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 彭蠡水戰(上)

彭蠡澤一碧萬頃,水波不興,湖面上波光粼粼,幾隻魚鷹飛快地掠過湖面,擊起了層層的漣漪。彭蠡澤就是後世的鄱陽湖,三國時彭蠡澤與後世的鄱陽湖又不盡相同,萬里長江在荊襄走完九曲迴腸之後,一頭便扎進了煙波浩淼的彭蠡澤,如果順江向下的人不知所以,還以爲長江自此入海。彭蠡澤浩瀚萬頃,水天相連,西接荊襄、東連吳會、南通豫章,是長江這條黃金水道的樞紐所在。

周瑜立在船頭,出神地凝望着橫無際涯的彭蠡澤水面,思緒萬千。

自兵敗赤壁以後,已經是整整的四個年頭了,周瑜駐軍柴桑,一直是臥薪嚐膽,勵精圖治,常思報赤壁的一箭之仇,每日黎明即起,練兵於彭蠡澤上,四年來從未有一日懈怠。仇恨就如同一顆剛剛萌芽的種子,一旦種入心田,就無時不刻地侵蝕着他的靈魂,讓他食不甘味,夜不能寢,對於周瑜而言,沒有什麼更能讓他刻骨銘心的東西了,唯有復仇後的暢快,纔是他唯一追求的目標。

但讓周瑜痛苦的是,他顯然離這個目標越來越遙遠了,劉澤挾赤壁之勝的餘威,不但橫掃了荊南四郡,就連交州七郡也拿了下來,現在劉澤的實力,如日中天,想要再對付他,已經不是那麼的容易了。劉澤更是擺出了一付咄咄逼人的氣勢,將荊州的州治從襄陽遷到了武昌,分明就是有東進吞吳之心。讓鎮守柴桑的周瑜頓感壓力倍增。

這幾年來,孫權三攻合肥四圍攻廣陵,卻一直未能有所建樹,而讓江東兵一直噩夢纏身的靖軍第三軍團雷騎更是一直駐紮在鄂縣,虎視眈眈,讓周瑜更是心憂不已。爲了配合孫權進攻合肥,周瑜曾幾次想要偷襲武昌,但就是因爲忌憚雷騎,讓他一直也不敢輕舉妄動。

唯一讓周瑜略感欣慰的就是他的手中還有一支王牌之師,一支睥睨天下的水軍勁旅。這可是天下諸侯都不敢輕視的力量。也是江東軍的立身安命之本,只要有這萬艘艨艟,江東就是固若金湯,任他曹操與劉澤翻手爲雲覆手爲雨。想要跨過長江。完全是白日做夢。

現在劉澤與曹操正在徐州相持。原本正是東吳趁火打劫的好機會,但孫權出兵合肥,卻再一次地鎩羽而歸。這讓周瑜很是無奈,遙想孫策在世之時,馳騁縱橫,每戰無有不克,孫權到底是長於內政而短於軍事,若論治國理政,不諮爲一賢明之主,但真正開疆拓土攻城略地,孫權的短板就一次次地顯露無餘了,三次進攻合肥,在兵力佔據絕對優勢的情形下,幾番慘敗張遼的手中,不得不讓人懷疑孫權的指揮能力。

可週瑜做爲下屬,完全是沒有權力去質疑主公的對錯的,就算周瑜想越皰代俎,去合肥前線替孫權指揮作戰,孫權也是不可能答應的,畢竟柴桑乃東吳門戶,若無得力之人鎮守,一旦有失,整個江東就危險了,柴桑重地,無論如何也是離不開周瑜的。

反攻荊州,周瑜沒那個能耐,但誰要想踩着他周瑜越過柴桑,這個人恐怕還沒有生出來——周瑜有這個自信。

“報!啓稟都督,劉澤的水軍都督甘寧親率戰船千艘已經是兵出武昌,沿江東進,直望柴桑殺來。”斥侯上氣不接下氣地向周瑜稟報道。

周瑜的眉頭微微一蹙,但隨即爲之一揚,冷笑一聲道:“荊州的戰船早就被本督一把火燒了個精光,甘寧自以爲這幾年新打了幾條船就可以跟本督一較高下了?笑話,本督早就想着報赤壁的一箭之仇了,既然甘寧要來送死,本督便成全了他。你且下去,再探再報!”

