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 謊報戰功?

福建會館變成了運司衙門,泰壩監掣把監掣署十幾個皁隸全派來聽用,把監掣署的“肅靜”“迴避”牌全搬來了,甚至讓泰州城裡的鹽商出錢修繕衙署。

會館內的天后宮現在是運司衙門的大堂,四個皁隸手持水火棍在堂上當值,一個正四品武官耷拉着腦袋跪在堂前,新任兩淮鹽運使郭沛霖卻不在堂上,而是在後院的一間房裡一邊翻閱前來拜見的鹽官們呈上來的履歷,一邊聽鹽知事張翊國稟報。

聽完稟報,郭沛霖扔下履歷,陰沉着臉道:“這幫貪生怕死的丘八!城還沒破就跑得無影無蹤,一聽說本官到任竟全冒出來了,現在曉得本官移駐泰州又全追來了!追過來倒也省事,用不着本官再差人去查訪鎖拿!”

坐在一邊的徐瀛忍不住問:“仲霽兄,這麼說臨陣脫逃的全要究辦?”

“連楊殿邦都被革了職,何況他們!”郭沛霖示意張翊國起來,想想又問道:“張知事,你一直在揚州城外跟賊匪周旋,曉不曉得劉良駒、但明倫二人下落。”

“回大人話,下官不知。”

“真不知還是假不知?”

“下官真不曉得。”

“張廷瑞、陸武增等人躲在哪兒本官不管,劉良駒、但明倫的下落要趕緊打探,揚州失陷,他們難辭其咎。東窗事發還畏罪潛逃,實屬大逆不道。”

郭沛霖擲地有聲,張翊國嚇得不敢喘氣,因爲昨天剛聽到一個消息,湖北提督博勒恭武貪生怕死,致嶽州失陷。然後改名換姓一路逃到京外的黃村,被順天府衙役抓獲,皇上震怒,怒罵其“罪無可逭。若不明正典刑,何以申軍律服人心”,著即處斬,並派刑部尚書周祖培、侍郎培成監斬。

劉良駒、但明倫和張廷瑞等人可不只是貪生怕死,他們乾的事比博勒恭武還要下作,要是不躲起來恐怕一樣會被明正典刑。而劉良駒和但明倫是鹽官,郭沛霖身爲新任鹽運使自然要差人查訪鎖拿。

徐瀛最瞧不起貪生怕死之輩,可這是運司衙門的事,他一個揚州府同知不好說什麼,連忙回到之前的話題:“仲霽兄,別人不曉得,張知事是曉得的,不信你大可問問張知事,張之杲是不是貪生怕死,有沒有謊報戰功?”

運司衙門都被賊匪給佔了,郭沛霖這個鹽運使不得不移駐泰州,鹽運不出去,鹽稅收不上來,連那些朝廷一有事就會出銀子“報效”大鹽商都被賊匪一鍋端了,接手的就是一個爛攤子,郭沛霖不想管也管不着徐瀛跟張之杲的恩怨,可不管咋說徐瀛也是同鄉,只能帶着幾分敷衍地問:“張之杲謊報戰功?”

“賊匪前鋒進犯到白塔河西岸就退兵了,壓根兒就沒過河,更別說交戰。可他竟厚顏無恥到稱跟賊匪廝殺了一天,還陣斬賊匪兩百多!仲霽兄,他這不是謊報戰功是什麼?”想到爲防範賊匪來攻泰州,把城隍廟都拆了去修甕城,而張之杲這幾天不但大張旗鼓的重修城隍廟,還召集了一幫老儒攥寫啥子《泰州保衛記》,給他自個兒樹碑立傳,徐瀛又恨恨地說:“他張之杲不只是謊報戰功,也是在欺君!”

郭沛霖不想正在說的話傳出去被外人誤以爲他插手地方政務,示意張翊國先退下,旋即明知故問道:“這麼說白塔河大捷子虛烏有?”

“實屬子虛烏有!”

“萬福橋大捷呢?”

“萬福橋倒是守住了,但也稱不上大捷。”

郭沛霖追問道:“爲何稱不上?”

徐瀛直言不諱地說:“韓志行是率鄉勇在萬福橋頭阻截過賊匪,據我所知也的確陣斬了百十個賊兵。但進犯萬福橋的那一路賊匪與其說是韓志行擊潰的,不如說是被琦大人的援軍驚退的。要是朝廷的大軍沒到,他們一定守不住。”

“這麼說萬福橋能守住,琦善大人居首功?”

