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改編1

莒州,原徐家十五屯,新軍總部所在地。

再過一段時間,新軍總部將被改編爲更具近代化特質的總參謀部,成爲一個單獨而不是臨時的機構。

徐世楊任齊省都督府下轄的戰爭部長兼任總參謀長,少將軍銜,總領齊省一切軍務。

然後,總參謀部將被遷徙到登州,與遼東隔海相望。

不過,那都是二、三個月以後的事,一切準備妥當,拖到明年年初都不是不可能,因此現在,新軍的軍事會議仍然要在莒州開。

今天的會議是之前戰爭的總結會,新軍所有少校級別(這個軍銜相當於所有副營級以上,以及之前戰鬥中表現出色,即將得到提拔的人)以上軍官全部參加。

按照以往的傳統,營級以上主要軍官們全都坐在一張圓桌前,只是圓桌不夠大,剛剛獲得與會資格的新人不得不再圍着他們坐一圈。

“部隊上普遍反映,戰鬥中表現最好的神機兵,其次是選鋒和陷陣,銳士兵的表現……,嗯,不太好。”

現在發言的是公孫勝,上次黃河之戰的時候,他負責南線的指揮,直面韃子天會汗完顏吳乞買,由於距離問題,他算是新軍中少見的有單獨指揮大戰經驗的將領。

“怎麼個不太好法?”

徐世楊一邊問,一邊自己拿支筆在本子上寫寫畫畫,原本這個任務是趙琳的,但幾天前趙琳被檢查出懷了身孕,容嬤嬤強迫她脫離工作休養去了。

“他們的長槍太長了,又不能遠射,在壕溝裡使用不便,進不能進退不能退,也就防守胸牆的時候能用用。”

公孫勝回答:

“隊伍上有人建議縮編銳士,把多餘出來的人分給選鋒和神機。”

“我們不可能指望每一次都挖好塹壕等着韃子來撞。”

徐世楊頭也不擡的說道:

“用不了多久,我們就得跟韃子野戰,到時候沒有長槍,用什麼抵禦韃子騎兵?”

“刺刀也可以。”新近纔有機會參加這種重要會議的徐寧立刻說道:“馬很聰明,也很膽小,只要有個尖銳的東西在眼前,它們肯定不敢硬衝,屬下看了看火槍上的刺刀,那東西足夠了。”

“刺刀的產量不夠,現在只有燧發槍有,連火繩槍手都得配把腰刀防身。”代表第一兵工廠的湯隆說道。

新軍的火繩槍和燧發槍只在槍機上有區別,其他部件是同一規格的產品,它們完全可以使用同一款刺刀。

之所以燧發槍有刺刀而火繩槍沒有,原因就在於產量——最簡單的套筒式刺刀也是需要攻螺紋的,那玩意生產速度實在快不起來,更要命的是,面對韃子的甲兵,它其實還是易耗品。

“說起刺刀,還有一件事。”新兵營營長馮三虎說道:“每個營都是燧發槍與火繩槍混編,這樣指揮太過不便,戰前檢查槍支狀態……。”

“這個等會再說,事情一個個解決。”

徐世楊暫時打斷他,直接下命令道:

“銳士需不需要縮編,得試過才能知道。”

“正好有幾百個韃子甲兵投降咱們,我打算把他們編製成一個藍軍營,兵器戰法還是原來韃子的樣子,以後新編制如何,先跟他們在訓練場上試過再說。”

“但是有一點,無論是否縮編,現在的銳士都不能只練長槍了——他們也得參與火槍射擊訓練,這樣如果遇到長槍無法發揮,而身邊神機兵戰友傷亡的情況,可以用銳士暫時頂上。”

“他們能學那許多嗎?”

“怎麼學不來?增加些裝填射擊訓練而已,長槍兵本來就是跟火槍兵一起練隊列的,訓練強度增加並不多。”

大家還沒學會暢所欲言,大多數情況下,徐世楊的發言就是結論了。

其實徐世楊也是在爲未來考慮。

如果青州兵工廠產能提升上去,不僅長槍可以取消,甚至神機兵中的火繩槍兵也應該全部升級成燧發槍。

到那時候,有射擊訓練基礎的銳士完全可以迅速轉職成火槍手,這對保持部隊戰鬥力有很大好處。

話又說回來,發展下去,又涉及到剛纔馮三虎提的問題了。

“關於槍械混編的問題,馮營長提的很好,但現在燧發槍的產量不足以滿足新軍的規模和今後的擴充需要,若是把所有燧發槍集中給某幾個營,很容易讓只有火繩槍的部隊產生自己不受重視的錯覺。”

“還有,火繩槍不適合新手,所有營都是新兵居多,把火繩槍給新兵容易出安全事故。”

馮三虎想了想,最後建議道:“司令,您看這樣行不行:就像藍軍營一樣,先挑出一個營做實驗性營伍,完全裝備燧發槍,看看這個營伍的戰鬥力是否比混裝高很多。”

若是真的高很多,不改也得改。

反正現在沒有大仗要打,部分營暫時的戰鬥力下降可以接受,大不了今後再補回去。

“這個建議好。”徐世楊贊同道。

“要組建新營嗎?”

“不,從現有步兵營中挑一個,嗯,就定遠吧,這個營資格最老,其他營應該不會對此產生太多不滿情緒。”

徐世楊轉頭對湯隆說道:

“這裡面有我的問題,因爲我沒法給你們提供太多資源生產最好的武器。但也有你的問題,你們軍工廠還有潛力可挖!這方面你和老戴那邊要多注意!”