魯肅略帶憂慮地對周瑜道:“此番甘寧前來,定然是來者不善,公瑾還須小心應付纔是。”

周瑜傲然地道:“如果劉澤選擇陸路來攻,我當自會謹慎應之,此次他遣水師來戰,放眼天下,何人敢稱是我江東水軍的對手?彭蠡澤上,便是他們的葬身之地。傳令下去,全部戰船在彭蠡澤上列陣,一雪赤壁之仇!”

周瑜的號令一下,東吳的戰船立刻行動起來,排出了戰鬥的陣型,向着江口的方向駛去,此時的湖面上,千帆點點,驚起鷗鷺無數,氣勢浩大。

周瑜的旗艦是一艘巨大的樓船,上下三層,長有二三十丈,寬也有五六丈,戰馬甚至可能以在甲板上往來奔馳。這樣的樓船,全天下也只有東吳才擁有,甘寧在巴丘打造新的戰船,周瑜早就派密探嚴密監視了,雖然造船工坊戒備森嚴,周瑜派出的密探始終也無法潛入工坊內部,但洞庭湖面上那可是藏不住秘密的,密探畫出了靖軍新船的圖樣報給了周瑜。靖軍新造船隻無論在大小上氣勢上與東吳的戰船都無法相提並論,周瑜看了之後嗤之以鼻,認爲就憑這樣的戰船劉澤也敢和東吳水軍一較高低,真是癡人做夢。

“報!啓稟都督,前方江面上,已發現靖軍水軍戰船,正向彭蠡澤駛來。”斥侯的快船,飛速地駛近周瑜的旗艦,向周瑜稟報。

周瑜手搭涼棚,向西遠眺,遙遙望去,水平面上出現了無數的船帆,想來必是甘寧所率的靖軍水師,周瑜冷笑一聲,暗道:“甘寧倒是來的很快,如此急着送死,本督何不成全於你!”喝令水軍立即佈陣,蔣欽在左,周泰居右,排出了一字陣形,戰船齊整,士氣昂揚,嚴陣以待。

甘寧的戰船的確來的很快,順風順水一帆風正,想不快都難。甘寧的旗艦是一艘新式的樓船,雖然沒有東吳的樓船雄偉,但其船型狹長,在速度上更具優勢。旗艦之外,與此相同的戰船還有四隻,此時均是一字排開,行駛在整個艦隊的最前列,引領着無數的鬥艦蒙衝,劈波斬浪,向着彭蠡澤浩浩蕩蕩而來。(未完待續。。)

