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九章 家有犟兒

深秋時節,夜風蕭索,暖爐薰香,最是好眠。

太子劉沐卻是輾轉反側,久久難以入睡,非是爲佳人寤寐思服,卻是三省己身,深感任重而道遠。

與父皇乃至諸多朝堂重臣相比,自己實在太過稚嫩,脾性更嫌急躁,饒是絞盡腦汁,也無法如父皇般謀盡天下事,翻手爲雲,覆手爲雨。

今夜剛從殿內蘭臺調閱了公文,乃是大農府近日的諸般舉措,更令他出離的震驚了。

巽加“甩賣”的五十萬頭奴隸,尚只有二十萬頭從胥浦邊塞入境,安息“贈予”的五十萬頭奴隸,更連首批十萬頭都尚未抵達敦煌邊塞。

饒是如此,大農府卻已堂而皇之的將這百萬頭奴隸盡數向民間“預售”了出去,雖不似太子詹事府過往賣給皇室實業般,得着每頭兩萬五千錢的高價,然均價也高逾兩萬二千錢。

短短半月,大農府藉此狂攬二百二十萬金,足以支應運河開鑿的大半開銷,畢竟根據早已精算編列的預算和各河段發標外包的情形,開鑿大運河的公帑支應是不會超過三百萬金的。

這意味着,父皇僅遣水師艦隊將十船鴉片運往巽加,遣兩支戍邊騎營往大夏國巡了巡,就憑白得着條貫通南北,長愈數千裡的大運河。

空手套白狼,莫過於此。

非止父皇如此,諸位公卿將相亦如此,皆將外邦視若予取予求的囊中之物,行事見沒有半分拖沓遲疑。

譬如大農令孔僅,就敢命屬官向前來搶購奴隸的世家大族和豪商巨賈明言,百萬奴隸多半尚未入境,此番雖是預售,卻是要真金白銀的收取“全額預付款”。

父皇得知此事,非但不訓斥他行事草率,反倒大爲褒獎。

諸位公卿將相更因國庫省下大筆支出,來年無須再“勒緊腰帶搞基建”,紛紛命府署中的計司和集司重新估算編列來年預算,以便臘月向大農府財部申報。

尤是太尉郅都,迅速擬定出更爲龐大的“水師購艦計劃”,申報的明歲軍事預算勢必會超過百萬金巨貲。

要曉得,國庫歲入隨逐年暴漲,然去歲也才漸漸超過八百萬金,百萬餘金的龐大軍費,必將超過國庫歲入的一成,父皇卻是破例,提早批允明歲擴大購艦規模。

換了過往,大農府必是會極力勸諫的,然此番卻也沒太過反對,蓋因父皇當殿說了句,今後除兵械之外,旁的大宗軍需品皆可着大農府向民間商家發標購置。

如此一來,大農府勢必能省下大批人力物力,旁的不說,單說軍服和軍被,外包給田氏商團和聯合制衣爲首的諸多紡織商,效率無疑要比大農府所轄的工坊要高得多,成本也低。

嗯,不是說國企績效差,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大農府工部和商部轄理百工百業,轄下工坊若不懂“抓大放小”,非但有與民爭利之嫌,更勢必因攤子鋪得太大,顧此失彼,事倍功半。

向民間商賈購置軍服,也早有先例。

太上皇昔年在位時,就曾着少府向田氏商團購置十萬套羊毛衣褲,發放給京畿駐軍,今上登基後,更屢屢着少府爲軍中將士購置軍用棉襖。

只不過,今後是正式由大農府發標購置,且不僅限軍服,更囊括諸多軍需品,不走少府私庫,而是盡數編列軍費,由國庫公帑支應。

大農令孔僅曉得,皇帝陛下是想以此讓民間經濟更爲活絡,繁榮工商,實也是爲國庫開源,甚至可變相協助大農府各部司的政令推行。

譬如衛生部,多年來盡力提升舉國的醫療及防疫體制,然要廣爲設立並維持官辦醫館已屬不易,沒太多餘力去投入製藥等重要行當。

藥品短缺,軍用藥品如此,民用藥品更是如此,已成爲現今漢廷闔待解決之事。

製藥,且大量製備成藥,絕非易事,現今大漢的民間商家就算想涉足,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不是缺乏貲財,而是缺乏相關的藥方和技藝。

大農府衛生部雖已積攢了不少經驗,培養了不少製藥官,卻仍嫌不足,人力物力財力皆是有限。

暫且擇取最可靠的商家,將部分軍用藥品交由其代爲製備,衛生部可從旁支持培植,使其茁壯,爲民間製藥業的發展奠定基石。

制劣摻假?

