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七章 電力發展

宮邸學舍,預學館。

格物實驗室內,忙裡偷閒的清河王劉乘正親自指導學子們進行實驗,能讓帝國科學院的院監抽空授課,只因聽課的學子中有太子劉沐。

待得明歲,劉沐雖才虛年十四,卻也將提早結束宮邸學舍的課業,與劉典和霍去病等比他年長一歲的學子一道,升入各大學府就學。

這意味着,清河王劉乘不會再兼任宮邸學舍的夫子了,或許遇着興致不錯時,會偶爾前來講席,向師生們宣講些前沿的格物和化學進展,卻不可能再如現今般親自授課。

本就是帝國儲君的特殊待遇,與太子同屆的學子只是恰逢其時的沾了光,沒甚麼公不公平的說法。

“三相交流發電的原理,你等皆已知曉了,今日爲師便通過實驗,讓你等更直觀的認識到交流電引發的極性轉化。”

交流發電機的基礎結構並不複雜,實際在後世的電學發展中,交流電的出現比直流電不過晚了數年,劉徹撰寫出的相關科學典籍,使得大漢的格物博士們早就對交流電進行鑽研,要造出三相交流發電機並不難。

只見木架上懸掛着一根細長的磁鐵,數尺外放置着一個空心銅球,銅球以導線連接到三相交流發電機。

有趣的是,三相交流發電機的轉子是直接由直流電機驅動的。

學子們對直流電機亦不陌生,也習慣性的稱之爲電動小馬達,蓋因隨着蓄電池小型化,直流電機也逐步實現小型化,這些王侯子弟的車模船模也紛紛從發條傳動,改造成電機傳動。

改造所需的相關配件,皆是宮邸學舍無償提供的,想要改造卻得學子們親自動手,當然也少不了夫子們從旁指導。

這就是教育資源的重要性了,相較與各郡縣的官學,莫說宮邸學舍,就是長安城內的尋常官學,所能獲取的教育資源都是高出好幾個檔次。

長安學子們,起點就比外地學子要高的多,亦因如此,多少勳貴和富賈寧可花費重金在北闕閭里置辦宅舍,寧可與庶民比鄰而居,也要入籍長安。

可憐天下父母心!

在尤爲重視子女教育的華夏,學區房的概念,早早就在大漢出現了。

還是那句老話,前人種樹後人乘涼,沒甚麼公不公平的說法,若對現實不滿,就好好努力奮鬥,自身做不得官二代富二代,那就爭取做官二代富二代的爸爸,只會怨天尤人是於事無補的。

言歸正傳,但見劉乘合上電動馬達的開關,三相交流發電機的轉子隨即飛速旋轉起來,將產生的交變電流輸送到空心銅球上。

叮噹~~叮噹~~叮噹……

懸掛在木架上的磁鐵,其兩端來回敲擊到銅球上,發出有節奏的脆響。

吸附和排斥不斷重複,可見銅球因交變電流產生了磁力的極性變化。

現今的大漢,可沒甚麼示波器之類的高端實驗設備,能讓學子們最直觀的體驗到交變電流的電壓變化,也就只能靠類似實驗了。

“夫子,依着書裡的說法,直流供電遠比交流供電的損耗高,現今既已能造出交流發電機,又爲何不盡速普及呢?”

霍去病頗是聰慧,懂得舉一反三,突是出言問道。

劉乘斷掉電路開關,笑言道:“你雖敏而好問,看書時卻沒看仔細,誰說直流供電必定比交流供電的損耗高,恰恰相反,在同等條件下,直流供電的損耗反而要低得多。”

學子們皆是愣怔,覺得劉乘所言與旁的格物先生授課時講的有矛盾。

劉乘瞧見他們滿臉疑惑,卻唯有太子劉沐若有所思,便對劉沐道:“太子殿下以爲如何?”