第621章 藤甲覆滅第130章 再別康橋第594章 彭蠡水戰(中)第297章 遠交近攻第413章 臧霸歸心第551章 疫病來襲第241章 孫堅中伏第537章 火燒赤壁第343章 左拉右攏第390章 二枚棄子第417章 投案自首第429章 袁術稱帝第438章 陰陵之戰(一)第168章 加官晉爵第547章 敗訊傳來第430章 劉備來了第3章 重見人煙第670章 直指關中第310章 徐州之變第239章 酸棗大營第702章 死當同穴第119章 當局者迷第459章 傳國玉璽第462章 三個老婆第240章 盟主之爭第620章 火槍逞威第512章 探親江東第527章 草船借箭第57章 引蛇出洞第403章 勸降陳宮第415章 暗起殺心第431章 鳩佔鵲巢第706章 一笑恩仇第567章 棄城而逃第704章 漢家一瓦第662章 葫蘆山谷第620章 火槍逞威第155章 別部司馬第695章 獻帝駕崩第324章 初至小沛第81章 擂臺比武第89章 重返芒碭第453章 臣有一計第287章 心意已決第669章 馬超雪恨第332章 三讓徐州第402章 呂布殞命第69章 黑臉周倉第152章 一騎當先第104章 魚與熊掌第463章 齊人之福第579章 諸葛徵南第326章 賈詡進言第627章 迂迴川東第71章 粗茶淡飯第348章 應對之策第379章 不堪回首第299章 長途奔襲第675章 擴軍備戰第527章 草船借箭第279章 力舉千斤第271章 西去長安第456章 舉城而降第541章 惱羞成怒第14章 醫治父親第703章 香消玉殞第42章 地獄之旅第164章 皇甫義真第74章 亮銀鋼槍第18章 生意本錢第193章 錢莊議事第9章 柳城信燈第471章 靖王殿下第53章 白羚上谷第134章 洛陽紙貴第559章 陰損招數第354章 絞刑架下第172章 厚顏無恥第125章 賣身葬父第231章 張榜招軍第619章 藤甲奇兵第353章 殘月之夜(下)第215章 丈量田畝第142章 殺一儆百第487章 雷騎逞威第641章 擒獲張任第254章 頤氣指使第385章 火燒浮橋第265章 人工呼吸第480章 隔岸觀火第128章 紅兒身世第540章 韓當戰死第13章 返回故里第482章 甘寧請戰第174章 揮師兗州第617章 巧破象陣第309章 重頭再來第28章 血戰羣狼
第621章 藤甲覆滅第130章 再別康橋第594章 彭蠡水戰(中)第297章 遠交近攻第413章 臧霸歸心第551章 疫病來襲第241章 孫堅中伏第537章 火燒赤壁第343章 左拉右攏第390章 二枚棄子第417章 投案自首第429章 袁術稱帝第438章 陰陵之戰(一)第168章 加官晉爵第547章 敗訊傳來第430章 劉備來了第3章 重見人煙第670章 直指關中第310章 徐州之變第239章 酸棗大營第702章 死當同穴第119章 當局者迷第459章 傳國玉璽第462章 三個老婆第240章 盟主之爭第620章 火槍逞威第512章 探親江東第527章 草船借箭第57章 引蛇出洞第403章 勸降陳宮第415章 暗起殺心第431章 鳩佔鵲巢第706章 一笑恩仇第567章 棄城而逃第704章 漢家一瓦第662章 葫蘆山谷第620章 火槍逞威第155章 別部司馬第695章 獻帝駕崩第324章 初至小沛第81章 擂臺比武第89章 重返芒碭第453章 臣有一計第287章 心意已決第669章 馬超雪恨第332章 三讓徐州第402章 呂布殞命第69章 黑臉周倉第152章 一騎當先第104章 魚與熊掌第463章 齊人之福第579章 諸葛徵南第326章 賈詡進言第627章 迂迴川東第71章 粗茶淡飯第348章 應對之策第379章 不堪回首第299章 長途奔襲第675章 擴軍備戰第527章 草船借箭第279章 力舉千斤第271章 西去長安第456章 舉城而降第541章 惱羞成怒第14章 醫治父親第703章 香消玉殞第42章 地獄之旅第164章 皇甫義真第74章 亮銀鋼槍第18章 生意本錢第193章 錢莊議事第9章 柳城信燈第471章 靖王殿下第53章 白羚上谷第134章 洛陽紙貴第559章 陰損招數第354章 絞刑架下第172章 厚顏無恥第125章 賣身葬父第231章 張榜招軍第619章 藤甲奇兵第353章 殘月之夜(下)第215章 丈量田畝第142章 殺一儆百第487章 雷騎逞威第641章 擒獲張任第254章 頤氣指使第385章 火燒浮橋第265章 人工呼吸第480章 隔岸觀火第128章 紅兒身世第540章 韓當戰死第13章 返回故里第482章 甘寧請戰第174章 揮師兗州第617章 巧破象陣第309章 重頭再來第28章 血戰羣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