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安夷將軍

大年夜裡,鋪天蓋地的鞭炮聲,讓長安城的年節顯得愈發的熱鬧。

數日前,典屬國公孫昆邪接到詔令,率領先前派駐函谷關的八千虎賁衛和一千羽林衛班師回朝。一路日夜兼程,他終於趕在年節前到家,能和全族吃頓豐盛的年夜飯。

公孫昆邪的同胞幼弟公孫歂率領八千胡騎,短短數月,轉戰萬餘里,立下赫赫戰功,在族中的威望正隆。

漢帝劉啓更是對他大加封賞,除去不常置的胡騎將軍一職,官拜三品常置安夷將軍,俸秩二千石,與郡太守同等。

而公孫昆邪的典屬國一職,負責管理屬國的官員,秩二千石,負責少數民族事務。典屬國主要負責對外事務,同周邊的少數民族各國具體交往由典屬國執行,職權類似後世的外交部長。

可以說,公孫歂如今已能和家主公孫昆邪平起平坐。甚至由於他歸屬軍隊系統,比公孫昆邪掛在明面上的文職要更具權勢,也更能讓出身匈奴,以武爲尊的公孫族人感到振奮。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公孫歂在族宴中並未趾高氣昂,更不敢對公孫昆邪露出絲毫倨傲之色。反倒是對尚未成丁的侄子公孫賀客氣得緊,顯得不合常理。即便公孫賀是內定的下任家主,可畢竟是後輩,犯不着如此巴結討好。

公孫歂卻是毫不在意衆人怪異的目光,他心中清楚得很,若論起軍功,數次大捷背後都少不得羽林衛的加持。只不過他們似乎不喜張揚,即便驚世之功都被刻意隱匿了。公孫賀身爲羽林校尉,雖只是秩比千石,比公孫歂整整低了三個品級,但真實的權勢壓根不在他之下。

公孫賀也是渾身不自在,附在公孫歂耳邊輕聲問道:“四叔何故如此,但凡有事相商,只管直言便是。”

公孫歂絲毫不以爲忤,厚着臉皮笑道:“也無甚大事,就是當初前來支援的羽林衛甚合某意。自打你將他們喚回羽林校,爲叔實在想念得緊。”

公孫賀滿臉怪異的問道:“依着四叔的意思,是想……”

“自是要將他們抽調到爲叔帳下聽用,賢侄不會捨不得吧?”

公孫歂如同討要零嘴的孩童,目光熠熠的死盯着小了自己整整一輪的侄兒。

公孫賀撓撓頭,無奈的聳聳肩道:“那幾人可是羽林將官,都得太子殿下看重,前途無量。即便侄兒身爲羽林僕射主官,也無法私自抽調啊。”

公孫歂皺起眉頭,臉上盡是失望的神色。

那幾個羽林少年,不但能夠訓化鷂鷹,還精通潛伏查探之道。於排軍佈陣,操練兵士之術也是頗有見地,雖稍顯稚嫩,多是紙上談兵,但商議時往往能給公孫歂耳目一新的感覺,實在是可朔之才,這才讓他起了惜才之心。

所謂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對於掌管胡騎的公孫歂更是如此,出身遊牧民族的胡騎將士,雖騎射無雙,驍勇善戰,但卻疏於謀略,想公孫歂這樣的帥纔可謂罕有,讓他平日總少了商討對策的下屬,方纔如此求賢若渴。

公孫賀見狀,知曉四叔之所以拉下臉皮向後輩要人,也並非盡是出自私心,沉吟片刻,勸慰道:“四叔莫急,我羽林校如今不過兩千衆,將官更是少之又少,且往往參與軍中機要,不能盡心輔助四叔。倒是虎賁校兵多將廣,在雁門之役也曾上陣殺敵,論起正面迎敵的方略和戰法,我羽林衛都頗有不如。不若抽調一些,輔助四叔掌軍如何?”

公孫歂不由大喜,虎賁衛的厲害他也從公孫昆邪口中聽到過,據說也是太子殿下親手調教出來的赫赫強軍,隨即滿心期待的問道:“這虎賁衛也是天子禁衛,真能抽調到爲叔帳下?”

公孫賀笑而不語,眨着眼睛瞟了瞟正和公孫昆邪拼酒的李當戶。

公孫歂自是會意,一拍大腿,笑道:“瞧我這腦子,倒是忘了堂堂的虎賁左監!”

