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九章 沒能力也能混成高官

自戲志才沉默以後,幾人再談了數刻,這酒宴就因爲戲志才一句“不勝酒力”,從而結束。

雖然不知戲志纔是真的因爲前面在酒肆喝過到量,還是裝得酒量不足,但伏泉最終也沒有多加挽留。自始至終,伏泉都沒想過可以一次性拿下這些奇人異士,除非,他能有在巴郡的運氣,能出現董扶這個益州士人的外掛,否則只能按照套路,慢慢邀請這些在野隱士出山,劉備請諸葛亮都逛了三次,伏泉可不認爲自己能比劉備那老革差!

“平寇,戲兄才傲之人,不拘俗禮,若有得罪之處,望平寇勿怒!”因剛纔戲志纔多數時候,都無視伏泉,徐福害怕伏泉遷怒,所以連忙出言解釋道。

“無妨!奇人異士,自有其自傲之處,孤非無量之人,豈會不相容之?”伏泉自然不會爲此動怒,一番安慰言語,這纔將徐福安撫。

當然,在伏泉看來,戲志才這就是待價而沽,臣擇君主的常態而已。而且這類人一般都是有不少能力的人,否則,換成一個明顯能力不行的人,估計早就在伏泉面前跪舔效忠了,根本也不需要伏泉這麼容忍了。而那種沒有能力,卻依舊裝成名士奇才的,自然也有,但這類人能成高官的實在是鳳毛麟角。

想到這裡,伏泉就想到了此番太平道叛亂,當時朝廷諸公面對黃巾蛾賊束手無策之時,那個說出只要派人對着黃巾蛾賊高聲朗誦《孝經》,就必定會使得那些蛾賊自動瓦解的向栩,這纔是那些少數能裝成奇才,一路混大官的榜樣。

至於向栩其人,他的事蹟放在後世也是令人震驚和大笑的,可以說他讀書以後,就已經準備爲他的人生下一盤大棋。

向栩字甫興,河內朝歌人,是兩漢交替時,道家知名人物向長的後代。其年輕時爲諸生,性情古怪不倫,是個很奇怪的人,年輕時在家讀《老子》,好像是在研習道家的學問,好像是在學道,但他又像是個狂生,而他的狂法也很出人意料。

比如,向栩經常喜歡披頭散髮,拿着根紅色生絲頭帶子系在頭上,然後成年累月的坐在竈臺北面的一塊板牀板上不起身,甚至坐到了板牀上出現了他膝踝足指的印記痕跡在上面的地步。

這還不算什麼,向栩還自己將自己打造成不喜歡說話,卻喜歡大聲長叫,一高興就吼兩嗓子的形象。有客人來拜訪他,他也不拒絕,但客人進家門後,向栩往往不跟人好好說話,甚至直接就不搭理人家。他還自比孔夫子,收了一些弟子,紛紛取名名爲“顏淵”、“子貢”、“季路”、“冉有”這些名字。

有時候,向栩騎着毛驢入市,向人討吃;有時邀了全體乞兒到他家住宿,爲他們設置酒食,帶他們又吃有萬。當時人們不知道他的深淺,紛紛都認爲是個高人,畢竟一般常人看到這樣比較奇怪的人,要麼認爲他瘋,要麼認爲他傻,要麼就會認爲這個人高。

很顯然,向栩既不是瘋子,也不是傻子,所以大家都認爲他是個高人,久而久之,他的名氣甚至直接在州郡流傳。而郡裡最終也是聞其名聲,便徵召其人,其後甚至還舉其爲孝廉、賢良方正,有道,公府徵召等,甚至他又與彭城姜肱、京兆韋著一道被徵召,可是向栩都不答應。

之後,旁人見到向栩連大漢士人都在乎的爲官之基,孝廉方正這些都不要,就更加認爲向栩是個高人了。以至於地方州郡甚至大漢朝廷也是如,。所以,後來朝廷爲此特下詔徵辟其人,令其爲趙國相。去赴任時,當時人說向栩一定會保持儉樸的,但向栩卻改乘着華麗的馬車,駕着良馬,直到此時,這纔有人開始懷疑他原來是個僞君子。

而向栩到任後所爲,也十分驗證了這句話,因爲他到任以後全不看官府文書,甚至幾乎就不去官署辦理政務,以至於他入職以後,官舍中都長滿了雜草。只是,就是這樣,像向栩這樣根本不幹實事的人,他的官運,卻是一直步步高昇,最後他入得朝中,徵授侍中,每當朝廷裡討論軍國大事,他就一臉正氣大義凜然反駁,以至於百官公卿都怕他,也不清楚這人是怎麼回事。

