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相機行事

虎子急匆匆回到州衙,見老爺不在只能跟楊師爺和趴在榻上一邊養傷一邊看往來公文的胡師爺稟報。

兩位師爺跟徐瀛一樣最擔心的是太平賊匪,最不放心的便是眼前唯一能遲滯賊匪的韓秀峰。得知韓秀峰在這個十萬火急關頭竟爲了見一個書生不及時來州衙,二人頓生疑竇,當即差人去打探那個書生到底是何方神聖。

泰州城本就不大,並且這些天爲防範奸細不但清保甲、查宿夜,還派了一百多個衙役在城內城外盤查留意可疑之人,不一會兒就打探清楚了。

楊師爺怎麼也沒想到儀真吳家的人竟來了泰州,甚至就租住在州衙邊上,更沒想到韓秀峰一個捐納出身的州同竟與湖廣總督吳文鎔、四川鹽茶道吳文錫也有關係,不禁回頭苦笑道:“胡兄,我終於曉得姓韓的爲何敢打你的板子了。”

胡耀柏同樣沒想到韓秀峰的來頭竟如此之大,背景如此之深,苦着臉道:“這頓板子捱得還真不怨。”

虎子心裡同樣七上八下,又愁眉苦臉地說:“楊先生,胡先生,韓老爺跟儀真吳家有交情的事,其實衙門裡好多曉得,只是我們一直沒想起來問。”

“好多人曉得?”

“張老爺曉得,九房書吏和那幾班衙役也個個曉得。”

“他們怎曉得的?”楊師爺下意識問。

“年前韓老爺來泰州上任,制臺衙門的公文早到了,韓老爺卻遲遲沒到,後來才曉得他先去了趟儀真,先去拜見吳家的兩位族老,好像是年前被奪職的那個儀真縣太爺陪他一道去的。”

“他一個四川人,怎麼跟儀真吳家搭上關係的?”楊師爺喃喃地說。

“小的打聽過,韓老爺來江蘇前在京城做過重慶會館的館長,我跟老爺在京城時也住過會館,不過住的是湖廣會館。會館的江館長雖不是官老爺,但在京城說話比一般的官老爺都好使。”虎子頓了頓,又說道:“韓老爺做過重慶會館的館長,一定跟我們湖廣會館的江館長一樣認得好多大人。”

胡耀柏反應過來,不禁擡頭道:“楊兄,吳道臺不是在四川爲官嗎,這麼一說他認得吳道臺再正常不過。”

“會館館長可不是誰都能做的,如果沒猜錯儀真吳家也好,楊文定、祁宿藻也罷,都只是冰山一角。他在京城結交的達官貴人,恐怕比東翁的同窗同年還要多。”

“這可不是一件事,虎子,趕緊去跟老爺稟報。”

“我走了,韓老爺等會兒過來怎麼辦?”

“衙門裡又不光你一個人,趕緊去稟報,這邊有我們呢。”

“哦,小的這就去。”

……

虎子前腳剛走,韓秀峰後腳便到了。

平日裡深居簡出的楊師爺親自出迎,在二堂寒暄了近一炷香功夫,才陪着韓秀峰一起趕到州城東南角的望海樓。

望海樓是城裡最高的樓宇,相傳初建於南宋紹定二年,不過當時並不叫望海樓,而叫海陽樓。陸游、范仲淹、歐陽修、岳飛、孔尚任等先賢都來過,被譽爲“江淮第一樓”。跟武昌的黃鶴樓一樣屢毀屢起,大多毀於兵火而起於盛世。

從宋代初建到明代重修,望海樓的具體變遷很多人已說不清楚,只曉得前明州守鮑龍重建並命名望海樓。康熙年間重修,改稱靖海樓。嘉慶年間因損毀嚴重又拆而重建,更名鳴鳳樓。儘管數次更名,但人們還是習慣稱它“望海樓”。

韓秀峰路過好幾次,卻是頭一次來。

在楊師爺的陪同下拾階而上,看着牆上歷代文人登臨此樓留下的詩文,不知不覺就爬到了樓上,只見徐瀛站在舉着一隻精美的窺筒(單筒望遠鏡)遠眺。

“秀峰拜見徐老爺!”

“志行老弟無需多禮。”徐瀛放下窺筒,俯瞰着護城河上那些運送守城材料的船隻和那些正在修補城牆的青壯問:“志行老弟,你說要是再給我徐瀛一個月準備,這城能不能守住?”

韓秀峰扶着木欄,沉吟道:“這要看來多少賊匪。”

“要是來四五千呢?”

“雙水繞城,易守難攻,又有徐老爺您坐鎮,別說來四五千,就算來七八千賊匪,這城也能守住。”

“要是來一萬呢?”徐瀛回頭問。

韓秀峰反問道:“賊匪有那麼多兵嗎?”

“賊匪想犯我泰州,必先佔揚州,照理說賊匪分不出那麼多兵,可別忘了賊匪爲何越做越大,越竄越多!據我所知,他們每到一地必裹挾百姓,武昌雖已收復,但收復的卻是座空城,城裡百姓幾乎全被裹挾來了我們江蘇。”徐瀛深吸口氣,又緊攥着拳頭道:“實不相瞞,我什麼都不怕,就怕賊匪裹挾我揚州百姓,就怕那些刁民趁機生事甚至從賊!”