公孫歂的性子和公孫賀就如一個模子印出來的,比公孫昆邪還像他老爹,絲毫沒有公孫族人的粗莽,反而憊懶奸滑。他可沒有直接向李當戶要人,而是拼命向他灌酒,毫無長輩架子的勾肩搭背,稱兄道弟。

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李當戶喝得醉醺醺的,拍着胸脯保證,從帳下抽調出一批親衛,供“好兄弟”公孫歂差遣。

他還睜着醉眼,得意洋洋的看着公孫賀,顯然爲自己平白高了他一輩感到志得意滿。公孫賀心中暗笑不已,彷彿已看到太子殿下又惱怒不已的狠踹這頭無腦大黑熊。

翌日,酒醒後的李當戶回想昨夜種種,自是懊惱不已。但他絲毫沒有抵賴的打算,比起公孫賀,他反倒更像粗豪的公孫族人,一口唾沫一根釘,對承諾看得很重。即便是酒後失言,也要盡力而爲,毫無塞責之意。

當然,事關虎賁衛,他也不敢擅自做主,遂拉上公孫賀,入宮請示太子殿下。出乎意料的事,太子劉徹並未斥責與他,而是欣然應允。

兩人離去後,劉徹獨坐書房中,沉思良久,似乎想到了什麼,隨即匆忙前往未央宮,找到皇帝老爹商議了大半日。

廷尉府的囚牢內,卑禾羌的族長瓦素各面色憔悴的坐在陰暗的角落裡,頭上的髮辮已然散亂不堪,蓬頭垢面如同山中野人。

自從羌人諸將乞降後,便被押送進京,而漢國朝廷卻並未舉行獻俘禮。興許是大漢朝野本就對西羌諸部看不上眼,當然也因爲大部分羌人戰俘並未押送京師,而是在塞外便被暗地安排了去處。因此羌人諸將都被關押在廷尉府,只是最初時稍加審訊,隨後便不聞不問的關押了數月之久。

門外傳來腳步聲,木製牢門吱呀一聲打開。數名玄衣郎衛疾步走入,二話不說便架起瓦素各,拖將出去。

瓦素各絲毫沒有掙扎,也沒有言語。大半年的囚禁生涯,已讓他銳氣盡失。眼見似乎要被漢人拖去處死,他反而有一種即將解脫的期待。

出乎意料的事,漢人軍士似乎並不是要將他梟首,反而是將他拖到一間屋舍內,渾身上下剝得精光,扔到一個盛滿熱水的大木桶裡。

“你們是要烹煮本王嗎?”

瓦素各終於露出了一絲畏懼之色,這烹煮之刑,在大草原上甚爲常見,便是將人扔到鼎中,活活煮熟,啖食其肉,常用於大仇之人。

郎衛們聞言,先是一愣,隨即盡皆啞然失笑。

郎衛首領更是滿臉戲謔道:“常聽聞草原蠻子千人可稱雄,萬人即稱王。今日一見,果然如此。區區一個卑禾羌,數萬烏合之衆竟然也敢自稱爲王,實乃井底之蛙。”

瓦素各想張嘴呵斥,卻最終無奈的垂下腦袋,幽幽道:“我成則爲王,敗則爲虜,事已至此,惟求早死而已。”

郎衛首領不屑道:“若是要殺你,還需花上這般功夫?趕緊沐浴淨身,待會晉見太子殿下,若是失了禮數,免不得活剮了你!”

瓦素各訝異不已,剛要追問,卻見郎衛首領已吩咐手下道:“這蠻子數月未曾淨身,騷臭得緊,去找些馬刷了,好好清洗,免得到時薰壞了殿下!”

郎衛們轟然大笑,紛紛應諾,其中一人趕緊推門而出,想來就是找馬刷去了。

瓦素各何曾受過如此羞辱,不由又急又怒,大聲的怒罵出聲。

砰!

郎衛首領擡手,狠狠劈在他的頸後。瓦素各兩眼一黑,當即暈厥過去。

郎衛首領接過身旁宮人遞來的麻巾,隨意擦了擦手,戲謔道:“敬酒不吃吃罰酒,真得好好調教纔是!”

