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二章 內憂外患

等潘二和樑六跟張光生趕到緊挨着洋人租界的宅院天已經黑了,剛吃過晚飯的韓秀峰讓他們三人趕緊吃飯,並讓大頭去幫着收拾牀鋪。畢竟從這兒去小東門並不近,上海又這麼亂,走夜路不穩妥,潘二則邊吃邊說起今天的見聞。

“四哥,我從來沒見過這麼亂的地方,那些福建人和廣東人真無法無天,衙門真管不了他們了!”潘二憂心忡忡,覺得上海早晚要出事。

韓秀峰也覺得上海暗潮涌動,要麼不出事,要出就是大事,捧着茶杯道:“縣衙和道署縱容,搞得尾大不掉,現在後悔了想彈壓,談何容易。”

張光生忍不住擡頭道:“四爺,這不能怪縣衙,要怪只能怪道署。”

“鬧成這樣,縣太爺難辭其咎!”

“四爺,您有所不知,上海正堂跟嘉定那些縣的正堂不一樣,道署就在城裡,縣太爺事事全要聽道臺的。現任上海正堂袁祖德跟我是同鄉,他也是錢塘人,我堂哥護送我伯父的靈柩路過上海時,他去靈前拜祭過,也跟我堂哥說過這些事。”

“他怎麼說?”韓秀峰好奇地問。

張光生苦笑道:“他說他這個縣太爺就是個擺設,城裡城外的大事小事全是‘賣雞爽’說了算。可無論前任撫臺楊文定,還是現任撫臺又那麼相信‘賣雞爽’,他這個知縣能說什麼。而且他早料到‘賣雞爽’讓李仙雲和李紹熙編練的那些鄉勇,全是無賴遊民,黨羽散佈,甚至連道署和縣衙的差役都是他們的耳目,所以朝陽一下旨讓裁撤鄉勇他就藉機遣散,這段時間不止一次責令李仙雲等人不得吉黨,上次甚至把炮都架到了福建會館大門口。”

韓秀峰大吃一驚,緊盯着他問:“把炮架都架到了福建會館大門口?”

“架了,不許他們再結黨,命他們解散會黨。”張光生確認道。

“庸官,庸吏!”

Wшw •т tκa n •C○

“四爺,您……您這話什麼意思?”

不等韓秀峰開口,潘二就放下碗筷道:“他太急了!明明曉得城裡沒幾個兵,甚至連道署和縣衙的那些差役都跟會黨有勾連,他還逼着那兩個姓李的解散會黨,這不是要逼那兩個姓李的反嗎?”

“可是……可身爲上海知縣,袁老爺不能就這麼眼睜睜看着那些會黨坐大。”張光生愁眉苦臉地說。

“是不能眼睜睜看着那些會黨坐大,可也不能蠻幹,”想到辦完買槍的事就要回四川老家,而潘二還要在郭沛霖那兒繼續做官,韓秀峰多多少少有些不放心,不禁回頭問:“長生,你要是縣太爺,要是也遇上這樣的事,你咋辦?”

潘二不假思索地說:“要是我,我會先穩住那些會黨頭目。道臺靠不住就去找府臺,府臺要是束手無策就向藩臺、臬司乃至撫臺稟報,求上司派援兵來幫着彈壓,反正援兵不到絕不能輕舉妄動。”

樑六忍不住問:“爲何不招募本地人,編練一些信得過的鄉勇?”

“上海就這麼大,剛裁撤團練遣散鄉勇,你又另起爐竈再招募本地青壯編練,豈不是打草驚蛇?都已經亂成這樣了,我看除了從其它地方搬救兵,沒第二個辦法。”

看着潘二那副篤定的樣子,韓秀峰覺得潘二差不多可以“出師”了,想想又問道:“上海是亂,可再亂還能有江寧和揚州亂?爲收復江寧,朝廷把松江鎮的綠營兵能調的全調去了,你讓撫臺從哪兒調兵來援?”

潘二被難住了,絞盡腦汁想了好一會兒才苦笑道:“還真是,去哪兒搬救兵,哪有兵可搬?”

“那怎麼辦,你要是上海的縣太爺你怎麼辦?”

“我……四哥,我……照你這麼說我也沒什麼好辦法。”潘二回頭看看張光生和粱六,想想又忍不住問:“四哥,換作你,你咋辦?”

