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 連環船初登場

“士元莫要再勸慰我了!”搖搖頭苦笑一聲,李林無奈嘆息道:“元直說得不錯,叫一支船隊悄然再出,省事省力!此事是我失察,不及細思便下令,士元不必爲我辯解!”說着,李林暗罵自己一句,傻了吧,自以爲得計,還信心百倍下令放火箭…………

“走吧!”搖搖頭,李林擺擺手,夏侯霸立即推着李林返回,而龐統,徐庶,趙雲既然當然也是立即跟隨在後,李林雖說有些失望,不過想起諸葛亮那傢伙也不見得逞,總算是稍稍好過了一些。走着走着,李林好似想到了什麼,在身旁龐統疑惑的目光中,他忽然停住腳步,回頭凝神望着江面,眼神閃爍不定,難不成他諸葛亮此次借箭並非是用草船?

而是利用在李林心下驚疑不定之時,諸葛亮與魯肅卻是剛剛逃得一條性餘,恐怕這一次,是諸葛亮有生以來最爲狼狽的一次,非但手中羽扇失了,全身上下溼透不說,更是處處染着塵灰,反觀魯肅,亦是全身溼透。非但頂冠失了,臉上還被大火薰得烏黑,一副落魄相。

“哈哈!”望着對方的狼狽相,兩人相視一笑。事實證明,李林的數萬支火箭,卻是險些叫諸葛亮與魯肅喪命,眼下二人正坐在一艘小船中,徐徐而夏口方向而去。不得不說,魯肅不愧是誠誠君子之士,即便是被諸葛亮害得如此狼狽,仍一臉恬然,回望一眼方纔停船之處。望着那面仍隱隱有些微光,魯肅搖頭苦笑道:“險些喪身魚腹,險哉險哉,想不到那火箭竟是如此密集!”

“呵呵!是啊!”諸葛亮點頭附和了一句,臉上竟然毫無狼狽的樣子,倒是跟一旁的魯肅形成鮮明的對比,笑道:“經李林麾下的弓箭手這般的折騰,恐怕遼營之中火油眼下差不多已經消耗的差不多了,卻是苦了我與子敬啊…………”

回憶方纔之事,僅觀諸葛亮發現遼營射來數千支火箭,仍有閒情與魯肅開玩笑就可以看出,他不是沒料到此行中途會被人看穿,諸葛亮有一點跟李林十分的相似,那邊是爲思勝先思敗,也就是說諸葛亮敢這般大膽的前往遼營外借箭,當然也就想到了自己的計策會被自己的老友龐統或是徐庶看出來,但是諸葛亮也絕對想不到最先反應過來的是李林而不是別人,放火箭,諸葛亮早也想到了這樣的事情,正是因此,早在諸葛亮與魯肅從夏口出發前,諸葛亮已叫督備此事的劉琦麾下將士取水,將四十艘戰船上的草人全部淋溼,又取水到在船舷兩側,至於風帆等處幔布,亦是久久浸泡在水中,直待諸葛亮啓程之前,方纔令人掛上。至於船身其餘各處,諸葛亮亦早早叫劉琦派人用泥水反覆塗抹,爲的,就是防備遼軍,不,是防備李林下令放火箭,不過他唯一沒有料到的事,李林似乎是太過於執着了,竟然放了幾近七、八萬支的火箭,七、八萬支,其中熱量足以將那些溼透的草人,繼而便是風帆、以及戰船本身…………

僅僅是第二輪齊射,諸葛亮四十艘戰船便已經被火箭點燃,見此,他只好下令棄船,叫船上士卒登上戰船後方用繩索吊着的走柯,不得不說,諸葛亮處事,十分謹慎小心,他見大船調頭不易,恐事有突變,是故特意在每一艘大船後方,用繩索吊着一條走柯,畢竟大船之上的士卒也不過三四十人,擠一擠,還是能坐下的,如此一來,四十艘大船,一眨眼間竟然是折了二十餘艘,其餘十餘艘,亦是青煙直冒,在被迫放棄了大船之時,其實諸葛亮、魯肅,以及其餘一干士卒亦不曾乘船離去,而是故意裝作慘叫,以免叫李林看出破綻。

