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我讓你借箭

“毫無把握!”聽了魯肅的話,諸葛亮輕鬆的一笑,很是淡然的說道。

“那…………不然我再跟都督…………”魯肅則是面露苦色,又不是讓他辦事,魯肅那樣子可是比諸葛亮要難過多了…………

“子敬放心!”諸葛亮微微一笑安撫着魯肅,神秘說道:“此事,亮自有安排!”

“咦?”魯肅自是一頭霧水。只是見諸葛亮不欲再說,他也不好詢問。

“造箭之事好說,只不過此事還需子敬相助!”諸葛亮微笑應道。心下卻暗暗懷疑,他周公謹爲何要考自己本事?莫非…………想到不妙處,諸葛亮心下暗暗提神,江東是江東,主公是主公,兩者雖眼下合力,日後如何,恐怕難說,還是小心爲好…………

“只要是在下能做到的,孔明但言無妨!”老實人的魯肅一臉正色說道。

“呵呵!可是多謝子敬了!”諸葛亮笑着說道,眼中精光大閃…………

成業六年八月十九日,天起大霧。不利於練兵,是故蔡瑁下令全軍休整,不復操練。最近一段日子,蔡瑁可謂是春風的意。一來從周瑜手中小小勝了一兩場,被李林一通嘉獎,二來嘛,他最近與李林麾下那些大將算是比較熟悉了,畢竟都是一幫征戰沙場的漢子,一開始會有鄙視,但是時間長了都是爲李林效命的,也就不會再有像當初那樣被衆人排擠在外的尷尬尷尬…………

“待日後對戰周瑜,陣型還需變動變動!”人就是這樣,要是懶散,那就會一直懶散下去,有了李林在上面壓着,還有一幫旁人的翹首以盼,更有無數的冷眼旁觀,蔡瑁也不得不奮發圖強一下,既然不比練兵,那麼也就在帳內研究對付周瑜的陣法,以求得到更大的嘉獎,而畢竟他也是水軍都督,雖然有名無實,但是這也是他的職責所在,而且蔡瑁也摸準了李林的脾氣,只要自己能夠立功,不管他蔡瑁是不是李林的嫡系出身,李林絕對會一視同仁,自己照樣可以封將拜侯,所以眼下他更要做的,便是取得戰功!

“咚咚咚…………”

“嗯?”蔡瑁歪了歪腦袋,喃喃自語道:“何處擊鼓?”話音網落。他卻是察覺到了鼓聲傳來的方向,心下一驚,“不好!”

“大哥!”隨着一聲急呼,一人闖入帳內,蔡瑁一見,正是其弟蔡中。

蔡中急急忙忙的怕了進來,焦急的說道:“大哥,江上鼓聲震天,難道是周瑜前來襲營?”

“不會啊!”果然是蔡瑁經驗豐富,這樣的天氣怎麼周瑜怎麼可能會派人呢襲營呢?定下神來,蔡瑁正色說道:“走,前去看看!”

“諾!”

急急匆匆,蔡瑁、蔡中二人趕到水寨前端,卻見水軍副都督張允已率了數千弓弩手在江邊集合,一見蔡瑁趕來,張允急聲說道:“都督,重霧瀰漫江上,周瑜軍忽至,必有埋伏,不可輕動,不若弓弩手亂箭射之!”

“怎麼會……按理說,周瑜精通水戰,豈會不知重霧不利於作戰?”正思量着,忽然江面上鼓聲越來越近,一時之間,蔡瑁亦有些驚慌。生怕當真是周瑜前來奪寨,這樣的戰局,誰知道周瑜會做出什麼來,蔡瑁隨即厲聲喝道:“弓弩手聽令,放箭!”

蔡瑁一聲令下,但見江邊數千乃至近萬弓弩手當即舉弓弩齊射,而在這期間,不時還有聽到鼓聲而來的兵馬,都在蔡瑁的指令下加入了放箭的行列…………

時至半個時辰有餘,江上鼓聲近近遠遠,甚是怪異,叫暗暗傾聽鼓聲動向的蔡瑁有些詫異,不明敵軍意圖何爲?想來想去想不出頭緒,蔡瑁搖搖頭,將此事歸於周瑜探營,揚手喊道:“放箭!放!”

