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1章 南洋大陸

“想要接納這些綠林的地方真不少啊。”

徐世楊感慨道:

“秦國那邊想要,楚國那邊也想要,北海省(外興安嶺以北)、滇省、安南省也是都發信來希望能把人流放到他們那邊去。”

“晉王那邊沒要人嗎?”李井槐問道。

“世柳沒要,他手下人並不少,而且他的封地在吐蕃,那裡地方雖大,但能承載的人口其實不多,而且吐蕃人威脅對他的威脅很小。”

徐世楊在豫省待了一個多月,基本處理完少森寺的事,等來內閣的審查團後,他離開豫省,再次南下,繼續自己的巡查之旅。

共和1798年6月初,他在滇省建昌府遇到了北歸的李井槐所部。

徐世楊在建昌請李井槐吃飯,算作他個人對李井槐征服大理的表揚——這已經足夠了,對李井槐來說,徐世楊既是統帥又是老師,還可以算是養父。

父親主動請兒子吃飯,什麼功勞都能抵的過去,何況這只是私人性質,李井槐回去後,內閣、兵部和總參還會給他更多獎勵。

說是父子關係,其實李井槐的實際年齡比徐世楊還大一點,徐世楊在飯桌上也沒擺什麼架子,兩人相談甚歡,於是徐世楊把他在豫省之所見,對綠林的看法,以及邊疆和屬國向他要人的信都跟李井槐說了。

“到處都要人,那殿下打算怎麼安排那些綠林?把他們流放到哪裡去?”李井槐問道。

“還得看到最後有多少人會被刑部流放。”徐世楊回答:“我個人覺得,秦國佔六成,南洋佔兩成,大理佔兩成比較好。”

“楚國那邊不給人嗎?”

“楚國其實並不缺人,粵省、閩省一直以來都有下南洋的傳統,那邊漢裔其實很多,再從國內給人實在沒有必要。”徐世楊斟酌着說道:“而且……,我打算從別的地方給他們調人過去。”

“還有哪裡有人可調?”

“草原,蒙兀人。”

“啊?調蒙兀人去南洋的島子?”李井槐訝然道:“殿下要給蒙兀人減丁嗎?”

蒙兀人適應不了南洋的生活,徐世鬆出發的時候帶了300蒙兀騎兵,最近他來信說,戰場上倒是沒有什麼損失,但被疫病幹掉一大半,現在連50騎都沒有了。

按這個比例來看,把蒙兀人調到南洋去,比在一百步外對他們來一輪排槍殺的還多些。

“並不是那樣,我雖然給蒙兀人減丁,但減丁不代表要他們的命。”徐世楊說道:“我讓他們去南洋,不是把他們扔到小島上。”

“那是去哪?”

“探險隊派快船送來報告,說是在南洋羣島的東側——原滿者伯夷國最東側的島嶼南方,發現一塊很大的陸地。”

“很大是多大?”

李井槐有些好奇,太子殿下以往很不喜歡很大、很多之類的形容詞,徐世楊對他們這些人的要求就是數字要儘量做到準確。

比如殲敵一千,你就只能彙報說殲敵一千,要是說殲敵甚衆,會挨批的。

可這次,徐世楊自己卻用了很大這樣的形容詞……。

“非常大,探險隊已經派船嘗試環繞那塊陸地一週,但兩隊船相向而行,半個月時間居然沒碰到!”

徐世楊說:

“科學院的人計算,這塊土地面積可能比中原十二省面積還大不少。”

所謂中原十二省,就是指禁槍和限槍的十二個省,這些地區現在被認爲是帝國最核心的領土,其他省份,相對來說都顯得有些邊遠了。

“真的有那麼大?”這一次,李井槐是真的驚到了。

這意味着,那“島嶼”可能有幾百萬平方公里!

這已經不能算個島嶼了,按現在科學協會的說法,這是一個大陸!

“是的,非常大!具體有多大還不好說,但幾百萬平方公里確實有,所以科學協會準備把它定名爲南洋大陸。”徐世楊繼續介紹:“探險隊的船在南洋大陸的北部建了個小港口(珀斯)作爲落腳點,他們登陸偵察過,並未發現人類的蹤跡。”

“這麼大的地方,沒有人?”

“應該是有的,畢竟我們並未深入陸地,但肯定很少就是了。”徐世楊說道:“這是個很好的機會,我打算用蒙兀人完成對南洋大陸的佔領,所以要調蒙兀人去,他們在島上不行,在大陸上總是有用的。”

毫無疑問,南洋大陸就是這個位面的澳洲。

實際上,把科學協會的人塞進楚國遠征軍,是徐世楊乾綱獨斷,目的就是爲了找到澳洲。

雖然科學協會的報告說南洋大陸十分荒涼,但那只是因爲他們是從西北部登陸的,而澳洲的精華在東南沿海地帶。

那裡的氣候條件十分適合發展畜牧業——澳洲的羊毛可是馳名全世界的。

因此徐世楊打算先讓世代放羊的蒙兀人先去把地盤佔住,等工業革命爆發,就可以移民漢人過去,把澳洲東南部轉變爲綿羊/小麥混合農業帶。

若是今後始終沒有把南洋大陸丟掉,那麼再過幾百年,帝國工業的原材料產地就可以多一個礦大利亞了。

“井槐,你有沒有興趣帶兵去那裡看看?”徐世楊問道:“就當一次開闊眼界的旅行了,那裡就算有土著,也肯定不厲害。”