一來嘛,諸葛亮此刻更爲擔憂李林派軍圍剿,是故叫將士故意慘叫,以安李林之心,二來嘛,便是想叫遼軍多放幾輪箭支,就算是爲消耗遼軍物資,那也是好!當然了,這是魯肅的想法,諸葛亮自然不這麼想。低頭整了整衣衫,魯肅於小船上正襟危坐,回望一眼身後,想起方纔的驚險,心下終於鬆了口氣,一回頭,卻見諸葛亮有些茫然地望着江面,心中一嘆,猶豫勸道:“孔明,如此情形之下,能保得一條性命已是不易,莫要多想了,此事在下自會如實告知公謹,爲孔明開脫!”

“開脫?”諸葛亮回過頭來,詫異說道:“爲何事開脫?”

“啊?”感覺有些莫名其妙,魯肅詫異說道:“自然是爲箭矢之事啊,孔明之計雖是巧妙,可惜被遼營中人看破,七日之約只剩下三日半,孔明又如何趕製十萬支箭?咳咳,抱歉,此計甚是巧妙,可惜事敗,或許乃是天意,孔明莫要多想!”

“事敗?”見魯肅這麼一說,諸葛亮臉上掛起幾許微笑,椰愉說道:“那可不見得!”

“咦?”魯肅自是一臉不解,卻見諸葛亮轉身望了一眼江水,忽然伸手在水中一探,取回手時。手中卻是多了一支箭矢。

頓時,魯肅面色大驚,俯身望向江面半響,隨即不可思議望着江面上漂浮着的一片片箭矢,喃喃道:“難不成…………”

“啊!”諸葛亮微微一笑,起身望着下游方向,喃喃說道:“差不多了,子敬應該可以望見了!”

“望見什麼?”魯肅下意識說了一句,順着諸葛亮眼神一望,卻見下游方向,隱隱有數十艘小船停於水中,隨着距離的徐徐接近,魯肅的眼睛漸漸瞪大。

時旭日緩緩從東面升起,江上霧氣漸漸消散,下游方向數十艘戰船一字型排成兩行,停在江中,中間好似用什麼連在一處。

“那是…………”似乎是看穿了魯肅心中疑惑,諸葛亮正色說道:“將帆布縫合,在當中多置些孔洞,以免與叫江水從孔洞中流過幕布四角,各綁繩索,分別吊於四艘大船上,令四艘大船兩艘在前,兩艘在後,前面兩艘大船的幕布上,再綁一塊大石,隨後徐徐放鬆繩索叫幕布浸入水中。因受前面兩艘大船幕布所綁的大石重量,整張幕布呈傾斜狀。以便於打撈從上游衝下的箭矢!”

“這…………”即便是智謀超羣的魯肅,顯然也有些不明就裡,而諸葛亮,則仍望着江面繼續說着。

“遼軍所用箭矢,除箭簇以青銅、鐵製打造外,箭桿乃竹、木所制,爲了箭矢能射得更遠,箭桿經過日光暴曬,除去其中水分,甚輕;而箭羽乃是飛鳥羽毛所制,亦能浮於水上;更重要的是箭簇,遼軍箭簇亦是沿用秦國造法,不過爲大量製造,遼軍箭簇相對秦國箭簇較小,總體說來,些許時間之內,這些箭矢雖不能完全浮於水面,也不會當即便沉於江中,要等它沉下。恐怕要等箭桿、箭羽浸在水中良久,方纔沉下而此地距離箭矢落江之處不過三、五里,又不曾在水中浸泡多少時辰,若是及時打撈的話…………”

一面驚疑不定聽着諸葛亮話語,一面驚愕望着此處衆多夏口士卒坐着走冊忙碌着,魯肅心中驚歎不已…………

解釋一番之後,與魯肅一道登上大船,諸葛亮下令此處戰船上的士卒將幔布四角吊起,果然見無數箭支,數十艘戰船,粗粗一算,恐怕已不下十萬…………

事後,當魯肅將此事告知周瑜時,只見周瑜的表情有些怪異皺眉思索半響,卻是從案上抽出一封信交與魯肅,口中淡然說道:“無暇管其餘事了,你且遣人將此信送至遼營蔡瑁處,另外,故意叫李林知曉派去的將士!其家中老日後自有我周公謹代爲照料,決然不會虧待之處!”愕然接過周瑜遞來信件,魯肅方纔臉上些許喜悅早已消逝無影,眼神黯然,望着手中信件,暗暗嘆了口氣…………

