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三章 京城更要緊!

跟着大頭趕到勤政殿,見皇上、鄭親王端華和肅順心事重重,韓秀峰意識到一定是英佛二夷換約的事。

正準備撣撣馬蹄袖磕拜,皇上便冷冷地說:“別跪了,先瞧瞧天津的奏報。”

見肅順遞來一道摺子,韓秀峰連忙道:“臣遵旨。”

打開摺子一看,果然是英、佛兩國的兵船到了,但換約的使臣並沒到,統兵夷酋的名字也不曉得是誰翻譯的,竟叫啥子何伯。

何伯見海口兩岸原本已被平毀的炮臺,不但又建起來了,而且建得高大結實,海口水面也用幾道鐵鏈攔住了,堪稱戒備森嚴,竟差人上岸遞交了一份措辭極爲無禮的照會,要求天津道趕緊撤去攔河設施,並撤走炮臺上的“鄉勇”,否則他們將自行“拔除”。

韓秀峰正不知道該說點什麼好,鄭親王端華便低聲問:“韓老弟,你不止一次去過天津,對炮臺上的事瞭如指掌,本王想問問爲何駐守炮臺的是鄉勇,竟不是官軍。”

“稟王爺,據下官所知,駐守炮臺的全是官軍,並非鄉勇,只不過他們穿的是鄉勇的衣裳。”

“這個僧格林沁,這麼大事居然不奏報。”

讓官兵換上鄉勇衣裳麻痹洋人而已,實在算不上啥子大事,韓秀峰正無言以對,咸豐突然問道:“韓愛卿,僧格林沁和恆福在奏報上說,攏共來了大小二十餘隻炮船,兵不過三千。你既領過兵打過仗,又熟悉海防,你估摸着真要是開打,這仗咱們能不能贏?”

“稟皇上,臣最後一次去大沽口是一個月前,僅上個月二十三、二十七和二十九這三天,僧王就親自坐鎮炮臺,督飭兩岸守臺將士演練過三次炮戰,以順流放下的沙船爲靶,頭一次共放一十九炮,中準兩炮;第二次共放二十八炮,中準三炮;最後一次共放三十一炮,中準四炮。”

“施放那麼多炮,才中準幾炮?”咸豐下意識問。

韓秀峰急忙解釋道:“稟皇上,炮轟江面上的船隻本就很難中準,就算西夷的炮手上岸施放也一樣,臣以爲這個準頭已經很高了,一輪炮打出去能中準兩三炮實屬不易。”

“照愛卿這麼說,他們的炮打得挺準?”

“皇上明鑑。”韓秀峰想了想,又躬身道:“僧王賞罰分明,每次演練,其中準之炮的瞄準手和發火手,皆賞紋銀一兩,該炮其餘炮手賞錢一串。也正因爲賞罰分明,守臺將士士氣高昂,而這一切皆臣親眼所見。”

…………

PS:衷心感謝“微茫微茫”書友的慷慨打賞,加更一章,聊表謝意!

“如此說來,這一仗能打?”

“僧王是沙場老將,臣以爲真要是開打,這一仗咱們少說也有七八成勝算。”

聽韓秀峰這一說,咸豐的心情好多了,可想到西夷這次只來了二十餘隻炮船,只來了不到三千兵,又面無表情地說:“開仗容易,息兵難。能不開仗還是不開仗的好,總要以息兵爲要。”

“皇上聖明。”

“端華,擬旨,著僧格林沁、恆福等,速派明幹委員前往,迎至攔江沙外,曉諭該夷等待桂良南返。如果該夷執意不等,且較爲恭順,可允其來京。亦須由北塘行走,至天津由水路進京。”

咸豐想了想,接着道:“並告以去歲天津所定和約,均系桂良等一手經理,此處無人深悉底裡,即使剋期進京,亦須等候桂良等到京,方能互換,爲其亦不甚遲。倘該酋不肯在攔江沙外靜候,即用內地船隻迎護,由北塘登陸至津,著該酋在天津等候。”

“嗻!”

