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登瀛洲

包裹皮革的子彈入膛比純鉛彈容易許多,但依舊需要用很大力氣(畢竟還是物理改變彈丸形態),因此射速肯定還是比不上滑膛槍。

徐世楊打算把這些線膛槍裝備給未來的選鋒兵,用以替代弓箭。

這樣,進攻的時候,大陣前方的選鋒散兵可以利用射程和準確度優勢動搖對方陣型。

最好再有一些精確射手,他們可以成爲早期狙擊手,攻擊敵人的軍官或傳令兵、旗鼓手之類關鍵節點。

“我走之後,訓練一定不能停,這比武器還要重要!”

想到精確射手,徐世楊忍不住吩咐道:

“你們可以進行全軍大比武,所有科目都考覈出最強的士兵,授予‘先進’稱號,給予其經濟上的補助,以後升遷我也會有限考慮這些人。”

一軍官趕緊答應下來。

這位少爺一向強調寧願人等裝備,不要裝備等人,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根本不用再囑咐一遍。

“司令,到了。”徐二指指前方,小聲提醒。

徐世楊擡起頭,正好看到一架水車正在水流的推力下緩緩轉動,把碎瓊亂玉一般的水花提到早已挖好的水渠裡。

“上水了!上水了!”

一衆工匠和圍觀的民衆大聲歡呼。

這水車確實是個好東西,有了它,就能把水源引到以前只能用人力澆灌的地方,這樣相當於把旱田改成水田,任誰不喜歡?

徐世楊停住腳步,遠遠站在一邊,沒去打擾歡呼的人羣。

讓他們高興一會兒吧,徐世楊自己也很喜歡屬下堡民發自內心的歡呼,對他來說,每一次這種歡呼聲響起,就代表自己又向前前進了一小步,遠比各種戲曲悅耳多了。

‘有了水車,下一步就該準備水力鍛機了吧?’

徐世楊眯着眼睛,得意的想:

‘雖然還未超出時代,但我已經算是走在時代的前列。’

‘現在的問題,只剩下各種原材料依舊缺口巨大。’

‘就看我這次江南之行,能拿回多少好處,推動這些機器繼續發展了。’

‘來吧,這個狗曰的世道,誰怕誰啊!再過幾年,你且看我如何艹翻你!’

……

張家所謂的日照私港,其實不在日照縣城。

他們的港口以前叫做夾倉,是大周朝一個水師巡檢駐地,大周南遷後廢棄,被作爲地方豪強的張家撿了便宜。

後來張家擴建私港,把附近的傅疃河入海口直接納入港區範圍,這樣內陸家族若是想在日照出海,可以直接把貨物裝上小船,通過河運到達日照私港換乘大船,這樣能節約很大一部分運費。

徐世楊去日照私港,同樣也是坐的渡船,對攜帶太多重物的徐家人來說,河運能減少三分之一的陸路,這已經相當不錯了。

建興十二年三月初五,即將下江南的徐世楊、徐世柳一行抵達日照。

由於這次徐世柳下江南之後,就不會再回來了,徐家家主和家主夫人這次也一起跟到日照,要給自己最疼愛的小兒子壯行。

特別是家主夫人,拉着徐世柳的手,絮絮叨叨不知道在說些什麼,臨了還給了他一個鼓鼓囊囊的包裹。

徐世柳的娘跟徐世楊關係不大,因此他得以找到機會先巡視一下自己的船。

這是一艘大約有550料的中號福船,如果按後世的排水量計算,大約在兩百噸上下。

按照另一個世界,建國後千噸以上算艦,以下算艇的計算方法,這艘船可能只能算是一艘風帆運輸艇。

不過在現在這個時候,兩百噸已經是個拿到哪裡都排得上主力的大船了。

徐世楊臭屁的把這艘唯一完全屬於自己的大船命名爲“登瀛洲”號武裝運輸船。

爲了這次至關重要的行動,上次從江南迴來後,登瀛洲就一直在張家的船塢中保養:刮掉船底的寄生生物,重新塗一遍桐漆,檢修所有船板、桅杆、船帆和索纜。

除此之外,徐世楊還給這艘船臨時增加了大量遠程火力:兩舷各有2門2斤神機炮,以及1門4斤銅炮。

一共六門大炮,絕對可以堪稱這個時代最強大的單艦火力,沒有之一。

也許是大天廣衆之下,跟老婆孩子膩在一起,有損家主威嚴,徐睦河囑咐徐世柳幾句之後,就走上登瀛洲的甲板,跟徐世楊一起巡視這艘煥然一新的大船。

當看到兩舷排列整齊的大炮後,徐睦河的瞳孔一縮,轉頭問徐世楊:“你裝這麼多大炮做什麼?”