有些時候。因爲太執着某事。因而忽略了其他。使得原本十拿九穩的事,結果白白的浪費了機會,好似快到嘴邊的鴨子,飛了實在有些可惜。就拿徐庶的話來說,他實在不明白,爲何李林明明知道對方是故弄玄虛,卻還要照着原本的步驟走呢?派一支船隊豈不是更快?李林無言以對,其實他事後也挺迷糊的,爲何自己當初就好似中邪一般,捨近求遠呢?思來想去,他還是沒能想出個頭緒來。二十萬支箭,對於眼下財大氣粗的李林來說,實在是九牛一毛,不值一提,即便是營中火油的消耗,李林也僅僅是下令至江陵那邊,調了些過來。

再往後,李林聽到了諸葛亮在下游有帆布將自己射進水中掉落的箭矢通通打撈上來,不下十幾萬支,李林更是覺得鬱悶,本來是想給諸葛亮一個大虧吃的,沒想到這草船借箭還是讓諸葛亮給接成了,而且還是在自己完全知道的情況下,當然了,李林也沒有看到諸葛亮和魯肅從江水裡面爬上來的那個狼狽的樣子,若是李林看到了估計也差不多夠李林開心一陣的了。

成業六年八月二十四日,程昱從冀州抵達漢陽,與衆人相會,這一下李林身邊頂級的謀士幾乎是湊齊了,龐統,徐庶爲主,程昱,郭圖,蒯越爲輔,更有一旁這些征戰沙場的老將,外加李林這麼一個超越千年的大腦,可以說,如今李林的陣容絕對要比當年南下的曹操要強上不少。

李林當即召集麾下謀士商議進兵之事,期間,郭圖簡單敘述了一下近日事況,李林率先問了一下剛來的程昱的一見,畢竟李林也知道一個當局者迷的道理,程昱深思一下,笑道:“恐怕,眼下江東與劉備,要更爲憂慮纔是,主公何必心急啊?”

在李林一愣之間,龐統亦拱手說道:“程大人所言極是,在下附議!”李林聽罷,細細一想,便明白了二人的意思,就如龐統早早便提及過的,李林驅北方之力攜衆取江東,優勢要遠遠凌駕於區區江東之上,眼下孫權與劉備人馬,皆是與遼軍隔江而對,戰局呈僵持狀態。比起實力雄厚的李林而言,江東與劉備是耗不起的。

首先,糧草之事,雖然遼軍一方同樣爲糧草之事擔憂,然而莫要忘了,孫、劉兵馬亦有十萬之多,可是糧草,卻要遠遠少於遼軍。在這點上,雙方相差不多。其次,便是兵力,遼軍有數十萬之衆,漢陽、烏林等地屯紮四十萬,石陽屯紮十萬,兩面夾擊江夏、夏口,大有優勢,而孫、劉兩家,卻只能龜縮防守,疲於應付,再次,便是將士實力,李林強於陸軍,弱於水軍,然而最緊幾日,他麾下荊州水軍實力提升極快,蔡瑁對戰周瑜時,從早前的屢戰屢敗,到如今十戰九敗,換句話說,荊州水軍實力,正直追江東水軍,也就是說,江東在水軍方面的優勢,正一點一點被遼軍追近,假以時日。江東恐怕要不戰而敗。

李林輕領其首,顧自低頭細思,其實在對戰方面,他趨向於早早用兵,早早功成,最不喜拖延戰機,在這點上,他與衆人的意思大致相同。

一旁總管糧草的徐邈忽然冒出來說道:“仲德言之有理,不過再相持下去,我軍糧草恐怕不濟啊!”

