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章 願賭不服輸

不知道是吉雲飛年過半百,酒量同身體一樣大不如以前,還是因爲幫不上幾位同鄉的忙,心情不大好,喝了幾杯就醉了。

卓橒能做上兵部侍郎,跟軍機大臣杜翰一樣,靠得是父蔭。

平日裡謹小慎微,不該說的一句也不說,不該摻和的事絕不會摻和,這官做的是小心翼翼。難得出來散散心,乾脆在舊宮邊上的一間剛收拾乾淨的衙署住下,打算等明兒早上吉雲飛的酒醒了再一起回城。

在韓秀峰看來,他不只兵部侍郎,也是同鄉,雖已吃飽喝足,但不能就這麼回房歇息,又同任禾一起過來陪他喝茶聊天。

“志行,你在這兒享清閒,不曉得城裡這幾天有多‘熱鬧’,連我這個極少應酬的人,昨兒一早都被幾位在禮部時的同僚拉去,聽翁心存、匡源、殷兆鏞等人會議了大半天。”

“等人?”

“剛開始就五六個人,議着議着,他們竟去把柏中堂和文祥也請來了。他們還去請過彭中堂,結果彭家人說中堂大人身子欠安,也不曉得是真是假。”

韓秀峰豈能聽不出卓橒的言外之意,再想到殷兆鏞那道洋洋灑灑近萬言的奏疏,不禁嘆道:“國家苟安一日,彼即爲一日之親王、宰相,而社稷隱憂,不遑復顧!人家連這話都說出來了,柏中堂和文祥敢不去嗎?”

任禾忍不住問:“大人,您是說他們辱罵柏中堂和文大人是求速和了事的無識庸臣,柏中堂和文大人還得跟他們陪笑臉?”

“誰讓人家佔着大義呢,”韓秀峰無奈的點點頭,想想又問道:“雲木兄,他們會議了大半天,有沒有議出啥名堂。”

“還能議出個啥?”

卓橒反問了一句,苦笑着道:“殷兆鏞質問柏中堂,這一回的和戰,關係着中國存亡,怎麼上頭倒把洋人瞧的很輕。柏中堂說大家全副精神,全注在長毛身上,自然沒把洋人放在心上。

殷兆鏞和翁心存豈能就這麼放過柏中堂和文大人,一個說長毛的禍小,洋人的患大。說國初龍興時,北部之尼堪外蘭及扈倫四部,方二於明,世爲仇敵。太祖、太宗,迭次征討,才得無患。到聖祖平定噶爾丹,於是從黑龍江以西,盡喀爾喀四部之地,東西五千裡,南北三千里,凡蒙古遊牧之區,皆歸一統。

一個說當年派大臣與俄夷勘定邊界,歸我昔年侵地,黑龍江南岸,盡屬中國,定市於喀爾喀東部之庫倫。江石勒會議七條,刑牲爲誓,於是東北數千裡化外不毛之地,悉隸版圖。

高宗蕩平準部,戢定回疆,西北窮塞之域,極於天山、蔥嶺,都變成中國疆土。總計前後大小用兵數百戰,餉需萬萬,拓地之廣,超軼前代。這就是所謂刷數世之侵辱,遺後嗣之安強。說現在主張撫局的,言之鑿鑿地聲稱是爲息兵安民,難道不知漢高祖白登一蹶,遽議和親,撫之不爲不速,可漢高祖之後的惠、文、景幾世,都受匈奴莫大之患!”

韓秀峰沉吟道:“都是通今博古的大才!”

“志行,都啥時候了,你怎還有心情說風涼話?”

“罪過罪過,咱們言歸正傳,雲木兄,他們議到最後究竟議出了個啥?”

“議到最後,翁心存提議由殷兆鏞執筆,又擬了一道摺子,還拉着柏中堂和文祥聯銜上奏。”

“柏中堂和文祥在摺子上‘簽字畫押’了?”

“他們去都去了,能不聯名上奏嗎?”卓橒頓了頓,又苦笑道:“當然,我的名字也在上頭。”

“這就對了,別人都聯名上奏,雲木兄您要是不聯名,這官就沒法兒做了,搞不好今後走到哪兒都會被人罵。”

一幫御史言官和四五品京堂,竟逼着兩位軍機大臣聯名上奏,甚至大有將包括鄭親王、怡親王在內的幾位王公大臣扳倒之勢,任禾聽得暗暗心驚,真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卓橒則臉色一正,緊盯着韓秀峰問:“志行,這麼多同鄉中數你聖眷最恩隆,你曉不曉得皇上究竟是咋想的,爲何那麼多摺子都留中了,是戰是和到現在一點消息也沒有。”

“要是沒猜錯,皇上也在等消息。”

“皇上在等啥消息?”

“皇上是在等僧格林沁的消息,”韓秀峰放下茶杯,接着道:“要是有五六成把握能打贏,皇上早下旨開仗了,可惜沒有!”

“僧王出馬,連五六成勝算都沒有?”

“僧王只是王爺,不是神仙,又不會撒豆成兵。如果不出意外,皇上明後天便能收到僧王的奏報,我甚至知道他在奏報上是怎麼說的。”

“他會說什麼?”