鄭親王不敢延誤,連忙走到一邊去擬旨。

韓秀峰心想人家都把威脅的照會遞上岸了,現在只有兩個辦法,要麼讓他們來京,要麼趕緊傳旨命僧格林沁準備開打,沒第三條路可走,再頒這樣模棱兩可的諭旨又有何用?

正暗暗着急,咸豐突然話鋒一轉:“朕正月裡就已命黑龍江、吉林、察哈爾及京旗兩翼,各備兵一千;歸化城、綏遠城、熱河、密雲、健銳營、巡捕營及內外火器營各備兵五百,一聽敕調,迅速赴天津防堵。可想着天津那邊的兵已經不少了,與其命上述各兵勞師遠赴天津,不如令其隨時迅赴通州、南苑駐守,以策萬全。”

“皇上聖明!”韓秀峰連忙道。

咸豐最煩的就是臣子們總把聖明掛在嘴邊,瞪了韓秀峰一眼,不快地說:“惠親王統領各軍,難免顧此失彼。江南道御史徐浩然參劾你的摺子,朕雖留中了,但事並沒完。總之,天津你是去不成了,從明兒個開始去惠親王那兒聽用吧。”

韓秀峰猛然意識到皇上既擔心僧格林沁堵不住那些洋兵,更擔心已抵達大沽口的夷酋何伯有援兵,畢竟海上的事誰也不曉得,洋人有的是船,大批援兵是說來就來,所以打算在通州、南苑設第二道防線,以確保萬無一失。

至於徐浩然彈劾的那些個罪名,只是一個由頭。

想到這些,韓秀峰急忙道:“臣遵旨,臣明兒一早就去巡防王大臣那兒聽用。”

“跪安吧,趕緊回去準備。”

“臣告退。”

……

韓秀峰剛走出大殿不遠,肅順竟追上來,把他拉到一邊,低聲道:“志行,王千里和你那兩個同鄉的事兒,我幫你跟皇上解釋過,大頭好像也幫你解釋過。皇上沒怪罪你的意思,只是那個徐浩然所奏並非捕風捉影,所以皇上只能按例將你交部議處。”

“我知道,我沒怨言。”

“沒怨言就好,對了,你還有沒有加級記錄,我記得你好像隨帶了好幾級。”

普通的加級記錄是在任上政績顯著,在京察時加上去或記上去的,遷轉之後就沒了。而隨帶的加級記錄是用銀子捐的,不管升遷還是調任都不會被一筆勾銷,所以叫隨帶。

想到肅順不會無緣無故問這個,韓秀峰沉吟道:“我已經很久沒被人彈劾過了,在太僕寺少卿和奉宸苑卿任上也沒出過啥差錯,當年在泰州捐的加級記錄應該還有,反正我記得好像只被折抵過一次。”

“連自個兒的究竟有幾個加級幾個記錄都記不得,你這官做得也太糊塗了吧?”

“我整天忙這忙那,哪記得這些。”

“好好好,我曉得你忙,”肅順笑了笑,輕描淡寫地說:“只要有加級就好,沒有趕緊捐幾級,回頭用一個加級把徐浩然彈劾的那些個罪名抵了,免得別人說閒話。”

韓秀峰早料到是這個結果,忍不住問:“王千里和丁柱他們呢?”

“這又關王千里什麼事,他是曾在你手下幹過,但授南苑郎中犯了那條王法了。要說舊部,那些大學士的門生故舊多了,難道就因此不能跟他們的門生故舊同朝爲官?那個餘鐵鎖也好說,畢竟你跟他只是同鄉,說到底就你那個妹夫在南苑當差不合適。先革職,回頭我瞧瞧有沒有合適的缺,幫他再找個差事。”

“謝大人關照。”

“自個兒人,說這些就見外了。”

肅順不想再說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突然臉色一正:“志行,讓你去巡防處輔助惠親王是我奏請的,天津再要緊也沒京城要緊!惠親王幹別的行,指望他領兵打仗誰會放心?別人我信不過,我只相信你,去巡防處好好盯着,真要是有戰事,全靠你了!”

