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破莒州1

建興十二年二月初一,徐家在家族聯盟會議上,以叛國罪逮捕了莒州範家家主,隨後,徐家以同樣的理由宣佈,出兵剿滅與韃子勾結的範家。

這一次,徐家並未邀請聯盟內各家一起出兵,但以盟主爲名,要求王家、丁家、鮑家和張家派出家中年輕子弟作爲觀察員,一起前往莒州。

徐世楊(通過徐睦河)提出這個要求的目的是在聯盟內給新軍做一個宣傳,提升他們的自信,省的韃子再來,他們又忍不住去做縮頭烏龜。

但是在四家看來,徐世楊提出的這個要求似乎是想要各家出幾個人質。

鑑於範家覆滅在即,各家對此甚至有些求之不得,生怕徐家把下一個目標放倒自己身上,因此沒過幾天,觀察員,或者說人質就已經到齊了。

新軍司令徐世楊多少了解了一下,四家派來的人基本都是家主的庶子或庶孫,跟家主是血親但又不是那麼不可替代。

還真是標準的質子人選。

徐世楊也沒法跟他們說自己確實只想要幾個觀察員,估計就算說了,聯盟中的各位也不會相信。

於是他就不再多費口舌了,好在除了徐世鬆有點看不起這些質子的庶出身份外,其他方面作爲觀察員還是很合格的——都是些年輕人,有一定的文化基礎,相對來說比較好學,而且對本家族有一定影響力。

所謂質子,一共有8個人,王、丁、鮑、張每家來了兩個,最大的19歲,最小的只有16歲。

徐世楊不管三七二十一,把他們全部編成一個觀察員小隊,帶在身邊,這樣還可以教授他們一點關於參謀方面的知識,把他們當做半個參謀來使用。

創業期間就是這樣,一切人員和物資都要儘可能物盡極用。

二月初三,新軍整隊出發,除了7個野戰營的3000大軍之外,徐家爲這次行動調用了一百輛大車,足足300匹大牲口(每頭大牲口負責拉一輛車,另外兩頭做備用)以及2000名負責運送物資的輔兵(差不多有三分之一是奴隸和庶民)。

整整五千人的大軍,包含十年來整個齊省都算空前的500騎兵部隊,浩浩蕩蕩衝着莒州城包圍過去。

實際上,徐家的核心勢力範圍在莒州城南方,但被徐家控制的浮來山,位置在莒州縣城西北方向,而莒州東面緊靠着洛水河,交通比較困難。

這樣,新軍分別出發,一開始就對莒州縣城形成半包圍狀態。

戰前,徐世楊得到的情報是,範家現在已經控制了整個舊莒州縣城,最近一段時間他們也是在大力招收流民,再加上之前聯合剿匪的成果,範家現在應該有6000左右的人口,其中壯丁和半丁在2000人上下。

在會議上被“雙規”的範老爺供述,他們家現在儲備有10門左右的木炮,但因爲火門槍不好練,沒人喜歡用,只造了7、8支,現在全扔在倉庫裡。

按照這個情報,新軍面對的最大威脅,就是這10門木炮。爲此,新軍專門帶上目前唯一一門青銅野戰炮,這門炮按照徐世楊自己的趣味,被命名爲十一式3斤野戰炮。

另外還有兩門鐵炮,這種炮被徐世楊命名爲十一式2斤速射炮。

士兵們的審美品位與徐世楊有着明顯的區別,這種以數字命名的方式被較爲隱秘的抵制了,神機兵給自己的武器起了個較爲傳統,而且聽起來比較神氣的名字:銅炮被稱呼爲“將軍炮”,鐵炮則用兵種名命名爲“神機炮”。

二月初五,新軍抵達莒州城下,其中靖遠營越過洛水河,在河東岸紮營。致遠營作爲總預備隊留在司令部身邊,其他5個步兵營依次列陣,對莒州城形成包圍。

此時,失去了家主的莒州城一片混亂。

範家高層之間顯然也有難以彌合的裂痕,有一部分範家人要求抵抗到底,他們認爲徐家軍的行動跟土匪並無太大區別,按在自家頭上的罪名顯然是污衊。

但是另一部分人認爲自家沒有實力對抗龐大的徐家軍,何況眼前這隻軍隊剛剛殲滅韃子一個猛安,這彪悍的戰績讓人升不起半點抵抗決心。

當然,也不能就這樣投降。

畢竟以前也出現過不同家族之間的戰爭和互相吞併,最終失敗者的下場並不比被土匪或韃子攻破塢堡強多少。

沒人願意自家任人宰割,於是範家高層做出的決定是,全家備戰,但同時派出使者來徐家軍營,提出向徐家貢獻年輕女子50人,豬羊100只,糧食200石的贖城費。

另外,如果徐家堅持範家投敵,那麼範家認爲這是家主一人所爲,他們願意交出範家家主(反正已經在徐家手裡了),並任徐家處置。

徐世楊聽到這一連串數字,第一反應是有點耳熟……,他想了好一陣才意識到,這就是當初第一次面對韃子的時候,自家胡蘭山老頭打算貢獻給韃子的那個數字的十倍。

當時十五屯面對的是一個韃子謀克,現在他們願意給十倍,大概是把自己當做一個猛安看待了吧?

想明白這一點後,徐世楊被氣的七竅生煙:

“還敢說你們沒跟韃子勾連!”

感情這贖城費還是有統一標準的!