話音未落二忽然蔡瑁感覺一人搭上自己肩膀,沉聲說道:“德珪,主公有令!放火箭!”

火箭,這個說法起源於東漢末三國時期,其實充其量不過是箭矢加是上火而已,本質上,它便是指綁着引火物的箭矢,火箭大多是在焚燒敵軍器械、糧草、擡重時所用,亦或是在攻城戰中,進攻的一方爲焚燒城上防禦,防守的一方爲燒卻城外井闌、衝車等物,除此之外,便是在江上作戰時使用,主要目的爲焚燒敵軍戰船,然而在平時,用到火箭的地方,卻是極少。作爲一種火攻的武器,它說到底,也不過是帶。的箭矢。箭矢的製造從一開始的粗製濫造,到春秋戰國時期,已相對的規範化,總體來說,分爲箭簇、箭桿、箭羽,三者之間有一定比例,製造起來,較爲麻煩。箭簇,也就是箭頭,不用多說,多爲青銅與鐵質地,自秦朝始,箭簇總體趨向於三棱式,製作簡便、鏃體堅固、鏃鋒銳利,以及穿透力強,用料省。箭桿,也就是箭矢中間部分,一般用竹或木兩種材料所制,嵌於箭頭之下,古人將用竹製箭桿稱爲箭、將把木製箭桿稱爲矢,合稱便有箭矢之說。箭羽,即便是箭矢尾端羽毛部分,除了牀弩等大型利器用鐵片製造箭羽外,普通箭支,一般用鳥類羽毛。而在箭簇與箭桿處綁上布條等引火物,並浸以火油,再經點火,方可使用,這便是火箭!

經以上所述製造的火箭,只要不是在大雨、大霧、大風之中,多半是不會熄滅的,是故用來攻城拔寨、登船作戰。可是相對的,火箭的成本要比普通箭矢高得多,而軍中火油、布帛卻是有限,是故,若不是非常時刻,領軍作戰的將領一般不會用到火箭。比如眼下的蔡瑁…………

要知道,眼下幾乎有萬餘遼軍士卒集合在江邊,手持弓弩,對着江上放箭。若是以一人十箭計算,萬餘遼軍,需要消耗多少火油?多少布帛?在蔡瑁想來,用弓箭的殺傷力已足以拒敵,又何必多此一舉。耗費火油、布帛等物質呢?日後用在與江東的大戰上豈不是更好?是故,當蔡瑁轉過頭來,聽着身旁那人說“放火箭!”一時之間有些愣神。

“沒聽到麼?用火箭!”來人眯眼望着大霧瀰漫的江面,皺眉說道。

“不不,聽到聽到,只是…………”急急解釋一通,蔡瑁望了望左右,猶豫說道:“軍師大人,若是使用火箭,火油恐怕消耗甚大啊!”

“此乃主公指令!還不快放!”原來來人不是別人,竟然是龐統,而蔡瑁還不知道,就在龐統身後,夏侯霸已經推着輪椅上的李林緩緩的到了這水寨前端。

“主……主公!”李林自打病情惡化以來便很少出營帳了,一直都是在帳內統領全軍,不過今日竟然出來了,還走到了這水寨的前軍大門,倒是讓蔡瑁已經,蔡瑁立即拱手道:“主公!此乃江東兵馬先來試探,末將足以阻擋了!主公還是回去歇息吧!”

“想不到竟仍能遇到此事!”李林沒有接蔡瑁的話,看着不遠處江面上的大霧,聽着這喊殺之聲,李林不免心中想笑,從小就學習啊,小學課本里面就有,別說課本,小時候爺爺就給我講過這個故事啊!

李林轉過頭來,望着滿臉驚詫的蔡瑁說道:“如此良機,不可輕失,若能除去一勁敵,便是用盡營中所有火油,那又如何?”