“這…………”程昱不疑有他,徐邈說的話當然肯定不回假的,而且徐邈幫助李林掌握大軍糧草已經多少年了,計算絕對不會出差錯的,其實自得了荊州衆多存糧以來,遼軍在糧草軍餉上,難得地處在充溢局面,嗯,不過雖說是充盈,也只走到今年年末,如此。倒也不算徐邈信口開河。

與程昱對視一眼,龐統微嘆一聲,搖頭說道:“糧草若是不濟的話,唯有速戰了!”

“是啊!”李林撫掌說道:“即便是孫、劉兩家聯手,亦不過是區區十萬兵,而我軍有五十萬之多,倘若止步不前,豈不是叫天下人笑話?今日我之所以招諸位商議,意圖思一妙策,以便於攻下江東!”

衆人聽罷,對視一眼,沉默不語,畢竟,妙策之所以是妙策,可不是信手可得的。

“士元的意思呢?”李林向龐統笑着問道。

龐統明白,前日中邪般叫諸葛亮得逞,李林到現在還有些介意,聽聞李林之言,龐統心說“自己這個老友可是有點讓主公生氣啦!”

隨即龐統只能拱手道:“臣下以爲……應當速戰速決!”

“嗯!”李林點點頭,對龐統道:“看來士元這般想的了!”

很可惜的,在李林心中,郭圖、蒯越的分量不及龐統、程昱、徐庶等人,真正決議戰事的,眼下不過是李林、龐統、徐庶三人而已,而誰人都知道,李林是個急性子,當然是想着和孫劉聯軍速戰速決了。

次日,周瑜對李林下了一封戰書,上面多有嘲諷之言,引得李林勃然大怒,立馬叫蔡瑁準備戰船。一個時辰之後,李林這一次親自登船督戰,當然了,是被夏侯霸推着輪椅上去的,身旁華佗還一直的跟着。

李林既在,蔡瑁更是不敢懈怠,驅使戰船,艨艟三百餘艘,走柯不計其數,浩浩蕩蕩,趕赴赤壁,行至途中,卻已遙遙望見江東船隊。陣布有圾。

“呦呵!”待望見遠處江東船隊那周字大旗之時,李林輕笑一聲,怒聲喝道:“什麼叫近日江上風平浪靜,有利於貴軍!那周瑜小兒竟如此狂妄,即便是大風大浪,我軍亦是不懼!”李林說的,當然是周瑜在給李林的戰書之中所說的,特意將日子定在今天乃是照顧李林一邊,這麼氣人的話,怎麼能叫李林不窩火呢?

“周瑜此舉,不過是激主公出戰罷了!”程昱在旁微笑說道。

“我豈不知也?”李林大笑一聲,拍着輪椅上扶手,冷笑說道:“今我麾下荊州水軍,不是往日的軟柿子,待我敗了周瑜小兒…………哼!蔡瑁!”

隨着一陣腳步聲,蔡瑁急急從不遠處走來,抱拳應道:“末將在!”

深深望了一眼蔡瑁,李林沉聲說道:“我寄重望於你,休要叫周瑜小兒在我面前耀武揚威!”

“末將遵命!”蔡瑁抱拳應喝一聳,當即搖旗,於江上排開陣勢。與往日不同的是,眼下在水軍之中督戰的,可不是張允、蔡中、蔡和等人,而是李林麾下大將太史慈,馬超,張南,郭淮等將,雖說衆將不習水戰,可論武力,遠遠在對方之上,當然了,騎慣了戰馬的這幾位冷不丁以上戰船可是沒少吐,特別是馬超這樣的西北人,可是遭罪大了…………

可是這是李林的意思,荊州水軍將領精於水戰,卻在勇武上不及江東將領。而李林麾下大將雖是勇武,卻用不精水戰,是故,李林便將麾下衆將混編,用荊州水軍將領指揮船隻、用遼軍將領應戰,雖然說是坑苦了自己麾下這些兄弟們吧,不過也是能先這樣了,也只能勸他們客服一下了,也就是說,類似蔡瑁等人,只需一行指揮船隻便可,應敵之事,交與李林麾下北軍將領便可,如此一來,衆將各司其職,勝算自然大大提升。

“周瑜也不免心急了!”龐統猶豫着對李林說了一句。

“恩!”李林點點頭,他不是不明白龐統說這話的意思,他與李林一樣,都希望速戰速決。

凝神打量着遠處江東戰船,看着看着,他卻發現有些蹊蹺,口中喃喃說道:“主公,這江東戰船,好似有些古怪啊!”

