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拿人(五)

顧院長見事不可爲就沒再幫陳景俊求情,又寒暄了一會兒便起身告辭,走到門口時像突然想起來一般回頭說陳有道教子無方,覺得鬧出這麼大丑事沒臉再爲人師表,下午剛辭掉明道書院院長的差事。本地幾個鄉紳已經商議好了,打算這兩天差人去泰州乃至揚州府聘一位先生來執教。

這是本地鄉紳們的事,韓秀峰不想管也管不着,打了個哈哈把他送出了二堂。

他前腳剛走,潘二就忍不住問:“四哥,他跟你說這些到底啥意思?”

“能有啥意思,”韓秀峰笑了笑,轉身道:“他是想告訴我陳有道因爲這事連飯碗都丟了,已經夠可憐了,想請我高擡貴手放陳景俊一馬。也是在旁敲側擊的提醒我,他們這些鄉紳不是沒見過世面的鄉巴佬,在泰州乃至揚州士林也有一席之地。”

“這老傢伙是在嚇唬你?”

“也不算嚇唬,畢竟人家有功名,的確是士紳。”

“那這事咋辦,要不要放陳景俊一馬?”

韓秀峰走到爐邊烘着手,看着爐子裡的火苗笑道:“他不是在嚇唬我,只是借這個機會提醒我本地有本地的規矩,或者說衙門跟他們這些鄉紳是有默契的。”

“啥規矩,啥默契?”潘二好奇地問。

“比如我這個巡檢可以賺啥錢,不可以賺啥錢。又比如張老爺可以收他們多少地丁銀,加多少火耗,徵他們多少漕糧,大差不差就行了。誰要是人心不足蛇吞象,跟儀真的都老爺一樣橫徵暴斂,他們一定不會答應。”

“還有這規矩!”

“這麼說吧,對我這樣的巡檢和張老爺那樣的州縣官而言,他們這些士紳是萬萬不能得罪的,誰要是壞了規矩,誰的官就做不長。”

“他們會去告?”

“你以爲都老爺是因爲啥丟官的,我之前還納悶都老爺爲啥對我一個九品巡檢那麼好,又是擺酒給我接風又是送程儀的,原來是得罪了地方上的士紳,而我又正好拐彎抹角跟吳家有點關係,所以就拉着我一道去拜見吳家的兩位族老,想借這個機會請吳家幫他跟儀真的那些士紳說好話。”

潘二想想又問道:“吳家爲啥不幫他說話?”

“吳家爲啥要幫他說話?”韓秀峰反問了一句,坐下來耐心地解釋道:“吳家的兩位族老也好,剛纔來的這位顧院長也罷,他們跟顧老爺在我們巴縣一樣,全是有聲望的,只會幫本地人,有的甚至鋪橋修路日行一善,又怎會胳膊肘往外拐。”

“陳有道呢,他不也有功名嗎?我們把他兒子關進班房,這不就把他給得罪了嗎?”

“陳有道不用擔心,他是有功名,可他教子無方,竟由着他兒子設賭,敗壞風俗,害人不淺,民憤極大。我們辦他兒子不但有理有據,而且大快人心。換做其它事本地士紳可能會幫他說話,但這件事本地士紳不但不會幫他,甚至會暗暗叫好。”

“這麼說顧院長不是真想幫陳景俊求情。”

“也不是真不想幫,他是兩不得罪。我要是鬆口,陳有道就會欠他個天大的人情;我堅決不鬆口,對他而言也沒啥損失。”

“真是個老狐狸。”潘二罵了一句,想想又禁不住笑道:“四哥,他不是說要去泰州甚至揚州請教書先生嗎,乾脆讓李秀才去做明道書院的院長。這麼一來他就有了飯碗,我們呢也就用不着再養着他。”

“不行。”

“爲啥不行?”

“顧院長能跟學正說上話,跟本地鄉紳乃至泰州其它地方的士紳全是朋友,但打交道的全是士林中人。俗話說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別說我們沒得罪他,就算得罪了也不是特別麻煩。姓李的就不一樣了,他既在巡檢司衙門幫閒了七八年,跟州衙乃至運司衙門的那些胥吏有交情,而且他是富安人,是東臺縣的秀才,一定認得安豐、富安和角斜鹽課司的胥吏,跟富安巡檢司的人一定有交情。”

“富安也有巡檢司?”潘二下意識問。

“有啊,不過是富安鹽課司的,不是東臺縣的。”

