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五章 齊山婚事

郎中令齊山乃是皇帝劉徹最爲信重的“孤臣”,軍中遺孤的出身背景,出任大卿後又與世家權貴甚少私交,更不會羣而朋黨,似這般不涉政務的內朝近臣,所能依憑的唯有皇帝看重,不必太過擔心其擅權亂政,弒君篡位更不可能。

劉徹雖不想讓暗衛成爲明朝錦衣衛乃至東西兩廠般的存在,然對朝廷和帝皇而言,情報機構的存在是不可或缺的,也不單單是對內維持國內政局穩定,對外邦藩國也需進行相關情報的收集和整理。

大漢不是沒有所謂的情報人員,抑或說華夏數千年來就是有細作的,只不過多是歸屬在軍隊中,主要爲戰爭服務,也沒有真正形成“獨立機構”。

劉徹登基爲帝已十年有餘,漢軍歷經數度改制,自太尉府軍律司設立之日起,以軍律監察使巡查各軍校營,以軍監出任校營右監肅正軍律,整個軍法體系就已逐步完善起來。

劉徹索性就將統御軍中細作的職守劃歸給了軍律官,蓋因他們執掌軍律,更知曉甚麼忌諱不該犯,尤是用細作來探查重臣私隱,以此打擊異己,這是絕對不容許的。

軍隊不能幹政,文臣亦不能對軍政涉入過深,這是原則性問題,誰若敢觸碰紅線,劉徹就敢將誰梟首夷族,絕不寬待!

正因軍中細作的職守被重新劃定和嚴格設限,故身爲劉徹的皇帝就少了大部分的情報來源,暗衛的建立正是爲彌補此塊空缺。暗衛的職守很是明確,將後世華夏國{安}部的架構和章程略作修改即可,說穿了,無非就是反間諜機關和政治保衛機關,沒甚麼神秘恐怖的。

若是世家權貴們心裡沒鬼,怕甚麼暗衛呢?

(PS:指不定又有讀者吐槽說甚麼特務治國,還真是天真無邪,不知世間險惡啊,爲免屏蔽,作者君就不開釋你等了。)

劉徹對齊山的行事風格頗爲讚賞,自是愈發信重,王侯權貴們卻是畏之如虎,只不過前頭有“國之蒼鷹”郅都和“國之蝰蛇”張湯,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已鍛鍊得極爲堅韌了。

總之別犯事,也別想着諂媚交好這類孤臣,安安穩穩過自個的日子就好。

少府丞陳誠的夫人王嫣妄議立儲之事,用不了三日,三個時辰就查清了,皇帝劉徹卻是沒甚麼後續動作,齊山和陳誠也如昔年那隋珠之事般,權當並無此事發生。

然更多的暗衛已如豆子般撒了出去,除卻劉徹和齊山這對君臣,旁人皆是恍若未覺。

劉徹既是想給那兩大世家再留些餘地,卻也提前做好了斬草除根的準備,似這等根基深厚的大家族,若不徹底誅絕,便如死而不僵的百足之蟲,難免留下後患的。

暫且壓下此事,劉徹覺着該好生賞賜立下大功的齊山,若非他與麾下暗衛盡忠職守,劉徹還真是難以察覺那兩大世家的詭異舉動。

齊山功勞雖大,卻多是不宜宣之於衆的,故而難以因功封侯,府中的珠玉珍寶也是不缺,唯是年近而立之年,卻尚未娶妻,仍是孑然一身。他長得倒是不賴,雖是軍中遺孤出身,然心思通透腦子活,多年來讀了不少兵書,又接連統率過羽林衛及內衛暗衛,很有些儒雅將帥的味道。

然正因齊山是郎中令,又統領暗衛,世家權貴們對其敬而遠之,齊山亦不想和世家大族結親,故拖着拖着就成了“老光棍”。

劉徹索性讓皇后阿嬌尋個沐日,宣召部分世家宗婦攜府上貴女入宮,到未央宮的御苑品酒賞花,得蒙皇后下帖的宗婦,其所屬世家自是精挑細選過的,約莫都是些無甚實權,卻地位超然的家族。

譬如太學祭酒衛綰的夫人,便是帶着自家兩位未出閣的嫡親孫女入宮。

衛綰昔年是爲劉徹的太子太傅,漢人向來尊師重道,有這番師生情誼在,況且衛綰多年專注治學,從未過問朝政,超然於世且甚得仕人推崇,故而便連皇后阿嬌對衛老夫人亦是頗爲尊重。

