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會議季1

六部下屬的各分管部門都要開將近一個月的小會,期間徹底總結今年的工作,並製作明年的計劃和預算。

然後回家過年,初六上班,再進入會議季下半程,即總代表大會階段,各部門會把自己上個月的會議結果上報給大都督府審議。

這期間,既要代表兵部、工部兩部,又要承擔“太子”職責的徐世楊自然是最忙碌的人,沒有之一。

兵部的總結、目標、預算等條目,之前徐世楊已經跟他的父親和大伯透露過了,現在無非就是在會議上對更多人多說一遍。

大家都知道軍隊纔是現如今這個小政權的核心支柱,因此沒人對兵部的報告提出過多異議,兵部提出的預算案也順利得到通過。

但工部就沒有這個資格了。

戶部的官員們對擴大投資工廠有些逆反心理,特別是那些奢侈品行業和那些看起來對戰爭沒有什麼直接支持的企業。

戶部有些人似乎只在乎農業和軍隊——所謂的“耕戰”,卻在內心深處並不把工業也算作“耕”的一種。

不知道這種心態是怎麼來的,他們明明已經知道工業能帶來的好處了。

也許是其他部門的官僚並不認爲自己和自己所處的部門能從工業中獲得多少好處的緣故?

如果真是這樣,那今年以後他們的態度就應該轉變了。

徐世楊打算對大都督府轄下的所有非戰略價值的工業——軍工廠、鹽業、鋼鐵廠、銀行、軍馬場以及金銀礦之外的工廠,比如紡織、玻璃、酒業、農場、煤鐵礦、磚石工廠、食品加工以及未來投產的不涉密、非戰略企業,都向全社會部分開放。

所謂部分開放,是指這些非戰略企業開始吸收民間資本。

工部(其實主要是徐世楊的意見)的初步計劃,是這些工廠發行股票,股票分配比例爲:

大都督/齊王佔5%;

六部尚書各佔1%,合計6%;

齊省其他官員共佔9%;

向齊省民衆集資,出售30%;

向江南民間集資,出售30%;

齊省政權以銀行出資的形勢佔有最後20%。

股票不論落在誰的手裡,本身都不具備執行權,所有工廠的控制權依舊掌握在工部手裡,各人拿到的股票現在只是一種分成憑證,不論私人拿到多少股權,國有企業的控制權都不做變更。

在這個政策之下,大都督/齊王所佔的股票實際上就是“內府”,也就是徐家人的收入,徐世楊打算用這種方式替代戶部每年給大都督府的內俸預算——也就是說,徐家人今後不再由政府供養,收入取決於自己私產的經營成果。