“找個藉口跑路,找個由頭逃命,不管咋說得先保住身家性命!”韓秀峰緊盯着潘二的雙眼,很認真很嚴肅地說:“我曉得你做上這官不容易,但不能官迷心竅,命只有一條,要是命沒了那就什麼都沒了,曉得不?”

“可失地是要被究辦的。”

“被究辦也比沒命好,老六,你也是。”韓秀峰想想又說道:“等買到槍回去之後,能不上陣就不要上陣,實在被逼得沒辦法那隻能跟賊匪拼命,不過拼命時也得留個心眼。能打得過就打,打不過該跑就跑,跑得時候別忘了郭大人。要是郭大人有個三長兩短,我就是在四川一樣有辦法收拾你們!”

“四爺,您儘管放心,只要有我樑六在,郭大人就絕不會有事。”

“不但郭大人不能有事,你們一樣不能有事,”想到上海暗潮涌動,韓秀峰接着道:“上海不能久留,我明天一早就去找洋人買槍,你們明天就去客棧把房退了,把弟兄們全帶這兒來,還是住這邊穩妥些。”

“可我們還要買米,還要僱船呢!”潘二急切地說。

“買米和僱船的事請‘日升昌’的吳掌櫃和伍先生幫着辦,對了,之前光想着槍要藏好,忘了火藥比槍還佔地方,所以米要多買些,船要多僱幾條。再就是上海關的關口有十幾處,下午聽吳掌櫃說不但吳淞、瀏河、七丫、白茆、徐六涇、福山等地有上海關的關卡,連江北的呂四、小海口、石莊都有,你們回去時不用再走通州,直接去角斜的老壩港。”

“去老壩港也行,老壩港是我們自個兒的地盤!”

“還有件事。”韓秀峰端起茶杯笑問道:“長生,你還記得黃御史的那幾位同年嗎?”

“黃御史有好幾位同年,四哥,你說的是哪一位?”

“刑科給事中喬邦憲。”

“記得,我們在京城時喬老爺經常去會館,我記得他有個兒子叫喬松年也是進士。”

“喬松年來江蘇了,現而今是松江知府,明天一早我去租界找洋人買槍,要是買槍的事順利,我們就抽空去松江拜會一下。”

潘二豈能不曉得韓秀峰是打算借這個機會讓他跟喬松年攀攀交情,畢竟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不禁笑道:“行,我聽你的。”

……

吃完晚飯,衆人怎麼都睡不着,又圍坐在花廳裡聊起上海及上海周邊的事。

張光生來得早,跟上海的縣太爺又是同鄉,知道不少,唉聲嘆氣地說:“松江雖富庶,但賦稅也多,那些州縣官爲彌補虧空,堪稱無所不用其極。去年,青浦知縣餘龍光爲彌補虧空,竟下令追徵道光三十年前已奉詔豁免的錢糧,甚至囚禁催收不利的糧差,比責保正、甲長,因而引起反彈。”

“青浦也有人犯上作亂?”韓秀峰低聲問。

“青浦縣有個叫周立春的,明面上是四十五堡八十九圖塘灣的地保,其實就是個橫行鄉里的潑皮,周立春藉機生事,串聯鄰圖地保,讓附近的地保糾集鄉民去縣城鬧事,放言不願意去的人就要給去的人兩百文飯食錢,要是不給就放火燒屋”,就這麼聚斂了六十多貫錢,糾集三百多號人。去年五月十九日進城大鬧縣衙,把時任青浦正堂餘龍光都打傷了。”

“後來呢?”

“後來餘龍光被革,李初圻署理青浦縣事,發告示諭令鄉民將周立春捆送,並命新涇巡檢率皁隸弓兵去拿。周立春收到消息,便糾集四五十人大鬧巡檢司衙門,還敲詐勒索家住新涇的武監生任琳、文監生任文蔚、任大文等士紳。

沒勒索到錢,他過了幾天又帶着五六十個潑皮去任琳、任文蔚家放火抄搶,任家忍氣吞聲,沒敢報官。去年九月初,他又說當地士紳龔秀是縣衙的眼線,說當地士紳任琳打算幫衙門鎖拿他,不但帶着一幫潑皮把龔秀和任琳家的房子燒了,還燒死了龔秀的幼女。”