範家來談判的老頭瞥了徐世楊一眼,忍不住小聲嘀咕道:“你也知道這個數字,難道你也跟韃子有勾連?”

可惜他不太小心,這句話被徐世楊聽到了。

於是談判破裂,徐範兩家正式開戰。

二月初六清晨,致遠營的正規騎兵率先對莒州發起進攻。

欒廷玉的騎兵練的不錯,其實他一直偷偷養着幾個韃子奴隸,從他們那裡請教騎兵的戰術、用法和訓練方式,因此他練出來的致遠營看起來跟韃子確實有三分相似。

上百致遠騎兵分散成三五成羣的小隊伍,尖聲怪叫着在莒州城牆外百步左右的距離上馳聘,不時有人用火門槍向城牆射擊一次,不斷給守軍制造心理壓力。

騎兵們忽聚忽散,甚至有幾個藝高人大膽的,還做出突擊的姿勢,直接策馬奔到70步左右的距離上,向城牆拋射一隻輕箭後有迅速後退。

守軍終於按耐不住,莒州城頭一聲炮響,一枚石彈飛速越過70多步的距離,砸在地上又彈起幾次,一直滾落到接近90步的距離上。

第87章 局勢第151章 投資第597章 戰爭1第182章 網絡第494章 新春1第710章 升龍府1第652章 開戰之前第616章 興靈3第429章 佔領蓋州3第56章 破寨3第254章 幫助第275章 換命第135章 乃服第330章 佔領第289章 勝利1第634章 暴秦4第423章 叛徒第220章 士兵徐世楨第235章 馬第586章 沙塵之中第121章 徐家重組1第22章 那就打土匪吧第525章 抱怨第231章 江南亂局第465章 人口!人口!2第57章 勝利第639章 際遇第743章 突發第265章 汗位第478章 對比第732章 名門正派1第335章 克金州第549章 帝國第338章 韃子的鹽第474章 第一次掃北2第662章 暴秦2第737章 陰謀1第335章 克金州第88章 局勢2第166章 死諫第635章 信仰第226章 公主第661章 暴秦1第470章 巡邏隊第662章 暴秦2第525章 抱怨第593章 反華夏包圍圈第762章 更替第292章 勝利2第437章 財務制度第214章 祝家莊1第670章 大周孤忠1第230章 初步計劃第110章 傷亡第34章 安排第122章 徐家重組2第196章 開始變了第414章 高麗1第641章 分割扶桑第722章 皇家財源第59章 湯隆1第101章 備戰3第118章 當家主當了叛徒第613章 西域2第717章 大帝國2第698章 吉爾吉斯山3第348章 宣傳第441章 齊第545章 軍改2第266章 情報2第715章 最後機會第229章 貨幣第304章 兵變1第543章 心情不好第99章 宣言第596章 從一而終第500章 春天7第672章 南方第565章 遼北攻略3第375章 威脅第516章 軍改方案第217章 祝家莊4第4章 夜戰1第633章 暴秦3第594章 機會第465章 人口!人口!2第46章 莫名其妙第101章 備戰3第224章 船隊到來第330章 佔領第97章 兄弟並肩第100章 備戰2第677章 邕州1第469章 三級兵役制度第636章 自己跳到碗裡來第651章 我也要當大王第52章 炮灰1第748章 請內附第181章 殺韃子去嘍!第69章 女權2
第87章 局勢第151章 投資第597章 戰爭1第182章 網絡第494章 新春1第710章 升龍府1第652章 開戰之前第616章 興靈3第429章 佔領蓋州3第56章 破寨3第254章 幫助第275章 換命第135章 乃服第330章 佔領第289章 勝利1第634章 暴秦4第423章 叛徒第220章 士兵徐世楨第235章 馬第586章 沙塵之中第121章 徐家重組1第22章 那就打土匪吧第525章 抱怨第231章 江南亂局第465章 人口!人口!2第57章 勝利第639章 際遇第743章 突發第265章 汗位第478章 對比第732章 名門正派1第335章 克金州第549章 帝國第338章 韃子的鹽第474章 第一次掃北2第662章 暴秦2第737章 陰謀1第335章 克金州第88章 局勢2第166章 死諫第635章 信仰第226章 公主第661章 暴秦1第470章 巡邏隊第662章 暴秦2第525章 抱怨第593章 反華夏包圍圈第762章 更替第292章 勝利2第437章 財務制度第214章 祝家莊1第670章 大周孤忠1第230章 初步計劃第110章 傷亡第34章 安排第122章 徐家重組2第196章 開始變了第414章 高麗1第641章 分割扶桑第722章 皇家財源第59章 湯隆1第101章 備戰3第118章 當家主當了叛徒第613章 西域2第717章 大帝國2第698章 吉爾吉斯山3第348章 宣傳第441章 齊第545章 軍改2第266章 情報2第715章 最後機會第229章 貨幣第304章 兵變1第543章 心情不好第99章 宣言第596章 從一而終第500章 春天7第672章 南方第565章 遼北攻略3第375章 威脅第516章 軍改方案第217章 祝家莊4第4章 夜戰1第633章 暴秦3第594章 機會第465章 人口!人口!2第46章 莫名其妙第101章 備戰3第224章 船隊到來第330章 佔領第97章 兄弟並肩第100章 備戰2第677章 邕州1第469章 三級兵役制度第636章 自己跳到碗裡來第651章 我也要當大王第52章 炮灰1第748章 請內附第181章 殺韃子去嘍!第69章 女權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