劉沐撓了撓頭,相較於衆位同窗,他最大的優勢無疑是有個“全知全能”的皇帝老爹,每每閒暇時,都會爲他開小竈,更沒少帶他搗鼓些新奇玩意。

對交流電,他並不陌生,試製三相交流發電機時,他都有幫着父皇和皇叔打下手的。

劉沐遲疑道:“夫子的意思,莫不是指交流電在輸送過程中,不但會如直流電般,因導線電阻產生損耗,更會產生所謂的電感,造成更大的損耗?”

劉乘不禁頜首,頗爲讚許道:“不錯,正是電感,宮邸學舍的格物課業僅涉皮毛,又缺乏實務踐行,所謂的電感,要到帝國科學院纔會深入教授,若你等有志在此,爲師自是樂意見得你等入科學院就讀。”

劉乘此時也有“私心”,就是想從宮邸學舍招生。

如今的各大學府都會從完成預學課業的學子中招生,最受世家貴胄們青睞的,無疑是政經官學和黃埔軍學,擠破頭都想進啊。

太學作爲大漢最高學府,已並舉兩院,是爲科學院和漢學院,兩院亦會招收學子,除卻吸納各大學府的畢業生進行所謂的“深造”,饒是剛完成預學課業的少年,若其學業優異且天資過人,也可破格招收。

在科學理論和思維上,宮邸學舍的學子們無疑能將絕大多數同齡人甩出數條街去,九年課業,九年積累,就是九年差距,耗費無數師資導致的巨大差距。

作爲帝國科學院院監,劉乘自是求才若渴的,譬如劉沐,若非他是要承繼帝業的儲君,劉乘必會想方設法將他“忽悠”到科學院就讀,莫說是作爲學子,就是給個助教,待其累積了足夠的實務經驗,拔個博士亦無不可。

這年月,帝國科學院不缺錢,亦不缺理工著作,缺的是懂得如何理解及鑽研科學理論的人才!

奈何,落花有意,流水無情,宮邸學舍的絕大多數學子,對進入科學院就讀興致缺缺,入仕爲官,入伍爲將,仍是這些王侯子弟的首選。

沒辦法,華夏自古皆如此,最聰明的大腦,往往都在行政和軍隊體系中,甚麼匠師和富商,在權勢面前,都要低頭。

這是利弊參半的,皇帝劉徹也無意扭轉社會風氣,若如後世美帝般以商領政,也未必是甚麼好事,全民反智就更糟糕了。

劉乘見的衆學子沒甚麼反應,倒也沒太失望,繼續道:“因交流的電壓不斷變化,故輸電過程中非但會對感應變壓器相間感應,也能對地感應,產生電感。

書中所謂的交流供電損耗比直流供電損耗小,是在高壓輸電的前提下,大幅降低因導線電阻產生的損耗,然在同等電壓下,直流供電的損耗反是較小。

在大漢現有工藝下,雖可勉強制造高壓供電所需的電纜,然爲減少高壓交流電的對地感應,或因電弧發電造成人命傷亡,勢必要將現有的電線竿大幅加高,且要製造諸多的變壓輸電箱,耗貲極大。”

衆學子皆是恍若大悟,現今大漢不是無法實現交流供電,實乃成本遠高於收益。

太子劉沐感嘆道:“然直流供電距離有限,卻不知何時才能如書中所述,電輸千里,入得千家萬戶。”

“饒是任重道遠,然終歸仍是要朝向交流高壓供電發展的。”

劉乘目光堅定,復又道:“正如陛下常言,想要普及新科技,最好的途徑乃是增加需求,如今要務,實是要發掘出電能的用途,譬如這電動機,若是能造得更大,成本更低,使之能與現有的水力和蒸汽驅動相媲美,則百工百業對電力勢必有更大需求,在缺水少煤之地,更是獨具優勢。”

劉沐頜首認同道:“不錯,若是如此,商家們必是捨得花錢購電,朝廷不虞入不敷出,也就能投入重金,鋪設更多的電網,製造出更多的供電設備。”

