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四章 孝廉第

一轉眼,韓秀峰已出去了近一年。家裡並沒有因爲他在外爲官變冷清,琴兒也沒因爲他不在家寂寞,反而忙得不亦樂乎,甚至覺得比前些年更熱鬧更風光!

先是她爹修建了幾年的宅子竣工,爹孃和弟弟不但喬遷新居,而且跟她這個已出嫁多年的女兒成了鄰居;剛幫孃家大宴完賓客,慶祝完完喬遷之喜,又幫弟弟張羅着迎娶劉山陽的妹妹。

喜事剛辦完,關小虎幾個帶着妻兒從京城回來了。

因爲關班頭覺得關小虎沒出息,關家竟把好好的日子過得雞飛狗跳,她好不容易幫着安撫好關小虎等人的妻兒。幺妹兒帶着娃,同敖彤臣、敖冊賢及敖家的女眷從京城回來了。她既要幫着安頓小姑子,更有設宴爲敖家的女眷接風洗塵。

緊接着,京裡又先後傳來皇上賜娃他爹舉人出身、擢升娃他爹爲奉宸苑卿的消息。

道臺、府臺、學正、江北廳同知老爺、縣太爺、縣學教諭和段大人、龔瑛老爺及磁器口孫五爺等重慶府大小官員士紳紛紛前來賀喜,光牌匾就送來十幾面!

她爹和費二爺忙得焦頭爛額,她一樣忙得不亦樂乎。這邊還沒忙完,皇上誥封她爲三品淑人的聖旨又到了……

三品大員,重慶府本朝就段大人做到了,這可不只是光宗耀祖,連十里八鄉的百姓臉上也有光。

她爹和費二爺覺得娃他爹不但官居三品,而且獲賜舉人出身,這個家得有點新氣象,二人一合計又開始大興土木。

與此同時,孫五爺和費二爺一致認爲長房的兩個娃仕通、仕達,學業精進不少,而今年又正好是縣試、府試和院試之年,要是今年不來應試就得再等三年,並且就算考不上童生也沒什麼大礙,所以兩個娃正月十八那天就來了,因爲這邊大興土木,只能跟她這個嬸孃一樣暫住在隔壁。

本以爲兩個娃過來只是碰碰運氣,沒想到兩個娃很爭氣,縣試五場考的都不錯,於是一鼓作氣參加前幾天的府試。

要是府試也能考好,那就是童生了,雖跟秀才、舉人不能相提並論,但也算半個讀書人。

大哥可能因爲太緊張不敢來,一向大大咧咧的大嫂昨天跟潘長生的大嫂一起來了。但她終究是個婦道人家,而且又不識字,只能在這兒等消息。

娃他外公和費二爺一大早就去府衙等着放榜,琴兒覺得在弟弟家呆着沒啥意思,而自個兒家也整修的差不多了,乾脆同幺妹兒一起陪韓大婆娘過來看修繕得煥然一新的家。

收到皇上欽賜娃他爹舉人出身的消息那天,娃他外公就請城裡最好的木匠做了六根旗杆,家門前兩根,走馬鄉下的韓家祠堂門口兩根,慈雲山下的韓家祖墳前兩根。並請石匠用六塊大條石做了十二塊舉人碑,上頭刻着祥雲圖案和“道光二十二監生,咸豐七年欽賜舉人”兩行遒勁有力的大字,用來綁夾刁斗旗杆。以此光宗耀祖,彰顯身份,昭示世人,而這也是舉人、進士老爺家纔有的榮耀!

大門口的牌匾換成了道臺大人送的新牌匾,上頭寫着“孝廉第”三個大字,之前那塊“奉政第”連同另外四根刁斗旗杆一道早送走馬老家去了。

門口之前的那道照壁不夠莊嚴肅穆,推到重砌。

新砌的這面照壁果然比之前那面氣派,據說照壁上的兩個叫“鴻禧”,究竟啥意思琴兒也搞不清。院牆也推到重砌了,用的是水磨八字磚。兩扇黑漆大門一樣是新換的,門上的銅環擦得雪亮。

大門之內,是八扇藍漆屏門,上面懸着一塊紅底子金字的匾,寫着“欽差舉人”四個字;

三開間的大廳收拾的乾乾淨淨,之前的那些桌椅檯凳全搬走了。原來擺放椅子和茶几的地方,新做了兩排木架子,架子上整整齊齊地插着娃他爹的官銜牌。

“署理泰州巡檢”、“署理泰州州同”、“特授兩淮都轉運使司副使”、“署理松江府海防同知”、“署理江海關監督”、“署理永定河南岸同知”、“欽賜色固巴圖魯”、“通政使司參議”、“軍機章京上額外行走”、“督辦川東團練”、“賞賜黃馬褂”、“欽賜舉人出身”、“署理奉宸苑卿”……

這些全是新做的,也是按娃他爹這些年所做過的官排的,琴兒雖不識字,但閉着眼睛都曉得哪塊官銜牌上寫的啥。

靠牆的兩側,也就是兩排官銜牌後頭,擺着兩頂轎子,一頂是藍呢的,一頂是綠呢的,韓大婆娘不解地問:“琴兒,這轎子置辦一頂就夠了,爲啥置兩頂,看着還不一樣?”