莫要忘了,昔年在長安東市,被腰斬的數位朝堂重臣,其所屬的世家更是慘遭夷滅三族。

皇帝及朝廷雖鼓勵商賈興業牟利,然也是有明確底線的,漢律森嚴,孝文皇帝雖是除去諸多肉刑,但最爲酷烈的連坐和夷族卻仍明定於律,凡真正觸怒天顏者,三族連坐,九族皆誅,亦不鮮見。

最爲關鍵的是,一旦激起民憤,世人皆曰當誅,天子亦未必肯對抗民意。

法治、人治,如何權衡,實乃古往今來的治世難題,權看主政者審時度勢,如何權衡了。

昔年吳楚之亂,漢帝劉啓誅殺晁錯,難道真是冤殺,難道真的非殺不可?

舍一人,速定天下耳,何足惜哉?

無論朝堂重臣和世家權貴們是後知後覺,還是故作不察,現今的大漢確已民智漸開,淳樸的大漢百姓已漸漸拓寬眼見,心中的那桿秤愈發懂得衡平好壞善惡,也相信朝廷和天家是會爲他們做主的。

巡查御史,就在你身邊!

抱着僥倖心理,整些破事,無論是官是商,還是官商勾結,一旦引發民怨,教巡查御史盯上,必是嚴查速審,以安撫民心。

民意,無疑是柄雙刃劍。

皇帝劉徹卻不甚擔憂,爲政不善的官員乃至皇帝,被老百姓推翻是合情合理的,老劉家的江山社稷能否傳個千秋萬載,權看後繼之君如何作爲。

將漢人養成狼,而不是養成狗,就是身爲穿越衆的他,對炎黃子孫做出的最大貢獻!

正因如此,太子劉沐的壓力頗大,蓋因自家父皇不斷教導他,治政要以民生爲重,饒是整軍經武,也只爲發展民生的臂助,絕非是爲帝皇展現武功,盲目的去開疆拓土,更斷斷不可窮兵黷武。

在入黃埔軍學前,父皇曾明言,讓他在學習兵法韜略之餘,與皇叔劉越和少傅趙立研擬征伐漠北匈奴的戰略,若是妥適得宜,日後或可讓他親率大軍出征。

然而,糧草軍需的籌集、各支軍伍的徵調、軍中將士的犒賞乃至戰後的撫卹,都要耗費大筆真金白銀。

劉沐深知,父皇之所以遲遲不出兵漠北,最重要的緣由,就是漢軍多年來再未打過“虧本”的大戰,亦暫且無須靠對外戰爭提振甚麼民心士氣。

若不想出合宜的法子,解決征伐漠北匈奴所需開銷,父皇多半是不會認同他提出的相關戰略。

“爲何而戰?”

只這四個字,就能駁得他啞口無言。

劉沐再霸道,終歸霸道不過自家父皇,況且以他驕傲的脾性,素來不喜詭詰強辯,更不願瞧見父皇對他露出失望的眼神。

徹夜輾轉,他終是做了個決定。

翌日,下得軍學午課,到未央宮椒房殿用晚膳時,太子殿下突是冒出的一句話,弄得帝后皆是愣怔當場,只道自家兒子練武時傷了腦子,入了魔怔。

“父皇,兒臣今歲寒休想入大農府見習。”