“無法無天,抗糧也就罷了,還燒人房屋,還燒死人家的女兒。鄉里鄉親的,他就不怕遭報應!”潘二驚問道。

“所以衙門要法辦他,”張光生喝了一小口茶,接着道:“去年九月初六日,新任青浦正堂李初圻率兵勇去鎖拿,周立春竟糾集了四五百號人,持刀槍棍棒拒捕。雖然他們有洋槍,但終究是一幫烏合之衆,打了最後被官兵當差格殺了十九個,擒獲八個,而周立春卻趁亂跑了,據說還躲在青浦鄉下。”

青浦離上海縣城不遠,韓秀峰沒想到上海的局勢已經糜爛都如此境地,凝重地問:“光生,這個周立春跟上海城裡的會黨有沒有勾連?”

張光生放下茶杯道:“據我所知他認得廣東嘉應州公所董事李紹熙,聽人說李紹熙有一年販運大煙去蘇州,途經青浦黃渡鎮時被當地監生金仁保率人截獲。李紹熙曾去青浦找過周立春,周立春出面幫他把煙土要回來了,這件事城裡好多人曉得。

正因爲他跟李紹熙有交情,李紹熙就託幫他去跟‘賣雞爽’求情,‘賣雞爽’覺得剿不如撫,竟然默許跟李紹熙走得近的那些鄉紳去招安。周立春可能自知犯的事不小,不相信那些鄉紳的話,一直沒敢進城,要捕拿他的告示到現在還貼在城門口。”

韓秀峰越聽越心驚,捧着茶杯喃喃地說:“內有李仙雲、李紹熙等手下有成百上千鄉勇的天地會餘孽,外有陳木金、徐耀和周立春等犯上作亂之徒,上海還真熱鬧,喬松年這知府不大好做。”

