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一章 永寬通寶

餘三姑回焦港孃家了,任鈺兒不曉得一向謹小慎微的父親爲何不攔住餘三姑,只曉得等餘三姑從孃家一回來就會鬧出大笑話!

這丟人丟到家的事,她不敢不向韓老爺稟報,可當着翠花面又不好開口,直到翠花把衣裳洗乾淨晾上,挎着籃子去街上買菜,才咬咬銀牙,鼓足勇氣,忐忑不安地跟韓老爺稟報。

韓秀峰剛看完鋪司兵王千步早上送來的公文,正跟把玩古董似的把玩從公文袋裡倒出的那幾枚銅錢,把玩的很專注,任鈺兒以爲他沒聽見,又尷尬無比地說:“四哥,我真不是個喜歡亂嚼舌頭的人,我真不是有意的。早曉得三姑這麼勢利,打死我也敢不亂說……”

“這又不是啥機密,有什麼不能說的。”韓秀峰放下銅錢,回頭笑道:“而且三姑也不算勢利,她想把堂妹表妹許給大頭他們,想讓鄉下的堂妹表妹做官太太過好日子,這沒什麼不對。”

“四哥,您怎麼也向着她?”任鈺兒哭笑不得地問。

“我沒向着她,我這是就事論事。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大頭和吉大吉二他們也不小了,想想是該娶媳婦成了個家。要不是你說三姑打算幫他們說媒,我都想不起來這些。幸虧三姑熱心,不然真要耽誤他們的終身大事。”

“四哥,您……您這不是向着她是什麼,您曉不曉得她要是把鄉下的那些堂妹表妹全帶來,會鬧出大笑話的!”

“我不笑誰敢笑?”一想到餘三姑帶着一幫鄉下丫頭氣勢洶洶殺鎮上搶男人的場面,韓秀峰心裡其實覺得很好笑,忍俊不禁地說:“只是三姑熱心歸熱心,做事卻有些欠考慮,回孃家前都不來問問正主兒們這些天究竟在不在。現在倒好,人全跟餘老爺和王老爺去邵伯辦差了,沒十天半月回不來,看樣子她要撲空嘍!”

任鈺兒猛然想起大頭和吉大吉二他們一大早就乘船去泰州了,然後還要去邵伯提人犯,懸在心裡的那顆石頭終於落下了,拍着胸口竊笑道:“四哥,您不說我差點忘了,人都不在家,她折騰不起來!”

“所以說有些可惜。”

“可惜什麼,這樣最好,剛纔真嚇死我了!”

“怎麼會嚇死,這是好事。”

“四哥,您是站着說話不腰疼,對您、對袁千總和吉把總他們自然是好事,對我和我爸可不是什麼好事。真要是由着她鬧,讓我和我爸以後怎麼出去見人?”

正如她所說,餘三姑真要是鬧這一出,對任家而言還真是件丟人現眼的事。餘三姑的爲人韓秀峰是曉得的,她再潑辣也不敢不聽任雅恩的,而任雅恩明明曉得會丟人現眼卻沒阻止她,韓秀峰覺得很奇怪,再想到鈺兒是怎麼到自個兒身邊的,不禁暗歎了口氣。

任鈺兒以爲剛纔說錯了話,連忙道:“四哥,對不起,我不該跟她亂說的。您放心,您這邊的事我今後再也不敢跟她說了,跟誰都不會說!”

“又來了,這根本算不上事。”韓秀峰不爲同情地看了她一眼,隨即指着桌上的銅錢問:“鈺兒,你是在揚州城長大的,見識比我廣,幫着看看,以前有沒有見過這樣的錢。”

任鈺兒一愣,拿起銅錢問:“四哥,這錢怎麼了?”

韓秀峰笑道:“你仔細看看。”

這幾枚銅錢大小與市面上流通的“道光通寶”“咸豐通寶”差不少,質地甚至比“咸豐通寶”還要厚實一些,只幣色略呈淺褐色,沒有“咸豐通寶”那麼光亮。再看看幣面上的字,正面竟是“永寬通寶”,背面是錢串的圖案。

任鈺兒越看越糊塗,放下錢喃喃地問:“永寬是什麼年號,我怎麼從未聽說過。”

“我也沒聽說過。”

“那這錢是從哪兒來的?”