阿嬌讓衛老夫人坐了次席,兩位貴女自也陪着入席,瞧得一衆宗婦貴女豔羨不已。

此番隨衛老夫人入宮的兩位貴女乃是孿生姊妹,名爲敷榮與敷華,皆爲花開綻放之意。阿姊敷榮沉穩內斂,妹妹敷華卻是爽朗直率,容貌相同的二人端是一靜一動,讓人瞧着有趣得緊。

阿嬌是得了劉徹的囑託,曉得此番是要爲齊山擇妻,倒也不是說非得倉促定下,免得好心辦壞事,反是促成一對怨偶。

好歹要找些合宜的人選,讓齊山看看是否有合意的,從某種角度而言,劉徹還真算是個“好領導”,百忙之餘還想着爲臣屬解決婚姻大事。

其實這也是華夏自古的固有觀念,唯有修身齊家,才能成大事立大業,後世華夏官場實也有此等潛規則的,領導幹部在面臨升遷時,是否已婚乃至家庭是否和睦,也是組織評鑑的重要環節。

(這是真的,不是作者君胡吹,讀者中若有公務員,可否爲我證明。)

總之漢代的官場是如此的,男子若未成婚,出仕爲官總讓人覺着不甚牢靠,更別提入列朝堂了,齊山這郎中令是破格拔擢的,雖另當別論,然年近而立尚未娶妻,也少不得有風言風語,譬如有龍陽之好,斷袖之癖,畢竟會影響官聲,孤臣也不能不要名聲不是?

阿嬌覺着衛氏姊妹相貌秀美,又有詩書世家養出的文雅韻味,且脾性相反,齊山好歹能看上其中一個吧?

因着這心思,阿嬌對姊妹倆愈發熱情,筵席間不時笑意盈盈的與之攀談。

世家宗婦本就是心有七竅的玲瓏人,此番得了皇后下帖,暗地又已探聽哪些人家也得了帖子,約莫就能猜出幾分端倪。先前她們只道是皇帝陛下要開宮納妃了,心下着實有些忐忑,不是她們不願將府中貴女嫁入宮中,只是此番乃皇后設宴,指不定是要以中宮之主的身份給未來的妃嬪們來個下馬威啊。

現下瞧着皇后那眉飛色舞的模樣,宗婦們便曉得自個想岔了,若真是陛下要納妃,即便皇后再賢明,好歹也是女人,哪有不傷心感懷的?況且現今的皇后是甚麼脾性,大漢權貴誰人不知誰人不曉?

若是陛下真要從在座的貴女中選妃,皇后不擺個“鴻門宴”,就以是萬幸,還指望她能似這般和顏悅色,談笑風生麼?

既非皇帝陛下要納妃,那此番宮宴是爲個甚?

宗婦們皆在心裡盤算開了,在座之人所出身的世家可都是有頭有臉的,帶來的又皆是嫡女,絕不可能爲人做妾的,即便是做親王側妃都不太樂意,反是續絃還可考慮考慮。

現今尚未迎娶正妃的親王,就剩下清河王劉乘了,也唯有這位皇弟,才真勞動皇帝和皇后爲其操心費神。

宗婦們念及至此,皆是目光熠熠,然見的皇后對衛氏姊妹分外熱情,又不禁有些喪氣,真是近水樓臺先得月,誰讓衛公做過太子太傅,得爲“帝師”呢?

衆多宗婦貴女卻不曉得,她們的舉止形容皆被尊貴的皇帝陛下看在眼裡,這也恰恰是皇后阿嬌要在御苑擺下筵席的緣故,花榭是用來賞花觀景的,自是四面通透,除卻攀滿藤蔓的棚頂,再沒甚麼遮擋的了。

皇帝劉徹頗是無良的站在遠處高臺,舉着大漢現今最高倍數的軍用望遠鏡瞧得津津有味,身側站着的郎中令齊山則是滿臉尷尬,拿着望遠鏡瞧也不是,不瞧也不是。

“瞧皇后的動靜,怕是替你相中了衛太傅的嫡親孫女,你且瞧瞧,可入得眼?但莫要貪那齊人之福,想着雙嬌入懷,來個一妻一妾,抑或娶爲平妻。”

劉徹放下望遠鏡,擠眉弄眼的打趣着,全無半分帝皇該有的威嚴儀態,倒像個時刻想着翻牆入室,竊玉偷香的登徒子。

齊山倒是見怪不怪,他昔年入得羽林衛時,陛下尚是年幼的太子,脾性就是這般的,尤是講解些陰損招式和謀略時,那副奇詭神情真是不可言說,總之是有損天家威儀的。

“陛下,莫要打趣微臣了……微臣此等區區小事,煩勞陛下費心,臣着實惶恐啊。”

齊山向來鮮少在皇帝陛下面前說些虛辭,然此時着實太過難堪,只得面色訕訕的躬身道。

“不孝有三,無後爲大!”