若非是此番太平道大亂,黃巾蛾賊有傾覆社稷之憂,恐怕向栩這一輩子都會這樣渾渾噩噩,直到他不再爲官而已。

然而,太平道張角作亂,向栩上書陳述國家利害得失的事,稍稍諷刺了皇上左右的宦官寺人,不想國家用兵,只要遣派將領,在河上朝北讀《孝經》,那些叛亂的黃巾蛾賊自然會自己土崩瓦解。

中常侍張讓聞之,當即就因爲向栩前番譏諷他,便誣陷向栩不要國家命將出師,懷疑向栩與張角是一路人,想作黃巾蛾賊的內應。皇帝劉宏本就對向栩無禮感到不滿,又看到這向栩竟然異想天開的說讀《孝經》就可以平定叛亂,當即便明白這向栩能力的不靠譜,而且也懷疑向栩的動機,就下詔收捕向栩,送他黃門北寺獄,命人殺了。

其實,向栩死得有點冤,也不能說他說得不對,只能說他沒能力。因爲向栩所說的《孝經》,卻是爲大漢帝國政府武力鎮壓太平道愚民暴動提供了理論基礎,《孝經·天子》說道,所謂“天子之孝”,就是“德教加於百姓,刑于四海。”

在什麼情況下,天子有必要“刑于四海”呢?《孝經·紀孝行》又給出了非常清楚的答案,卻是“爲下而亂則刑”,太平道領袖張角身爲庶人,擅自組織民衆與朝廷對抗,當然是“爲下而亂”,理應加重刑了。

只是,很顯然,無論向栩是書讀多了,自己讀呆了,還是他想特例獨行,反正沒能力的他,最終把自己玩死了。當然了,不管向栩有沒有能力,他都是靠着自我宣傳,從而崛起,成爲高官的榜樣,對比戲志才這個有能力,卻發跡不了的傢伙而言,明顯好得太多。

當然,若是戲志才也用向栩的套路,能不能混得好,伏泉想來也是可以的。不過,很顯然,對於戲志才這個自傲的傢伙而言,他可以不耐俗禮,放蕩不羈,但絕不會用欺騙的方式去博出身,這大抵是一種傲骨,他們想要出人頭地,想要崛起,唯有靠自己的才學,至於其他方式,完全不在他們的計劃之中。

因此,伏泉也不由爲戲志才、徐福這些人感到悲哀,恐怕若非漢末諸侯爭霸,三國亂世開啓,他們這些人或許一輩子都得在鄉野隱居,至多靠着才學在鄉里之間,混得到一、二小吏職位,而想要再進一步,無疑是千難萬難的。

大漢的官吏選拔,早就隨着時間沉澱,成爲了世族豪強的後花園了,除了偶爾一些漏網之魚的官位,不然沒有出身,對於寒門而言,幾乎無出路。這也是皇帝劉宏,建立鴻都門學的緣故,還不是因爲世族豪強壟斷了絕大多數選拔官員的途徑,劉宏面對自己手中都是世族之人的預備官員毫無辦法,爲了培養忠於自己的勢力,特地從寒門子弟招收學子,另闢蹊徑的以詩詞歌賦來招收培養官員,用以對抗外朝結黨的士族士人。

不過,很明顯,對於長於謀略的戲志才而言,他的謀略是根本無法去參加鴻都門學的。而且,在潁川作爲黨錮的重災區的背景下,戲志才身爲潁川人,估計也很難有膽子,去投靠宦官掌控的鴻都門,從而與潁川的世族決裂。

戲志才的家,在陽翟縣城,東市附近的里閭裡,卻說戲志才和伏泉辭別後,便帶着微醺醉意,亦步亦趨的回家中休息,一覺醒來,已是夕陽西下的傍晚時分。

醉酒醒來,最是口渴,戲志才同樣如此,尋來家中的破舊陶罐,取了些涼水喝完,這才稍顯舒服。

之後,帶着懶洋洋的身體,戲志才斜臥在家中的榻上,用手抵住瘦削的臉頰,烏黑髮亮的眼睛在自家這有些破落的小屋裡四處掃視,腦海中的思緒隨之慢慢擴散。

男兒大丈夫成家立業,封妻廕子,這是每個男人都該有的夢想,戲志才也不亦然,否則他也不會明知自家爲寒門,很難湊得起他讀書的經費,而毅然決然的去陽翟縣城內一處同爲寒門士人的私學求學。

只是,當初夢想依舊在,如今卻是一身空,知道娶妻多年,他戲志才依舊還在這市井打轉,雖然也是在士人之中有些名氣,但明顯不如其意。

現在,一個機會擺在戲志才的面前,而且根據他以往打探的消息,也知道那人的性格和一般士族不同,倒是一個值得投效的對象,然而,他依舊有所顧慮。

看來,得想個辦法,再測試一番,這伏流川的真心程度!