勁敵?蔡瑁顯然有些不明白,疑惑的說道:“稟告主公!營中庫藏,卻無火箭,若要臨時…………”

然而話還沒說完,卻被李林打斷,立即厲聲到“你有工夫說這話,還不如速速下令!”

“諾!”雖然不知道李林爲何執意要用火箭,可是蔡瑁那裡敢違背,當即叫其弟蔡中領人至營寨庫藏之中,取來火油。

得令的蔡中自然不敢怠慢,當即領人前去取火油,趁着這工夫,李林皺眉問道:“德佳,眼下放了多少支箭了?”

揣着心中萬般不解,蔡瑁望望左右,粗粗一算,恭敬說道:“差不多半個時辰了,依末將看來,最早抵達此地的將士,亦最多射出十餘箭,其餘將士陸續而來,要少一些,粗粗一算,恐怕有六、七萬支!”

“眼下已有六、七萬支了?”李林眼睛一瞪,面色有些不太好看。

“額,是的!”蔡瑁下意識縮了縮腦袋。

六、七萬,沒記錯的話,諸葛亮借箭是要借十萬支吧,用那些草船,眼下他最多得了兩三萬,還有機會…………

“主公!”望着李林低頭沉思的模樣。蔡瑁指指左右衆遼軍,猶豫說道:“眼下,還放不放箭?”

“放!徐徐放,不必心急!”皺眉想了想,李林厲聲道。

不一會,就看着一大幫的人馬飛一般的趕了過來,爲首竟然是趙雲,到了李林身邊,順帶還帶來了一股刺鼻的火油的味道,趙雲立即道:“主公準備的差不多了!”

“好!立即給我放!”李林面色好上一些,立即下令道。

“諾!”

“額?”蔡瑁傻呆呆的看着趙雲不知道從哪裡弄來了數萬支的已經做好的火箭,就差點火了,而趙雲則是直接無視蔡瑁的存在,立即命人將所有弓弩手的箭矢全部換掉,換成火箭。

“這……這是……”蔡瑁不知所措的看着這一切。

一旁龐統淡淡一笑,緩緩道:“主公剛剛接到有人稟告江上大霧,卻從江東方向有暗殺之聲傳來之時,便命趙雲將軍派人準備了,不到半個時辰,也就只能做出來這些了!”

“額?哦……”蔡瑁滿頭的問好傻呆呆的看着在旁操作的衆人,自己這個水軍都督直接就被晾在一旁了,很是尷尬…………

“草船借箭,我他媽讓你借!”李林惡狠狠的看着眼前的一幕一幕,不一會,沖天的火箭飛起,直奔這大霧之中的喊殺聲而去,李林臉上露出了邪邪的笑容,不過心中也嘆道:“自己還真他媽傻,怎麼忘了赤壁之戰還有這些個環節,耳熟能詳的故事,自己竟然給忘記了,草船借箭,蔣幹盜書,苦肉計!火燒連環船啊!奶奶的!諸葛亮,你要是躲在這大霧中的小船裡,看老子不燒死你!我讓你接,我讓你跑!”

而李林在心中大罵着的主公,如今正在江上一隻船中,與江東參軍魯肅飲酒。比起有些戰戰兢兢的魯肅,諸葛亮倒是一臉安然,一面飲酒。一面與魯肅談笑,倒是頗有些泰山崩於前面不改色的氣質。不過,諸葛亮自是泰然處之不假,魯肅卻有些受不了了,勉強敷衍着諸葛亮的談笑,耳朵死死傾聽着李林水軍營塞的動靜…………

見魯肅這番模樣,諸葛亮輕搖羽扇,椰愉說道:“子敬,莫非是我這珍藏的中酒水不美?”說着,他指了指放置在案上的酒盞、酒壺,這可都是諸葛亮自己帶來的珍藏的佳釀。

“真不知孔明哪裡來的好興致!”苦笑着搖搖頭,魯肅驚聲說道:“你方纔叫將士擊鼓,倘若李林令人出戰。我等皆束手待擒矣!”這樣的時候,就算是瓊漿玉液放在魯肅的面前,魯肅都是難以下嚥啊!