“炮臺未經修好,海防猝難整頓,一切戰守機宜,諸形棘手。”看着卓橒將信將疑的樣子,韓秀峰又解釋道:“僧王身邊的通譯是皇上命我派去的,僧王到天津之後每次讓幕友草擬好摺子,幾乎都會請長蘆鹽運使崇厚看看,請崇厚幫着斟酌,而崇厚跟我的私交又不錯,所以天津那邊的消息我比老兄您要靈通一些。”

“如此說來,撫局已定!”

“如果真要是能忍痛屈從,我倒沒什麼好擔心的。畢竟現在雖吃點虧,受些委屈,但只要能痛定思痛,臥薪嚐膽個十年八年,早晚能一洗今日之人辱,正所謂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可現在的情形老兄是知道的,皇上不甘心,朝堂上的諸公一樣不會甘心。”

“此話怎講?”

“要是不出意外,皇上最終會在和約上御批,先把已攻佔大沽口兩岸炮臺的洋兵哄走,但和約上的那些條款,十有八九不會當真。正如殷兆鏞所說,能苟安一日算一日。”

“志行,你是擔心洋人不相信皇上,擔心洋人不會輕易退兵?”

“我是既擔心洋人不相信皇上,更擔心洋人就算信了,發現又一次被騙,惱羞成怒,會去而復返。”看着卓橒若有所思的樣子,韓秀峰接着道:“木雲兄,您有沒有發現自道光二十年以來,洋人要麼不起釁,可一旦起釁,就會一次比一次厲害。四年前來了四五條炮船,四五百兵;這次來了大小五六十號炮艦兵船,五六千兵。要是他們發現被騙再來,您覺會來多少炮艦兵船,又會來多少兵?”

“你是說這麼下去不是辦法!”

“喝酒要有酒品,賭錢要有賭品,既然上了桌摸了牌,不管這牌是自個兒摸的,還是別人塞你手上的,既然輸了就得願賭服輸。大不了輸完之後苦練賭技,將來再贏回來。可現在的情形是願賭不服輸,而願賭不服輸的結果只會輸的更慘。”

卓橒反應過來,沉默了好一會兒才搖頭道:“皇上不能輸,廷臣們更不會讓皇上願賭服輸。”

“所以說這事很棘手,這次是大沽口,下次指不定是啥地方呢。木雲兄,您是明白人,以我之見該早做打算。”

“謝老弟提點,這趟真沒白來。”

“木雲兄無需客氣,要曉得咱們是同鄉。”

……

夜深了,卓橒不想耽誤韓秀峰歇息,又聊了幾句便將韓秀峰和任禾送出門。

韓秀峰和卓橒剛纔的那番話,讓任禾暗暗心驚,剛走出幾步,就忍不住拱手問:“大人,您提醒卓大人早做準備,那咱們呢?”

“咱們不是正在做嗎?”韓秀峰停住腳步,遙望着校場方向道:“真要是走到那一步,我會找個由頭打發你和千里他們先走,順便幫我把鈺兒帶走。”

“那您呢?”

“行之,我跟你不一樣,我韓秀峰受恩深重,不能就這麼扔下皇上一走了之。所以不管形勢有多兇險,我都不能一走了之,而且要想方設法保皇上週全。”