戲志才心中慢慢想着,也就在這時,他家中的房門被推開,接着便見一個瘦弱稍顯駝背的女子,穿着破舊衣服入門來,這女的就是戲志才的妻子。而她的手上,卻是抱着幾件破衣服,戲志才知道,那是妻子爲別人縫補的衣服,往日妻子也就是靠這些賺點閒錢,補貼家用。

兩人打了一番招呼,戲妻因事情急,而且想省一點而燭火錢,便就在窗前,靠着夕陽最後一點兒光線,縫補衣服。

望着自家妻子,戲志才心中頓生無數愧疚,還有痛恨。他的妻子,戲志才認爲是賢良無比,即使他碌碌無爲,卻一直勤儉持家,省吃儉用給他出外瀟灑,可是他自己,卻是到如今,還是一事無成,也累得自己妻子,從一個芳華少女,早早的變成了一個佝僂婦女,甚至眼睛也因爲常年縫補衣物,視力明顯下降,這明顯不是他這個男人該做的事情。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終於戲志才的妻子縫補完了一件衣物,隨後,她小心翼翼地將衣物湊到面前,輕啓貝齒將細線咬斷。望着窗外的還未消失的陽光,臉色欣喜,也顧不得其它,連忙又拿出一件衣服,繼續縫補。

也就在此時,戲志纔看到,自己妻子那常年洗衣做飯,操持家務顯得無比粗糙的手掌,那手掌宛如四、五十歲的老婦女,令人心疼,要知道,他的妻子,也不過二十餘許而已。然而,也就是這雙手,在自己毫無生活進項,一味在市井之間徘徊,支持着自己。

真是愧對吾妻,不行,這一次機會,絕不措施,吾戲志才一定要出人頭地。

宛如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一樣,戲志纔看到妻子那粗糙手掌,終於下定了決斷,對着依舊縫補衣物的妻子道:“這兩日家中不必打掃,後日家中有貴客至,爾備粗茶便可!”

