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齊王府裡發生的一些小事

美泉宮。

齊王的御花園內正在進行一次小小的茶話會。

齊王后慵懶的半倚半躺在上首一張新式天鵝絨大沙發上,身邊小桌上擺着蜜錢、乾果等各色小點心,以及甜果酒和茶。

幾個宮女在身側身後伺候着,只要王后一個眼神,立刻就有人非常貼心的把娘娘想要的東西送到嘴邊。

在王后兩側,並排擺放着八張規格略小一些的鴨絨沙發,這些沙發上坐着的主人都是齊王殿下最近幾年新納的王妃,她們各自身邊也有人數不等的宮女伺候。

齊王殿下忙於朝政,他的後宮自然就會顯得過於清閒,所以閒來無事的時候,王后娘娘就會召集後宮的姐妹在御花園裡召開這種茶話會。

原本這種茶話會還有南方來的戲曲班子吹奏一些舒緩的音樂,不過今天是大軍出征的日子,泉城內外到處涌動着人民的歡呼聲和雄渾的軍樂,就連美泉宮高高的宮牆都阻擋不住。

這種時候再讓樂班吹奏那些軟綿綿的音調,未免顯得太不合時宜了,因此今天王后娘娘特例沒叫來宮廷樂班,姐妹們只好聽着軍歌說些女人間的體己話。

“你說這出征就出徵吧,跟以前一樣悄沒聲的走就是了,搞得這麼隆重做什麼?好像非要讓全天下的人都聽到一樣。”

一個二十歲出頭,風姿卓越的婦人語帶不滿的說道:

“娘娘請我們來喝茶,咱們女人說體己話的時候,聽這聲音簡直太……”

“韋惠妃,萬萬慎言。”

王后瞥了說話的女子一眼,淡淡說道:

“我大齊以武立國,大王多次強調武人地位,姐妹們萬萬不要因爲自己不喜歡就說些不中聽的話,到時大王怪罪下來可不好看。”

按照齊王制定的後宮制度,王后以下設置賢、淑、莊、敬、惠、順、康、寧八妃,自後妃以下各級宮嬪,以婕妤、昭儀、貴人、美人位號。

原本齊王還打算讓後宮妃嬪享受各級貴族待遇,比如:王后享受郡王待遇,妃子享受公爵待遇,然後婕妤侯爵,昭儀往下享受伯爵、男爵、子爵相應待遇。

這個設想被徐世楊以國家名器不可輕易與人駁回了。

那個時候徐世楊甚至還把齊王的產業和王府開銷徹底從國庫中剝離出來,國庫連齊王的花銷都不再負責,自然也就不用給齊王的後宮發工資和相應的福利待遇。

從那以後,包括所有後妃在內,美泉宮所有工作人員的一切收入和花銷完全由內府產業收入負責。

至於後宮享受貴族待遇的事,更是連影都沒有了。

因此,徐世楊在齊王的後宮裡口碑其實挺悲劇的,大家都在暗暗抱怨這個世子不夠“孝順”,對父親的妃子太過苛刻。

與這種情緒相應的,美泉宮中對徐世楊一手建立的齊軍也頗有些微詞,有點恨屋及烏的意思。

因此,王后暗示惠妃不要說軍隊的壞話,韋惠妃卻像是沒聽到一樣繼續說道:

“大王爲何這麼看重那些武夫?我可是聽說,那些武夫只聽世子的,根本不聽……”

“閉嘴!”王后怒喝道:“大王家的父子關係也是你能挑撥的?滾回去閉門思過!”

徐睦河的後宮根本沒有什麼大家閨秀,一後八妃,不是塢堡主家的嫡女就是大周送給韃子和親用的宮女,也有地方上長得比較漂亮被齊王看中的民女,出身帶來的問題就是她們受教育的程度都不高,完全都是以色娛人而已。

相比之下出身落魄讀書人家庭的王后就顯得格外知書達理了——雖然她很多時候對丈夫的妃子們也是毫不客氣。

韋惠妃出身江南的戲班,被齊王看中後收入房中,因爲生了六王子而被封王妃。

但地位的提升並不代表她的表現能符合新的身份,這位個性頗爲潑辣的婦人甚至還想反駁王后,只是被旁邊另一個年輕婦人用力拉了拉袖子,這纔沒有當場跟王后吵起來。

韋惠妃氣鼓鼓的坐回到沙發上,不再多說什麼,但也也沒有如王后所說的那樣回去閉門思過。

“妹妹們進了這王府,儘量還是不要把外面的風氣帶進王府裡來。”

王后看着韋惠妃冷冷的說道:

“你可知,天家無情!”

“娘娘也知道天家無情啊?”韋惠妃忍不住說道:“可不知世子的親生母親何在?如今世子勢大,連大王給姐妹們定爵的事都被他駁了,不知道娘娘如此護着他,等世子殿下登基,他可會爲您盡孝?”