“呵呵!”諸葛亮淡淡一笑,坦然說道:“子敬莫慌,此等濃霧之中,我料那蔡瑁必然不敢出戰,唯恐遭到我軍埋伏,子敬儘管放心飲酒取樂,待再過小半時辰,天色放亮、大霧散盡,我們便領軍還!”

“倘若當真如此,那是最好,那是最好!”喃喃唸叨着,魯肅直感覺心中狂跳!太不可思議了!看孔明如此穩重之人,竟用此等險招,向李林借箭?那是這麼好借的麼?

早在諸葛亮邀魯肅在夏口之外登船、美其名曰“取箭!”之時,魯肅便暗暗觀察過那些船隻。粗粗一算,大概是四十隻戰船,每船配置二、三十名軍卒船隻全用青布爲幔,各束草把數百個,分別豎在船的兩舷,那時,魯肅當真是一頭霧水。及至凌晨時四、五更天,兩人船隊已接近李林的水寨,而此時,諸葛亮竟教士卒將船隻橫於遼軍寨前,又命令士卒擂鼓吶喊,魯肅見狀,自然是大驚失色,唯恐李林驅船來襲,然而不管他如何勸,諸葛亮卻是笑而不語,反而邀請魯肅入船飲酒作樂。

出乎魯肅意料之外,遼營在一番躁動之後,並不曾驅船來襲,僅僅是佈下重兵在江邊放箭,用諸葛亮說的,絲毫不差,或多或少,魯肅心下有些明白諸葛亮的打算了,他分明是想向遼軍“借箭!”只不過出於安危考慮,魯肅仍有些惴惴不安,反觀諸葛亮,卻是一臉如常,輕笑飲酒。見諸葛亮一臉安然,懷着不可叫他小看了江東文臣的心思,魯肅勉接收起心中不安,與諸葛亮飲酒作樂,過了一小會,魯肅忽然想到什麼,疑惑道:“孔明!你如何得知今日有大霧?”

“夜觀天象所知!”諸葛亮微微一笑。舉杯凝聲說道:“爲將而不通天文,不識地利,不知奇門,不曉陰陽,不看陣圖,不明兵勢,是庸才也,三日前我夜觀天象,是故得知今日乃有大霧!”就算不是如此,我亦可用天術招來大霧,只不過需要付出些代價。望着杯中酒水,諸葛亮淡淡一笑,他卻是不知,此刻魯肅心中卻是左右爲難。

此人,真奇才也!魯肅眼神驚歎之色一閃而逝,出言讚道:“不想孔明竟懂此等學問,真奇才也!”說着,他腦海中浮現當日周瑜口中說的此人才識過人,果不爲江東所用,當儘早除之!心下一嘆,一面是道義,一面是我江東日後……唉…………

似乎是發現了魯肅的失落,諸葛亮疑惑問道:“怎得,子敬?”陣盡來劃。

“沒,沒!”暗歎着擺擺手,卻見諸葛亮眼中有些疑慮,欲岔開話題,卻忽然發覺一事,驚聲說道:“孔明,船外動靜好似停了!”

“嗯?”頓時,諸葛亮的注意力成功被魯肅轉移,只見他側耳傾聽良久,忽然拍腿皺眉說道:“莫非被那李林看穿了?”

“什麼?”聽聞諸葛亮所言。魯肅面色微變,驚聲說道:“倘若孔明之計被李林看破,那該如何是好?”

“靜觀其變!”諸葛亮面色一正,羽扇微微搖着,雙目望着桌案,凝重說道:“就看遼軍眼下如何應對,亮便可知曉李林心中打算!”

“唉……”神情複雜地望了一眼諸葛亮,魯肅搖頭苦笑道:“但願李林不曾看破孔明之計纔好,否則,風向不利於我等,李林若驅船追來,恐我等不及撤回!”風向?諸葛亮淡淡一笑,對魯肅的憂慮絲毫不掛心上。兩人正說着,忽然船外又傳來陣陣破空聲,顯然是遼軍繼續放箭所致…………

一盞茶工夫之後,魯肅見遼營並無其他異常舉動,遂心下一鬆,出言笑道,“幸哉,幸哉,李林不曾看破!”