“嫂子,這頂是娃他爹以前坐的,這頂綠呢大轎是娃他爹現在坐的。”想到屋裡的這些擺設全是給人家看的,琴兒又忍不住笑道:“聽我爹和費二爺說只有四哥和段大人這樣的三品和三品以上的大官,才能乘坐綠呢大轎,不過這轎子也只能擺這兒讓來咱家的客人瞧瞧,別說四哥不在家,就算在家他十有八九也不會坐。”

“給人家瞧瞧?”

“嗯。”

韓大婆娘似懂非懂的點點頭,指着藍呢大轎邊那排木架子上插着的傘問:“這些傘咋花花綠綠的,要這些花花綠綠的傘做啥子?”

“這些是四哥當年在上海做官時,百姓們送的幾頂萬民傘。”見大嫂似乎不大明白,琴兒又得意地解釋道:“聽說這是青天大老爺纔有的,四哥要是個貪官,要是個糊塗官,地方上的士紳和百姓纔不會送呢!”

“萬民傘,我聽說過,只是沒見過。”韓大婆娘笑了笑,想想又走到對邊,指着插在架子上的黑色茶褐羅表紅絹裡子的三檐傘問:“琴兒,這也是萬民傘?”

“這不是萬民傘,官老爺出門不都要打傘嗎,這就是四哥出門時打的儀仗傘,聽我爹也只有做上三品官才能用這式樣的。咱們巴縣最大的官就是道臺,可道臺只是正四品,所以他出門既不能坐這綠呢大轎,也不能打這種式樣的傘!”

“照你這麼說,仕暢他爹的官比道臺還要大?”

不等琴兒開口,在京城見過大世面的幺妹兒就竊笑道:“這是自然!嫂子,說了您不敢相信,我四哥還沒做上奉宸苑卿時,好多制臺大人、撫臺大人都得差人去京城給他送冰敬、炭敬和年敬。”

“啥叫冰敬,炭敬又是啥?”

“現在說了你也不懂,等你家仕通、仕達考上童生,然後再考上秀才、舉人,到時候你就明白了。”

“你能,你個死丫頭啥都懂行了吧?”韓大婆娘笑罵了一句,想想又咧嘴道:“琴兒妹子,幺妹兒,仕通和仕達真要是跟你們說的那樣,將來能考上秀才舉人,我跟他爹睡着了都能笑醒。”

“嫂子,仕通仕達唸書那麼用功,一定能考上的。”琴兒挽着她胳膊笑道。

“他們哪有你說的那麼用功,上次聽費二爺說你家仕暢不但用功還聰明,拿個文章給他,他念兩遍就會背了!”

“仕暢我倒不擔心,就擔心仕路。”

“仕路還小着呢,有啥好東西的。”

幺妹兒又忍不住笑道:“大嫂,四嫂說的不是那個意思!”

“那究竟啥意思?”韓大婆娘不解地問。

幺妹兒見琴兒笑而不語,不禁笑道:“仕暢是四哥的長子,就算唸書不用功將來一樣能做官,封妻廕子你明白不,說的就個意思。仕路是老二,老二就沾不上四哥的光,將來想出人頭地得自個兒去考功名,所以等仕路長大之後讀書不能不用功。”

“琴兒,仕暢將來不用考也能做官?”

“聽費二爺說四哥做上了三品官,按例將來能蔭一子。還說也不一定非蔭長子,但仕暢終究是老大,有這樣好事自然得緊着他來。”

韓大婆娘正準備開口,幺妹兒又笑道:“嫂子,其實這真沒啥好擔心的,在京城時我聽敖夫人跟翠花說過,廕生做官好像做不大。官宦之家的那些子弟,寧可自個兒去考取功名,也不要做廕生,只有實在考不上才走這條路。”

“自個兒考取功名做上官,自然比靠爹強。”琴兒微微點點頭,想想又回頭道:“嫂子,別看四哥現而今是舉人出身,可他那個舉人是皇上賞賜的,不是自個兒考的,比起那些憑本事考上的舉人要低一頭。你家仕通、仕達這次要是能考上童生,那纔是真正地給咱們韓家長臉呢!”