此言一出,在場的其他妃子們全都用震驚的眼神看着韋惠妃,幾個多少明白點事的,已經開始坐立不安起來。

王后也是猛地渾身一顫,她心中涌起一陣十分複雜的情緒。

其實,以她的理解能力來看,韋惠妃說的也不算錯。

徐世楊畢竟不是她的親生兒子,她本人現在在齊王面前也不是特別受寵。

她能做這個王后,僅僅是因爲徐世楊的親生母親去世後,她成了徐睦河的正妻。

另外就是,她還有徐世柳這麼個出色的兒子。

然而可惜的是,徐睦河從徐家二房塢堡主到家主到節度使再到齊王,這一路地位提升的過程中,徐世柳一直在江南。

因此齊王王位的繼承權沒有任何爭議——是且只能是徐世楊。

王后是也是跟着徐睦河從區區一塢堡主夫人一路走到現在這個位置上的,目前看來,用不了多久,她的頭銜就會變成皇后,真正的母儀天下。

她知道在這關鍵時刻,後宮絕對不能拖齊王的後腿,更別說挑撥齊王與世子之間的父子關係。

但是王后總是忍不住想,如果自己的親生兒子能代替徐世楊的位置,成爲齊國無可爭議的世子就好了。

在這種心情下,她有時候甚至會覺得,當初徐世楊提議讓徐世柳去江南遊學,本身就是個隱藏很深的陰謀,他是想把徐世柳支開,好自己繼承家業。

但理智告訴她,徐世柳去江南的時候,徐家不過是個莒州鄉下的塢堡主集團,自己的丈夫連家主都不是。

那時的徐家,韃子來一個謀克就能被嚇得縮在塢牆裡不敢出來,來一個猛安就感覺天都要塌了一樣。

那個時候,徐家所有女眷都隨身帶刀,以便在最後關頭維護自己的清白,如何敢想象十年後的今天,徐家已經距離天子寶座僅有一步之遙了?

第58章 擴散第355章 登陸第563章 遼北攻略1第67章 糧食第520章 世侯2第203章 問題第214章 祝家莊1第7章 歡呼第395章 降服1第210章 標杆第389章 伐高麗1第199章 局勢第244章 局勢第161章 臨!安!第681章 大捷2第689章 碎葉-河中1第742章 允許試錯第369章 喜憂第559章 三沙1第269章 遭遇戰第657章 四個快樂的小丫頭第327章 旅順1第673章 慘案第651章 我也要當大王第47章 互相忌憚第451章 周軍的實力第459章 佈局1第279章 和平第562章 北行記2第66章 153第37章 人生大事第362章 血河2第674章 豺狼當道第504章 新的一年3第532章 射擊1第182章 諸位,起舞吧!第401章 江華和約第605章 突變2第749章 周史案第137章 私仇第544章 軍改1第463章 遼陽之戰2第518章 齊王府裡發生的一些小事第667章 暴秦7第394章 伐高麗6第105章 背叛第709章 南征9第498章 新春5第659章 釣魚第255章 方案第173章 緊迫第460章 佈局2第198章 回程第189章 鬥嘴遊戲第263章 戰黃河6第242章 進軍1第358章 準備戰鬥第193章 戰鬥第210章 標杆第697章 吉爾吉斯山2第205章 節度使的命令第696章 吉爾吉斯山1第298章 改編2第312章 奉聖公府邸第364章 激戰2第331章 政策第385章 滅蝗2第328章 旅順2第46章 莫名其妙第492章 五路伐金2第235章 馬第37章 人生大事第374章 憂心第360章 血河第563章 遼北攻略1第280章 如何得到和平第85章 家主的決定第535章 大同城下第144章 福船第695章 對交趾政策第182章 網絡第659章 釣魚第50章 破寨2第472章 漢不可辱第536章 到處都是機會第64章 冬季1第29章 包圍第340章 缺點第204章 炮擊第198章 回程第492章 五路伐金2第75章 張家第390章 伐高麗2第300章 海盜行動1第290章 勸進第254章 幫助第710章 升龍府1第164章 文仲第162章 城門前
第58章 擴散第355章 登陸第563章 遼北攻略1第67章 糧食第520章 世侯2第203章 問題第214章 祝家莊1第7章 歡呼第395章 降服1第210章 標杆第389章 伐高麗1第199章 局勢第244章 局勢第161章 臨!安!第681章 大捷2第689章 碎葉-河中1第742章 允許試錯第369章 喜憂第559章 三沙1第269章 遭遇戰第657章 四個快樂的小丫頭第327章 旅順1第673章 慘案第651章 我也要當大王第47章 互相忌憚第451章 周軍的實力第459章 佈局1第279章 和平第562章 北行記2第66章 153第37章 人生大事第362章 血河2第674章 豺狼當道第504章 新的一年3第532章 射擊1第182章 諸位,起舞吧!第401章 江華和約第605章 突變2第749章 周史案第137章 私仇第544章 軍改1第463章 遼陽之戰2第518章 齊王府裡發生的一些小事第667章 暴秦7第394章 伐高麗6第105章 背叛第709章 南征9第498章 新春5第659章 釣魚第255章 方案第173章 緊迫第460章 佈局2第198章 回程第189章 鬥嘴遊戲第263章 戰黃河6第242章 進軍1第358章 準備戰鬥第193章 戰鬥第210章 標杆第697章 吉爾吉斯山2第205章 節度使的命令第696章 吉爾吉斯山1第298章 改編2第312章 奉聖公府邸第364章 激戰2第331章 政策第385章 滅蝗2第328章 旅順2第46章 莫名其妙第492章 五路伐金2第235章 馬第37章 人生大事第374章 憂心第360章 血河第563章 遼北攻略1第280章 如何得到和平第85章 家主的決定第535章 大同城下第144章 福船第695章 對交趾政策第182章 網絡第659章 釣魚第50章 破寨2第472章 漢不可辱第536章 到處都是機會第64章 冬季1第29章 包圍第340章 缺點第204章 炮擊第198章 回程第492章 五路伐金2第75章 張家第390章 伐高麗2第300章 海盜行動1第290章 勸進第254章 幫助第710章 升龍府1第164章 文仲第162章 城門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