衆學子雖是插不上話,卻皆是傾耳聆聽,目光熠熠生輝。

經過多年科學教育,他們的眼界遠比自家的祖輩父輩要開闊,尤是在工業格局的展望上,更爲長遠。

從清河王與太子的對談中,顯見發展電力乃大勢所趨,對有權有錢有關係的王侯權貴更是大好機遇。

過往無數經驗證明,抱緊天家的大粗腿,必是不會錯的。

近水樓臺先得月,這些聽到“內部消息”的小傢伙們,回府後自是會告知自家長輩,讓他們多多關注朝廷的相應舉措,莫要錯失良機。

旁的且不論,光說鋪設電網,朝廷未來必將投入重金,瞧瞧築路、治河和修築鐵道,國庫每每調撥的公帑皆是動輒數百萬金,但凡能沾上邊,甚至承接部分相關業務的商家,皆是賺得鉢滿盆滿。

饒是王侯權貴家,也不會嫌錢多的,若沒經營些族業,光靠朝廷秩俸,焉能養活一大家子人?

老老實實掙錢,不官商勾結,不以權謀私,不仗勢欺人,不以次充好,皇帝陛下和御史府也是默許的,水至清則無魚嘛。

若是要錢不要命,非弄些違法亂紀的勾當,皇帝自也不會心慈手軟,在歷朝歷代,抄家宰肥羊皆是國庫的一大進項。

現今大漢吏治森嚴,朝廷又因大搞基建耗貲甚巨,還是莫要心懷僥倖爲好。

第五百九十五章 商業發展第七百五十九章 安排見習第八百零六章 儲君大婚第一百八十六章 告上公堂第一百四十四章 拍賣戰俘 第七十九章 草原詛咒 第五百四十六章 化工安全第二百六十二章 清河百貨第四百零五章 母子平安第十章 天上人間第四百四十一章 火車輪船第一百一十七章 劉徹領軍第七百零八章 京南鐵路第一百一十四章 生機勃勃第七百零五章 羅馬權鬥第五百四十二章 以珠抵過第三百九十五章 處置薄氏第一百九十六章 陳氏阿嬌第五章 金屋藏嬌第一百一十五章 茁壯大漢第七百七十九章 家有犟兒第六百五十一章 意欲撤兵第六百零六章 特使避暑第七百五十七章 四大重工第二百一十八章 滈水濯足第五百九十七章 上帝之鞭第八十九章 攻城利器第七百五十七章 四大重工第三百五十章 諸越形勢第四百一十六章 珠贈嬌妻第七百六十六章 太子束髮第三百八十八章 兩軍接戰第五十九章 艾格服飾第六百二十一章 鮮衣怒馬第六百四十二章 過載保護第三百六十七章 治理南越第二百四十五章 大義滅親第三百五十九章 椒房用膳第一百五十一章 掙錢差事第八百一十三章 武剛戰車第四十五章 劉榮歸國 第四百九十五章 掌控西域第九十二章 帝國物流第八百零六章 儲君大婚第六百八十七章 同乘縱馬第七百九十五章 郝任入學第二百六十章 侵擾朝鮮第四百七十九章 中南半島第五百一十六章 沐王暑訓第三十二章 王嬸還鄉 第四百九十六章 先打後談第三十三章 春暖衫薄 第五百九十六章 硫化橡膠第二百九十六章 暫緩圓房第三百六十章 雷管現世第五十一章 諸般算計第二百五十章 鐵騎封城第一百九十三章 天家驕女第一百九十八章 貴女登門第七百二十三章 帝皇訓子第四百七十九章 中南半島第六百一十八章 太子師母第一百零一章 楋跋花兒第二百八十七章 引導輿論第六百三十七章 鐵道竣工第一百五十九章 樑王請罪第四百二十七章 劉乘心醉第六百五十二章 戰時徵募第四百零四章 皇后臨盆第三百五十六章 諸事底定第二百四十二章 謀取王位第一百八十章 太學老者第八十章 密林設伏第二百一十七章 待汝尋仇第五百四十八章 請款築路第三百五十五章 爲越正名第六百二十八章 戰局有變第六百八十二章 金融危機第六百二十七章 西域都護第一百一十二章 全線出擊 第八十章 密林設伏第八百一十五章 