“瞧你說的,不就是個童生嗎,再說兩個娃能有今天,還不是靠他四叔,靠你這位嬸孃。”韓大婆娘說着說着,突然發現頭頂上竟吊着一個紅漆描金的匣子,覺得怪好看的,又好奇地問:“琴兒,上頭這個又是啥?”

“那是放誥命軸子的。”

琴兒擡起頭看看,想想又解釋道:“就是皇上誥封我爲三品淑人的聖旨,不過裡頭放的不只是聖旨,還有皇上和皇后娘娘賞賜的荷包、火鐮和小刀,反正全是宮裡的東西,我爹說全得吊起來供着。”

“這麼金貴的東西,吊樑上你也不怕被賊給偷了。”

“這有啥好怕的,現在家裡僱了好幾個下人。再說前頭會館就是潘老爺和小虎他們辦差的地方,他們手下不光有從湖北來的皁隸,還有那麼多團勇。借賊幾個膽,也不敢來咱家偷東西。”

……

三人正說着,外面傳來一陣腳步聲。

她們剛回過頭,只見段吉慶邊走邊笑道:“放榜了,倆娃全考上了,我已經差人去走馬老家給他爹報喜,讓他爹趕緊去祠堂祭告列祖列宗!”

“段老爺,您是說仕通和仕達都考上了?”韓大婆娘急切地問。

段吉慶正準備開口,緊隨而至的費二爺一臉嚴肅地說:“考是考上了,不過只能算勉強考上,要是去參加院試,十有八九會名落孫山。所以你這個做孃的不能太過溺愛,該管還得管,該督促還得督促,可不能讓他們考上了童生就忘了自個兒是誰。”

“您老說的是,我不會慣着他們的。”

“二爺,您老也真是的,倆娃能考上已經很不容易了……”

“琴兒,二爺不是潑涼水,而是童生試跟院試不一樣,考起來沒那麼難。”

“爹,您這話啥意思?”琴兒忍不住問。

段吉慶回頭看了一眼段大婆娘,意味深長地說:“院試取多少生員有定數,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學額。而童生試就不一樣了,各府、州、縣考取童生不必限數,也就是說學問勉強過得去,字寫得有模有樣,試帖詩、經論和律賦做的不出大差錯,幾乎都能考上。”