“呵,那可不見得!”哂笑一聲,在魯肅驚疑的眼神中,諸葛亮玩味說道:“或許,他李林只是想穩住我等先,此人,必有所圖謀!”說着,他緩緩起身,微笑說道:“子敬,看來無法安然飲酒了,我等前去船頭巡探一番!”

“理當如此!”魯肅亦起身,與諸葛亮與船頭隱蔽處佇立。凝神望着遼營方向,聽着耳邊傳來的陣陣破空聲,諸葛亮心下更是肯定,凝重說道:“箭支不及方纔那般密集。恐怕多半是李林爲穩住我等。故意放箭!”

“那……那怎麼辦?”魯肅驚聲說道。

搖了搖羽扇,諸葛亮立於船頭,輕聲勸慰着“子敬稍安勿躁,靜觀其變!”話音剛落,他忽然瞥見一道亮光。還沒等他回過神來,忽然遼營方向襲來無數道亮光,鋪天蓋地的亮光直接就壓了下來。

“這是…………”顯然魯肅也看到了,只見他凝神望着前邊不遠處,望着那些亮光離自己越來越近,面上驚恐之色亦是越來越濃,疾呼道:“火……火箭?!”

轉頭朝着魯肅苦笑一聲,諸葛亮自嘲說道:“不想竟是如此,這下麻煩了…………”確實,那無數道浮現的光亮,正是遼營中射來數千支火箭所致,只見箭如飛蝗,一時之間,天空、江面,突顯一片火紅之色,甚爲壯觀。

“子敬!”

“咕嚕!”望着眼前的漸漸襲來的火紅之色,魯肅嚥了嚥唾沫,轉頭望向諸葛亮,訕訕說道:“何……何事?”

“呵呵!”手持羽扇擺了擺,諸葛亮收起笑意,一臉凝重望着魯肅,正色說道:“亮思子敬乃江東人士,久居江畔,想來熟悉水性!”

“別開玩笑了!”魯肅如今死的心都有了,自己是那根神經搭錯了,竟然答應了諸葛亮跟着一起來的要求,一看,現在就能看出來,是找死了吧!

正如諸葛亮所料那般,遼軍再行繼續放箭,不過是爲穩住江上的敵軍罷了。因爲,江面如此廣闊,零星幾隻火箭,恐怕非但射不中諸葛亮的“草船”更爲打草驚蛇,叫諸葛亮醒悟過來,所以李林並沒有在聽到大霧橫江,江東喊殺之聲傳來之時就立即下令放火箭,這便是李林害怕諸葛亮還沒有接近,直接就明白李林已經看破他的計策,繼而逃之夭夭,那李林可不就喪失一次這麼好的機會了嗎?所以李林立即命令趙雲找人知道火箭,隨即等到火箭的數量到了一定規模的時候,立即鋪天蓋地的向諸葛亮射去,讓他想調頭逃跑的機會都沒有!

萬餘弓弩手一同施爲,只見弓弦一響,箭如集蝗、矢如瀑雨,朝着江面迎頭照下。首輪數千支火箭,已是染紅了半邊天際,到映着江面一片火紅,就連那大霧,亦好似被驅散了一些,鮮豔如朝霞,令人炫目。

李林不曾下令收弓,麾下遼軍自是不敢停,機械般拉弓、放箭,如此反覆不已,只看得蔡瑁心中惋惜,如此數量的火箭,若是能用在對戰周瑜之時,就算周瑜再如何善於統帥水軍,也能叫他喝一壺的,可惜了…………

懷着甚爲可惜的心思,蔡瑁偷偷望了望身旁的李林,卻見他凝神望着江面,喃喃說着什麼,湊近一聽,蔡瑁卻僅僅只能聽得戲言片語。

“我叫你他媽借箭,讓你借箭,就算是燒不死你也能讓你褪層毛!”