第六百三十三章 痛打落水狗第四百三十七章 任小姐也來了!第六百零七章 火牛陣第三百四十七章 悔之不及第四百九十四章 團聚(一)第七百一十七章 勵精圖治第六百零五章 打通商道第七百四十八章 密雲無戰事第一百六十四章 匯票丟了!第三百九十二章 擅自調兵第十七章 “衣食父母”第二百五十二章 真不是誤會第四百五十九章 身不由己第二百九十四章 另起爐竈第六百六十七章 機會難得第六百三十一章 馳援武昌!第四百四十二章 開打第一百零六章 會館首事(三)第四十三章 雪中送炭第六百七十一章 微服私訪第三百六十九章 強龍不壓地頭蛇第六百一十八章 督辦、總辦第五百一十八章 出門靠同鄉第四百零五章 要出大事!第三百一十四章 巧遇周興遠第二百五十七章 錢到事了第六百四十一章 進身之階很重要第一百七十一章 順水人情第四十五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十二章 吉上加吉第二百七十一章 編練鄉勇(三)第一百三十九章 又見周知縣(二)第一百零二章 有人好辦事第四百七十一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四百五十章 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第四百零一章 嘉定不太平第七百二十五章 幾十年未有之大捷(二)第七百二十章 最壞打算第三百七十八章 就差一點點!第五百六十三章 露臉!第六百一十九章 早做打算第二百二十六章 拿人(一)第六百一十章 物是人非第一百八十九章 他敢不答應!第五百九十六章 土客之爭第四百五十二章 即刻回京第二百三十章 拿人(五)第四百五十二章 即刻回京第五百五十三章 反正就是不去第七百三十章 只能指望鄂軍湘軍?第二百五十九章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第五百一十九章 “佔着茅坑不拉屎”第五百七十五章 交接第五百二十七章 今非昔比第二百五十八章 錢到事了(二)第四百零二章 內憂外患第六百一十七章 大戰之後第二百一十九章 新官上任(一)第七十一章 首重鄉誼第一百三十一章 光明磊落第三百七十一章 永寬通寶第六百零五章 打通商道第七百五十五章 心驚膽戰第三百一十四章 巧遇周興遠第三百四十三章 “火眼金睛”第四百八十四章 沒油水的差事第一百六十一章 韓秀峰的爲人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動不如一靜第二百二十八章 拿人(三)第二百一十六章 空白傳票第一百二十九章 會館團拜(三)第五百五十三章 反正就是不去第七十三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二百五十八章 錢到事了(二)第四百九十四章 團聚(一)第五百二十三章 登聞鼓廳第七百五十五章 心驚膽戰第六百四十章 結個善緣第三百六十章 將錯就錯第一百五十五章 銀子是用來花的第六百三十八章 不勞煩大人第四百六十六章 蹬鼻子上臉第四百八十四章 沒油水的差事第四百三十六章 他鄉遇故知第一百三十四章 家書值千金第三百九十五章 啓程第七百四十四章 上駟院卿第四百三十一章 韓四見洋人第六十三章 提攜後進第六百六十九章 能見着皇上的差事就是好差事第八十二章 收拾他們!第八十一章 誰佔誰的便宜第三百二十三章 不攻了?第五百八十五章 巴縣的團練第二百一十三章 私鹽(一)第二十四章 川幫茶幫第四百一十七章 總得有個人去交涉第九十章 追上來了!第二百四十四章 夜裡動手第四百九十七章 建功立業
第六百三十三章 痛打落水狗第四百三十七章 任小姐也來了!第六百零七章 火牛陣第三百四十七章 悔之不及第四百九十四章 團聚(一)第七百一十七章 勵精圖治第六百零五章 打通商道第七百四十八章 密雲無戰事第一百六十四章 匯票丟了!第三百九十二章 擅自調兵第十七章 “衣食父母”第二百五十二章 真不是誤會第四百五十九章 身不由己第二百九十四章 另起爐竈第六百六十七章 機會難得第六百三十一章 馳援武昌!第四百四十二章 開打第一百零六章 會館首事(三)第四十三章 雪中送炭第六百七十一章 微服私訪第三百六十九章 強龍不壓地頭蛇第六百一十八章 督辦、總辦第五百一十八章 出門靠同鄉第四百零五章 要出大事!第三百一十四章 巧遇周興遠第二百五十七章 錢到事了第六百四十一章 進身之階很重要第一百七十一章 順水人情第四十五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十二章 吉上加吉第二百七十一章 編練鄉勇(三)第一百三十九章 又見周知縣(二)第一百零二章 有人好辦事第四百七十一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四百五十章 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第四百零一章 嘉定不太平第七百二十五章 幾十年未有之大捷(二)第七百二十章 最壞打算第三百七十八章 就差一點點!第五百六十三章 露臉!第六百一十九章 早做打算第二百二十六章 拿人(一)第六百一十章 物是人非第一百八十九章 他敢不答應!第五百九十六章 土客之爭第四百五十二章 即刻回京第二百三十章 拿人(五)第四百五十二章 即刻回京第五百五十三章 反正就是不去第七百三十章 只能指望鄂軍湘軍?第二百五十九章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第五百一十九章 “佔着茅坑不拉屎”第五百七十五章 交接第五百二十七章 今非昔比第二百五十八章 錢到事了(二)第四百零二章 內憂外患第六百一十七章 大戰之後第二百一十九章 新官上任(一)第七十一章 首重鄉誼第一百三十一章 光明磊落第三百七十一章 永寬通寶第六百零五章 打通商道第七百五十五章 心驚膽戰第三百一十四章 巧遇周興遠第三百四十三章 “火眼金睛”第四百八十四章 沒油水的差事第一百六十一章 韓秀峰的爲人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動不如一靜第二百二十八章 拿人(三)第二百一十六章 空白傳票第一百二十九章 會館團拜(三)第五百五十三章 反正就是不去第七十三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二百五十八章 錢到事了(二)第四百九十四章 團聚(一)第五百二十三章 登聞鼓廳第七百五十五章 心驚膽戰第六百四十章 結個善緣第三百六十章 將錯就錯第一百五十五章 銀子是用來花的第六百三十八章 不勞煩大人第四百六十六章 蹬鼻子上臉第四百八十四章 沒油水的差事第四百三十六章 他鄉遇故知第一百三十四章 家書值千金第三百九十五章 啓程第七百四十四章 上駟院卿第四百三十一章 韓四見洋人第六十三章 提攜後進第六百六十九章 能見着皇上的差事就是好差事第八十二章 收拾他們!第八十一章 誰佔誰的便宜第三百二十三章 不攻了?第五百八十五章 巴縣的團練第二百一十三章 私鹽(一)第二十四章 川幫茶幫第四百一十七章 總得有個人去交涉第九十章 追上來了!第二百四十四章 夜裡動手第四百九十七章 建功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