韓秀峰正準備開口,顧院長哼着本地的小調信步走進院子,一進門就拱手道:“韓老爺,在忙什麼呢?”

“顧院長,您老來得正好,您老見多識廣,勞煩您幫我看看這錢。”

“錢有什麼好看的?”

“您老看看就曉得了。”

顧院長接過錢一看,果然嘖嘖稱奇:“孤陋寡聞了,這錢老朽也是頭一次見。鈺兒,你也算飽讀聖賢書,你曉不曉得‘永寬’這年號的來歷?”

“您老就知道取笑鈺兒,鈺兒雖讀過幾本書,但怎麼也稱不上飽讀聖賢書,這永寬的來歷鈺兒一樣不曉得。”任鈺兒不敢再失禮,微微一蹲道了個萬福,便去幫着沏茶了。

顧院長回頭看了她一眼,隨即坐下道:“韓老爺,這是不是有人私鑄的?”

“京局和各省不可能鑄這樣的錢,肯定是私鑄的,”韓秀峰再次拿起錢,凝重地說:“只是私鑄這錢的人膽子也未免太大了。按大清律私鑄百萬以上者凌遲,十萬以上者斬立決,十萬以下一萬以上者斬監候,買賣使用及藏匿者流三千里,本就是十惡不赦的大罪,可私鑄這錢的人竟還杜撰出個年號,這不只是大不敬,這分明是要造反!”

顧院長豈能不曉得這些,下意識問:“會不會是洋錢,據說兩廣和福建的市面上流通了不少洋錢。”

“這我不但聽說過,這京城時還見過,不過洋錢上面全是洋文,而且洋錢大多是銀元。”

“看這錢應該不是新鑄的。”

“所以說更不能掉以輕心,您老想想,太平賊匪也不是突然間冒出來的,在沒舉旗造反前就有不少官員發現端倪,只是誰也沒當回事,結果一次又一次錯失將其一舉剿滅的良機,以至於鬧成現在這樣。”

想到犯上作亂的不只是太平賊匪,南邊還有天地會,西南有白蓮教,北邊有捻匪,很難說江蘇有沒有其它想造反的賊匪,顧院長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急切地問:“韓老爺,這錢是從哪兒來的?”

韓秀峰指指桌上的書信,凝重地說:“這錢是呂四場鹽課司大使發現的,剛開始不多,他沒敢聲張,只是讓家人去街上轉,發現一枚收繳一枚,結果越收繳越多,光在呂四場各莊鎮就前後收繳了一萬多枚。郭大人大前天巡察到呂四場,場官意識到紙包不住火,把郭大人一迎進衙門就跪拜請罪。”

“一萬多枚,竟有這麼多!”

“這還只是在呂四場發現的,周邊各場估計也不會少。”韓秀峰端起杯子喝了一口茶,無奈地說:“百姓大多不識字,只要是錢他們就會收就會用,所以市面上究竟有多少這樣的錢,究竟都流通到了哪些地方,現在誰也說不清。”

“不行不行,我得讓人去查查我們海安有沒有!”

“查一定是要查的,不過當務之急是搞清這錢的來歷。”

“韓老爺,不查怎麼搞得清這錢是從哪兒來的。”顧院長想想又問:“對了,郭大人是什麼意思?”

“郭大人要重振兩淮鹽務,哪顧得上這些。何況這事可大可小,要是就這麼奏報朝廷,朝廷一定會飭令查辦。太平賊匪還在揚州城裡呢,運司衙門都不得不移駐泰州,現而今已經夠亂了,郭大人不想再火上添油,就把這差事交給了我,讓我明察暗訪,追查這錢的來歷,追查這錢到底是誰私鑄的。”

“就算能找着用這些錢的百姓,百姓也是一問三不知,一點頭緒也沒有,這案到底怎麼查?”