另一個位面,澳洲有大約不到一百萬處在原始社會的土著,對近代化的華軍來說毫無威脅。

徐世楊讓李井槐帶隊去征服南洋大陸,主要是爲了開拓將官的視野——與老爹約定的五年之期已經過去一半,再有兩年多徐世楊就要登基了,到時候,徐世楊不可能像現在這樣把大部分精力放在軍隊方面。

因此他希望李井槐、馮三虎這些人能夠從將領轉變爲統帥,幫助自己支撐軍隊的發展。

李井槐現在是中將,有徵服大理的功勞,徐世楊打算把他提升爲上將,再征服澳洲,過段時間就可以把他提升爲元帥了。

至於馮三虎,徐世楊給他設計的路線是征服整個東南亞之後,以他爲主帥前往征服天竺。

這兩個徐世楊信任的統帥,一個在內,一個在外,能夠幫他承擔很多重擔。

“殿下的命令,屬下在所不辭!”

“不用那麼嚴肅,這個任務並不難,你還有時間,回去休息幾個月,然後去草原調人,明年之後再出發不遲。”

徐世楊笑道:

“我也要先去大理看看,然後儘快北上巡視完剩下的地方,今年年底我要去金陵參加年會。”

第711章 升龍府2第551章 孩子與孩子們的相遇第103章 靠人不如靠己第221章 破莊第18章 宗祠第229章 貨幣第99章 宣言第572章 北行記4第202章 團結第467章 美泉宮第367章 宣傳第642章 父親第527章 晉省2第650章 最後一根線第485章 會見第39章 備戰2第514章 試射第591章 隴西之戰3第595章 選擇第683章 直白第15章 徐世鬆第520章 世侯2第295章 忠臣2第380章 銀術可的想法第558章 去北方第643章 父親2第506章 新的一年5第273章 豬突2第16章 買賣第685章 野心第644章 秦軍第201章 朝陽第174章 人市第90章 嚴肅軍紀第364章 摘果子第64章 冬季1第693章 南下北上第720章 大帝國4第367章 宣傳第348章 宣傳第656章 南北3第267章 夜戰1第43章 塢堡民兵第175章 說服第72章 進軍第667章 暴秦7第455章 目的地第513章 擊發槍2第328章 旅順2第602章 倭奴戰爭4第144章 福船第636章 自己跳到碗裡來第622章 閒暇第544章 軍改1第148章 麻煩第648章 峻法第403章 再擴軍第682章 尾聲第328章 旅順2第419章 各方都在期待第106章 哨騎第163章 鎮邪第711章 升龍府2第162章 城門前第606章 十八年了第747章 株連第91章 戰利品第144章 福船第486章 選擇第7章 歡呼第398章 降服4第267章 夜戰1第413章 氣勢第173章 緊迫第755章 尚需繼續前行1第449章 焦土第225章 攔截第129章 聯盟之首第90章 嚴肅軍紀第473章 第一次掃北1第487章 期待決戰第314章 教育第685章 野心第406章 徐世楊的野心第677章 邕州1第358章 準備戰鬥第303章 鐵山海戰2第202章 團結第351章 糧稅第100章 備戰2第244章 局勢第616章 興靈3第466章 衛生第510章 各方4第741章 南洋大陸第160章 分期第165章 主戰派第83章 結盟提議第238章 工廠2
第711章 升龍府2第551章 孩子與孩子們的相遇第103章 靠人不如靠己第221章 破莊第18章 宗祠第229章 貨幣第99章 宣言第572章 北行記4第202章 團結第467章 美泉宮第367章 宣傳第642章 父親第527章 晉省2第650章 最後一根線第485章 會見第39章 備戰2第514章 試射第591章 隴西之戰3第595章 選擇第683章 直白第15章 徐世鬆第520章 世侯2第295章 忠臣2第380章 銀術可的想法第558章 去北方第643章 父親2第506章 新的一年5第273章 豬突2第16章 買賣第685章 野心第644章 秦軍第201章 朝陽第174章 人市第90章 嚴肅軍紀第364章 摘果子第64章 冬季1第693章 南下北上第720章 大帝國4第367章 宣傳第348章 宣傳第656章 南北3第267章 夜戰1第43章 塢堡民兵第175章 說服第72章 進軍第667章 暴秦7第455章 目的地第513章 擊發槍2第328章 旅順2第602章 倭奴戰爭4第144章 福船第636章 自己跳到碗裡來第622章 閒暇第544章 軍改1第148章 麻煩第648章 峻法第403章 再擴軍第682章 尾聲第328章 旅順2第419章 各方都在期待第106章 哨騎第163章 鎮邪第711章 升龍府2第162章 城門前第606章 十八年了第747章 株連第91章 戰利品第144章 福船第486章 選擇第7章 歡呼第398章 降服4第267章 夜戰1第413章 氣勢第173章 緊迫第755章 尚需繼續前行1第449章 焦土第225章 攔截第129章 聯盟之首第90章 嚴肅軍紀第473章 第一次掃北1第487章 期待決戰第314章 教育第685章 野心第406章 徐世楊的野心第677章 邕州1第358章 準備戰鬥第303章 鐵山海戰2第202章 團結第351章 糧稅第100章 備戰2第244章 局勢第616章 興靈3第466章 衛生第510章 各方4第741章 南洋大陸第160章 分期第165章 主戰派第83章 結盟提議第238章 工廠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