“本地民風淳樸,就算有刁民從賊也應該不會多。”

“那是賊匪沒來,”徐瀛臉色一變,冷冷地說:“亂世用重典,誰膽敢在這個節骨眼上生事,該彈壓就得彈壓,絕不能心慈手軟!”

遇到他這樣的瘋子韓秀峰能說啥,只能敷衍道:“是,徐老爺所言極是。”

“不過彈壓地方這些事無需韓老弟操心,老弟只需幫徐某、幫泰州百姓遲滯賊匪一個月,一個月之後老弟便可相機行事,屆時可回來跟徐某一道守城,亦可在城外襲擾。”

相機行事,亦可在城外襲擾……

韓秀峰豈能聽不出徐瀛的言外之意,覺得這番話從他嘴裡說出來真不容易,雖然前提是要阻截賊匪一個月,正不曉得該如何作答,徐瀛突然話鋒一轉:“吳中堂和吳道臺的堂弟吳文銘來泰州了?”

韓秀峰心想他的消息還真靈通,直言不諱地說:“來了,不但吳文銘來了,吳家幾房的女眷和子侄幾乎全來了,就租住在歌舞巷,跟州衙後花園僅一牆之隔。”

“沒想到韓老弟跟吳家也有交情。”

“下官在京城時,吳道臺對下官格外關照。下官現而今來揚州府上任,自然要去拜見兩位族老。”

徐瀛微微點點頭,想想又問道:“吳家的兩位族老也來了?”

“沒有,吳文銘說兩位老祖宗擔心賊匪毀吳家祠堂、刨吳家的祖墳,不管咋勸也不願意來泰州避禍。不過下官絕不會眼睜睜看着兩位老祖宗身陷賊手,正打算走一趟儀真,就算綁也要把兩位老祖宗綁離險境,順便看看能否聯絡上鹽知事楊翊國,邀他和他手下的那些鄉勇跟下官一道守廖家溝。”

看着徐瀛若有所思的樣子,韓秀峰接着道:“徐老爺,就算您不問,下官也要跟您稟報吳家的事,還要幫吳文銘討個幫辦營務的差事。他打算跟下官一起去阻截賊匪,而且他吳家早有準備,不但召集了兩百個青壯,正月裡還專門差人去上海縣購置了三十多杆鳥槍。”

“這是好事啊,不就是一個幫辦營務的差事嗎,楊先生,勞煩你擬一份文書。”

“遵命。”

韓秀峰就曉得他是求之不得,回頭看看楊師爺,又說道:“徐老爺,吳家的人和鳥槍不能不要,但也不能白要,就算白要人家也不會白給,所以下官要先去儀真跟賊匪較量一番,要給吳家一個交代。”

想到吳家人不可能就這麼拋家舍業撤到廖家溝東岸,徐瀛沉吟道:“去是可以去,但不能誤了大事。”

“徐老爺大可放心,下官有分寸。”

“有分寸就好,”徐瀛點點頭,順手把窺筒舉到韓秀峰面前:“泰州能不能守住,全仰仗老弟了。除了那十幾尊小炮,能拿出手的就剩這窺筒,帶上吧,你拿着比我在這兒管用。”