“江南有世上最多最大最繁忙的港口,也有世上最多的海盜倭寇,我可不想把小命壓在那些人不會攻擊我上。”

徐睦河伸手拍拍一門改造爲艦炮的將軍炮圓錐形炮尾,用下巴指指正在列隊上船的新軍士兵:“海盜倭寇?我看你自己就居心不良。”

這次,登瀛洲號只保留航行必要的船員,以往所必須的船隊護衛,大多換成了新軍士兵。

除了六門炮的炮手之外,還有10個謝寶率領的老選鋒,以及徐二率領的10個神機兵和魯智深爲隊長的10個陷陣兵。

老選鋒全部裝備長刀、弓箭,沒有穿甲,船上也沒有鎧甲的用武之地。

神機兵主要裝備火繩槍和腰刀。

所謂陷陣兵,是新組建的,用奴隸和庶民組成的敢死隊性質步兵。魯智深因爲被算作逃兵,貶爲庶民,因此成了陷陣的隊長,這隻部隊還有幾個最近表現不錯的韃子,包括被趙琳欺負的蒲魯渾。

陷陣兵沒有制式武器,全部按各自習慣武裝,如果在戰場上,他們是那種第一個衝鋒,最後一個撤退的肉盾。

但對這些犯了罪或者本身就是奴隸的傢伙來說,還能上戰場本身就是個重新站起來的機會,值得好好把握。

帶着這麼多精銳兵士和強大火力,要說徐世楊對往來江南的商船沒什麼想法,那纔是笑話呢。

“我承認,如果遇到倭寇之類,他們不惹我,我也不見得會放過他們。”

“畢竟,這一次下江南,我也確實有可能拉不到援助。”

徐世楊呲着兩排雪白的大牙,眯着眼睛淡淡說道:

“但我絕對不會空手而還。”

第509章 各方3第146章 賺到了第338章 韃子的鹽第130章 破莒州1第729章 攔駕告狀第386章 滅蝗3第759章 被侮辱與被損害的第459章 佈局1第50章 破寨2第87章 局勢第348章 宣傳第451章 周軍的實力第124章 宣言第516章 軍改方案第212章 清仗田畝第30章 望理解並配合第713章 勝利果實2第138章 平定五蓮山第64章 我喜歡戰爭第633章 南下2第297章 改編1第227章 留人第502章 新一年1第366章 盈利第158章 李飛龍第367章 宣傳第530章 少年兵1第750章 徐世楊的意見第310章 糧食第101章 備戰3第321章 交換第321章 交換第10章 20個第313章 非常事第205章 節度使的命令第531章 少年兵2第163章 鎮邪第344章 遼南佈局第299章 海盜猛回頭 作者:陳天華第83章 結盟提議第589章 沙塵之中4第718章 大帝國3第161章 臨!安!第330章 佔領第475章 和平第406章 徐世楊的野心第110章 傷亡第525章 抱怨第48章 追擊第162章 城門前第555章 開打第336章 下一個目標第173章 緊迫第583章 產業鏈第466章 衛生第58章 擴散第193章 戰鬥第377章 兵力第252章 大生產1第639章 際遇第503章 新的一年2第741章 南洋大陸第371章 不怕第22章 那就打土匪吧第339章 退路第734章 名門正派2第672章 南方猛回頭 作者:陳天華第286章 反擊第402章 幫助高麗重組軍隊第70章 信使第660章 大案第111章 間歇第470章 巡邏隊第107章 來了第110章 傷亡第48章 追擊第80章 別矯情第330章 佔領第358章 準備戰鬥第544章 軍改1第608章 射白馬第460章 佈局2第170章 有子如此第733章 混亂第439章 會議季2第411章 開城之戰1第477章 珍惜機會第401章 江華和約第356章 劫掠1第634章 暴秦4第650章 最後一根線第354章 繞過第282章 最後一擊1第688章 四處擴張2第480章 左鶴林第498章 新春5第248章 登州第237章 槍與槍
第509章 各方3第146章 賺到了第338章 韃子的鹽第130章 破莒州1第729章 攔駕告狀第386章 滅蝗3第759章 被侮辱與被損害的第459章 佈局1第50章 破寨2第87章 局勢第348章 宣傳第451章 周軍的實力第124章 宣言第516章 軍改方案第212章 清仗田畝第30章 望理解並配合第713章 勝利果實2第138章 平定五蓮山第64章 我喜歡戰爭第633章 南下2第297章 改編1第227章 留人第502章 新一年1第366章 盈利第158章 李飛龍第367章 宣傳第530章 少年兵1第750章 徐世楊的意見第310章 糧食第101章 備戰3第321章 交換第321章 交換第10章 20個第313章 非常事第205章 節度使的命令第531章 少年兵2第163章 鎮邪第344章 遼南佈局第299章 海盜猛回頭 作者:陳天華第83章 結盟提議第589章 沙塵之中4第718章 大帝國3第161章 臨!安!第330章 佔領第475章 和平第406章 徐世楊的野心第110章 傷亡第525章 抱怨第48章 追擊第162章 城門前第555章 開打第336章 下一個目標第173章 緊迫第583章 產業鏈第466章 衛生第58章 擴散第193章 戰鬥第377章 兵力第252章 大生產1第639章 際遇第503章 新的一年2第741章 南洋大陸第371章 不怕第22章 那就打土匪吧第339章 退路第734章 名門正派2第672章 南方猛回頭 作者:陳天華第286章 反擊第402章 幫助高麗重組軍隊第70章 信使第660章 大案第111章 間歇第470章 巡邏隊第107章 來了第110章 傷亡第48章 追擊第80章 別矯情第330章 佔領第358章 準備戰鬥第544章 軍改1第608章 射白馬第460章 佈局2第170章 有子如此第733章 混亂第439章 會議季2第411章 開城之戰1第477章 珍惜機會第401章 江華和約第356章 劫掠1第634章 暴秦4第650章 最後一根線第354章 繞過第282章 最後一擊1第688章 四處擴張2第480章 左鶴林第498章 新春5第248章 登州第237章 槍與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