“可是……”

“我知道你擔心什麼,惠親王那邊沒什麼好擔心的,真要是有戰事,戰事真要是糜爛到那一步,就算我家老大不去,怡親王也會去巡防處給你撐腰。”

“行,那我先去拜見惠親王。”

“我陪你一道去。”

“大人,您陪我去,這不合適!”

“我不陪着,你別說拜見了,恐怕連門兒都進不去。”

想到惠親王府是不大好進,並且跟惠親王又沒啥交情,韓秀峰只能苦笑道:“秀峰恭敬不如從命,只能勞煩大人了。”

第六百一十七章 大戰之後第四百八十九章 入營第一百零六章 會館首事(三)第四十章 推心置腹第二百四十一章 誰算計誰(二)第四百六十六章 蹬鼻子上臉第二十四章 川幫茶幫第一章 書吏韓四第六百八十四章 奉宸苑卿!第七百三十章 只能指望鄂軍湘軍?第三百一十九章 安營紮寨(二)第六百二十四章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第三百七十七章 收點利息第六十二章 不速之客(二)第二百二十九章 拿人(四)第二百八十六章 首尾難顧第四百四十八章 苦盡甘來第三百一十一章 賞罰分明第三百二十六章 阻截(三)第三百八十二章 萌生退意第四百六十二章 黃州兵敗第五十八章 深夜驚魂(二)第二百五十六章 “人微言輕”第四百六十五章 覲見(三)第二百一十一章 儀真第一百四十八章 兩手準備(二)第八十章 “結義兄弟”第二百七十七章 清軍總捕同知(二)第六百七十三章 欽差(二)第十六章 百無禁忌第一百二十八章 會館團拜(二)第二百八十九章 富貴險中求第二百四十八章 將功贖罪第六百二十八章 “當頭棒喝”第六百八十二章 心灰意冷第二十章 要上賊船第四百七十一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五百八十五章 巴縣的團練第三百四十四章 志行升官了(一)第六百七十七章 回京第三百五十一章 郭大人的交代(二)第六百六十六章 倒黴的曾國藩第六百七十七章 回京第五百二十一章 通政司參議第六百一十二章 以不變應萬變(二)第六百九十一章 大沽口失陷!第三百七十四章 富在深山有遠親(二)第五十八章 深夜驚魂(二)第一百四十一章 天下不太平第五百六十一章 官聲人脈第七百二十七章 幾十年未有之大捷(三)第二百八十一章 捧殺第五百零七章 皇上沒忘了他第六百七十三章 欽差(二)第二百四十三章 時間緊急第三十章 “激起民憤”第七百五十六章 風雲突變第一百六十四章 匯票丟了!第一百九十八章 不是鹽官的鹽官!第三百八十五章 辦槍是個肥差第三百八十章 狗行千里吃屎第五百八十一章 樹大招風第六百四十六章 開打了!第三百二十五章 阻截(二)第二百八十八章 既是從賊也是從番第一百四十一章 天下不太平第五百二十一章 通政司參議第四百九十五章 團聚(二)第五百三十五章 彭蘊章的提醒第五百八十八章 貴州不太平第二百七十六章 清軍總捕同知第五百九十九章 紙上談兵第三百九十五章 啓程第三百一十八章 安營紮寨第八十七章 雁過拔毛第五百零五章 怨不得別人第六百八十九章 時不待我第六百七十一章 微服私訪第一百九十九章 靠山第二百八十三章 再陰毒也得用!第二百六十七章 銀子比命重要第三章 債主登門第二百九十四章 另起爐竈第一百一十八章 杜三要走第十二章 吉上加吉第八十四章 夔州有人第四百六十四章 覲見(二)第五百零六章 平安就是福第三百二十三章 遠水解不了近渴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事不好(二)第一百二十四章 前途無量的吉翰林第五百零二章 韓四發威第六百三十八章 不勞煩大人第四百三十七章 任小姐也來了!第七百二十四章 幾十年未有之大捷(一)第六百七十五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五百七十一章 這樣挺好第五百二十八章 不能厚此薄彼第六百二十章 潮運同第五百四十四章 日進斗金