“古怪?”李林放眼一望,面上很是驚愕。只見遠處江東戰船,竟是用鐵索連在一處,鋪以木板,各船齊頭並進。船上弓手密密麻麻,引箭待發……

“連環船?”李林忽然驚叫一聲,死死盯着遠處,眼神閃過一道精光,好像是明白了什麼…………

“這周瑜怎麼…………”顯然,蔡瑁也看到了江東戰船的不同尋常之處,心中大感疑惑。在精於水戰的蔡瑁看來,此刻周瑜的做法,明顯是十分愚蠢的。江上水戰,重在機動性,倘若將衆將以鐵索連接,顯然就失去了機動性!

可不管怎麼說,僅一個照面的工夫,遼軍還是落於了下風,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快得多。以三十餘艘戰船爲一隊,江東水軍揮船而進,率先與其交鋒的,是張允所率領的水軍前部,作爲蔡瑁副手,張允自然也是精於水戰之人,待他望見江東船隻開來。當即指揮船隻應戰,所用的策略是叫兩翼船隊抵住江東戰船兩翼,將江東船隻前軍放入,三面夾擊。在策略上,張允並無失誤之處,然而事況,卻是遠遠超乎他所意料。不同於以往作戰。江東兩翼船隊待靠近遼軍戰船之後,並非減緩速度。而是一面下令船上弓弩手放箭,一面直直撞了過來。隨着張允眼中驚色越來越濃。遼軍兩翼戰船竟是被江東兩翼戰船撞得陣型大亂,眨眼之間,數十艘戰船被撞得木塊四濺,船上遼軍一陣驚慌。紛紛落於水中。

“這…………”張允亦不免有些驚慌,搖旗大聲喊道:“擋住!給我擋住!”話雖如此,可是戰船用鐵索連於一處的江東戰船,又哪裡是遼軍戰船可比?幾乎是不需何等策略,江東船隊一路高進,反觀遼軍船隻,紛紛被其撞得支離破碎。船上遼軍驚叫聲此起彼伏。

“想不到周瑜竟有如此妙法?”不懂水戰的龐統喃喃說了一句。

“是麼?”李林淡淡說了句。

“咦?”龐統疑惑地望了一眼李林,卻見他雙眉緊鎖,顯然是在想着什麼。

兩翼的慘狀,蔡瑁自然也看到。偷偷望了一眼李林,卻見他凝神望着遠處,未免李林發怒,忙搖旗大喝道:“傳令中軍蔡中、蔡和,救援兩翼!”

命令經過幾個傳遞,終於傳到蔡中與蔡和兩人處,只見二人與各自船上的郭淮,張南商議一下,趕忙變換陣型,救援遼軍兩翼船隊,可是比起江東兵來,遼軍處境更是危機。不外乎今日江東戰船,一改往日一觸即退的作戰策略,竟然與遼軍硬拼,江東戰船以三十餘艘爲一隊,揮軍猛進,大有一往無前、死戰不退的氣勢,即便是遇到遼軍戰船,也不掉轉方向,竟是直直向前撞去,此等情形之下,遼軍戰船節節敗退。船上遼軍紛紛被撞入水中,更有甚者,竟是連戰船都被撞碎,沉沒於江中。

“這……這怎麼可能啊!”凝神望着遠處戰局,李林身旁衆人都是驚訝無比,他們雖然不熟悉水戰,但是畢竟在此與江東對峙這麼多日子了,久病成醫了,也是明白過來一點水戰的過程,郭圖吃驚的疑惑道:“爲何我軍被撞得人翻船傾,反觀江東戰船之上士卒,竟是絲毫無損呢,按理說,如此猛烈撞擊,其軍士卒自然也是人仰馬翻啊!”