匈奴陷陣第四百零六章 各自盤算第三百五十八章 劉舜請旨第一百五十三章 樑國風起第八百三十四章 秀才待詔第六百三十八章 國之重器第二百三十五章 青黴藥膏第九十四章 齊聚一堂 第五百八十五章 細君翁主第七百三十五章 滇國內附第七百八十二章 安息貴女第七百九十三章 雍涼畜牧第三百八十四章 皆是陰狠第二百一十二章 匈奴來襲第八十九章 攻城利器第四百九十七章 霍氏去病第七百四十四章 狠人妙人第八百三十一章 東闕廣場第七百八十章 邁向成熟
第五百九十五章 商業發展第七百五十九章 安排見習第八百零六章 儲君大婚第一百八十六章 告上公堂第一百四十四章 拍賣戰俘 第七十九章 草原詛咒 第五百四十六章 化工安全第二百六十二章 清河百貨第四百零五章 母子平安第十章 天上人間第四百四十一章 火車輪船第一百一十七章 劉徹領軍第七百零八章 京南鐵路第一百一十四章 生機勃勃第七百零五章 羅馬權鬥第五百四十二章 以珠抵過第三百九十五章 處置薄氏第一百九十六章 陳氏阿嬌第五章 金屋藏嬌第一百一十五章 茁壯大漢第七百七十九章 家有犟兒第六百五十一章 意欲撤兵第六百零六章 特使避暑第七百五十七章 四大重工第二百一十八章 滈水濯足第五百九十七章 上帝之鞭第八十九章 攻城利器第七百五十七章 四大重工第三百五十章 諸越形勢第四百一十六章 珠贈嬌妻第七百六十六章 太子束髮第三百八十八章 兩軍接戰第五十九章 艾格服飾第六百二十一章 鮮衣怒馬第六百四十二章 過載保護第三百六十七章 治理南越第二百四十五章 大義滅親第三百五十九章 椒房用膳第一百五十一章 掙錢差事第八百一十三章 武剛戰車第四十五章 劉榮歸國 第四百九十五章 掌控西域第九十二章 帝國物流第八百零六章 儲君大婚第六百八十七章 同乘縱馬第七百九十五章 郝任入學第二百六十章 侵擾朝鮮第四百七十九章 中南半島第五百一十六章 沐王暑訓第三十二章 王嬸還鄉 第四百九十六章 先打後談第三十三章 春暖衫薄 第五百九十六章 硫化橡膠第二百九十六章 暫緩圓房第三百六十章 雷管現世第五十一章 諸般算計第二百五十章 鐵騎封城第一百九十三章 天家驕女第一百九十八章 貴女登門第七百二十三章 帝皇訓子第四百七十九章 中南半島第六百一十八章 太子師母第一百零一章 楋跋花兒第二百八十七章 引導輿論第六百三十七章 鐵道竣工第一百五十九章 樑王請罪第四百二十七章 劉乘心醉第六百五十二章 戰時徵募第四百零四章 皇后臨盆第三百五十六章 諸事底定第二百四十二章 謀取王位第一百八十章 太學老者第八十章 密林設伏第二百一十七章 待汝尋仇第五百四十八章 請款築路第三百五十五章 爲越正名第六百二十八章 戰局有變第六百八十二章 金融危機第六百二十七章 西域都護第一百一十二章 全線出擊 第八十章 密林設伏第八百一十五章 匈奴陷陣第四百零六章 各自盤算第三百五十八章 劉舜請旨第一百五十三章 樑國風起第八百三十四章 秀才待詔第六百三十八章 國之重器第二百三十五章 青黴藥膏第九十四章 齊聚一堂 第五百八十五章 細君翁主第七百三十五章 滇國內附第七百八十二章 安息貴女第七百九十三章 雍涼畜牧第三百八十四章 皆是陰狠第二百一十二章 匈奴來襲第八十九章 攻城利器第四百九十七章 霍氏去病第七百四十四章 狠人妙人第八百三十一章 東闕廣場第七百八十章 邁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