第二百六十八章 早做準備第一百零一章 巡檢也有肥缺第五百零四章 皇上變卦了!第二百七十七章 清軍總捕同知(二)第二百四十二章 財迷心竅第三百四十二章 雞犬升天(二)第五百七十九章 團練大臣!第九十五章 四堂會審(三)第二百八十七章 當局者迷第五百八十六章 到家了第二百九十五章 江寧城破!第五百九十一章 雲裡霧裡第二百五十七章 錢到事了第三十八章 術業有專攻第三百九十四章 受之有愧第四十三章 雪中送炭第六百五十四章 賭一把第一百一十六章 理不辯不明第六百一十七章 大戰之後一百七十四章 老懷甚慰第四百九十七章 建功立業第四百五十八章 拱衛京畿第七百四十九章 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東第四百九十九章 後顧之憂第四百一十四章 誥命宜人第三百八十五章 辦槍是個肥差第一百三十二章 費二爺的錦囊妙計第四百零二章 內憂外患第二百八十七章 當局者迷第一百八十七章 地域之見第一百二十五章 “同仇敵愾”第二百四十八章 將功贖罪第四百一十三章 打來打去只會便宜洋人第二百二十七章 拿人(二)第三十二章 事情沒完第三百二十五章 阻截(二)第五百三十四章 夜遊皇城第六百二十七章 急轉直下第七百三十五章 皇上不急太監急第一百五十一章 欠錢的是大爺第三百二十五章 人往高處走第四百一十五章 趕鴨子上架第十三章 潘二要來第十四章 潘二進城第四百五十二章 即刻回京第二百七十六章 清軍總捕同知第一百九十章 娃有名兒了!第二百二十二章 新官上任(四)第七百二十四章 幾十年未有之大捷(一)第三百二十二章 變天!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興土木第六十三章 提攜後進第五百七十四章 滴水不漏第三百五十三章 京裡來人了第五百一十九章 “佔着茅坑不拉屎”第六百零二章 羊角大營第五百七十八章 做官也不容易第二百六十五章 送你上路第三百一十七章 走一步看一步第六百二十二章 哪兒也不去!第五百九十一章 雲裡霧裡第一百零八章 重桑梓敦鄉誼第三百六十八章 張之杲又病了第四百九十七章 建功立業第六十章 歪門邪道第四百二十二章 天怒人怨第一百二十二章 酒香也怕巷子深(二)第七十八章 有人好辦事第三百七十七章 收點利息第三百三十二章 阻截(九)第三百零二章 相機行事第六百零五章 打通商道第二百一十九章 新官上任(一)第一百七十九章 舉頭三尺有神明(二)第三百七十二章 知進退第六百零六章 愛屋及烏第六百三十九章 高舉輕放第三百二十六章 阻截(三)第四百二十七章 還兼着一個差事第四百五十二章 即刻回京第三十四章 你家有鬼第四百五十四章 朝中有人好做官第二百六十二章 愛民如子第六百四十四章 回京(一)第二百二十一章 新官上任(三)第三百二十六章 萬福橋大捷第五百五十六章 亂第五百二十九章 讀書有用一百七十四章 老懷甚慰第一百四十四章 份內之事(一)第四百一十七章 總得有個人去交涉第三百九十四章 受之有愧第六百四十八章 又到固安第四百一十二章 想買也買不着第七百四十一章 怎會弄成這樣!第五百八十六章 到家了第四百一十二章 想買也買不着第二百五十五章 同鄉第二百五十五章 同鄉第五百零六章 平安就是福
第二百六十八章 早做準備第一百零一章 巡檢也有肥缺第五百零四章 皇上變卦了!第二百七十七章 清軍總捕同知(二)第二百四十二章 財迷心竅第三百四十二章 雞犬升天(二)第五百七十九章 團練大臣!第九十五章 四堂會審(三)第二百八十七章 當局者迷第五百八十六章 到家了第二百九十五章 江寧城破!第五百九十一章 雲裡霧裡第二百五十七章 錢到事了第三十八章 術業有專攻第三百九十四章 受之有愧第四十三章 雪中送炭第六百五十四章 賭一把第一百一十六章 理不辯不明第六百一十七章 大戰之後一百七十四章 老懷甚慰第四百九十七章 建功立業第四百五十八章 拱衛京畿第七百四十九章 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東第四百九十九章 後顧之憂第四百一十四章 誥命宜人第三百八十五章 辦槍是個肥差第一百三十二章 費二爺的錦囊妙計第四百零二章 內憂外患第二百八十七章 當局者迷第一百八十七章 地域之見第一百二十五章 “同仇敵愾”第二百四十八章 將功贖罪第四百一十三章 打來打去只會便宜洋人第二百二十七章 拿人(二)第三十二章 事情沒完第三百二十五章 阻截(二)第五百三十四章 夜遊皇城第六百二十七章 急轉直下第七百三十五章 皇上不急太監急第一百五十一章 欠錢的是大爺第三百二十五章 人往高處走第四百一十五章 趕鴨子上架第十三章 潘二要來第十四章 潘二進城第四百五十二章 即刻回京第二百七十六章 清軍總捕同知第一百九十章 娃有名兒了!第二百二十二章 新官上任(四)第七百二十四章 幾十年未有之大捷(一)第三百二十二章 變天!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興土木第六十三章 提攜後進第五百七十四章 滴水不漏第三百五十三章 京裡來人了第五百一十九章 “佔着茅坑不拉屎”第六百零二章 羊角大營第五百七十八章 做官也不容易第二百六十五章 送你上路第三百一十七章 走一步看一步第六百二十二章 哪兒也不去!第五百九十一章 雲裡霧裡第一百零八章 重桑梓敦鄉誼第三百六十八章 張之杲又病了第四百九十七章 建功立業第六十章 歪門邪道第四百二十二章 天怒人怨第一百二十二章 酒香也怕巷子深(二)第七十八章 有人好辦事第三百七十七章 收點利息第三百三十二章 阻截(九)第三百零二章 相機行事第六百零五章 打通商道第二百一十九章 新官上任(一)第一百七十九章 舉頭三尺有神明(二)第三百七十二章 知進退第六百零六章 愛屋及烏第六百三十九章 高舉輕放第三百二十六章 阻截(三)第四百二十七章 還兼着一個差事第四百五十二章 即刻回京第三十四章 你家有鬼第四百五十四章 朝中有人好做官第二百六十二章 愛民如子第六百四十四章 回京(一)第二百二十一章 新官上任(三)第三百二十六章 萬福橋大捷第五百五十六章 亂第五百二十九章 讀書有用一百七十四章 老懷甚慰第一百四十四章 份內之事(一)第四百一十七章 總得有個人去交涉第三百九十四章 受之有愧第六百四十八章 又到固安第四百一十二章 想買也買不着第七百四十一章 怎會弄成這樣!第五百八十六章 到家了第四百一十二章 想買也買不着第二百五十五章 同鄉第二百五十五章 同鄉第五百零六章 平安就是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