“這是自然。”

郭沛霖微微點點頭,隨即話鋒一轉:“徐老弟,那你有沒有想過琦大人爲何一字不改的將張之杲的捷報六百里加急呈上去?難不成琦大人真不曉得進犯泰州的賊匪是被他親率的大軍驚退的?”

“琦大人被矇蔽了!”

“要是琦大人這麼容易被矇蔽,皇上能命琦大人爲欽差來會剿賊匪?”郭沛霖長嘆口氣,耐心地解釋道:“這麼說吧,賊匪自武昌東竄,一路攻城略地,所經之處的文武官員幾乎全被嚇破了膽,敢守敢戰的實屬鳳毛麟角。若地方官員全無心殺賊,琦大人麾下的將士再用命也無用,所以琦大人身爲欽差亟需這樣的大捷,朝廷也亟需這樣的大捷!”

看着徐瀛一臉驚詫的樣子,郭沛霖接着道:“不管怎麼說,張之杲和韓志行身爲泰州官員,不但保住了泰州,還防堵住賊匪進犯整個通泰。這不是大捷是什麼,何況這大捷是二人率一幫臨時招募的鄉勇打出來的!”

“守萬福橋的那些鄉勇,是我正月裡移駐泰州時命韓志行招募編練的。守白塔河的那些也是我移駐泰州時招募的。”

“徐老弟,現在說這些又有何用?”

“可是……”

“沒啥可是的,怪只能怪你做的是佐貳官。不過也不要灰心喪氣,你的爲人別人不曉得我是曉得的,等有機會我一定會幫你謀個正缺。”

“謝仲霽兄提攜,一切全拜託仲霽兄了。”

“都是同鄉,何必如此見外。”

……

與此同時,韓秀峰在潘二和大頭的攙扶下鑽出轎子,只見福建會館大門兩側全是人,有文官有武官,有身穿青布長衫揹着包裹的胥吏,還有許多連兵器都沒了的差役和綠營兵丁。張光成把總捕的鋪司兵也派來了,守在外頭隨時準備幫新任鹽運使傳遞公文。

讓他倍感意外的是,居然有好幾個熟人。

富安場鹽課司大使黃之繼、安豐場鹽課司大使王玉禮和幾個文官正圍在一個從四品頂戴的文官說話,同樣剛鑽出轎子的韓宸楞了楞,急忙整整官服迎上去行禮。

“二少爺,那位是誰?”韓秀峰下意識問。

張光成湊他耳邊道:“運同孫家淦,也就是駐東臺的泰州分司。”

運同是鹽運司同知的簡稱,跟鹽運司通判(運判)、副使(運副)分駐淮安、東臺和通州三地,管淮北、淮中和淮南的二十三個鹽場,也就是常說的淮安分司、泰州分司和通州分司。

一個鹽場跟一個小縣差不多,要是擱太平年景,鹽課司大使的油水遠比一個上縣的知縣多,而運同、運判和運副分轄那麼多鹽場,所以有“運同官職同州牧”之說,換言之,他們相當於一個知府!

想到韓宸身爲鹽課大使,見到頂頭上司自然要去拜見,韓秀峰正琢磨着自個兒又不是鹽官,用不着也跟着去,一個熟悉的面孔跑過來驚喜地喊道:“韓老爺,可算見着您了!沒事吧,傷的重不重?”

“原來是郭通,嚇我一跳!”

“我嚇您一跳,您嚇我一跳還差不多。”郭通看看韓秀峰的腿,隨即扶着他胳膊道:“韓老爺,您說您堂堂的州同,不在泰州城裡靜養,跑海安去做什麼。我家老爺早上還念着您,說您有傷在身行動不便,打算讓我下午去海安探望,沒曾想您這就來了,真是說曹操曹操到。”

“啥子說曹操曹操到,曹操是奸臣,我是忠臣好不好!”