***************

東宮正殿,劉徹擺下酒宴,召來安夷將軍公孫歂,三個太子中庶子一同作陪。

公孫歂對於太子殿下的突然相召,心中不免有些忐忑。所幸殿下和顏悅色,頻頻舉杯,倒也稍稍緩解了他的拘束。

酒過三巡,劉徹微笑着問道:“公孫將軍對抽調過去的虎賁衛可還滿意?”

公孫歂心中咯噔一下,急忙側身避席,拱手道:“末將孟浪,還望殿下恕罪。”

劉徹擺擺手道:“將軍無需多禮,難得汝有治軍之心,孤王自然要鼎力相助。”

公孫歂長舒一口氣,復又道:“謝殿下體恤,原本末將只求能得數名虎賁衛輔助。殿下卻讓李左監送來百人,實在讓末將受寵若驚,感激涕零。”

劉徹頜首笑道:“將軍先別忙道謝,這百名虎賁衛可不是白白贈予將軍。日後還有要事,需將軍盡心效力。”

“殿下但有吩咐,末將甘願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公孫歂心中一喜,趕忙大聲表忠心。如今太子殿下聖眷正隆,諸位皇子都息了奪儲的心思,即便賢名遠播的樑王也已俯首稱臣,登上帝位不過是早晚的事。只要不是愚笨之人,都明白能爲太子殿下賣命實在是一本萬利的好事,將來便是從龍之臣。

劉徹倒是沒有絲毫得意,只是輕聲道:“這不是孤王的吩咐,是陛下的旨意,將軍需得盡心竭力纔是。”