劉沐如是道,壓根不怕儲君涉政會遭了自家父皇忌諱,蓋因他深知,自家父皇心胸豁達得緊,膝下又唯有他這獨子,且還是稚嫩得緊的獨子,從未忌諱這些。

非但是父皇,便是滿朝文武,實也沒覺着他這太子有擅權篡位的心思,更沒這本事。

依着大漢現今的軍政局勢,就算父皇欣然禪位,他也鎮不住朝堂重臣,更鎮不住軍中將帥。

金鱗雖非池中物,然在真正化龍之前,終究不過是一尾血統尊貴的池魚罷了。

莽直,有莽直的好處,就是鮮少自欺欺人,容易正視自身,太子殿下昨夜豁然驚覺,若非有父皇坐鎮,滿朝公卿將相有無數種手段,活活玩死他這尾小龍魚。

現已束髮成丁,若再不趁早茁壯自身,待父皇垂垂老矣,再是精力不濟,自己仍這般不成氣候,怕是要爲人魚肉的。

皇帝劉徹若有所思的看着自家兒子,默然不語。

皇后阿嬌卻是口無遮攔的咋呼道:“寒休兩月,你竟捨得撇下那如花似玉的小媳婦,不好生膩歪膩歪?”

“……”

劉沐霎時滿臉漲紅,擡眸瞪了瞪自家母后,卻又瞬即垂眸,對父皇道:“兒臣曉得父皇尚爲儲君時,曾入相府協從理政,然兒臣自知愚鈍,遠不及父皇般生而知之,欲先往大農府見習。”

劉徹微是挑眉:“臘月上計核鑑,正月行大朝禮,皆乃各府署最忙碌之時,大農府更要精算歲入,審定預算,爲父不怕你勞累,卻怕你添亂!”

劉沐不覺父皇是刻意貶低他,蓋因這是實情,歷任大農令多是三公九卿中年歲最輕的,蓋因公務實在繁忙,若擇年老體衰卻忠於職守的,怕不得累死任上,尤是每歲臘月和正月,大農令多半要“衣帶漸寬”的。

劉沐執拗道:“兒臣絕不添亂,只求隨各部少卿見習,能更爲熟識各部職守和章程,絕不輕易置喙公務,哪怕是鞍前馬後的做個跑腿小廝也成!”

