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朝廷

在封建社會,地方軍政長官在沒有得到朝廷冊封的情況下自行稱王,可以明確的說就是一種叛亂行爲。

身負監軍職責的章明義自然要對此大加反對。

然而,區區一個刑部尚書並沒有對抗大勢的能力。

齊省地方政權實際上從未接受過江南朝廷的直接領導,因此都督府/齊王府下屬的官員對朝廷的忠誠度十分低。

相反,因爲朝廷當初拋棄江北讓大家過了十多年任人宰割的苦難生活,齊省,或者說所有江北民衆,對大周朝廷的忠誠和敬畏都十分單薄。

人民的心思其實十分簡單——誰能讓他們過好日子,他們就忠於誰。

所以大都督能讓江北的漢人不再受到韃子和盜賊的騷擾,能讓大家吃飽飯,甚至還有鯨魚肉吃,那麼他們就支持大都督。

別說稱王,就是稱帝他們都會支持。

齊省的官員更加支持徐睦河稱王,因爲他們都是大都督府任命的官員,一切功名利祿跟朝廷都沒有任何關係。

同樣的職務,做都督府的官員,自然比不上做齊王府的官,更加比不上做新王朝的官員。

這個道理很簡單對不對?

所以,徐睦河稱王,齊省上下只有章明義一個人反對,那真的是孤家寡人,反對毫無意義。

章明義的憤怒溢於言表,以至於在齊省所有官員站起來對新鮮出爐的齊王山呼萬歲的時候,刑部尚書章大人直接憤而退場以示抗議。

徐世楊也沒有跟着人羣一起朝父親歡呼,看到章明義退場後,他也跟着離開了。

反正這是最後一個議題,而且是已經確定的問題,現在不過是宣佈一下而已,自己的任務已經完成了,現在反而跟章明義談談更重要一些。

兩人就在泉城大會議室門前的道路上,一邊聽着與會人員的歡呼聲一邊散步似得緩緩前行。

“我要回去了。”章明義有些不明所以的說道。

“去哪?”徐世楊問。

“江南。”章明義回答:“我在你們這已經好幾年了,本來是監軍職責,結果全部時間和精力都用來給你們幫忙了。”

“以往還好,現在既然你們已經打算稱王……,我的本職就是完全失敗,哪裡還有臉留在這裡。”

章明義情緒十分低落,徐世楊也興致不高。

其實,這幾年兩人的配合還是蠻不錯的,章明義既能幫齊省掌握刑部,也能給徐世楊充當軍隊後勤總管職務,這些工作他做的相當出色。

然而,章明義是朝廷的人。

這是本質,如果他不想做貳臣,那麼徐睦河在沒有得到朝廷任命的情況下自行稱王,他就必須跟齊省做一個切割了。

“實話實說,我在江北這三年,真的覺得你們這邊比朝廷有前途。”

章明義十分坦然的說道:

“可是,我沒有選擇,朝廷派我來不是讓我當貳臣的,你們既然做出選擇,我也只能回去覆命了,呵呵,雖然我這監軍做的特別失敗。”

徐世楊看着他,片刻後,他問:“那個朝廷……,值得嗎?”

“這不是值不值得的問題。”

“我認爲你這種愚忠並不好。”徐世楊皺着眉頭說道:“從三皇五帝開始到現在,我華夏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了,十幾個朝代,幾百個帝王,從來沒有那一個說是能千秋萬代的,只有我們這個民族,能一直延續到現在。”

“民族?”

這個詞讓章明義十分陌生,因爲出了徐世楊,這個世界還沒出現過民族這個詞。

不過,這個詞很容易理解,仔細想想,章明義也能明白徐世楊指的是什麼——又不是說沒有民族這個詞就沒有漢人這個文化和血緣的聚合體。

“是啊,民族,炎黃子孫、華夏貴胄。”

徐世楊接着說道:

“朝廷這東西,不管姓什麼,也就幾百年壽命,這樣算起來,大周到現在也差不多了。”

“如果我真的建立一個新王朝,這朝廷自然也不會永遠持續下去,不管幾百年後是誰來替代我的帝國,我個人都能接受——只要還是咱們漢人自己的王朝。”

“所以,我希望大家忠於永恆的民族,而不是隻有幾百年壽命的帝國,更非一家一姓的天子。”

“呵。”章明義不明所以的笑了一下問道:“你這話跟別人說過嗎?跟大都督說過嗎?”

“目前只對你說過。”徐世楊笑道:“不過等到我來掌握這天下的時候,我會把這些加入到學校教育中,讓所有漢人孩子都知道我的這個想法。”

“然後呢?號召他們起來推翻你的徐家王朝?”