“是。”湯隆苦笑着點點頭。

“那些亂七八糟的武器不要造了。”徐世楊接着說:“這次你們分給民兵的實驗性裝備,其實都是那麼回事,除了其中兩三種可以小規模批量生產外,其他的都放棄吧。”

“包括大擡杆?”湯隆問道。

這玩意可是擊斃韃子一個勃極烈的功臣。

“包括大擡杆。”徐世楊用肯定的語氣點點頭:“我不反對你們設計實驗新武器,但你要記住,裝備給部隊的武器必須具備容易生產、容易大規模裝備、容易操作等優點,否則我寧可不要。”

除非是大殺器,否則個把只能裝備極少數部隊的特色武器,要來何用?

新軍又不是二戰米帝,有資格嘗試那麼多奇形怪狀的武器,容錯率高的嚇人。

齊省現有的有限資源,還是得讓大家儘量收斂一點。

炫技的玩意,玩玩也就好了。

第598章 奴隸戰爭2第585章 隴西之戰1第491章 五路伐金1第445章 戰略劣勢第341章 要變天了第75章 張家第298章 改編2第19章 塢堡主們第409章 龍仁之戰1第286章 反擊第182章 網絡第57章 勝利第469章 三級兵役制度第654章 南北1第429章 佔領蓋州3第9章 得失2第548章 國制第22章 那就打土匪吧第577章 海島攻略第514章 試射第121章 徐家重組1第604章 突變1第14章 各自的心思第55章 總攻開始第80章 別矯情第283章 虎頭蛇尾第639章 際遇第513章 擊發槍2第555章 開打第28章 老規矩第411章 開城之戰1第658章 塑料友情第53章 炮灰2第434章 齊王第37章 人生大事第301章 海盜行動2第595章 選擇第390章 伐高麗2第487章 期待決戰第621章 興慶府2第66章 153第542章 千頭萬緒第157章 第一個五年計劃的部分目標第478章 對比第134章 執干鏚舞第375章 威脅第707章 南征7第20章 站隊第351章 糧稅第72章 進軍第530章 少年兵1第410章 龍仁之戰2第366章 盈利第328章 旅順2第510章 各方4第101章 備戰3第130章 破莒州1第590章 隴西之戰2第68章 趙琳的努力第672章 南方第435章 兵役制度第653章 宣戰第369章 喜憂第593章 反華夏包圍圈第614章 興靈1第368章 選擇第563章 遼北攻略1第158章 李飛龍第642章 父親第500章 春天7第562章 北行記2第629章 去江南第158章 李飛龍第49章 破寨1第551章 孩子與孩子們的相遇第373章 財政2第345章 江南市場第41章 矛盾第678章 邕州2第152章 採購第715章 最後機會第543章 野店2第579章 江淮防線第53章 炮灰2第594章 機會第378章 敵人第696章 吉爾吉斯山1第153章 洽談第442章 賀使1第702章 南征2第552章 野店1第129章 聯盟之首第694章 開明士紳第347章 海軍第284章 投降第185章 正道第305章 兵變2第282章 最後一擊1第402章 幫助高麗重組軍隊第337章 狼煙
第598章 奴隸戰爭2第585章 隴西之戰1第491章 五路伐金1第445章 戰略劣勢第341章 要變天了第75章 張家第298章 改編2第19章 塢堡主們第409章 龍仁之戰1第286章 反擊第182章 網絡第57章 勝利第469章 三級兵役制度第654章 南北1第429章 佔領蓋州3第9章 得失2第548章 國制第22章 那就打土匪吧第577章 海島攻略第514章 試射第121章 徐家重組1第604章 突變1第14章 各自的心思第55章 總攻開始第80章 別矯情第283章 虎頭蛇尾第639章 際遇第513章 擊發槍2第555章 開打第28章 老規矩第411章 開城之戰1第658章 塑料友情第53章 炮灰2第434章 齊王第37章 人生大事第301章 海盜行動2第595章 選擇第390章 伐高麗2第487章 期待決戰第621章 興慶府2第66章 153第542章 千頭萬緒第157章 第一個五年計劃的部分目標第478章 對比第134章 執干鏚舞第375章 威脅第707章 南征7第20章 站隊第351章 糧稅第72章 進軍第530章 少年兵1第410章 龍仁之戰2第366章 盈利第328章 旅順2第510章 各方4第101章 備戰3第130章 破莒州1第590章 隴西之戰2第68章 趙琳的努力第672章 南方第435章 兵役制度第653章 宣戰第369章 喜憂第593章 反華夏包圍圈第614章 興靈1第368章 選擇第563章 遼北攻略1第158章 李飛龍第642章 父親第500章 春天7第562章 北行記2第629章 去江南第158章 李飛龍第49章 破寨1第551章 孩子與孩子們的相遇第373章 財政2第345章 江南市場第41章 矛盾第678章 邕州2第152章 採購第715章 最後機會第543章 野店2第579章 江淮防線第53章 炮灰2第594章 機會第378章 敵人第696章 吉爾吉斯山1第153章 洽談第442章 賀使1第702章 南征2第552章 野店1第129章 聯盟之首第694章 開明士紳第347章 海軍第284章 投降第185章 正道第305章 兵變2第282章 最後一擊1第402章 幫助高麗重組軍隊第337章 狼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