百九十四章 漢蠻激戰第五百一十七章 歸去蜀中還諸事第六百五十一章 立史侯爲帝第二百二十八章 爾等竟不知漢朝班定遠使西域乎第一百九十三章 漢末最被忽視的部隊第一百八十九章 讖緯之學迷信也第四百二十章 雒陽之兵尚弱也第二百五十三章 不及渠帥射藝第二百九十九章 人各有志 出處異趣第三百七十章 激戰事急唯行險第五十章 宋酆兵敗第二百五十四章 郡署無意當殺督郵第六十一章 上巳節第四百九十四章 幽並軍爭誰人勝第四百九十七章 蹴鞠實力誰爲勝第六百二十六章 此非善人所爲也第一百八十章 朝會初爭第三章 鄭颯第六百六十二章 爾等尚爲漢臣乎第六百七十八章 出名的年輕俊傑第四十章 事畢第三百三十章 南陽兵第八章 獻策防治第二百零六章 入閬中第二百二十二章 小子安知壯士志哉第三百二十二章 吾巴郡兵自破之第五十一章 段紀明欲挖牆腳第四十八章 人力不可及第二百二十四章 明公靜候佳音第二百六十八章 朝中驚變 帝心何意第一百九十七章 老將是寶貝第二百七十一章 西北家族靠軍功第一百一十二章 守城初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