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盈利

擊退完顏婁室後,徐世楊回過頭來,稍微收攏一下散出去的部隊,然後只用了兩個時辰就攻陷蓋州。

再然後他花了三天時間把城中全部人口分門別類的捆紮好,全都帶出城去。

最後的統計結果是,城中有韃子男丁和半丁200餘人,漢人男丁300多一點,另有600契丹、奚人、渤海和高麗。

除此之外,韃子婦孺有3000多,漢人婦孺4000,其他各族婦孺7000多一點。

合計一萬五千多人。

這還只是蓋州一城所得。

民衆大部不是住在城裡的,江南的大周不是,遼東的女真更不是,徐世楊大部分收穫還是在城外所得。

他劫掠了蓋州附近,清河兩岸幾乎所有村堡,加上蓋州,前後所得婦孺不下五萬,這對人口缺乏的齊省來說,絕對是難得的豐收。

而且,這次徐世楊沒有按照往常那樣在所有俘虜中選殺,而是下令把俘虜中12歲以上男性女真——不管生熟,全數殺盡。

其他人這次就一個都不殺了。

按照以往的規矩,城中漢人男女婦孺全部釋放,分散到齊省各地居住。

契丹、奚人、渤海、高麗等民族婦女以庶民身份分散到齊省,發於有功之人爲妾。

女真婦女以奴隸身份,直接交由人市發賣。

至於外族孩子,不管契丹還是女真,全都集中給新成立的勞改學校。

這些勞改學校並不教授知識,而是由新軍監管,每天給這些外族孩子輸灌對漢人的忠誠和異族(包括他們的本民族)的仇恨,然後軍事教育和力所能及的生產勞動各自佔據一半時間。

徐世楊已經習慣了物盡極用,既然漢人的孩子應該磨刀不誤砍柴工的把時間大量應用到學習上,等成人之後再去更好的工作,那麼外族的孩子就應該保持文盲狀態,用血和勞力來爲新政權服務。

當然,徐世楊會給所有人留出晉升的通道——哪怕是奴隸階層。

他打算逐漸推行新的功勳制度,比如士兵上戰場,斬敵首級一級,即可算一個功勞;農民耕種國有土地十年,按時保量繳納稅款,每傾可以算一個功勞;工人按時保質完成生產任務,每一千個工時可以算一個功勞。

這之中功勞的計算會有些微調,比如開荒和耕種熟地所得,以及工人工種不同,所得功勞高低應該有些區別。

按照徐世楊的設想,奴隸獲得二十個功勞之後可以升庶民,庶民獲得十個功勞後可以成爲平民。

這樣外族奴隸也可以獲得成爲真正的人的機會,雖然這十分困難,但只要有希望,一切都有可能。

徐世楊在蓋州城的收入,主要還是財物上的。

蓋州之前是女真勃極烈完顏婁室的駐地,他的府邸就在蓋州,這次徐世楊攻克此地,抓住了完顏婁室所有妻妾女眷和幾個年幼的兒子。

當然,對徐世楊來說,一個女真勃極烈的家眷也不值得太過上心——跟普通俘虜並無太大不同,一樣的處理方式就好。

不過完顏婁室以及他手下大小女真貴族二十年劫掠搜刮的財富,毫無例外的全部落入徐世楊手中。

即使是真女真,實際上也沒有多少錢,因爲遼東百業疲敝,包括糧食、布匹和鹽在內的所有生活必需品全部價格騰貴,普通韃子甲兵搶劫獲得的財富大多消耗在這些普通商品上,最後沉積在各級貴族手中。

像完顏婁室這樣的女真勃極烈,徐世楊一次性就從其家中搜出價值50萬貫的各種金銀玉器和珠寶。

其他財帛,比如各種銅鐵錢和絹緞皮草,銅器瓷器等,估計還能有個50萬貫左右。

而徐世楊在蓋州城所有的財物收穫全家起來,估計能有三百萬貫。

即使對如今的齊省來說,這也是一筆可觀的財富。

而且,徐世楊發現一個令人有些以外的驚喜:這種戰爭其實是不虧錢的。

以往,徐世楊對戰爭的印象就是“大炮一響,黃金萬兩”。打仗確確實實是一件耗費巨大的工作,特別是齊軍火器越來越多的現在,一但進入戰爭狀態,部隊的糧餉、火藥鉛彈的消耗、武器的損毀以及傷亡者的撫卹都是一筆足以讓人頭疼的大支出。

不過現在看起來,如果每次都想這次作戰一樣,搶得大量人口、財帛、牲畜之外還能獲得幾千匹馬,那麼戰爭支出相對來說就不算什麼大問題了。

特別是,又過了兩天,連雲島上的齊軍開始分別乘船回家的時候,一艘快船送來了新的消息:

林沖指揮的致遠旅和孫立指揮的馭遠旅乘船機動,在五十驛寨北方不到二十里外伏擊正在撤退的完顏婁室。

這位剛剛吃了打敗仗的女真勃極烈根本沒想到居然有如此強力的生力軍在老家門前埋伏自己,他手下驚魂未定的新敗甲兵幾乎當場崩潰,完顏婁室只能用不到以前甲騎抵禦兩個野戰旅的輪番攻擊。

結果不言而喻。

林沖和孫立斬首617級,俘獲韃子500餘人,一個精神崩潰的猛安率領300多甲兵向孫立整建制投降。

雖然完顏婁室還是逃了,但兩個旅繳獲戰馬1500匹,各式鎧甲兵仗數千套。

後者對徐世楊來說並不重要,但現如今這種情況,韃子損失如此多軍械,想要補充回來,沒有個幾年時間幾乎不可能。

得到勝利的消息,徐世楊強忍着內心的激動,把捷報遞給一臉興奮的幾個旅長。

“現在纔算是真的贏了。”

徐世楊說道:

“通報全軍,咱們回家。”

現場安靜了片刻。

隨後,李井槐突然高聲大喊:“勝利了!!!”