第四百零八章 孔文舉批司徒府六百二十三章 張玄被劫 黃忠再戰第四百四十一章 北地郡第六十八章 黨錮寒心第二十二章 太學第四百二十三章 段煨第六百零五章 洪流喪膽皆慼慼第六百五十五章 新帝繼位當分贓第三百四十章 孤弱其黨第四百四十二章 北地往事第五百一十九章 黨錮解袁紹出第一百一十三章 漢軍威武第二十四章 翻案機會第五百章 大鮮卑山行軍進行時第四十一章 伏誅第三百九十七章 西邸問對第六百五十三章 天子威儀可真威風第六百三十二章 今歲無戰第五百零一章 張然明兵敗如山倒第六百七十七章 浴火重生第一百六十章 雙管齊下第二百九十四章 祈福儀式第一百一十章 懸素利之頭於北門第一百一十一章 攻柳城第二百五十九章 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第六百零二章 韓遂疑竇變兵事第二百八十九章 孤這就隨仙姑成仙得道第一百一十章 懸素利之頭於北門第四百六十二章 破王庭放兵一日第四百三十二章 明裡北地羌亂第五百八十四章 今日之禍已有先因第二十章 人情第六百四十三章 驃騎將軍涼州牧第六百八十三章 西域第一戰第一百三十九章 古文左傳第五百三十一章 政略改之曹魏亡第一百七十七章 大漢四百年之期第一百八十四章 皇子劉崇莫名出第一百八十三章 朕何如桓帝五百一十八章 黃巾亂事召雒陽第五百二十四章 今日便受此之辱第六百四十七章 何進身死第一百零二章 武聖歸心第六百八十一章 化肥第六百七十七章 浴火重生第八十七章 武聖第四百九十七章 蹴鞠實力誰爲勝第四百四十五章 只需段公一人便可第二百八十四章 中黃太一第二百八十六章 夫爲妻綱第一百五十二章 小兒曹乃有大意哉第一百一十章 懸素利之頭於北門第四百三十七章 草聖第一百三十三章 檀石槐授首第六十章 揭過第四百六十八章 張然明起復涼州第三百四十六章 更好的活着第二百零九章 拜巴郡太守第三百二十五章 斷柱破城法第五百零一章 張然明兵敗如山倒第六十六章 三互法第五百一十七章 歸去蜀中還諸事第五十一章 段紀明欲挖牆腳第四百五十九章 高於車輪者皆殺之第五百一十四章 化塞外爲漢疆第三百八十八章 荊揚大亂解第五百三十章 從祖以下皆得解釋第二百五十四章 郡署無意當殺督郵第三百三十二章 趙凱退兵第二百三十章 蠻人營地真死地乎第一百二十九章 崩其右翼第二百五十九章 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第一百三十二章 大破鮮卑第二十二章 太學第四百三十九章 以馬革裹屍還葬耳第十五章 朝堂募捐第一百四十七章 定計宋伏第四百八十九章 名將的休止符第六百三十五章 張燕之謀第四百三十八章 僕不仕也第五百九十八章 終至漢陽第三百零五章 江夏蠻亂第六百一十八章 豈有汝之妄負國恩之輩哉第二百三十六章 欲募板楯蠻爲兵第六百七十四章 監者瀆職第三百二十二章 吾巴郡兵自破之第六百四十六章 天子駕崩第三十四章 各方反應第六百四十一章 必須屯田經商第四百三十五章 華陰桃林第五百八十章 虎父無犬子第五百五十八章 吾等去伏中郎處投奔第十一章 神醫醫聖第一百六十一章 蘇不韋怒審解縣第三百四十五章 強弩長弓戰不休第六百八十四章 鹿死誰手第六百八十四章 鹿死誰手第五百三十二章 單家子中出徐福第九十八章 亡命第五章 徐州世叔
第四百零八章 孔文舉批司徒府六百二十三章 張玄被劫 黃忠再戰第四百四十一章 北地郡第六十八章 黨錮寒心第二十二章 太學第四百二十三章 段煨第六百零五章 洪流喪膽皆慼慼第六百五十五章 新帝繼位當分贓第三百四十章 孤弱其黨第四百四十二章 北地往事第五百一十九章 黨錮解袁紹出第一百一十三章 漢軍威武第二十四章 翻案機會第五百章 大鮮卑山行軍進行時第四十一章 伏誅第三百九十七章 西邸問對第六百五十三章 天子威儀可真威風第六百三十二章 今歲無戰第五百零一章 張然明兵敗如山倒第六百七十七章 浴火重生第一百六十章 雙管齊下第二百九十四章 祈福儀式第一百一十章 懸素利之頭於北門第一百一十一章 攻柳城第二百五十九章 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第六百零二章 韓遂疑竇變兵事第二百八十九章 孤這就隨仙姑成仙得道第一百一十章 懸素利之頭於北門第四百六十二章 破王庭放兵一日第四百三十二章 明裡北地羌亂第五百八十四章 今日之禍已有先因第二十章 人情第六百四十三章 驃騎將軍涼州牧第六百八十三章 西域第一戰第一百三十九章 古文左傳第五百三十一章 政略改之曹魏亡第一百七十七章 大漢四百年之期第一百八十四章 皇子劉崇莫名出第一百八十三章 朕何如桓帝五百一十八章 黃巾亂事召雒陽第五百二十四章 今日便受此之辱第六百四十七章 何進身死第一百零二章 武聖歸心第六百八十一章 化肥第六百七十七章 浴火重生第八十七章 武聖第四百九十七章 蹴鞠實力誰爲勝第四百四十五章 只需段公一人便可第二百八十四章 中黃太一第二百八十六章 夫爲妻綱第一百五十二章 小兒曹乃有大意哉第一百一十章 懸素利之頭於北門第四百三十七章 草聖第一百三十三章 檀石槐授首第六十章 揭過第四百六十八章 張然明起復涼州第三百四十六章 更好的活着第二百零九章 拜巴郡太守第三百二十五章 斷柱破城法第五百零一章 張然明兵敗如山倒第六十六章 三互法第五百一十七章 歸去蜀中還諸事第五十一章 段紀明欲挖牆腳第四百五十九章 高於車輪者皆殺之第五百一十四章 化塞外爲漢疆第三百八十八章 荊揚大亂解第五百三十章 從祖以下皆得解釋第二百五十四章 郡署無意當殺督郵第三百三十二章 趙凱退兵第二百三十章 蠻人營地真死地乎第一百二十九章 崩其右翼第二百五十九章 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第一百三十二章 大破鮮卑第二十二章 太學第四百三十九章 以馬革裹屍還葬耳第十五章 朝堂募捐第一百四十七章 定計宋伏第四百八十九章 名將的休止符第六百三十五章 張燕之謀第四百三十八章 僕不仕也第五百九十八章 終至漢陽第三百零五章 江夏蠻亂第六百一十八章 豈有汝之妄負國恩之輩哉第二百三十六章 欲募板楯蠻爲兵第六百七十四章 監者瀆職第三百二十二章 吾巴郡兵自破之第六百四十六章 天子駕崩第三十四章 各方反應第六百四十一章 必須屯田經商第四百三十五章 華陰桃林第五百八十章 虎父無犬子第五百五十八章 吾等去伏中郎處投奔第十一章 神醫醫聖第一百六十一章 蘇不韋怒審解縣第三百四十五章 強弩長弓戰不休第六百八十四章 鹿死誰手第六百八十四章 鹿死誰手第五百三十二章 單家子中出徐福第九十八章 亡命第五章 徐州世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