當蔡瑁用疑惑不解的眼神望向李林時,李林正凝神尊着江面,望着天空與江面火紅一片,極其壯觀,同時,他傾聽着江面上傳來的陣陣慘叫、騷亂,心下不免有些別樣感想。

草船借箭!作爲諸葛亮一生中與空城計等同列爲最不可思議的計謀,在後世每每想到此處,李林便有些另類的想法,要是那時諸葛亮草船借箭時,遼軍射出的,不是普通箭支,而是火箭,那會怎樣?結果恐怕是諸葛亮借箭不成,反而有性命之危吧!你看這不是,江面上鼓聲停了不說,傳來陣陣敵軍驚慌失措的呼聲,還有江面上的熊熊火光。噼裡啪啦的聲響夾雜着怒罵聲、慘叫聲、哀鳴聲…………

他諸葛亮究竟帶了多少士卒前來借箭啊?感覺事情有些詭異,李林低聲問身旁蔡瑁道:“德珪,你可聽到敵軍慘叫聲?”

疑惑地望了眼李林,蔡瑁愕然點頭說道:“聽到,怎得主公?”

只見李林凝神望着一片火紅的江上大霧,皺眉遲疑說道:“那你可記得,敵軍喊了多久了?”

“這個…………”蔡瑁略略有些猶豫,心下一算,搖頭說道:“恐怕有一柱香工夫吧!”

頓時李林面色微變,擡手大喝道:“停止放箭!”李林一聲令下,此處萬餘遼軍漸漸放下手中弓弩,疑惑地望着李林。

草船借箭,他諸葛亮分明僅是帶了二三十艘戰船,船上士卒不過數十人,總體來說,也不過區區千人左右,然而便是這區區千人,竟是慘叫了一炷香工夫,開什麼玩笑!難道他諸葛亮另有奇策?令其麾下士卒大聲嘶喊,故作驚慌,引誘我繼續放箭?

想到這裡,李林緊緊的握住了自己輪椅的把手,諸葛亮草船已損,如何借箭?莫非草船絲毫無損?怎麼可能!他諸葛亮如何能在萬箭齊發下保全那些草船,要知道,自己下令放的,那是火箭啊!江面之上,大霧之中,鼓聲早已停了,傳來的陣陣的嘶喊聲,亦是越來越微弱,如此一來,李林心中倒是又燃起幾許希望。莫非是我想多了?

“主公?”見李林面上表情變換不停,蔡瑁略有擔憂喚道。

“何事?”

“敵軍已退,衆將士留在此處亦是無用,不若叫其歸營歇息吧!”

“嗯!”點點頭,李林站在江邊,心不在焉說道:“辛苦諸位將士了,且叫他們歸營歇息,你也回去歇息吧!”

“諾!”蔡瑁領命而退。

不多時,江邊幾近兩萬遼軍的弓箭手漸漸退散,除去輪到值班的士卒且留在此處外,恐怕也只剩下坐在輪椅上的李林,還有推着輪椅的夏侯霸,還有一旁的龐統,趙雲幾人仍在此眺望江面了,當然了,心裡全部明白的也就只有李林一個,龐統也就想了個大概,也是知之甚少,趙雲則是在一旁呆呆的站着…………

雖然幾近天明,然而天空仍未放亮,江中大霧亦是不曾散開,如此一來,江面上究竟發生了何事,李林是一無所知。不過總算還好,歷史中那聲“謝承相箭!”的聲音總算是沒能讓諸葛亮令麾下士卒喊出來,否則,自己恐怕就丟臉丟到家了!

然而隱隱的,李林卻有種感覺,或許此次,叫他諸葛亮得逞了也說不定,可是倘若他得逞,爲何不叫麾下士卒喊聲“謝兩萬箭呢?”打擊打擊自己在軍中威望,想來諸葛亮並非不想看到,不過話說回來,自己下令放的是火箭,又是萬箭齊發,他諸葛亮如何借箭?