“平衡!”李林黑着一張臉,凝聲說道:“江東戰船用鐵索將數十艘戰船連在一處,橫於江上,論平衡,自然在區區一艘之上,再者嘛,恐怕江東戰船加固了前側,否則,就算再是平衡,亦無法將我軍船隻撞碎!”

“哦?主公竟然還懂這樣的道理?”一旁的蒯越聽了李林的解釋吃驚的問道,作爲一個荊州土生土長的人,蒯越都沒有很瞭解這平衡的原理。

蒯越喃喃唸叨幾句,疑惑道:“看此間情形,若是按此法將戰船連於一處,即便是遇上大風大浪,船上將士亦是如履平地咯?”

龐統忽然插話說道:“是的,就算是大風大浪,只要是連接的船隻夠多,船上將士亦是如履平地!”

“咦?”愕然轉頭,李林疑惑地望着龐統,詫異說道:“觀士元所言,好似士元早就知道此法?”

“正是!”龐統點點頭,凝重說道:“此法名爲連環船!”

疑惑不解望了龐統半響,李林猶豫說道:“你是…………”

似乎是看出了李林的疑惑,龐統低聲說道:“主公!凡事有利有弊啊!此法不立於調度兵馬,排演陣型,更重要的是…………”

望了眼李林,龐統忽然覺得這李林眼神好似早就瞭解一般,所以還停住了嘴巴,李林淡淡一笑,接着龐統的話說道:“最重要的是,若是運用此法,牽一髮而動全身,倘若對方用火計,我軍千餘艘戰船,豈不是眨眼之間,毀於一旦?”

龐統一聽李林不僅是明白此法,好像還很是瞭解此法其中的道理,立即對李林拱手一拜道:“主公英明!”話說爲了龐統會知道這連環船的道理呢?甚至一旁的李林都有些納悶自己穿越過來的知道很正常,但是這龐統可不是啊,哦……也對,歷史上的連環船之策不就是龐統忽悠從此的嘛,龐統當然知道此法的利弊,其實李林不知道,還有一個叫廖立的牛人…………