“瞧我這張嘴,真不會說話,您不是曹操那個大白臉,您是紅臉關公,”他鄉遇熟人,郭通激動不已,一邊攙扶着韓秀峰往裡走,一邊興高采烈地說:“我們一出清江浦就聽說您打了個大勝仗,老爺開始還不信,說您是巡檢,沒那麼快做上州同,直到在袁家花園見着欽差大人才曉得萬福橋的勝仗真是您打的,我家老爺別提有多高興,說段大人要是曉得會更高興。”

“運氣,運氣。”

“我在揚州城外見過賊匪,行軍打仗靠的可不只是運氣……”

郭通興高采烈,喋喋不休,在外面等候的所有人全驚呆了,連張光成和韓宸都沒想到韓秀峰不僅跟新任運司有交情,而且交情竟如此之深。

韓秀峰不曉得外面的人是咋想的,一進院子就湊郭通耳邊道:“郭通,我和角斜場鹽課司大使韓宸帶來了幾船東西,有吃的有用的,曉得你這兒人多眼雜也就沒往岸上搬。長生和大頭你是認得的,等會兒你帶幾個人跟長生和大頭去城外碼頭把東西搬過來。”

“自個人,搞這麼客氣做啥!”

“我是晚輩,孝敬長輩是應該的,韓大使也不是外人,他跟我是同鄉。”

“這麼說那個韓大使跟段大人也是同鄉。”

“這不是廢話嗎。”

“瞧我笨的,一時間竟沒轉過彎。”

郭通嘿嘿一笑,正準備叫人去裡面通報,韓秀峰看着跪在堂裡的那個武官好奇問:“郭通,那位咋回事?”

“您不認得?”

“我是文官,哪會認得武官。”

郭通把他扶進左邊的一間廂房,一邊示意另一個家人去通報,一邊解釋道:“那人姓馮,叫啥名我忘了。只曉得是鹽捕營都司,官居正四品,深受皇恩卻貪生怕死,還沒見着賊匪就扔下部下逃命去了,前天在仙女廟被雷大人擒獲的,又被押解到這兒來交由我家老爺發落。”