韓秀峰端起杯子喝了一小口茶,接着道:“同樣是讀書人,顧院長那樣的讀書人好對付,李秀才這樣的讀書人卻很難纏。他在衙門做了七八年書吏,跟黑道白道、三教九流全有關係,要是讓他出去,鬼曉得他會給我們添多少亂。況且本地鄉紳又不是瓜娃子,李秀才到底是啥樣的人,個個心裡跟明鏡似的,又怎會延聘他去做明道書院的院長。”

“他能給我們添啥亂?”潘二還是不明白。

“你忘了你在巴縣時說過啥?”韓秀峰笑了笑,放下茶杯道:“這麼說吧,海安這地方攏共就能賺那麼點錢,我們多賺一文他就會少賺一文。我們擋了他的財路,他一定會懷恨在心,真要是放他出去,他一定會想法兒讓我這個巡檢做不成。”

潘二是當局者迷,聽韓秀峰這一說醍醐灌頂般明白過來,不禁笑道:“我曉得了,他跟蘇覺明不一樣,他跟我們尿不到一個壺裡。”

“嗯,所以要盯緊他,不能讓他壞我們的事。”

“可他又不是人犯,眼看就過年了,總不能不讓他回家。”

“那就找個藉口不讓他回家。”韓秀峰摸摸嘴角,沉吟道:“明年沒有府試,士衡學業要緊這個藉口站不住腳,看樣子只能用他,讓他做點事。”

“做啥事?”

“班房裡關了那麼多人犯,他們到底犯過些啥事,啥時候犯的,苦主是誰,有沒有同夥,總得搞清楚。而我只是巡檢又不是州縣正堂,不好升堂開審。總之,不能就這麼關到年後直接押送州衙,乾脆讓他去問,不但要問仔細,還得做筆錄。”

潘二樂了:“二十幾個人犯,算上來自首和被牽連的,夠他忙的。”

“二三十個有點少,從保甲清冊和州志上看我們分轄下的百姓有十幾萬,平日裡橫行霸道、好勇鬥狠的怎麼也得有百十個。就從剛鎖拿回來的這些傢伙着手,讓他們檢舉告發。吃完飯看看地圖,參照地圖拿出個章程,我們分轄兩百多個村莊,一個村抓一個有點多,兩三個村抓一個正合適!”