正在李林心中不解之時,忽然身後傳來一聲呼喚“主公!”

李林轉身一瞧,見來的是徐庶,招手說道:“元直怎麼也來了?”

“臣下原本是睡下了,不過中途被營中動靜驚醒!”微微笑着,走上前來,見李林站在江邊,詫異說道:“主公在此做什麼呢?”說着,還看了看一旁的龐統。

猶豫一下,李林便將方纔之事一一告知徐庶,同時,將草船借箭之事以自己觀點的形式,也告訴了他,而一旁的龐統,夏侯霸,趙雲幾人也是認真的聽着,畢竟他們也不是很明白。

“原來如此!”聽罷李林所言,徐庶撫摸着下巴上的短鬚,他也沒想到諸葛亮竟然回來這麼一招,思索了片刻,徐庶凝聲說道:“如此大霧,蔡將軍認爲不宜出戰,恐遭伏擊,確實有幾分道理,而主公所言觀點,亦無不妥之處,用火箭拒敵,嗯,不過嘛…………”說着,徐庶望了一眼李林,滿臉疑惑問道:“臣下觀主公所言,主公好似確定敵軍是故弄玄虛,周圍不曾有敵軍埋伏。如此的話,爲何不叫蔡將軍點起一支船隊,趁敵軍不備,悄然出營,將其擒殺?”

“額?”望着徐庶眼中的疑惑,李林啞口無言。對啊!既然自己已經明白這不過是諸葛亮故弄玄虛之計,爲何還要陪他玩耍,耗費二十餘萬支箭矢,另火油、布帛無數,派一軍前去,豈不是更爲迅捷、省力?

見李林聽聞自己所言後,一臉目瞪口呆,一旁的龐統苦笑一聲,瞪了一眼多嘴的徐庶,連忙轉移話題說道:“額,這個,其實依臣下之見,主公所爲,纔是穩妥,臣下以爲,雖然主公料定江面大霧之中並無敵軍埋伏,然用兵之道,虛虛實實,保不定,咳!是故,臣下認爲,主公所爲,纔是穩妥!雖耗費了些許箭矢、亦叫敵軍徒勞無功!”說着說着,龐統自己都感覺有些不好意思…………