“所以只能從這年號上着手,看看能不能先搞清‘永寬’到底啥意思,或者出自何處。”韓秀峰頓了頓,接着道:“您老也看出來了,這錢不像是新鑄的,應該有了些年頭,我琢磨着先查閱能找到的典籍,看看典籍上有沒有關於‘永寬’的記載。”

“行,我這就去書院,讓學生們幫着查閱。”

“任院長那邊的書也不少,勞煩您老走一趟,請任院長也幫着查查。”

“好,我這就過去。”

顧院長拿起兩枚銅錢剛走,任鈺兒就忍不住提醒:“四哥,海安能有幾本藏書,您想從典籍裡查這個年號的出處,就應該差人去泰州。泰州文風昌盛,出過好幾位大儒,讀書人更是數不勝數,藏書自然也不會少。”

“還真是,不過我現在要養傷,不太方便去泰州,”韓秀峰想了想,隨即笑道:“鈺兒,幫哥給張光成寫封信,請他幫我收集能收集到的所有書籍。人家願意賣的就花錢買,人家願意不願意賣就借,要是連借都不願意,就找人幫着抄。”

“這多麻煩,請張二少爺找幾個讀書人幫着查閱不就行了。”

“不行,這不是一件小事,不能聲張。”

“您擔心打草驚蛇?”

“相比打草驚蛇,我更擔心被那些上官曉得,不光我擔心,郭大人更擔心。”

想到揚州城還沒收復,太平賊匪依然佔據揚州、儀真、瓜州乃至江寧,甚至分兵奔京城去了,一切都要以攻剿追剿太平賊匪爲重,鈺兒下意識點點頭:“好的,我這就去寫。”