公孫歂急忙連聲應諾,心中頗有些懊悔。知曉自己的話有些犯忌諱,畢竟皇帝陛下龍體康健,今後用字遣詞尚需謹慎些。

所幸太子殿下一語帶過,並未放在心上。

第三百三十八章 換個營生第三百二十三章 難得糊塗第三百三十五章 誓滅烏孫第四百四十九章 王侯京居第二百三十一章 梟首腰斬第一百七十一章 打擊鹽商第四百八十二章 糧食傾銷第六百九十八章 搭乘火車第六百三十八章 國之重器第二百三十四章 泬西新區第六百六十二章 不可盡除第一百九十二章 驚天大案第五百零四章 伴讀入宮第六十一章 西郊迎秋第一百七十七章 發行國債第八百章 欲善其事第八百零七章 釜底抽薪第三百零九章 麥棉複種第七百六十六章 太子束髮第三百零四章 雍涼乳業第三百二十二章 鑄鋼爲犁第四百八十八章 水利府司第四百三十九章 鑄鋼爲炮第二十六章 營建之事 第一百五十二章 心理醫官第六百五十一章 意欲撤兵第四百六十二章 單車問世第四百四十一章 火車輪船第四百六十五章 圁陰船廠第三百五十四章 親王選妃第六十章 紡織工藝第五百八十三章 但求苟全第五百二十二章 醉仙望月第一百二十四章 欲設慈濟第七百一十一章 母愛如斯第六百三十八章 國之重器第七百六十三章 捕奴行當第二百零五章 調教蘿莉第四百一十三章 挖掘藏寶第一百八十章 太學老者第十六章 仁孝家宴 第六十一章 西郊迎秋第六百六十八章 平衡逆差第五十二章 南山稻田 第一百零三章 鞭炮問世 第三百六十二章 作壁上觀第七百六十四章 開鑿運河第七百三十一章 漢帝之謀第一百三十七章 血洗臨洮 第三百九十五章 處置薄氏第五百一十章 仰光條約第三百五十三章 議定發兵第二百二十二章 血洗漠南第四百五十三章 滇國來朝第二百零七章 奉旨爲匪第七章 太子廢立第四百四十二章 文教師範第二百一十九章 踏破王庭第四百九十四章 大軍集結第七百二十三章 帝皇訓子第二百九十三章 福禍相倚第六百九十一章 徙民歸化第二百二十四章 魚餌香甜第二百五十三章 驚聞身毒第四百零七章 朝堂換血第一百六十一章 年節將近第六百四十九章 父愛無言第四百三十九章 鑄鋼爲炮第一百七十二章 免除鹽稅第六百七十二章 騎軍借道第三百二十六章 僱傭戰艦第五百七十五章 微服出宮第一百四十九章 大軍班師第三百零九章 麥棉複種第八百二十一章 兵臨城下第三百五十章 諸越形勢第三百五十二章 出言請戰第一百八十五章 悍然出手第二百八十章 出巡武威第六十五章 雁門行商 第六百八十四章 太子策問第二百九十八章 無心插柳第三百四十二章 南越將亡第二百五十二章 各取所需第六百二十七章 西域都護第二十四章 宜室宜家第三十九章 皇子抉擇第五百二十六章 李廣致仕第八十章 密林設伏第三百七十九章 兩軍伐謀第四百五十二章 劉沐封王第二百零四章 池畔踏春第三百九十七章 天子臨朝第六百七十七章 四郡兩關第九十三章 無奈秦立 第五百一十七章 漢爲刀俎第三百二十五章 葡萄引戰第八百零三章 東方先生第四百八十五章 齊山婚事第三百零五章 鐵業整合
第三百三十八章 換個營生第三百二十三章 難得糊塗第三百三十五章 誓滅烏孫第四百四十九章 王侯京居第二百三十一章 梟首腰斬第一百七十一章 打擊鹽商第四百八十二章 糧食傾銷第六百九十八章 搭乘火車第六百三十八章 國之重器第二百三十四章 泬西新區第六百六十二章 不可盡除第一百九十二章 驚天大案第五百零四章 伴讀入宮第六十一章 西郊迎秋第一百七十七章 發行國債第八百章 欲善其事第八百零七章 釜底抽薪第三百零九章 麥棉複種第七百六十六章 太子束髮第三百零四章 雍涼乳業第三百二十二章 鑄鋼爲犁第四百八十八章 水利府司第四百三十九章 鑄鋼爲炮第二十六章 營建之事 第一百五十二章 心理醫官第六百五十一章 意欲撤兵第四百六十二章 單車問世第四百四十一章 火車輪船第四百六十五章 圁陰船廠第三百五十四章 親王選妃第六十章 紡織工藝第五百八十三章 但求苟全第五百二十二章 醉仙望月第一百二十四章 欲設慈濟第七百一十一章 母愛如斯第六百三十八章 國之重器第七百六十三章 捕奴行當第二百零五章 調教蘿莉第四百一十三章 挖掘藏寶第一百八十章 太學老者第十六章 仁孝家宴 第六十一章 西郊迎秋第六百六十八章 平衡逆差第五十二章 南山稻田 第一百零三章 鞭炮問世 第三百六十二章 作壁上觀第七百六十四章 開鑿運河第七百三十一章 漢帝之謀第一百三十七章 血洗臨洮 第三百九十五章 處置薄氏第五百一十章 仰光條約第三百五十三章 議定發兵第二百二十二章 血洗漠南第四百五十三章 滇國來朝第二百零七章 奉旨爲匪第七章 太子廢立第四百四十二章 文教師範第二百一十九章 踏破王庭第四百九十四章 大軍集結第七百二十三章 帝皇訓子第二百九十三章 福禍相倚第六百九十一章 徙民歸化第二百二十四章 魚餌香甜第二百五十三章 驚聞身毒第四百零七章 朝堂換血第一百六十一章 年節將近第六百四十九章 父愛無言第四百三十九章 鑄鋼爲炮第一百七十二章 免除鹽稅第六百七十二章 騎軍借道第三百二十六章 僱傭戰艦第五百七十五章 微服出宮第一百四十九章 大軍班師第三百零九章 麥棉複種第八百二十一章 兵臨城下第三百五十章 諸越形勢第三百五十二章 出言請戰第一百八十五章 悍然出手第二百八十章 出巡武威第六十五章 雁門行商 第六百八十四章 太子策問第二百九十八章 無心插柳第三百四十二章 南越將亡第二百五十二章 各取所需第六百二十七章 西域都護第二十四章 宜室宜家第三十九章 皇子抉擇第五百二十六章 李廣致仕第八十章 密林設伏第三百七十九章 兩軍伐謀第四百五十二章 劉沐封王第二百零四章 池畔踏春第三百九十七章 天子臨朝第六百七十七章 四郡兩關第九十三章 無奈秦立 第五百一十七章 漢爲刀俎第三百二十五章 葡萄引戰第八百零三章 東方先生第四百八十五章 齊山婚事第三百零五章 鐵業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