第二百三十五章 徐庶的金鎖陣第二百一十四章 真正的隱患第六十二章第二百四十四章 猛攻江陵第七十二章第二十四章 調戲煥兒第一百八十三章 西涼軍的哀歌第二百一十三章第一百二十章第二十章 基友二人組第五十章 逼進宮殿第六十九章第一百七十四章第二十一章 打強盜啊打強盜第一百二十一章 血戰陽翟城外第一百九十七章 五百血殺第三十章 一片混亂第八十章 掌握匈奴(4)第九十六章 暴君劉和第四章 舉家奔樂浪第一百八十二章第九十八章 黃巾雄兵第九十九章 重整人心(2)第一百六十六章 反其道而行(7)第四十四章 韓人大敗第三十七章 破廟第八十七章 不要小看鐵甲軍第六十九章 管寧的期盼第九十九章 重整人心(2)第六十五章 更改計劃第十六章第一百九十章 不可妄動第四章 舉家奔樂浪第七十一章 常山真定第一百二十五章 賈詡棄城第九十四章 降服烈馬(2)第一百七十五章第一百九十八章第二百四十六章 江邊混戰第一百三十九章第五十章 逼進宮殿第一百零八章 明爭暗鬥第九十八章 關鍵時刻第七十四章 趙雲回城第七章第九十八章 逃出生天第九十一章 馬兒來了第九十四章 攻襲遼東 4第四十二章 算計公孫瓚第二十七章 我愛波霸第二百三十三章 再攻新野第一百六十二章第六十二章 等差數列第九十二章 攻襲遼東 2第十四章 趙家商號第一百零六章 太史慈的危機第五十三章 劉備襲許昌第十一章 夜談天下第一百五十九章 洛水對峙第九十章第一百八十一章第一章第九十二章 攻襲遼東 2第八章 攀談天下(1)第一百二十八章 黃雀在後第三百三十八章第一百八十七章第四十八章 雙李結盟 2第一百八十七章 又是一年(1)第八十二章 僅派一人第一百六十六章第八章 攀談天下(1)第三百四十一章第一百三十六章第二百五十三章 東線水戰(2)第二十七章 我愛波霸第一百二十七章 地獄獵場(2)第三十五章 戰戰戰 1第一百零一章 袁紹發兵第三十六章第八章 前往薊縣第九十四章 牛氣沖天第九十六章 攻襲遼東 6第一百三十二章 軍心潰散第三十七章第一百二十九章 緊急回軍第六十二章 等差數列第一百五十二章 夏侯霸第八章 香皂是怎樣煉成的第一百二十一章 血戰陽翟城外第一百六十一章 反其道而行(2)第一百章 無可奈何第一百一十六章 臨涇血戰(6)第六十五章 忽來頂城第一百四十九章 挾持家眷第八十七章 請君入甕 1第六十二章第一百八十八章 又是一年(2)第四十三章 胡人追來第九十五章 倉惶逃跑
第二百三十五章 徐庶的金鎖陣第二百一十四章 真正的隱患第六十二章第二百四十四章 猛攻江陵第七十二章第二十四章 調戲煥兒第一百八十三章 西涼軍的哀歌第二百一十三章第一百二十章第二十章 基友二人組第五十章 逼進宮殿第六十九章第一百七十四章第二十一章 打強盜啊打強盜第一百二十一章 血戰陽翟城外第一百九十七章 五百血殺第三十章 一片混亂第八十章 掌握匈奴(4)第九十六章 暴君劉和第四章 舉家奔樂浪第一百八十二章第九十八章 黃巾雄兵第九十九章 重整人心(2)第一百六十六章 反其道而行(7)第四十四章 韓人大敗第三十七章 破廟第八十七章 不要小看鐵甲軍第六十九章 管寧的期盼第九十九章 重整人心(2)第六十五章 更改計劃第十六章第一百九十章 不可妄動第四章 舉家奔樂浪第七十一章 常山真定第一百二十五章 賈詡棄城第九十四章 降服烈馬(2)第一百七十五章第一百九十八章第二百四十六章 江邊混戰第一百三十九章第五十章 逼進宮殿第一百零八章 明爭暗鬥第九十八章 關鍵時刻第七十四章 趙雲回城第七章第九十八章 逃出生天第九十一章 馬兒來了第九十四章 攻襲遼東 4第四十二章 算計公孫瓚第二十七章 我愛波霸第二百三十三章 再攻新野第一百六十二章第六十二章 等差數列第九十二章 攻襲遼東 2第十四章 趙家商號第一百零六章 太史慈的危機第五十三章 劉備襲許昌第十一章 夜談天下第一百五十九章 洛水對峙第九十章第一百八十一章第一章第九十二章 攻襲遼東 2第八章 攀談天下(1)第一百二十八章 黃雀在後第三百三十八章第一百八十七章第四十八章 雙李結盟 2第一百八十七章 又是一年(1)第八十二章 僅派一人第一百六十六章第八章 攀談天下(1)第三百四十一章第一百三十六章第二百五十三章 東線水戰(2)第二十七章 我愛波霸第一百二十七章 地獄獵場(2)第三十五章 戰戰戰 1第一百零一章 袁紹發兵第三十六章第八章 前往薊縣第九十四章 牛氣沖天第九十六章 攻襲遼東 6第一百三十二章 軍心潰散第三十七章第一百二十九章 緊急回軍第六十二章 等差數列第一百五十二章 夏侯霸第八章 香皂是怎樣煉成的第一百二十一章 血戰陽翟城外第一百六十一章 反其道而行(2)第一百章 無可奈何第一百一十六章 臨涇血戰(6)第六十五章 忽來頂城第一百四十九章 挾持家眷第八十七章 請君入甕 1第六十二章第一百八十八章 又是一年(2)第四十三章 胡人追來第九十五章 倉惶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