劉徹斜覷着他,肅容呵斥道:“你爲軍中遺孤,乃父爲國捐軀,爲我大漢忠魂,父皇昔年興建遺孤院正是爲了不教生者寒心,不使逝者絕嗣;你年近而立而不婚,日後若無子嗣,愧對乃父,是爲不孝,有負聖恩,是爲不忠,此等不忠不孝之舉,你就不惶恐?”

劉徹兩世爲人,又久居上位,論起上綱上線扣帽子,誰特麼比得過他?

齊山霎時被罵懵了,覺着自個還真是對不起國家,對不起人民,對不起漢室天家,對不起列祖列宗。

他忙是躬身請罪道:“陛下恕罪,微臣知錯了!”

“知錯便好,你且好好端看,若是有入得眼的,但說無妨,然也得瞧你自身本事,若那姑娘家瞧不上你,朕可不能硬是下旨賜婚,誤人一世。”

劉徹心下竊笑,臉上卻不露半分,不過他倒是說的實話,好歹是個穿越者,雖不會在大漢提倡甚麼“衝破封建禮教束縛”的自由戀愛,可也不至做逼婚良家少女的幫兇。

不過就憑齊山的相貌和地位,後世百分之九九點九九的所謂高富帥都要甩出半條街去,不到三十歲的“副國級”高官,還是眉目清雋,儀表堂堂,有車有房,父母雙亡,上哪裡找去?