第三百二十八章 阻截(五)第二百五十七章 錢到事了第二十七章 瓜娃子第七十三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四百三十九章 守得雲開見月明第二百五十八章 錢到事了(二)第七百五十七章 革職永不敘用(大結局)第六百零二章 羊角大營第五百八十九章 善戰者死於兵第二百二十八章 拿人(三)第一百五十四章 真正的前途無量第六百二十六章 奇女子!第六百二十四章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第六章 候補巡檢第五百八十章 一舉兩得第六百三十九章 高舉輕放第七百五十三章 表露心跡第六百三十一章 馳援武昌!第六百零五章 打通商道第二百四十三章 時間緊急第六百四十一章 進身之階很重要第四百二十九章 究竟是誰的人第五百五十七章 誰算計誰第五百六十六章 鬼谷先生第五章 破罐破摔第七百四十四章 上駟院卿第七百二十三章 京城更要緊!第五百五十七章 誰算計誰第五百三十二章 記名額外?第六百三十八章 不勞煩大人第六百九十二章 朕很欣慰第二百九十四章 另起爐竈第三百三十九章 謊報戰功?第二百六十二章 愛民如子第五百四十五章 日進斗金(二)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動不如一靜第十五章 鬥智鬥勇第四百九十六章 團聚(三)第五百四十章 秉燭夜談第四百三十四章 站着說話不腰疼第二百一十七章 清官第一百九十六章 甘肅布政使!第一百四十七章 兩手準備第七百二十三章 京城更要緊!第五百四十八章 擾人清夢第二十九章 到底幫誰第四百五十一章 這分明是升轉!第一百九十章 娃有名兒了!第一百六十章 錢俊臣要外放第三百零二章 相機行事第四百二十九章 究竟是誰的人第六百九十七章 兔死狐悲第二百二十七章 拿人(二)第一百六十一章 韓秀峰的爲人第七百四十五章 前頭吃了敗仗第四百一十五章 趕鴨子上架第六十六章 倒黴的茶幫第四百三十章 賣雞爽的苦肉計第四百一十八章 這個竹槓有的敲第六十八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五百三十六章 靜一靜想一想第三百一十七章 走一步看一步第四百七十八章 早有準備第三百二十六章 阻截(三)第三百六十三章 天大的人情(一)第五百八十八章 貴州不太平第七百二十章 最壞打算第三百六十七章 不值錢的東西第二百八十六章 首尾難顧第七百零四章 孝廉第第六百二十章 潮運同第七十一章 首重鄉誼第三十九章 千里做官只爲財第七十一章 首重鄉誼第四十二章 終身大事第四百二十一章 通夷之才(二)第六百九十四章 老糊塗第四十七章 銅天王(二)第二百七十五章 自求多福第一百六十三章 書香門第第七百四十九章 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東第二百零五章 請教(二)第三百四十六章 去而復返第三百八十四章 拿得起放得下第一百八十一章 誰給誰撐面子(二)第一百九十八章 不是鹽官的鹽官!第四百七十八章 早有準備第四百二十章 “通夷之才”第八十章 “結義兄弟”第一百三十七章 虧缺銅斤案(二)第二百零九章 交情歸交情第五章 破罐破摔第七百四十章 病急亂投醫第五百三十五章 彭蘊章的提醒第六百七十二章 欽差第五百三十七章 當局者迷第一百五十六章 鄰居富貴第三百九十章 胸無大志第六百七十六章 幫辦軍務第六百零三章 高雲峰歸來
第三百二十八章 阻截(五)第二百五十七章 錢到事了第二十七章 瓜娃子第七十三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四百三十九章 守得雲開見月明第二百五十八章 錢到事了(二)第七百五十七章 革職永不敘用(大結局)第六百零二章 羊角大營第五百八十九章 善戰者死於兵第二百二十八章 拿人(三)第一百五十四章 真正的前途無量第六百二十六章 奇女子!第六百二十四章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第六章 候補巡檢第五百八十章 一舉兩得第六百三十九章 高舉輕放第七百五十三章 表露心跡第六百三十一章 馳援武昌!第六百零五章 打通商道第二百四十三章 時間緊急第六百四十一章 進身之階很重要第四百二十九章 究竟是誰的人第五百五十七章 誰算計誰第五百六十六章 鬼谷先生第五章 破罐破摔第七百四十四章 上駟院卿第七百二十三章 京城更要緊!第五百五十七章 誰算計誰第五百三十二章 記名額外?第六百三十八章 不勞煩大人第六百九十二章 朕很欣慰第二百九十四章 另起爐竈第三百三十九章 謊報戰功?第二百六十二章 愛民如子第五百四十五章 日進斗金(二)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動不如一靜第十五章 鬥智鬥勇第四百九十六章 團聚(三)第五百四十章 秉燭夜談第四百三十四章 站着說話不腰疼第二百一十七章 清官第一百九十六章 甘肅布政使!第一百四十七章 兩手準備第七百二十三章 京城更要緊!第五百四十八章 擾人清夢第二十九章 到底幫誰第四百五十一章 這分明是升轉!第一百九十章 娃有名兒了!第一百六十章 錢俊臣要外放第三百零二章 相機行事第四百二十九章 究竟是誰的人第六百九十七章 兔死狐悲第二百二十七章 拿人(二)第一百六十一章 韓秀峰的爲人第七百四十五章 前頭吃了敗仗第四百一十五章 趕鴨子上架第六十六章 倒黴的茶幫第四百三十章 賣雞爽的苦肉計第四百一十八章 這個竹槓有的敲第六十八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五百三十六章 靜一靜想一想第三百一十七章 走一步看一步第四百七十八章 早有準備第三百二十六章 阻截(三)第三百六十三章 天大的人情(一)第五百八十八章 貴州不太平第七百二十章 最壞打算第三百六十七章 不值錢的東西第二百八十六章 首尾難顧第七百零四章 孝廉第第六百二十章 潮運同第七十一章 首重鄉誼第三十九章 千里做官只爲財第七十一章 首重鄉誼第四十二章 終身大事第四百二十一章 通夷之才(二)第六百九十四章 老糊塗第四十七章 銅天王(二)第二百七十五章 自求多福第一百六十三章 書香門第第七百四十九章 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東第二百零五章 請教(二)第三百四十六章 去而復返第三百八十四章 拿得起放得下第一百八十一章 誰給誰撐面子(二)第一百九十八章 不是鹽官的鹽官!第四百七十八章 早有準備第四百二十章 “通夷之才”第八十章 “結義兄弟”第一百三十七章 虧缺銅斤案(二)第二百零九章 交情歸交情第五章 破罐破摔第七百四十章 病急亂投醫第五百三十五章 彭蘊章的提醒第六百七十二章 欽差第五百三十七章 當局者迷第一百五十六章 鄰居富貴第三百九十章 胸無大志第六百七十六章 幫辦軍務第六百零三章 高雲峰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