“當然不是,朝廷能代表我們這個民族大多數人利益的時候,我會號召大家砥礪奮進,團結在朝廷周圍一起前進。”

徐世楊認真的回答道:

“但若是朝廷成爲阻礙民族發展的障礙物,我也會號召大家奮起,把這個障礙物踢進歷史的垃圾堆裡,不管這個朝廷姓趙,還是姓徐,都一樣。”

“章兄,我最後勸你一句,不要爲註定要被淘汰的王朝盡忠,大周已經不是太祖時候的那個朝廷了,它不配。”

“你的想法很奇怪,當初在江南第一次見到你的時候我就有這種感覺,來到江北之後這種感覺更強烈了。”

章明義說道:

“現在我確定了,你是不一樣的人。”

他指了指身後還在傳出陣陣歡呼聲的泉城大會議室:

“你跟我們——我和他們,是完全不一樣的人。”

“沒什麼不一樣的,最大的區別是接收信息的渠道更多一點而已。”

多了接近一千年的歷史和一個互聯網……。

“呵呵,無所謂吧。”章明義笑着說道:“你看起來並不瞭解我。”

“你們江北的人沒有沐受過皇恩,你們的想法我能理解但不能接受。你跟我們不一樣,我跟你們其實也不一樣。”

“我會爲大周盡忠。”

“江南,也一定會有很多人爲大周盡忠,到時候,你會怎麼選擇?把我們跟大週一起踢進垃圾堆裡去?”

“這取決於你們的選擇。”徐世楊回答:“你們,包括大周的忠臣與趙氏皇族跟大周這個王朝的區別我分得清。”

“如果你們這些人想跟朝廷一起退場,我會成全你們。如果你們願意作爲新時代的普通公民生活下去,我也不會專門找你們的麻煩。”

“章兄如果執意要回江南,今後有機會就仔細想想我今天說的話吧。”

“你們早晚有一天會用得上的。”

第743章 突發第115章 塢堡血戰5第4章 夜戰1第277章 最後一口氣第496章 新春3第117章 勝利第291章 葬禮第676章 1795年第247章 援助與否2第640章 扶桑戰爭落幕第70章 信使第713章 勝利果實2第625章 扶桑局勢第302章 鐵山海戰1第335章 克金州第746章 殉爆第153章 洽談第127章 新軍訓練第272章 豬突1第68章 趙琳的努力第283章 虎頭蛇尾第2章 夜間第438章 會議季1第33章 備戰1第177章 紀律第740章 人力第8章 得失1第436章 收支1第464章 人口!人口!1第490章 君臣相得第621章 興慶府2第116章 塢堡血戰6第534章 王師第376章 工廠第499章 春天6第320章 重視第372章 財政第427章 佔領蓋州1第10章 20個第169章 招攬第198章 回程第209章 武器生產第488章 善保第289章 勝利1第508章 各方2第685章 野心第25章 未來2第445章 戰略劣勢第484章 國家第168章 動容第493章 期盼第418章 金軍的準備第111章 間歇第212章 清仗田畝第653章 宣戰第732章 名門正派1第152章 採購第460章 佈局2第571章 百戶第630章 安全第448章 差距第109章 塢堡血戰2第303章 鐵山海戰2第151章 投資第3章 女孩第66章 153第746章 殉爆第158章 知恥而後勇第 544章 無心插柳第477章 珍惜機會第351章 糧稅第356章 劫掠1第84章 六家聯盟第451章 周軍的實力第346章 未雨綢繆第559章 三沙1第352章 返回第72章 進軍第518章 齊王府裡發生的一些小事第645章 秦軍2第369章 喜憂第324章 佈局第647章 南征準備第595章 選擇第249章 利息第739章 禁槍第717章 大帝國2第590章 隴西之戰2第605章 突變2第158章 知恥而後勇第436章 收支1第569章 遼北攻略4第28章 老規矩第329章 旅順3第704章 南征4第364章 激戰2第89章 剿匪第686章 封禪第311章 水利第643章 父親2
第743章 突發第115章 塢堡血戰5第4章 夜戰1第277章 最後一口氣第496章 新春3第117章 勝利第291章 葬禮第676章 1795年第247章 援助與否2第640章 扶桑戰爭落幕第70章 信使第713章 勝利果實2第625章 扶桑局勢第302章 鐵山海戰1第335章 克金州第746章 殉爆第153章 洽談第127章 新軍訓練第272章 豬突1第68章 趙琳的努力第283章 虎頭蛇尾第2章 夜間第438章 會議季1第33章 備戰1第177章 紀律第740章 人力第8章 得失1第436章 收支1第464章 人口!人口!1第490章 君臣相得第621章 興慶府2第116章 塢堡血戰6第534章 王師第376章 工廠第499章 春天6第320章 重視第372章 財政第427章 佔領蓋州1第10章 20個第169章 招攬第198章 回程第209章 武器生產第488章 善保第289章 勝利1第508章 各方2第685章 野心第25章 未來2第445章 戰略劣勢第484章 國家第168章 動容第493章 期盼第418章 金軍的準備第111章 間歇第212章 清仗田畝第653章 宣戰第732章 名門正派1第152章 採購第460章 佈局2第571章 百戶第630章 安全第448章 差距第109章 塢堡血戰2第303章 鐵山海戰2第151章 投資第3章 女孩第66章 153第746章 殉爆第158章 知恥而後勇第 544章 無心插柳第477章 珍惜機會第351章 糧稅第356章 劫掠1第84章 六家聯盟第451章 周軍的實力第346章 未雨綢繆第559章 三沙1第352章 返回第72章 進軍第518章 齊王府裡發生的一些小事第645章 秦軍2第369章 喜憂第324章 佈局第647章 南征準備第595章 選擇第249章 利息第739章 禁槍第717章 大帝國2第590章 隴西之戰2第605章 突變2第158章 知恥而後勇第436章 收支1第569章 遼北攻略4第28章 老規矩第329章 旅順3第704章 南征4第364章 激戰2第89章 剿匪第686章 封禪第311章 水利第643章 父親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