第四百七十三章 苦日子第六百五十八章 無過便是功第五百九十一章 雲裡霧裡第六百四十八章 又到固安第五百三十三章 同鄉第二百九十三章 士爲知己者死第二百五十二章 真不是誤會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興土木第一百八十八章 表妹要嫁人!第二百四十八章 將功贖罪第一百七十一章 順水人情第五百八十六章 到家了第五百五十五章 家之大不幸第四百二十五章 你家老爺也不會忘了你第三十章 “激起民憤”第二百六十五章 送你上路第一百六十章 錢俊臣要外放第三百八十三章 官越大膽越小第一百五十七章 鄰居富貴(二)第六百二十八章 “當頭棒喝”第五百四十二章 銀子有了第一百二十章 每逢佳節倍思親第五十六章 見好就收第一百三十九章 又見周知縣(二)第六百九十七章 兔死狐悲第四百六十五章 覲見(三)第一百七十五章 井底之蛙第五百八十一章 樹大招風第二百九十三章 士爲知己者死第三百二十三章 不攻了?第五百二十一章 通政司參議第四百四十九章 許乃釗也有靠山第三百八十八章 天災人禍第二百三十七章 許樂羣的秘密第六十二章 不速之客(二)第五百零五章 怨不得別人第六百八十二章 心灰意冷第二百零八章 人生無處不相逢第五百六十八章 怕啥來啥第二百零二章 “龍門”第三百二十五章 人往高處走第三百八十三章 官越大膽越小第三十一章 茶幫認栽第一百二十二章 酒香也怕巷子深(二)第七百一十一章 越來越難做的官第一百一十七章 不是砒霜!第九十六章 虎頭蛇尾第十三章 潘二要來第六百五十六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五百零三章 公同議助第六百九十一章 大沽口失陷!第六百二十章 潮運同第六百九十七章 兔死狐悲第六百三十八章 不勞煩大人第六百六十二章 值日第七百零五章 “可笑”第四百四十五章 何去何從第六百二十章 潮運同第五百六十二章 “改過自新”第五百一十三章 封妻廕子第四百六十五章 覲見(三)第一百零二章 有人好辦事第二百八十九章 富貴險中求第五百六十四章 前車之鑑第二百八十九章 富貴險中求第四十九章 銅天王(四)第五百二十二章 顧問諮詢第二百三十四章 又放人第三百零八章 潘二的打算第五百五十三章 反正就是不去第二百五十八章 錢到事了(二)第四百七十章 事與願違第二百六十七章 銀子比命重要第二百一十二章 儀真(二)第三十七章 要啥沒啥第一百零七章 會館首事(四)第四百四十五章 何去何從第一百三十六章 虧缺銅斤案(一)第五百章 江北政局第五百一十六章 未雨綢繆第四百九十一章 練兵先練膽第七百一十九章 誰也沒想到第三百八十九章 陋規不能少第二十四章 川幫茶幫第五百五十三章 反正就是不去第一百六十八章 顧少爺要回去第二百四十九章 深夜血戰第四百九十九章 後顧之憂第二百零五章 請教(二)第六百一十二章 以不變應萬變(二)第四十五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一百一十七章 不是砒霜!第六百四十八章 又到固安第一百八十章 誰給誰撐面子第四百九十五章 團聚(二)第四百五十六章 禮多人不怪第七百四十九章 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東第五百六十二章 “改過自新”第五百零七章 皇上沒忘了他第二百五十八章 錢到事了(二)
第四百七十三章 苦日子第六百五十八章 無過便是功第五百九十一章 雲裡霧裡第六百四十八章 又到固安第五百三十三章 同鄉第二百九十三章 士爲知己者死第二百五十二章 真不是誤會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興土木第一百八十八章 表妹要嫁人!第二百四十八章 將功贖罪第一百七十一章 順水人情第五百八十六章 到家了第五百五十五章 家之大不幸第四百二十五章 你家老爺也不會忘了你第三十章 “激起民憤”第二百六十五章 送你上路第一百六十章 錢俊臣要外放第三百八十三章 官越大膽越小第一百五十七章 鄰居富貴(二)第六百二十八章 “當頭棒喝”第五百四十二章 銀子有了第一百二十章 每逢佳節倍思親第五十六章 見好就收第一百三十九章 又見周知縣(二)第六百九十七章 兔死狐悲第四百六十五章 覲見(三)第一百七十五章 井底之蛙第五百八十一章 樹大招風第二百九十三章 士爲知己者死第三百二十三章 不攻了?第五百二十一章 通政司參議第四百四十九章 許乃釗也有靠山第三百八十八章 天災人禍第二百三十七章 許樂羣的秘密第六十二章 不速之客(二)第五百零五章 怨不得別人第六百八十二章 心灰意冷第二百零八章 人生無處不相逢第五百六十八章 怕啥來啥第二百零二章 “龍門”第三百二十五章 人往高處走第三百八十三章 官越大膽越小第三十一章 茶幫認栽第一百二十二章 酒香也怕巷子深(二)第七百一十一章 越來越難做的官第一百一十七章 不是砒霜!第九十六章 虎頭蛇尾第十三章 潘二要來第六百五十六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五百零三章 公同議助第六百九十一章 大沽口失陷!第六百二十章 潮運同第六百九十七章 兔死狐悲第六百三十八章 不勞煩大人第六百六十二章 值日第七百零五章 “可笑”第四百四十五章 何去何從第六百二十章 潮運同第五百六十二章 “改過自新”第五百一十三章 封妻廕子第四百六十五章 覲見(三)第一百零二章 有人好辦事第二百八十九章 富貴險中求第五百六十四章 前車之鑑第二百八十九章 富貴險中求第四十九章 銅天王(四)第五百二十二章 顧問諮詢第二百三十四章 又放人第三百零八章 潘二的打算第五百五十三章 反正就是不去第二百五十八章 錢到事了(二)第四百七十章 事與願違第二百六十七章 銀子比命重要第二百一十二章 儀真(二)第三十七章 要啥沒啥第一百零七章 會館首事(四)第四百四十五章 何去何從第一百三十六章 虧缺銅斤案(一)第五百章 江北政局第五百一十六章 未雨綢繆第四百九十一章 練兵先練膽第七百一十九章 誰也沒想到第三百八十九章 陋規不能少第二十四章 川幫茶幫第五百五十三章 反正就是不去第一百六十八章 顧少爺要回去第二百四十九章 深夜血戰第四百九十九章 後顧之憂第二百零五章 請教(二)第六百一十二章 以不變應萬變(二)第四十五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一百一十七章 不是砒霜!第六百四十八章 又到固安第一百八十章 誰給誰撐面子第四百九十五章 團聚(二)第四百五十六章 禮多人不怪第七百四十九章 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東第五百六十二章 “改過自新”第五百零七章 皇上沒忘了他第二百五十八章 錢到事了(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