“勝利了!!!”

馮三虎、解珍、欒廷玉等人同時歡呼起來。

然後是各營連級軍官,最後連普通士兵都放聲歡呼:

“勝利了!!!”

……

大周隆道元年九月,徐世楊率領齊省新軍在遼東蓋州附近縱橫40天,先後斬首金軍五千餘級,俘虜各族人口超過五萬,解放被掠漢人一萬五千。

徐世楊下令把所有韃子首級堆積在蓋州城門前,壘成京觀以示震懾韃子。

隨後,齊軍在蓋州城放火,把已經空無一人的蓋州燒成一片白地。

第226章 公主第636章 自己跳到碗裡來第211章 新人事安排第231章 江南亂局第295章 忠臣2第309章 市場第356章 劫掠1第17章 莒州徐家第155章 時局圖第652章 開戰之前第410章 龍仁之戰2第117章 勝利第275章 換命第477章 珍惜機會第611章 平夏戰爭3第258章 戰黃河1第33章 備戰1第356章 鉅變第692章 不戰而勝第642章 父親第256章 牆頭草第277章 最後一口氣第502章 新一年1第713章 勝利果實2第751章 民心1第425章 決心第478章 對比第205章 節度使的命令第193章 戰鬥第146章 賺到了第457章 生女真第343章 女真的應對第71章 徐世柳第153章 洽談第479章 絕望第171章 人第392章 伐高麗4第545章 軍改2第165章 主戰派第8章 得失1第12章 徐家15屯圓桌會議1第14章 各自的心思第9章 得失2第155章 時局圖第651章 我也要當大王第659章 釣魚第629章 去江南第257章 一級戰備第27章 集市第428章 佔領蓋州2第235章 馬第518章 齊王府裡發生的一些小事第694章 開明士紳第446章 薩廉第33章 備戰1第695章 對交趾政策第701章 南征1第359章 炮擊第390章 伐高麗2第679章 邕州3第429章 佔領蓋州3第690章 碎葉—河中2第753章 霸權1第578章 窺探南洋第41章 矛盾第486章 選擇第82章 文與武第164章 文仲第107章 來了第633章 南下2第200章 盛宴第485章 會見第57章 勝利果實1第675章 統一第216章 祝家莊3第168章 動容第633章 南下2第674章 豺狼當道第691章 河中—碎葉3第452章 陸文昭第655章 南北2第761章 暹羅第356章 劫掠1第345章 江南市場第478章 對比第181章 笨拙的戰爭第103章 靠人不如靠己第572章 北行記4第257章 一級戰備第343章 女真的應對第633章 南下2第418章 金軍的準備第57章 勝利第467章 美泉宮第127章 新軍訓練第281章 最後的嘗試第518章 齊王府裡發生的一些小事第176章 黃河大俠第613章 西域2第212章 清仗田畝
第226章 公主第636章 自己跳到碗裡來第211章 新人事安排第231章 江南亂局第295章 忠臣2第309章 市場第356章 劫掠1第17章 莒州徐家第155章 時局圖第652章 開戰之前第410章 龍仁之戰2第117章 勝利第275章 換命第477章 珍惜機會第611章 平夏戰爭3第258章 戰黃河1第33章 備戰1第356章 鉅變第692章 不戰而勝第642章 父親第256章 牆頭草第277章 最後一口氣第502章 新一年1第713章 勝利果實2第751章 民心1第425章 決心第478章 對比第205章 節度使的命令第193章 戰鬥第146章 賺到了第457章 生女真第343章 女真的應對第71章 徐世柳第153章 洽談第479章 絕望第171章 人第392章 伐高麗4第545章 軍改2第165章 主戰派第8章 得失1第12章 徐家15屯圓桌會議1第14章 各自的心思第9章 得失2第155章 時局圖第651章 我也要當大王第659章 釣魚第629章 去江南第257章 一級戰備第27章 集市第428章 佔領蓋州2第235章 馬第518章 齊王府裡發生的一些小事第694章 開明士紳第446章 薩廉第33章 備戰1第695章 對交趾政策第701章 南征1第359章 炮擊第390章 伐高麗2第679章 邕州3第429章 佔領蓋州3第690章 碎葉—河中2第753章 霸權1第578章 窺探南洋第41章 矛盾第486章 選擇第82章 文與武第164章 文仲第107章 來了第633章 南下2第200章 盛宴第485章 會見第57章 勝利果實1第675章 統一第216章 祝家莊3第168章 動容第633章 南下2第674章 豺狼當道第691章 河中—碎葉3第452章 陸文昭第655章 南北2第761章 暹羅第356章 劫掠1第345章 江南市場第478章 對比第181章 笨拙的戰爭第103章 靠人不如靠己第572章 北行記4第257章 一級戰備第343章 女真的應對第633章 南下2第418章 金軍的準備第57章 勝利第467章 美泉宮第127章 新軍訓練第281章 最後的嘗試第518章 齊王府裡發生的一些小事第176章 黃河大俠第613章 西域2第212章 清仗田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