第四百九十四章 大軍集結第五百九十章 覬覦太子第三百四十章 經濟作物第六百九十七章 發展代價第七百五十七章 四大重工第七百四十九章 沒心沒肺第三百六十七章 治理南越第四百一十一章 劉乘飛天第一百一十二章 全線出擊 第五百八十一章 贏家爲誰第四百六十章 帝御四海第六百零一章 欺人太甚第一百九十四章 年夜擒賊第七百八十四章 未來婆家第十一章 父子攤牌第七百七十七章 安息認慫第五百一十七章 漢爲刀俎第一百二十二章 夜戰破敵第六百四十章 血祭之年(中)第七百九十章 諸般應對第三百零三章 朝堂議定第二百四十五章 大義滅親第三百一十一章 長安械鬥第七百八十一章 自請除國第一百四十四章 拍賣戰俘 第三百零五章 鐵業整合第四百八十六章 揚帆遠航第二百三十二章 河湟谷地第五百七十八章 賭賽開局第八十八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一十三章 帝國石油第四百九十三章 月氏借道第五百七十五章 微服出宮第七百八十章 邁向成熟第七百六十九章 嗣子哀怨第一百八十七章 太守府衙第二百八十二章 碑前行祭第六百二十七章 西域都護第八百二十章 迎汝還漢第五百一十七章 漢爲刀俎第一百六十六章 帝國郵政第八百零八章 新婦難爲第一百六十五章 載人運輸第八百章 欲善其事第七百八十二章 安息貴女第一百八十九章 孔僅入士第八百零六章 儲君大婚第一百八十八章 罪證確鑿第七百一十二章 少年志向第八百零三章 東方先生第七百四十章 購奴門路第一百二十七章 焚燒屍山第六百九十四章 極大誘因第五百六十六章 通信編碼第六百二十六章 無憂翁主第六百零四章 安息特使第一百七十四章 鑄幣亂源第四章 甘泉夜宴第五百六十六章 通信編碼第四百三十一章 騎營演訓第六百四十二章 過載保護第二百四十七章 貴婦入夥第三百五十五章 爲越正名第一百四十九章 大軍班師第四百零四章 皇后臨盆第三百五十七章 劉舍辭官第九十三章 無奈秦立 第四百五十九章 六大蒙師第二百五十五章 年節過後第二十六章 營建之事 出差結束,坐高鐵回家,估計晚上才能更新第三百六十章 雷管現世第一百八十二章 儒派裂變第二百二十八章 梟雄殞沒第六百二十六章 無憂翁主第三百七十六章 皇后有孕第三百九十五章 處置薄氏第一百七十六章 南陽孔僅第三百二十五章 葡萄引戰第七百八十三章 與子逛街第八十四章 發行股份第四百六十五章 圁陰船廠第三十八章 長沙王妃 第二百九十八章 無心插柳第四百八十二章 糧食傾銷第五百三十五章 黥面爲倭第六百七十五章 伴駕出行第六十三章 漢奸鼻祖 第一百一十二章 全線出擊 第一章 夜色未央第五百三十五章 黥面爲倭第三章 冊立太子第一百四十七章 瘋狂斂財第六百七十章 來複火槍第六百五十六章 擅闖禁區第六百四十七章 翁主婚事第五百一十一章 改道沐邑第五百七十七章 心思各異第五百九十八章 遠交近攻第五百三十章 勒石蔥嶺
第四百九十四章 大軍集結第五百九十章 覬覦太子第三百四十章 經濟作物第六百九十七章 發展代價第七百五十七章 四大重工第七百四十九章 沒心沒肺第三百六十七章 治理南越第四百一十一章 劉乘飛天第一百一十二章 全線出擊 第五百八十一章 贏家爲誰第四百六十章 帝御四海第六百零一章 欺人太甚第一百九十四章 年夜擒賊第七百八十四章 未來婆家第十一章 父子攤牌第七百七十七章 安息認慫第五百一十七章 漢爲刀俎第一百二十二章 夜戰破敵第六百四十章 血祭之年(中)第七百九十章 諸般應對第三百零三章 朝堂議定第二百四十五章 大義滅親第三百一十一章 長安械鬥第七百八十一章 自請除國第一百四十四章 拍賣戰俘 第三百零五章 鐵業整合第四百八十六章 揚帆遠航第二百三十二章 河湟谷地第五百七十八章 賭賽開局第八十八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一十三章 帝國石油第四百九十三章 月氏借道第五百七十五章 微服出宮第七百八十章 邁向成熟第七百六十九章 嗣子哀怨第一百八十七章 太守府衙第二百八十二章 碑前行祭第六百二十七章 西域都護第八百二十章 迎汝還漢第五百一十七章 漢爲刀俎第一百六十六章 帝國郵政第八百零八章 新婦難爲第一百六十五章 載人運輸第八百章 欲善其事第七百八十二章 安息貴女第一百八十九章 孔僅入士第八百零六章 儲君大婚第一百八十八章 罪證確鑿第七百一十二章 少年志向第八百零三章 東方先生第七百四十章 購奴門路第一百二十七章 焚燒屍山第六百九十四章 極大誘因第五百六十六章 通信編碼第六百二十六章 無憂翁主第六百零四章 安息特使第一百七十四章 鑄幣亂源第四章 甘泉夜宴第五百六十六章 通信編碼第四百三十一章 騎營演訓第六百四十二章 過載保護第二百四十七章 貴婦入夥第三百五十五章 爲越正名第一百四十九章 大軍班師第四百零四章 皇后臨盆第三百五十七章 劉舍辭官第九十三章 無奈秦立 第四百五十九章 六大蒙師第二百五十五章 年節過後第二十六章 營建之事 出差結束,坐高鐵回家,估計晚上才能更新第三百六十章 雷管現世第一百八十二章 儒派裂變第二百二十八章 梟雄殞沒第六百二十六章 無憂翁主第三百七十六章 皇后有孕第三百九十五章 處置薄氏第一百七十六章 南陽孔僅第三百二十五章 葡萄引戰第七百八十三章 與子逛街第八十四章 發行股份第四百六十五章 圁陰船廠第三十八章 長沙王妃 第二百九十八章 無心插柳第四百八十二章 糧食傾銷第五百三十五章 黥面爲倭第六百七十五章 伴駕出行第六十三章 漢奸鼻祖 第一百一十二章 全線出擊 第一章 夜色未央第五百三十五章 黥面爲倭第三章 冊立太子第一百四十七章 瘋狂斂財第六百七十章 來複火槍第六百五十六章 擅闖禁區第六百四十七章 翁主婚事第五百一十一章 改道沐邑第五百七十七章 心思各異第五百九十八章 遠交近攻第五百三十章 勒石蔥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