第六百一十七章 大戰之後第四百八十九章 入營第一百零六章 會館首事(三)第四十章 推心置腹第二百四十一章 誰算計誰(二)第四百六十六章 蹬鼻子上臉第二十四章 川幫茶幫第一章 書吏韓四第六百八十四章 奉宸苑卿!第七百三十章 只能指望鄂軍湘軍?第三百一十九章 安營紮寨(二)第六百二十四章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第三百七十七章 收點利息第六十二章 不速之客(二)第二百二十九章 拿人(四)第二百八十六章 首尾難顧第四百四十八章 苦盡甘來第三百一十一章 賞罰分明第三百二十六章 阻截(三)第三百八十二章 萌生退意第四百六十二章 黃州兵敗第五十八章 深夜驚魂(二)第二百五十六章 “人微言輕”第四百六十五章 覲見(三)第二百一十一章 儀真第一百四十八章 兩手準備(二)第八十章 “結義兄弟”第二百七十七章 清軍總捕同知(二)第六百七十三章 欽差(二)第十六章 百無禁忌第一百二十八章 會館團拜(二)第二百八十九章 富貴險中求第二百四十八章 將功贖罪第六百二十八章 “當頭棒喝”第六百八十二章 心灰意冷第二十章 要上賊船第四百七十一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五百八十五章 巴縣的團練第三百四十四章 志行升官了(一)第六百七十七章 回京第三百五十一章 郭大人的交代(二)第六百六十六章 倒黴的曾國藩第六百七十七章 回京第五百二十一章 通政司參議第六百一十二章 以不變應萬變(二)第六百九十一章 大沽口失陷!第三百七十四章 富在深山有遠親(二)第五十八章 深夜驚魂(二)第一百四十一章 天下不太平第五百六十一章 官聲人脈第七百二十七章 幾十年未有之大捷(三)第二百八十一章 捧殺第五百零七章 皇上沒忘了他第六百七十三章 欽差(二)第二百四十三章 時間緊急第三十章 “激起民憤”第七百五十六章 風雲突變第一百六十四章 匯票丟了!第一百九十八章 不是鹽官的鹽官!第三百八十五章 辦槍是個肥差第三百八十章 狗行千里吃屎第五百八十一章 樹大招風第六百四十六章 開打了!第三百二十五章 阻截(二)第二百八十八章 既是從賊也是從番第一百四十一章 天下不太平第五百二十一章 通政司參議第四百九十五章 團聚(二)第五百三十五章 彭蘊章的提醒第五百八十八章 貴州不太平第二百七十六章 清軍總捕同知第五百九十九章 紙上談兵第三百九十五章 啓程第三百一十八章 安營紮寨第八十七章 雁過拔毛第五百零五章 怨不得別人第六百八十九章 時不待我第六百七十一章 微服私訪第一百九十九章 靠山第二百八十三章 再陰毒也得用!第二百六十七章 銀子比命重要第三章 債主登門第二百九十四章 另起爐竈第一百一十八章 杜三要走第十二章 吉上加吉第八十四章 夔州有人第四百六十四章 覲見(二)第五百零六章 平安就是福第三百二十三章 遠水解不了近渴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事不好(二)第一百二十四章 前途無量的吉翰林第五百零二章 韓四發威第六百三十八章 不勞煩大人第四百三十七章 任小姐也來了!第七百二十四章 幾十年未有之大捷(一)第六百七十五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五百七十一章 這樣挺好第五百二十八章 不能厚此薄彼第六百二十章 潮運同第五百四十四章 日進斗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