第四十六章 銅天王(一)第三百三十九章 謊報戰功?第四百一十四章 誥命宜人第二百八十章 鄉勇不是綠營第六百三十八章 不勞煩大人第四百八十九章 入營第三十八章 術業有專攻第一百二十八章 會館團拜(二)第四十八章 銅天王(三)第一百零二章 有人好辦事第二百九十九章 可悲可嘆第四百三十一章 韓四見洋人第十六章 百無禁忌第二百三十七章 許樂羣的秘密第二百一十二章 儀真(二)第二百九十七章 亂世用重典第五十五章 銅天王(十)第六百二十一章 又見錢俊臣第一百三十八章 又見周知縣第四百零八章 果然出事了!第一百五十七章 鄰居富貴(二)第二十一章 “同舟共濟”第六百四十四章 回京(一)第六百六十三章 捐輸轉運分局第四百七十六章 “小狐狸”第四百一十二章 想買也買不着第三百四十八章 恭喜賀喜第一百二十七章 會館團拜第六十五章 尊卑有序第六百九十四章 老糊塗第四百四十三章 棄卒保車第二百七十四章 名正言順第三百九十七章 大開眼界第二百一十三章 私鹽(一)第二百四十二章 財迷心竅第七十四章 “明修棧道”第五百三十章 每個地方選派兩人?第五百二十章 被人瞧不起第二百七十八章 清軍總捕同知(三)第二百九十六章 下馬威第三十章 “激起民憤”第五十章 銅天王(五)第七百一十三章 運氣更重要第七百一十四章 樹敵無數第六百四十八章 又到固安第六百五十九章 你的話皇上還是相信的第二百四十六章 李秀才回來了第六百三十六章 緩兵之計第三百三十八章 徐老鬼也來了第三百四十二章 雞犬升天(二)第五百三十七章 當局者迷第三百二十八章 阻截(五)第三百四十章 重建鹽捕營第五百八十五章 巴縣的團練第七百一十九章 誰也沒想到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敢想象第四百二十五章 你家老爺也不會忘了你第五百三十六章 靜一靜想一想第二百七十三章 患難見真情第二百五十九章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第二百八十二章 泰州城裡沒好人第六百八十九章 時不待我第六十二章 不速之客(二)第三百五十五章 吃柿子挑軟的捏第五百六十五章 置身事外第一百二十六章 廣西的情形第二百八十九章 富貴險中求第一百六十七章 鄉賢祠(二)第六百九十章 緊鑼密鼓第二百一十四章 私鹽(二)第四百七十八章 早有準備第二百四十五章 士氣第三百七十四章 富在深山有遠親(二)第四百七十五章 奢侈的河廳衙門第六百二十九章 噩耗連連第五百七十一章 這樣挺好第三百七十九章 張之杲不行了!第六百六十八章 又見榮祿第一百九十七章 花銀子如流水第四百九十九章 後顧之憂第二百七十二章 時勢造英雄第二百一十二章 儀真(二)第二百九十五章 江寧城破!第五十一章 銅天王(六)第五百七十二章 噩耗第六百二十七章 急轉直下第五百六十八章 怕啥來啥第一百六十七章 鄉賢祠(二)第五百一十五章 老家的消息第三百二十八章 阻截(五)第七百三十六章 皇上不急太監(二)第七百零九章 齊聚天津(二)第二百一十章 新巡檢要來第三百二十七章 阻截(四)第六百四十六章 開打了!第七百一十一章 越來越難做的官第六百一十五章 賞穿黃馬褂第四百二十六章 爲官一任造福一方第六百一十二章 以不變應萬變(二)第五百九十七章 土客之爭(二)
第四十六章 銅天王(一)第三百三十九章 謊報戰功?第四百一十四章 誥命宜人第二百八十章 鄉勇不是綠營第六百三十八章 不勞煩大人第四百八十九章 入營第三十八章 術業有專攻第一百二十八章 會館團拜(二)第四十八章 銅天王(三)第一百零二章 有人好辦事第二百九十九章 可悲可嘆第四百三十一章 韓四見洋人第十六章 百無禁忌第二百三十七章 許樂羣的秘密第二百一十二章 儀真(二)第二百九十七章 亂世用重典第五十五章 銅天王(十)第六百二十一章 又見錢俊臣第一百三十八章 又見周知縣第四百零八章 果然出事了!第一百五十七章 鄰居富貴(二)第二十一章 “同舟共濟”第六百四十四章 回京(一)第六百六十三章 捐輸轉運分局第四百七十六章 “小狐狸”第四百一十二章 想買也買不着第三百四十八章 恭喜賀喜第一百二十七章 會館團拜第六十五章 尊卑有序第六百九十四章 老糊塗第四百四十三章 棄卒保車第二百七十四章 名正言順第三百九十七章 大開眼界第二百一十三章 私鹽(一)第二百四十二章 財迷心竅第七十四章 “明修棧道”第五百三十章 每個地方選派兩人?第五百二十章 被人瞧不起第二百七十八章 清軍總捕同知(三)第二百九十六章 下馬威第三十章 “激起民憤”第五十章 銅天王(五)第七百一十三章 運氣更重要第七百一十四章 樹敵無數第六百四十八章 又到固安第六百五十九章 你的話皇上還是相信的第二百四十六章 李秀才回來了第六百三十六章 緩兵之計第三百三十八章 徐老鬼也來了第三百四十二章 雞犬升天(二)第五百三十七章 當局者迷第三百二十八章 阻截(五)第三百四十章 重建鹽捕營第五百八十五章 巴縣的團練第七百一十九章 誰也沒想到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敢想象第四百二十五章 你家老爺也不會忘了你第五百三十六章 靜一靜想一想第二百七十三章 患難見真情第二百五十九章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第二百八十二章 泰州城裡沒好人第六百八十九章 時不待我第六十二章 不速之客(二)第三百五十五章 吃柿子挑軟的捏第五百六十五章 置身事外第一百二十六章 廣西的情形第二百八十九章 富貴險中求第一百六十七章 鄉賢祠(二)第六百九十章 緊鑼密鼓第二百一十四章 私鹽(二)第四百七十八章 早有準備第二百四十五章 士氣第三百七十四章 富在深山有遠親(二)第四百七十五章 奢侈的河廳衙門第六百二十九章 噩耗連連第五百七十一章 這樣挺好第三百七十九章 張之杲不行了!第六百六十八章 又見榮祿第一百九十七章 花銀子如流水第四百九十九章 後顧之憂第二百七十二章 時勢造英雄第二百一十二章 儀真(二)第二百九十五章 江寧城破!第五十一章 銅天王(六)第五百七十二章 噩耗第六百二十七章 急轉直下第五百六十八章 怕啥來啥第一百六十七章 鄉賢祠(二)第五百一十五章 老家的消息第三百二十八章 阻截(五)第七百三十六章 皇上不急太監(二)第七百零九章 齊聚天津(二)第二百一十章 新巡檢要來第三百二十七章 阻截(四)第六百四十六章 開打了!第七百一十一章 越來越難做的官第六百一十五章 賞穿黃馬褂第四百二十六章 爲官一任造福一方第六百一十二章 以不變應萬變(二)第五百九十七章 土客之爭(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