第八百一十六章 如虎賁獸第八十七章 肥羊火鍋第六百一十四章 安辨雌雄第一百三十五章 隴西豪強第三百六十三章 着眼釜山第二百零八章 李代桃僵第八十四章 發行股份第一百八十九章 孔僅入士第四百一十八章 田稅新法第七百零五章 羅馬權鬥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夷制夷第六百八十八章 牽馬歸府第一百九十五章 平準府司第二百三十三章 師徒相見第五百三十六章 知人善任第五百八十九章 招商引資第一百零一章 楋跋花兒第三百九十七章 天子臨朝第八百章 欲善其事第五十七章 醫學見習新書徵詢,免費章節,請大家務必看看,拜託!第三百一十一章 長安械鬥第一百六十九章 儒道之辯第七百一十九章 嗣子逛街第七十章 老漢家中 第七百一十五章 太子二傅第七百八十二章 安息貴女第五百八十五章 細君翁主第四百六十六章 少妃有孕第六百八十三章 朝議始開第五百二十五章 賊子就擒第三百章 採菊東籬第八百二十七章 如此母子第四百一十章 長秋醫學第一百七十三章 酒宴議政第五百七十二章 嶺南鋁業第四百八十六章 揚帆遠航第七百七十七章 安息認慫第一百五十四章 四方雲動第一百二十章 兩軍對壘 第三百三十四章 鏗鏘玫瑰第一百三十三章 暗箱作業第二百六十七章 意在擴編第一百八十八章 罪證確鑿第八百三十章 長安協定第一百八十五章 悍然出手第四百二十九章 官辦蒙學第一百零八章 廷尉汲黯第七百零七章 赴滇迎親第一百六十九章 儒道之辯第三百六十九章 泄密之人第二百八十三章 太廟及冠第二百七十二章 秋季局勢第四百一十三章 挖掘藏寶第一百八十九章 孔僅入士第六十三章 漢奸鼻祖 第七百七十二章 哀隆攝政第六百零五章 權貴人脈第七百二十三章 帝皇訓子第五百六十一章 馳道路軌第二百二十二章 血洗漠南第四百八十章 私田律法第七百二十八章 歸化名額第六百七十三章 妻兒打靶第二百二十三章 攻守應對第四十三章 悲催劉德 第四十五章 劉榮歸國 第三百五十三章 議定發兵第七百九十六章 服飾改制第六百五十七章 有所隱患第四百八十四章 何人慫恿第二百四十七章 貴婦入夥第六百二十三章 腹背受敵第五百一十九章 決意犯險第三百九十四章 長輩震怒第三百二十八章 欲購新宅第六百三十五章 印度希臘第五百六十八章 塞北烏桓新書徵詢,免費章節,請大家務必看看,拜託!第一百八十六章 告上公堂第三十二章 王嬸還鄉 第二十七章 新華書局 第七百九十一章 放眼漠北第三百一十章 營養早膳第七百一十六章 離京赴滇第四百一十五章 隋珠驚現第二百五十二章 各取所需第一百一十六章 援軍遲來第七百零九章 士子難爲第十章 天上人間第八十九章 攻城利器第一百三十章 舉國歡騰第四百八十三章 暗潮漸涌第三百七十九章 兩軍伐謀第二百三十八章 淝陵水泊第一百九十二章 驚天大案第七十四章 工業血液 第七百二十三章 帝皇訓子第三百九十一章 驅使烏桓第三百七十八章 抵達雲中
第八百一十六章 如虎賁獸第八十七章 肥羊火鍋第六百一十四章 安辨雌雄第一百三十五章 隴西豪強第三百六十三章 着眼釜山第二百零八章 李代桃僵第八十四章 發行股份第一百八十九章 孔僅入士第四百一十八章 田稅新法第七百零五章 羅馬權鬥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夷制夷第六百八十八章 牽馬歸府第一百九十五章 平準府司第二百三十三章 師徒相見第五百三十六章 知人善任第五百八十九章 招商引資第一百零一章 楋跋花兒第三百九十七章 天子臨朝第八百章 欲善其事第五十七章 醫學見習新書徵詢,免費章節,請大家務必看看,拜託!第三百一十一章 長安械鬥第一百六十九章 儒道之辯第七百一十九章 嗣子逛街第七十章 老漢家中 第七百一十五章 太子二傅第七百八十二章 安息貴女第五百八十五章 細君翁主第四百六十六章 少妃有孕第六百八十三章 朝議始開第五百二十五章 賊子就擒第三百章 採菊東籬第八百二十七章 如此母子第四百一十章 長秋醫學第一百七十三章 酒宴議政第五百七十二章 嶺南鋁業第四百八十六章 揚帆遠航第七百七十七章 安息認慫第一百五十四章 四方雲動第一百二十章 兩軍對壘 第三百三十四章 鏗鏘玫瑰第一百三十三章 暗箱作業第二百六十七章 意在擴編第一百八十八章 罪證確鑿第八百三十章 長安協定第一百八十五章 悍然出手第四百二十九章 官辦蒙學第一百零八章 廷尉汲黯第七百零七章 赴滇迎親第一百六十九章 儒道之辯第三百六十九章 泄密之人第二百八十三章 太廟及冠第二百七十二章 秋季局勢第四百一十三章 挖掘藏寶第一百八十九章 孔僅入士第六十三章 漢奸鼻祖 第七百七十二章 哀隆攝政第六百零五章 權貴人脈第七百二十三章 帝皇訓子第五百六十一章 馳道路軌第二百二十二章 血洗漠南第四百八十章 私田律法第七百二十八章 歸化名額第六百七十三章 妻兒打靶第二百二十三章 攻守應對第四十三章 悲催劉德 第四十五章 劉榮歸國 第三百五十三章 議定發兵第七百九十六章 服飾改制第六百五十七章 有所隱患第四百八十四章 何人慫恿第二百四十七章 貴婦入夥第六百二十三章 腹背受敵第五百一十九章 決意犯險第三百九十四章 長輩震怒第三百二十八章 欲購新宅第六百三十五章 印度希臘第五百六十八章 塞北烏桓新書徵詢,免費章節,請大家務必看看,拜託!第一百八十六章 告上公堂第三十二章 王嬸還鄉 第二十七章 新華書局 第七百九十一章 放眼漠北第三百一十章 營養早膳第七百一十六章 離京赴滇第四百一十五章 隋珠驚現第二百五十二章 各取所需第一百一十六章 援軍遲來第七百零九章 士子難爲第十章 天上人間第八十九章 攻城利器第一百三十章 舉國歡騰第四百八十三章 暗潮漸涌第三百七十九章 兩軍伐謀第二百三十八章 淝陵水泊第一百九十二章 驚天大案第七十四章 工業血液 第七百二十三章 帝皇訓子第三百九十一章 驅使烏桓第三百七十八章 抵達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