這也是徐世楊對未來的某種佈局。

如果今後,徐家確實做了天下,他不希望作爲皇族的徐家成爲政府巨大的財政負擔。

另外,努力發展工業,允許宗室投資或自行建廠,也能有效避免自己把自己子孫當豬養的情況發生。

當然,那都是以後要考慮的問題,現在推出這個政策只是爲了給工業吸收更多投資,然後儘可能減輕財政負擔罷了。

爲此,給六部尚書和其他官員的15%股份,完全綁定職務而不是個人——你在那個職務上就每年分紅,不在那個職務就放棄那份股份。

與其說這是股份,還不如說是某種福利,只是這些福利取決於各個工廠的績效。

可以想象,當官員們明白工廠股票可以給自己帶來多少分紅後,他們一定會盡可能爲工廠發展保駕護航。

向齊省自己的民衆以及向江南民間出售的60%股份,具備可交易功能,如果有閒錢,私人甚至可以蒐購一個工廠全部六成可交易股份。

當然,那也只是每年拿六成分紅罷了。

到隆道四年,齊省部分地區甚至已經享受了7、8年的和平生活,在大都督府輕賦稅政策的影響下,很多普通民衆也已經具備相當數額的存糧、存款。

處於對飢餓過於深刻的恐懼,這些錢糧大多被農民仔細埋藏儲存在地裡,根本沒法參與生產生活。

徐世楊希望能夠通過這種辦法,給齊省民衆一個投資渠道,把這些錢糧利用起來。

另外,民衆有了企業的股份,就相當於跟這些國有企業,以及齊省政權在經濟上捆綁在一起。

爲了保證他們自己的投資和利潤,民衆也會毫無保留的支持大都督府/齊王政權。

對江南出售股份的目的也是如此,徐世楊希望通過這種手段吸收江南開明士紳地主的庫存錢糧。

將來跟大周朝廷翻臉,進攻江南的時候,這些人也會成爲自己這方的天然盟友。

嗯,還有,這些投資齊省工廠的士紳地主,自然也會爲齊省產品在江南的市場保駕護航。

對徐世楊來說,現在唯一的問題是這些股份的定價問題。

各個工廠的利潤率差距很大,而利潤總額其實並不完全取決與利潤率。

比如玻璃、酒業都是利潤率奇高的行業,但論純利潤,其實比不過市場廣闊的毛紡織工廠。

因此,工廠股份如何定價,那些工廠的股份高一點哪些低一點,定低了會不會太虧,定高了能不能賣出去,都是必須仔細考慮的問題。

不過徐世楊打算把這個問題直接丟給各部門自己討論決定,他不準備在裡面插手太多了。

……

理所當然的,工部提出部分工廠開放投資的計劃,在齊省各級官員中引起巨大轟動。

這種涉及到各自私人利益的政策,自然引爆了所有會議室,以至於主持會議的大都督不得不在繁忙的會議季專門抽出一天的時間去討論這個政策。

這一天,徐世楊花了幾個小時向齊省的各級與會官員仔細講解了這項政策所期望達成的目的(當然沒說要跟朝廷翻臉做準備),然後給大家幾個小時討論消化這個政策可能的影響。

最後,這個政策被毫無懸念的通過,這一天剩下的時間自然給大家仔細討論股票售價。

當然,這個問題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決定的,如何定價甚至不需要得到所有人的認可——這方面只需要戶部、工部和刑部三個部門討論決定即可。

讓大家一起參與,只是爲了烘托一下氣氛,刺激大家更加努力的工作罷了。

第51章 殺第549章 帝國第660章 大案第656章 南北3第716章 大帝國1第254章 幫助第543章 野店2第98章 備戰第354章 繞過第37章 人生大事第557章 1790年第66章 153第172章 困難第567章 根絕完顏第8章 得失1第539章 混亂的攻勢第731章 寺產第110章 傷亡第679章 邕州3第131章 破莒州2第104章 開始第448章 差距第234章 分裂第75章 張家第357章 劫掠2第721章 大帝國5第485章 會見第112章 塢堡血戰3第565章 遼北攻略3第212章 清仗田畝第110章 傷亡第58章 擴散第427章 佔領蓋州1第740章 人力第399章 海盜的想法第529章 抓機會第38章 我要當堡主第732章 名門正派1第89章 剿匪第36章 女權第130章 破莒州1第450章 對扶桑政策第487章 期待決戰第622章 閒暇第591章 隴西之戰3第612章 西域1第330章 佔領第701章 南征1第245章 援助與否1第708章 南征8第550章 有個野店第254章 幫助第570章 遼北攻略5第117章 勝利第285章 韃奸第366章 盈利第331章 政策第614章 興靈1第715章 最後機會第303章 鐵山海戰2第1章 韃子來了第398章 降服4第414章 高麗1第467章 美泉宮第392章 伐高麗4第99章 宣言第32章 浮來山情況第182章 諸位,起舞吧!第158章 李飛龍第460章 佈局2第163章 鎮邪第219章 祝家莊6第700章 戰利品第667章 暴秦7第158章 李飛龍第382章 背叛第423章 叛徒第698章 吉爾吉斯山3第549章 帝國第485章 會見第64章 我喜歡戰爭第423章 叛徒第472章 漢不可辱第193章 戰鬥第377章 兵力第400章 降服5第33章 備戰1第362章 血河2第9章 得失2第96章 我敢!第231章 江南亂局第708章 南征8第265章 汗位第409章 龍仁之戰1第258章 戰黃河1第173章 緊迫第444章 烽燧第60章 湯隆2第602章 倭奴戰爭4第174章 人市
第51章 殺第549章 帝國第660章 大案第656章 南北3第716章 大帝國1第254章 幫助第543章 野店2第98章 備戰第354章 繞過第37章 人生大事第557章 1790年第66章 153第172章 困難第567章 根絕完顏第8章 得失1第539章 混亂的攻勢第731章 寺產第110章 傷亡第679章 邕州3第131章 破莒州2第104章 開始第448章 差距第234章 分裂第75章 張家第357章 劫掠2第721章 大帝國5第485章 會見第112章 塢堡血戰3第565章 遼北攻略3第212章 清仗田畝第110章 傷亡第58章 擴散第427章 佔領蓋州1第740章 人力第399章 海盜的想法第529章 抓機會第38章 我要當堡主第732章 名門正派1第89章 剿匪第36章 女權第130章 破莒州1第450章 對扶桑政策第487章 期待決戰第622章 閒暇第591章 隴西之戰3第612章 西域1第330章 佔領第701章 南征1第245章 援助與否1第708章 南征8第550章 有個野店第254章 幫助第570章 遼北攻略5第117章 勝利第285章 韃奸第366章 盈利第331章 政策第614章 興靈1第715章 最後機會第303章 鐵山海戰2第1章 韃子來了第398章 降服4第414章 高麗1第467章 美泉宮第392章 伐高麗4第99章 宣言第32章 浮來山情況第182章 諸位,起舞吧!第158章 李飛龍第460章 佈局2第163章 鎮邪第219章 祝家莊6第700章 戰利品第667章 暴秦7第158章 李飛龍第382章 背叛第423章 叛徒第698章 吉爾吉斯山3第549章 帝國第485章 會見第64章 我喜歡戰爭第423章 叛徒第472章 漢不可辱第193章 戰鬥第377章 兵力第400章 降服5第33章 備戰1第362章 血河2第9章 得失2第96章 我敢!第231章 江南亂局第708章 南征8第265章 汗位第409章 龍仁之戰1第258章 戰黃河1第173章 緊迫第444章 烽燧第60章 湯隆2第602章 倭奴戰爭4第174章 人市