第三百四十章 重建鹽捕營第二百七十四章 名正言順第二百九十四章 另起爐竈第四百三十一章 韓四見洋人第二百六十四章 分錢!第一百九十九章 靠山第三百七十五章 光宗耀祖第二百三十四章 又放人第七百五十二章 皇上駕崩!第八章 與虎謀皮第四百九十四章 團聚(一)第六百五十九章 你的話皇上還是相信的第六百九十九章 同鄉之事第二百二十二章 新官上任(四)第二百六十三章 他是真狡詐!第五百一十三章 封妻廕子第五百八十五章 巴縣的團練第四百四十八章 苦盡甘來第七百二十三章 京城更要緊!第三百八十九章 光宗耀祖第五百七十一章 這樣挺好第六百三十七章 石達開走了!第五百七十五章 交接第六百零六章 愛屋及烏第一百九十二章 “鬼門關”第四百四十九章 許乃釗也有靠山第一百一十三章 兵部掣選第三百四十三章 “火眼金睛”第五百零九章 人有旦夕禍福第四百零九章 習慣了就好第十七章 “衣食父母”第四十八章 銅天王(三)第一百七十一章 順水人情第六百一十章 物是人非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興土木第六百零七章 火牛陣第五百八十六章 到家了第九十五章 四堂會審(三)第八十章 “結義兄弟”第五百九十八章 劍指婁山關第七百五十章 朝局鉅變第二百三十九章 “拾遺補缺”第六百五十七章 夾着尾巴做人第四百六十二章 黃州兵敗第二百八十七章 當局者迷第三百零一章 名門望族第五百八十四章 暗潮涌動第六百五十二章 過河拆橋?第六百八十二章 心灰意冷第三百六十五章 一無所求第四百九十章 入營(二)第二百九十三章 士爲知己者死第六百五十七章 夾着尾巴做人第八十三章 知己知彼第五百七十二章 噩耗第六百三十五章 山頭林立第六百五十六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七章 討價還價第二百一十七章 清官第五百二十四章 副使嚴正基第六百一十二章 以不變應萬變(二)第七百五十章 朝局鉅變第一百二十七章 會館團拜第四百五十三章 近朱者赤第四百七十八章 早有準備第六百三十二章 來得早不如來得巧第五百九十二章 恍然大悟第三十三章 沒心沒肺第四百六十八章 領憑上任(一)第二十章 要上賊船第五百六十一章 官聲人脈第四十一章 人窮志短第五百三十章 每個地方選派兩人?第六百四十五章 買命錢第八十一章 誰佔誰的便宜第三百一十六章 城是咋破的第五十三章 銅天王(八)第七百零九章 齊聚天津(二)第二十七章 瓜娃子第一百八十三章 只花了四千多兩!第一百九十八章 不是鹽官的鹽官!第三百二十三章 遠水解不了近渴第三百零二章 相機行事第五百四十八章 擾人清夢第六章 候補巡檢第五百三十九章 延聘西席第四百九十一章 練兵先練膽第四百三十二章 許乃釗到了第五百六十四章 前車之鑑第八章 與虎謀皮第二百四十五章 士氣第一百六十二章 人逢喜事精神爽第三百五十四章 定心丸第七百四十七章 王爺保重第四百九十一章 練兵先練膽第二百九十章 錢糧的用處第四百九十五章 團聚(二)第三百六十九章 強龍不壓地頭蛇第六百二十二章 哪兒也不去!
第三百四十章 重建鹽捕營第二百七十四章 名正言順第二百九十四章 另起爐竈第四百三十一章 韓四見洋人第二百六十四章 分錢!第一百九十九章 靠山第三百七十五章 光宗耀祖第二百三十四章 又放人第七百五十二章 皇上駕崩!第八章 與虎謀皮第四百九十四章 團聚(一)第六百五十九章 你的話皇上還是相信的第六百九十九章 同鄉之事第二百二十二章 新官上任(四)第二百六十三章 他是真狡詐!第五百一十三章 封妻廕子第五百八十五章 巴縣的團練第四百四十八章 苦盡甘來第七百二十三章 京城更要緊!第三百八十九章 光宗耀祖第五百七十一章 這樣挺好第六百三十七章 石達開走了!第五百七十五章 交接第六百零六章 愛屋及烏第一百九十二章 “鬼門關”第四百四十九章 許乃釗也有靠山第一百一十三章 兵部掣選第三百四十三章 “火眼金睛”第五百零九章 人有旦夕禍福第四百零九章 習慣了就好第十七章 “衣食父母”第四十八章 銅天王(三)第一百七十一章 順水人情第六百一十章 物是人非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興土木第六百零七章 火牛陣第五百八十六章 到家了第九十五章 四堂會審(三)第八十章 “結義兄弟”第五百九十八章 劍指婁山關第七百五十章 朝局鉅變第二百三十九章 “拾遺補缺”第六百五十七章 夾着尾巴做人第四百六十二章 黃州兵敗第二百八十七章 當局者迷第三百零一章 名門望族第五百八十四章 暗潮涌動第六百五十二章 過河拆橋?第六百八十二章 心灰意冷第三百六十五章 一無所求第四百九十章 入營(二)第二百九十三章 士爲知己者死第六百五十七章 夾着尾巴做人第八十三章 知己知彼第五百七十二章 噩耗第六百三十五章 山頭林立第六百五十六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七章 討價還價第二百一十七章 清官第五百二十四章 副使嚴正基第六百一十二章 以不變應萬變(二)第七百五十章 朝局鉅變第一百二十七章 會館團拜第四百五十三章 近朱者赤第四百七十八章 早有準備第六百三十二章 來得早不如來得巧第五百九十二章 恍然大悟第三十三章 沒心沒肺第四百六十八章 領憑上任(一)第二十章 要上賊船第五百六十一章 官聲人脈第四十一章 人窮志短第五百三十章 每個地方選派兩人?第六百四十五章 買命錢第八十一章 誰佔誰的便宜第三百一十六章 城是咋破的第五十三章 銅天王(八)第七百零九章 齊聚天津(二)第二十七章 瓜娃子第一百八十三章 只花了四千多兩!第一百九十八章 不是鹽官的鹽官!第三百二十三章 遠水解不了近渴第三百零二章 相機行事第五百四十八章 擾人清夢第六章 候補巡檢第五百三十九章 延聘西席第四百九十一章 練兵先練膽第四百三十二章 許乃釗到了第五百六十四章 前車之鑑第八章 與虎謀皮第二百四十五章 士氣第一百六十二章 人逢喜事精神爽第三百五十四章 定心丸第七百四十七章 王爺保重第四百九十一章 練兵先練膽第二百九十章 錢糧的用處第四百九十五章 團聚(二)第三百六十九章 強龍不壓地頭蛇第六百二十二章 哪兒也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