第一百四十五章第三十六章 劉表稱楚第五十一章 奴隸圈第一百一十五章 臨涇血戰(6)第一百二十三章 兵鋒止於清河第九十九章第一百六十六章第一百四十章第一百二十一章 田豐之謀第七十四章 閱兵出征第一百零七章 一個不留第二十七章 劉和強兵第七十四章 最後的掙扎第七十二章 再放劉備第一百九十二章 風浪欲平第一百七十四章 攻長安(1)第六十一章第五十二章 劉虞的心思第一百二十九章 女人給女人瞧病第七十五章 血殺殺出第二十八章 家人來到第二十六章 烏桓大定第四十七章 墜入地獄第十一章 太史慈練兵第一百二十九章 女人給女人瞧病第二百四十七章 許褚的恐慌第一百五十八章第一百六十一章第九十三章 攻襲遼東 3第一百三十一章 詐跑袁熙第二十七章 劉和強兵第六十二章 逃出昇天(3)第二百三十一章 荊州各路算計第十九章 應邀前往第八十六章 求人不易第七十二章 幷州太原第一百九十七章 五百血殺第二百七十四章 最後一戰(8)第四十六章 相當大王嗎第二十九章第五十章 逼進宮殿第一百六十三章 反其道而行(4)第八十九章 文安大勝第四十八章 劉虞劉和第一百三十一章 兵分三路第七十七章 洛陽鍾繇第一百九十九章 發現刺客第一百八十五章 新野豐收第八十六章 求人不易第一百零八章 高句麗退兵第一百三十六章 亂拳打死老師傅(3)第二百四十四章 猛攻江陵第一百零三章 白騎文和第十章 激怒劉虞第一百一十七章第五十八章 重建帶方第一百五十章 白騎最後之戰(4)第一百五十一章 強逼車胄第一百六十章 反其道而行(1)第一百零三章 青州混戰第一百六十五章 並伐兩關第一百三十四章 亂拳打死老師傅(1)第四十二章 算計公孫瓚第一百五十六章第一百章 重整人心(3)第五十八章 重建帶方第十七章第一百八十九章 潼關陷落第一百七十章 無人可擋錦馬超第七十三章 曹軍殺來第一百五十八章 劉備尋孔明(2)第一百三十五章 田豫VS臧霸(1)第二十五章 封將建威第一百零二章 趙虎樂陵揚威第一百零四章 殺奔王庭第一百一十五章 孤注一擲(2)第四十三章第一百二十二章 魏延殺到第一百三十章 杖責迷當第四十一章 棒子的秘密武器第六十九章 辛毗的苦過渡章 免費第十七章 結交趙雲第一百七十七章 糊塗馬騰上架感言第七十章 身份泄露第一百七十六章 魚食餌料第二十二章 擊敗烏桓第一百三十一章 詐跑袁熙第三十一章 聯合江東第五十三章 惡魔顯威第一百七十章第一百四十四章 新平之戰(1)第二十九章 這纔是家第一百零三章 白騎文和第八十八章 直撲兩翼第二百六十八章 最後一戰(2)第一百零七章 一個不留第三十三章 驚現徐晃第一百九十二章 風浪欲平
第一百四十五章第三十六章 劉表稱楚第五十一章 奴隸圈第一百一十五章 臨涇血戰(6)第一百二十三章 兵鋒止於清河第九十九章第一百六十六章第一百四十章第一百二十一章 田豐之謀第七十四章 閱兵出征第一百零七章 一個不留第二十七章 劉和強兵第七十四章 最後的掙扎第七十二章 再放劉備第一百九十二章 風浪欲平第一百七十四章 攻長安(1)第六十一章第五十二章 劉虞的心思第一百二十九章 女人給女人瞧病第七十五章 血殺殺出第二十八章 家人來到第二十六章 烏桓大定第四十七章 墜入地獄第十一章 太史慈練兵第一百二十九章 女人給女人瞧病第二百四十七章 許褚的恐慌第一百五十八章第一百六十一章第九十三章 攻襲遼東 3第一百三十一章 詐跑袁熙第二十七章 劉和強兵第六十二章 逃出昇天(3)第二百三十一章 荊州各路算計第十九章 應邀前往第八十六章 求人不易第七十二章 幷州太原第一百九十七章 五百血殺第二百七十四章 最後一戰(8)第四十六章 相當大王嗎第二十九章第五十章 逼進宮殿第一百六十三章 反其道而行(4)第八十九章 文安大勝第四十八章 劉虞劉和第一百三十一章 兵分三路第七十七章 洛陽鍾繇第一百九十九章 發現刺客第一百八十五章 新野豐收第八十六章 求人不易第一百零八章 高句麗退兵第一百三十六章 亂拳打死老師傅(3)第二百四十四章 猛攻江陵第一百零三章 白騎文和第十章 激怒劉虞第一百一十七章第五十八章 重建帶方第一百五十章 白騎最後之戰(4)第一百五十一章 強逼車胄第一百六十章 反其道而行(1)第一百零三章 青州混戰第一百六十五章 並伐兩關第一百三十四章 亂拳打死老師傅(1)第四十二章 算計公孫瓚第一百五十六章第一百章 重整人心(3)第五十八章 重建帶方第十七章第一百八十九章 潼關陷落第一百七十章 無人可擋錦馬超第七十三章 曹軍殺來第一百五十八章 劉備尋孔明(2)第一百三十五章 田豫VS臧霸(1)第二十五章 封將建威第一百零二章 趙虎樂陵揚威第一百零四章 殺奔王庭第一百一十五章 孤注一擲(2)第四十三章第一百二十二章 魏延殺到第一百三十章 杖責迷當第四十一章 棒子的秘密武器第六十九章 辛毗的苦過渡章 免費第十七章 結交趙雲第一百七十七章 糊塗馬騰上架感言第七十章 身份泄露第一百七十六章 魚食餌料第二十二章 擊敗烏桓第一百三十一章 詐跑袁熙第三十一章 聯合江東第五十三章 惡魔顯威第一百七十章第一百四十四章 新平之戰(1)第二十九章 這纔是家第一百零三章 白騎文和第八十八章 直撲兩翼第二百六十八章 最後一戰(2)第一百零七章 一個不留第三十三章 驚現徐晃第一百九十二章 風浪欲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