第四百一十三章 打來打去只會便宜洋人第三百五十二章 陸大明回來了第四百四十七章 人各有志第七百一十一章 越來越難做的官第三百四十六章 去而復返第六十九章 立見高下第六百七十七章 回京第三百八十九章 陋規不能少第四百五十九章 身不由己第四百九十八章 窮的讓人心疼第五百零八章 居家過日子第七百二十三章 京城更要緊!第二百九十章 錢糧的用處第一百二十一章 酒香也怕巷子深第一百四十五章 份內之事(二)第七百一十三章 運氣更重要第八十一章 誰佔誰的便宜第三百八十九章 陋規不能少第二百二十八章 拿人(三)第二百零四章 請教(一)第六百一十五章 賞穿黃馬褂第二百八十二章 泰州城裡沒好人第三百一十二章 儀真失陷第一百零九章 重桑梓敦鄉誼(二)第六百六十一章 談何容易第一百九十五章 朝局戰局第三百六十二章 餘有福回來了!第七百三十七章 兩江不能去!第五百二十九章 讀書有用第一百零四章 會館首事(一)第五百七十四章 滴水不漏第四百二十九章 究竟是誰的人第七十五章 “暗度陳倉”第五百五十二章 朕有賞!第一百八十八章 表妹要嫁人!第二百八十二章 泰州城裡沒好人第四十八章 銅天王(三)第一百七十一章 順水人情第六百六十九章 能見着皇上的差事就是好差事第九章 早有打算第六百九十二章 朕很欣慰第二百七十二章 時勢造英雄第二百三十章 拿人(五)第六百一十二章 以不變應萬變(二)第四百八十四章 沒油水的差事第五十一章 銅天王(六)第一百零一章 巡檢也有肥缺第四章 險惡用心第七百三十九章 非同小可第六百二十一章 又見錢俊臣第一百二十一章 酒香也怕巷子深第一百八十三章 只花了四千多兩!第七百一十一章 越來越難做的官第七百一十八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第二十八章 八省會館第五百一十二章 窮困潦倒第九十一章 “犯上作亂”第六百四十三章 坦誠布公第六百零九章 督辦川東團練!第五百二十二章 顧問諮詢第六百一十一章 以不變應萬變(一)第三百零三章 打仗就是打錢糧第二百五十六章 “人微言輕”第一百四十四章 份內之事(一)第六百五十八章 無過便是功第三十八章 術業有專攻第三百零四章 “賊匪來了”第七百二十五章 幾十年未有之大捷(二)第七百三十三章 以後有事再找你第二百三十七章 許樂羣的秘密第四百九十四章 團聚(一)第六百二十九章 噩耗連連第二百一十八章 清官(二)第二百四十章 誰算計誰第七百一十九章 誰也沒想到第一百二十一章 酒香也怕巷子深第七百零五章 “可笑”第二十六章 巴縣縣衙第四百一十一章 知己知彼第二百九十三章 士爲知己者死第六百八十一章 輯民攘夷第三百五十五章 吃柿子挑軟的捏第三百一十九章 安營紮寨(二)第十一章 談笑風生第五百五十七章 誰算計誰第二十七章 瓜娃子第一百五十三章 老家的消息第六百八十章 廣州失陷第三百一十三章 終於來了!第五百三十六章 靜一靜想一想第四百九十九章 後顧之憂第三百七十章 貪生怕死之輩第一百九十九章 靠山第一百三十七章 虧缺銅斤案(二)第一百二十四章 前途無量的吉翰林第四百二十六章 爲官一任造福一方第二百零二章 “龍門”第二十七章 瓜娃子第四百二十章 “通夷之才”第六百零五章 打通商道
第四百一十三章 打來打去只會便宜洋人第三百五十二章 陸大明回來了第四百四十七章 人各有志第七百一十一章 越來越難做的官第三百四十六章 去而復返第六十九章 立見高下第六百七十七章 回京第三百八十九章 陋規不能少第四百五十九章 身不由己第四百九十八章 窮的讓人心疼第五百零八章 居家過日子第七百二十三章 京城更要緊!第二百九十章 錢糧的用處第一百二十一章 酒香也怕巷子深第一百四十五章 份內之事(二)第七百一十三章 運氣更重要第八十一章 誰佔誰的便宜第三百八十九章 陋規不能少第二百二十八章 拿人(三)第二百零四章 請教(一)第六百一十五章 賞穿黃馬褂第二百八十二章 泰州城裡沒好人第三百一十二章 儀真失陷第一百零九章 重桑梓敦鄉誼(二)第六百六十一章 談何容易第一百九十五章 朝局戰局第三百六十二章 餘有福回來了!第七百三十七章 兩江不能去!第五百二十九章 讀書有用第一百零四章 會館首事(一)第五百七十四章 滴水不漏第四百二十九章 究竟是誰的人第七十五章 “暗度陳倉”第五百五十二章 朕有賞!第一百八十八章 表妹要嫁人!第二百八十二章 泰州城裡沒好人第四十八章 銅天王(三)第一百七十一章 順水人情第六百六十九章 能見着皇上的差事就是好差事第九章 早有打算第六百九十二章 朕很欣慰第二百七十二章 時勢造英雄第二百三十章 拿人(五)第六百一十二章 以不變應萬變(二)第四百八十四章 沒油水的差事第五十一章 銅天王(六)第一百零一章 巡檢也有肥缺第四章 險惡用心第七百三十九章 非同小可第六百二十一章 又見錢俊臣第一百二十一章 酒香也怕巷子深第一百八十三章 只花了四千多兩!第七百一十一章 越來越難做的官第七百一十八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第二十八章 八省會館第五百一十二章 窮困潦倒第九十一章 “犯上作亂”第六百四十三章 坦誠布公第六百零九章 督辦川東團練!第五百二十二章 顧問諮詢第六百一十一章 以不變應萬變(一)第三百零三章 打仗就是打錢糧第二百五十六章 “人微言輕”第一百四十四章 份內之事(一)第六百五十八章 無過便是功第三十八章 術業有專攻第三百零四章 “賊匪來了”第七百二十五章 幾十年未有之大捷(二)第七百三十三章 以後有事再找你第二百三十七章 許樂羣的秘密第四百九十四章 團聚(一)第六百二十九章 噩耗連連第二百一十八章 清官(二)第二百四十章 誰算計誰第七百一十九章 誰也沒想到第一百二十一章 酒香也怕巷子深第七百零五章 “可笑”第二十六章 巴縣縣衙第四百一十一章 知己知彼第二百九十三章 士爲知己者死第六百八十一章 輯民攘夷第三百五十五章 吃柿子挑軟的捏第三百一十九章 安營紮寨(二)第十一章 談笑風生第五百五十七章 誰算計誰第二十七章 瓜娃子第一百五十三章 老家的消息第六百八十章 廣州失陷第三百一十三章 終於來了!第五百三十六章 靜一靜想一想第四百九十九章 後顧之憂第三百七十章 貪生怕死之輩第一百九十九章 靠山第一百三十七章 虧缺銅斤案(二)第一百二十四章 前途無量的吉翰林第四百二十六章 爲官一任造福一方第二百零二章 “龍門”第二十七章 瓜娃子第四百二十章 “通夷之才”第六百零五章 打通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